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针对这门课的特点,对加强学科建设和各种保障机制的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等提高“形势政策”课程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作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保障机制;创新
作者简介:丁伟民(1965-),女,浙江绍兴人,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浙江 杭州 31005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2-0095-02
“形勢与政策”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担负着重要的使命。由于多方面原因,这一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还属于弱势课程,同教育部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全面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积极探索“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特点
1.引导性和自主性
一方面,“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具有较强的导向性或引导性。
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形势与政策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教育,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进行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大局。”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
另一方面,“形势与政策”课还具有自主性的特点。在教育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把这门课变成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立场、观点、价值观的灌输,必须引导大学生用他们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去观察、分析、理解一些社会现象和问题。学生只有在大学期间形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离开学校之后,才能具备基本的认知和判断能力,不致于迷失方向或动摇信念,终身受益。
2.变动性与稳定性
由于国内和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每年都在变化,我们党和国家的路线、政策、方针和各种措施也在动态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态势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这就使得这门课程没有固定的教科书、教学大纲,对教学过程的监督和结果的考核都比较困难。但内容的变动性又是以稳定性为基础的。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变化不是没有原因和必然性的,任何偶然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事物的质变也必须建立在长期的量变的基础之上,变动的背后总有一些不变的、稳定的因素。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在经历一个较长期的发展历程,党的大政方针也总有一个持续性和连贯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形势与政策”教育更为重要的内容就是要讲清事件背后的必然性和政策的连贯性,这样才能找出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对形势的发展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
“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可以分为两方面,第一方面内容可设三个论题: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形势教育;国际问题和台海关系教育。另一方面的内容比较灵活,可以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学校的历史和现状,各条战线英雄模范事迹或先进学生典型事迹等等,还有学生的实践教育内容,这方面内容的变动性较大。
3.规范性和灵活性并存
“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变动性和稳定性统一的特点,必然派生出这门课在管理上规范性和灵活性并存的特点。“形势与政策”课程可以如其他课程一样有教学大纲、教材、讲稿,有课时,有学分,有考核。灵活性体现在:可以根据教学校需要和学生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举行形势报告会,请地方领导或学校领导为高校学生作报告;可以抓住大节日、纪念日以及重大事件发生时机,挖掘教育资源,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可以通过先进人物的事迹报告会,充分发挥先进人物的榜样模范作用,引导、示范和辐射作用;也可以采用实践活动方式,利用“三下乡”、“青年志愿者”、学校团委或学院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活动中了解国情、民情,自觉地接受教育。
二、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的对策
1.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课程建设和保障机制建设
要把“形势与政策”作为重点课加强建设,将其作为考核评估高校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体系,各教育部门和高校要鼓励和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科学研究,设立相关研究课题予以支持,并为研究成果的发表提供园地,以保障“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首先必须健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组织机构。由校党委宣传部牵头,教务处、社科部等共同整合教学力量,成立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专门负责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和安排和实施。其次要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材建设。根据中央、省委和教育主管部门有关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统一部署,结合教学实际,可以编写诸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我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形势》、《国际问题和台湾关系》等专题教材,并建立形势与政策教育资料库。再次,建立形势与政策课保障制度,要把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经费列入学校年度教学经费预算,专款专用。要提供必要的场所和设备,要充分利用校园网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校内有线广播、电视,及时报道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新闻事件等,加强正面引导。
2.加强“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的建设
《通知》提出:“要建设一支精干的专职教师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体,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既要有较高的理论和政策水平,较为丰富的多学科知识,又要熟悉学生的思想情况,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还要有开拓性的工作思路和一定的学生活动组织协调能力,善于寻找和运用各种载体为教学工作服务,因此,师资建设要多渠道组织、全方位培训、分专题化培养。
首先要建立一支精干的专职教师队伍。《通知》要求,高校必须建立形势与政策教研室,要求有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思想境界高的专职教师。其次,组成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学校党政领导、院系党政领导、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都要积极承担一定的形势与政策教学任务,也可聘请地方党政领导、知名企业家、社会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担任特约报告员。此外,还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逐步建立起教师培训机制。各级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要为教师进修积极创造机会和条件,提供各种方便,各高校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行国内外考察,开阔教师视野,丰富教师阅历,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
3.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要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方法创新是关键。首先要加强课堂方法的改革,把习惯于报告式的满堂灌变为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找出理论教学活动与大学生的关注点、兴奋点的结合,深入浅出,多用疏导、参与、讨论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坚持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说理教育与品德践行相结合,陶冶情操与榜样示范相结合,导向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增强形势与政策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根据学校和学生具体特点,不断地创新教育方法。其次,要加强实践教育环节,要通过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党团活动等途径,深刻体会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建立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大学生到革命纪念地,特别是到改革开放前沿和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的地方学习参观,让他们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成就,激发他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大复兴的责任感。
再次,要更新教育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有声有色,感染力强,它突破传统呆板的教学形式,以它特有的魅力诱导、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将枯燥的教学过程变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能较好地适应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有助于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的心理障碍,激发学习兴趣。利用网络资源实施形势与政策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手段的创新。网络以其先进的技术、强大的功能,在教育中得到迅速开发和应用,代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有利于差异化教学,因材施教。网上教学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选择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进行自主学习,而且能方便地查阅与正在学习的内容相关的知识,因此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增加课堂的吸引力。利用网络开设形势与政策专栏,设专家网络信箱,定期邀请专家在网络上与学生开展交流,以更加开放和主动的形式占领现代化教育阵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
[2]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Z].2004.
[3]郭爱英.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方法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06,(12).
[4]李兰兰.如何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实效性[J].世纪桥,2006,(9).
(责任编辑:刘辉)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保障机制;创新
作者简介:丁伟民(1965-),女,浙江绍兴人,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浙江 杭州 31005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2-0095-02
“形勢与政策”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担负着重要的使命。由于多方面原因,这一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还属于弱势课程,同教育部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全面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积极探索“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特点
1.引导性和自主性
一方面,“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具有较强的导向性或引导性。
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形势与政策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教育,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进行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大局。”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
另一方面,“形势与政策”课还具有自主性的特点。在教育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把这门课变成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立场、观点、价值观的灌输,必须引导大学生用他们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去观察、分析、理解一些社会现象和问题。学生只有在大学期间形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离开学校之后,才能具备基本的认知和判断能力,不致于迷失方向或动摇信念,终身受益。
2.变动性与稳定性
由于国内和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每年都在变化,我们党和国家的路线、政策、方针和各种措施也在动态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态势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这就使得这门课程没有固定的教科书、教学大纲,对教学过程的监督和结果的考核都比较困难。但内容的变动性又是以稳定性为基础的。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变化不是没有原因和必然性的,任何偶然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事物的质变也必须建立在长期的量变的基础之上,变动的背后总有一些不变的、稳定的因素。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在经历一个较长期的发展历程,党的大政方针也总有一个持续性和连贯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形势与政策”教育更为重要的内容就是要讲清事件背后的必然性和政策的连贯性,这样才能找出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对形势的发展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
“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可以分为两方面,第一方面内容可设三个论题: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形势教育;国际问题和台海关系教育。另一方面的内容比较灵活,可以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学校的历史和现状,各条战线英雄模范事迹或先进学生典型事迹等等,还有学生的实践教育内容,这方面内容的变动性较大。
3.规范性和灵活性并存
“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变动性和稳定性统一的特点,必然派生出这门课在管理上规范性和灵活性并存的特点。“形势与政策”课程可以如其他课程一样有教学大纲、教材、讲稿,有课时,有学分,有考核。灵活性体现在:可以根据教学校需要和学生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举行形势报告会,请地方领导或学校领导为高校学生作报告;可以抓住大节日、纪念日以及重大事件发生时机,挖掘教育资源,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可以通过先进人物的事迹报告会,充分发挥先进人物的榜样模范作用,引导、示范和辐射作用;也可以采用实践活动方式,利用“三下乡”、“青年志愿者”、学校团委或学院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活动中了解国情、民情,自觉地接受教育。
二、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的对策
1.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课程建设和保障机制建设
要把“形势与政策”作为重点课加强建设,将其作为考核评估高校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纳入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体系,各教育部门和高校要鼓励和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科学研究,设立相关研究课题予以支持,并为研究成果的发表提供园地,以保障“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首先必须健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组织机构。由校党委宣传部牵头,教务处、社科部等共同整合教学力量,成立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专门负责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和安排和实施。其次要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材建设。根据中央、省委和教育主管部门有关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统一部署,结合教学实际,可以编写诸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我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形势》、《国际问题和台湾关系》等专题教材,并建立形势与政策教育资料库。再次,建立形势与政策课保障制度,要把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经费列入学校年度教学经费预算,专款专用。要提供必要的场所和设备,要充分利用校园网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校内有线广播、电视,及时报道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新闻事件等,加强正面引导。
2.加强“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的建设
《通知》提出:“要建设一支精干的专职教师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体,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既要有较高的理论和政策水平,较为丰富的多学科知识,又要熟悉学生的思想情况,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还要有开拓性的工作思路和一定的学生活动组织协调能力,善于寻找和运用各种载体为教学工作服务,因此,师资建设要多渠道组织、全方位培训、分专题化培养。
首先要建立一支精干的专职教师队伍。《通知》要求,高校必须建立形势与政策教研室,要求有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思想境界高的专职教师。其次,组成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学校党政领导、院系党政领导、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都要积极承担一定的形势与政策教学任务,也可聘请地方党政领导、知名企业家、社会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担任特约报告员。此外,还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逐步建立起教师培训机制。各级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要为教师进修积极创造机会和条件,提供各种方便,各高校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行国内外考察,开阔教师视野,丰富教师阅历,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
3.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要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方法创新是关键。首先要加强课堂方法的改革,把习惯于报告式的满堂灌变为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找出理论教学活动与大学生的关注点、兴奋点的结合,深入浅出,多用疏导、参与、讨论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坚持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说理教育与品德践行相结合,陶冶情操与榜样示范相结合,导向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增强形势与政策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根据学校和学生具体特点,不断地创新教育方法。其次,要加强实践教育环节,要通过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党团活动等途径,深刻体会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建立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大学生到革命纪念地,特别是到改革开放前沿和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的地方学习参观,让他们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成就,激发他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大复兴的责任感。
再次,要更新教育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有声有色,感染力强,它突破传统呆板的教学形式,以它特有的魅力诱导、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将枯燥的教学过程变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能较好地适应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有助于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的心理障碍,激发学习兴趣。利用网络资源实施形势与政策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手段的创新。网络以其先进的技术、强大的功能,在教育中得到迅速开发和应用,代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有利于差异化教学,因材施教。网上教学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选择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进行自主学习,而且能方便地查阅与正在学习的内容相关的知识,因此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增加课堂的吸引力。利用网络开设形势与政策专栏,设专家网络信箱,定期邀请专家在网络上与学生开展交流,以更加开放和主动的形式占领现代化教育阵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
[2]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Z].2004.
[3]郭爱英.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方法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06,(12).
[4]李兰兰.如何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实效性[J].世纪桥,2006,(9).
(责任编辑: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