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风闭环控制系统的探索与设计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12345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风是学校的灵魂和生命线,是全校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纪律等多种综合风貌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通过分析高校学风建设的主要途径和问题,借鉴控制理论中的闭环负反馈控制系统,探索了学风闭环控制模式,设计出基于个人、宿舍、班级的三级学风闭环控制系统。此系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有闭环控制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不仅能保障优良学风的形成,还能进一步优化时间和资金投入。
  关键词:学风建设;闭环控制;时间管理;目标规划
  作者简介:许亚岚(1977-),女,湖北襄樊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自动化系,讲师;罗雄麟(1963-),男,湖南汨罗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自动化系系主任,教授。(北京 102249)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教学改革重点项目(中石大京教[2009]25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自动化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TS11822)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2-0018-03
  
  优良的學风是一股无形的育人力量,对弘扬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精神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价值观以及学会做人做事都有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为了塑造良好的学风,许多高校施行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控制角度来看,当前高校实施的学风建设模式多数属于开环控制,没有抵抗干扰的能力,控制不稳定、精度较低。因此,借鉴自动控制理论,探索学风闭环控制模式,提高学风管理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不仅能保障优良学风的形成,还能进一步优化时间和资金投入,对高校学生工作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学风建设的主要途径和问题
  当前高校学风状况总体上较好,大部分学生学习热情积极,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踊跃,考试成绩良好,社会认可度高。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大学校园中普遍存在如下现象:教室里学生迟到、早退、甚至旷课;宿舍里学生睡懒觉、看视频、网游;考场里学生携带纸条、传递答案、弄虚作假。虽然这只存在于少数学生,但是这样的状况不加以遏制和改善,势必影响其他学生,影响优良学风的形成。
  为了塑造良好的学风,许多高校不断探索学风建设的新方法和新模式以适应新形势。经调研,当前高校学风建设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思想教育、全员参与机制、以教风促学风、以班风促学风、校园文化渗透和宿舍文化陶冶、营造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深化教育体制改革。[1-5]
  这一系列学风建设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控制角度来看此学风建设模式多数属于开环控制。例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期望学生能够自觉行动,奋发努力;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期望学生能够改变不良习惯;宣传学生党员和骨干的事迹,期望带动其他学生努力学习;开展学术、科技活动,期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期望学生能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积极行动等。这种学风建设活动流程可用图1简单描述,其中学风建设的主体学生是被控对象,教师充当控制装置,开展活动的目标是输入量,活动具体形式和内容是控制量,学风状况是输出量。
  由于缺乏合适的反馈机制,这种开环控制模式具有以下问题:只有学风状况明显变差或者另外一项学风建设活动开展时才对学生学风进行再次控制,控制速度慢。由于不同学生、班级、专业存在差异,同样的活动内容(控制量)取得的活动效果不同,即学风状况(输出量)不同,控制效果不稳定。学风建设活动按照既定计划的频次开展,可能存在时间和资金投入过量或不足问题。高校对学风建设情况检查普遍侧重于活动的数量,致使多数活动流于形式,效果不佳。
  二、学风闭环控制模式探索
  管理学中控制定义为对员工的活动进行监督,判定组织是否正朝着即定的目标健康地向前发展,并在必要的时候及时采取矫正措施。学风控制就是指通过计划、组织、激励、领导、控制等手段,结合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期高效地达到优良学风目标的过程。这和控制理论的观念有极大的相似性,因此可适当地借鉴自动控制理论进行学风控制。[6]
  1.控制理论基础
  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自动控制系统,如飞机自动驾驶系统、锅炉液位自动控制系统、教室声控灯光系统等。一般自动控制系统可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种基本形式。图1所示的开环控制是一种最简单的控制方式,其控制装置与被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没有反向联系,系统的输出量不会对系统的控制量发生影响,系统的精度取决于输入量的标定精度和控制装置的稳定度。这类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是系统没有抵抗外部干扰的能力,控制精度较低。如果在控制器或控制对象上存在干扰,或者由于控制器元器件老化,控制对象结构或参数发生变化,均会导致系统输出的不稳定,输出值偏离预期值。
  图2所示的闭环控制引入了反馈环节,将输出量测量出来反馈给输入端,与期望值比较得到偏差,控制装置根据此偏差产生一个相应的控制作用去减小或消除这个偏差,使输出量与期望值趋于一致。闭环控制输出量对控制作用有直接影响,提高了控制质量,具有控制精度高、可以较好地抑制系统各环节中可能存在的扰动和由于器件的老化而引起的结构和参数的不稳定、可以较好地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调节速度快等优点。
  2.学风闭环控制
  管理学中的闭环控制就是被管理者依据计划行动,管理者检查衡量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结果,并依据偏差,调整行动或计划,最终达到预期目标。对比图1和图2可见,管理者制定的行动计划可等同于控制装置,学风建设的主体学生是被控对象,若能建立合适的学风状况评价指标,将学生学风状况合理的量化,即可作为检测装置形成闭环控制。
  学风是学校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氛围、一种精神。狭义上讲,学风是指学生的学习风气,包括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纪律、学习氛围、学习效果等;广义上讲,学风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是高校办学指导思想、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文献[7,8]构建了高校学风建设评价体系,使学风建设工作更有目的性,更有成效,就初步形成了学风建设的闭环控制。根据学风的定义,可用学生学习行动或计划的个数、占用时间、收获效果等可量化的项目来表征学风。由于反馈环节需要为控制和决策提供数据、参考,应根据不同的控制决策目标分别设计学生个人、宿舍以及班级的学风量化指标,实现基于个人、宿舍、班级的三级学风闭环控制系统。控制决策目标的确定也很重要,它和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学生个人发展目标息息相关。目标设定过高,要求投入的时间和资金更多,行动计划要求更严格,难以实现。任何事物的要求都有个度,过犹不及,需要结合客观实际提出符合自身要求的控制目标。
  三、高校学风闭环控制系统设计
  学风建设不能只靠某个人的努力,需要学校领导、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党员和学生骨干等人员的共同参与。设计基于个人、宿舍、班级的三级学风闭环控制系统,可让学校全体人员共同参与,创建优良学风。
  1.个人学风闭环控制
  如果每位学生都具有认真求实的学习态度、勤奋刻苦的学习毅力、虚心踏实的学习风格、科学严谨的探索精神,学校的学习氛围和风气必然优良。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是其学习行为的支配者,个人学风的评价和控制应符合学生个人发展目标。图3所示的控制结构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此控制结构中学生是决策、执行、控制和调整的主体,教师仅进行辅导和监督。
  此控制系统融合了大学生涯规划和时间管理理念,要求学生根据自身职业发展目标分解制订大学四年各学期的学习目标,再逐步具体细化到每周的学习计划,根据每周的实际学习情况调整下一周的计划,再根据本学期的学习效果调整下学期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周学风评价可根据每周的学习时间按公式(1)量化。学期学习效果可根据符合学校培养目标的综合测评指标量化计算。最后将学期综合测评与平均周学风结果加权计算得到学生个人本学期的学风结果。
   (1)
  式(1)中γ1、γ2、α为权系数,可按不同专业的学习特点设定。
  大学生涯规划起源于职业生涯规划,是根据高校的客观环境、自己的实际条件及对未来从事职业的认识,针对大学这一特殊时间段,思考自己大学生活应如何度过,制订出个人在大学四年之中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培养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并通过逐步实施、评估、反馈、调整等行动,顺利充实地度过大学四年并实现职业目标,为人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过程。[9]大学生涯规划可以为个人学风闭环控制提供最合適的目标(设定值),教师帮助学生根据此目标制定合理的学期学习计划(主控制装置)。时间管理是探索如何减少时间浪费,提高时间效率,是对时间进行合理的计划和控制、有效安排与运用的管理过程。[10]时间管理的技巧、技术和工具可以帮助人们完成工作、实现目标,大学生可利用高效时间管理方法,将大学生涯规划所确定的具体学习目标分解到每月、每周,再依此制订每周的学习计划(副控制装置),按照学习计划执行,记录学习时间日志。学校开展的各项学习活动——上课、实验、早操、晚自习、交流会、学术报告、科技创新、竞赛等都能体现在学生每周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时间日志中。学生和指导教师通过查看学习时间日志可以及时发现各种问题,迅速调整和处理。所有学生的学期计划、周计划、学习时间日志以及学风结果都在班级网络上实时公开,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骨干的示范作用,建立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同时也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监督。
  2.宿舍学风闭环控制
  近年来随着高校学分制的推行与完善,学生可按照学校开出的“选课单”自主选课,“行政班级”正逐步被打破,宿舍作为现代学生学习、生活的最基本单元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尤其是施行个人学风闭环控制时,需要宿舍同伴的帮助、监督和配合。例如某同学制定了早睡早起的学习计划,但是宿舍内其他同学常常夜谈到很晚,这位同学早睡早起的计划将难以实现。因此,有必要以宿舍为单位进行学风状况闭环控制,其目标是协调、监督和配合个人学习计划,提高个人学习计划的执行率和执行效果。宿舍学风评价可以用宿舍全体成员的周学风结果计算平均值。每周宿舍全体成员应针对本周的个人、宿舍评价结果进行讨论,调整制订出下周个人行动计划和监督保障机制,以宿舍的学风状况闭环控制来保障学生个人学风闭环控制。同居一室的几位同学也可以在宿舍这样的小规模范围内组织学习经验的交流、学习方法的研讨,互相取长补短,在日常生活中互相鼓励和促进。许多高校经常评选优秀宿舍、文明宿舍、卫生宿舍等,但很少明确提出评选优良学风宿舍,主要在于缺乏有效评价指标。建立基于宿舍的学风闭环控制后,可设置“优良学风宿舍”流动红旗,每学期获得红旗次数最多的宿舍即为优良学风宿舍,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励学生共创优良学风。
  3.班级学风闭环控制
  班级是学校组织机构的最基层单位,也是学生学习和开展各项活动的最基本单位。良好的班级学习风气对加强学校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健全人格、提高个人素质、创造未来有着深远的影响。个体的良好学风是形成班级优良学风的基础,优良的班级学风又对个体的良好学风产生约束力、凝聚力和监督作用。学期初班干部与班主任应根据班级成员建议和实际情况,制订班级学习发展计划和各项活动计划,并体现到宿舍和个人的学习规划中。班级学风建设的评价可用全班学生的周学风结果、班级活动情况加权计算。实时评估班级学风情况,有利于教师、辅导员、班干部及时发现问题,有效利用学校各项资源,调整班级活动计划,创建优良班风和学风。
  四、结论
  学风建设是高校工作永恒的主题,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是高校一项长期性的根本任务。本文借鉴控制理论中的闭环负反馈控制系统,探索了学风闭环控制模式,设计出基于个人、宿舍、班级的三级学风闭环控制系统。此系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具有闭环控制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不仅能保障优良学风的形成,还能进一步优化时间和资金投入。
  
  参考文献:
  [1]杨毅.当前大学生学风建设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88-189.
  [2]杜飞.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若干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60-161.
  [3]郭云霞,仪建红.我校学生学风状况及对策[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85-89.
  [4]夏拥军.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以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3):68-69.
  [5]王建辉,陈大鹏.当代大学生学风状况及学风教育方式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S1):111-113.
  [6]胡煜.自动控制理论在学风建设管理中的借鉴[J].石油教育,2009,(5):66-69.
  [7]李德全.论高校学风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10-13.
  [8]刘超,王宇翔,何学敏.学校学风建设及其评价体系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0,(27):15-16.
  [9]耿小雷.略论大学生涯规划教育是促进高校学风好转的重要载体[J].中国电力教育,2010,(4):191-192.
  [10]尹志丽.对当代大学生时间管理技能训练的思考[J].科技传播,2010,(6):155-156.
  (责任编辑:王祝萍)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要:概述了电子信息技术在21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地方海洋经济建设中担负着的重要作用,介绍了大连海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提出了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课程体系改革和实践环节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李松松(1973-),女,辽宁朝阳人,大连海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子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郭显久(1963-),男,辽宁锦州人,大连海
期刊
摘要: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在电子信息类课程教学中应用EDA工具建立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营造和完善运行机制,敷设和优化基本内涵,实践表明可以有效提升课程质量,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也能得到着力塑造。  关键词:电子信息;创新能力;人才培养;EDA工具;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何宝祥(1962-),男,江苏常州人,常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储开斌(1975-),男,江苏常州人,
期刊
摘要:学业预警机制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管理方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对于优化学风建设、规范学生的学业管理、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系统化的配合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分析了学习困难学生的状况特点,提出通过学业预警机制来帮助学习困难群体完成学业,促进优良学风建设。  关键词:高等院校;学业预警机制;学风建设  作者简介:周东斌(1968-),男,广东兴宁人,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期刊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型教育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成为广受关注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婚恋观和择偶倾向的态度及方式将对社会规范和社会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和婚恋行为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对H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表明,他们的婚恋观和择偶倾向在态度上更加具有明确性和务实性,在行为上更加具有理性主义色彩。  关键词:大学生;婚恋观;择偶标
期刊
摘要:结合参与所在学院课程改革的亲身经历,概括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一体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不同,介绍了本人在教学设计、实施等各项环节中的具体方案,并根据实际的教学效果总结了课程改革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工学一体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  作者简介:滕菲(1973-),女,黑龙江北安人,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系,高级讲师。(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期刊
摘要:“软件设计模式”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设计模式,使其具备为某一类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并作出设计系统的能力,文章针对该门软件工程专业新开设课程,从课程的总体安排、教学方法、理论与实验课的内容以及安排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主要包括为课程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按知识特点采取针对性教学方法;强调案例式教学;强化课程实验、实践环节。  关键词:软件设计模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  作者简介:蒋湘涛(197
期刊
摘要:我国于2010年6月启动“卓越工程师计划”,并且率先在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61所高校实施。为了更好地理解、贯彻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分析了国内外工程教育的现状及背景,总结了我国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卓越工程师计划应以学生为本,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之路。  关键词:工程教育;卓越工程师;发展方向  作者简介:李爱琴(1969-),
期刊
摘要:对“数学物理方程”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试探,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增加试验教学和考核方式几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讨论,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关键词:数学物理方程;教学改革;教学手段  作者简介:李芳(1982-),女,河南驻马店人,河南工业大学理学院,讲师;薛波(1980-),男,河南安阳人,郑州大学数学系,讲师。(河南郑州450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河南工业大学教研
期刊
摘要:为充分发挥高等数学教学在培养理工科创新型人才中的作用,分析了目前高等数学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并探讨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创新型人才  作者简介:许珍惜(1980-),女,河南焦作人,河南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助教;刘红海(1983-),男,河南焦作人,河南理工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教授。(河南焦作454000)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要:讨论了培养“线性代数”课程学习兴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给出了培养的四种实践模式,说明了各模式的可行性及其优点。  关键词:线性代数;兴趣;实践  作者简介:王会战(1974-),男,陕西武功人,陕西理工学院数学系,讲师;邓方安(1963-),男,陕西宁强人,陕西理工学院数学系,教授。(陕西汉中723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理工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LGKY10-06)的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