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千年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素质的力量源泉之一,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当前中学生中仍然存着道德观念淡薄、思想行为失控,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不足等问题。传统文化的缺失,使学生很容易受到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强调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传统文化运用于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丰富教学资源,符合新课程基本理念,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探索素质教育都起到较大的作用。思想品德教学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于学生的心灵,可以激发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有利于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中学生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很大的启迪作用。如何进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渗透,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的实效性,是摆在所有思想品德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下面我从思想品德的教学中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利用我国的传统文化节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恰当地运用古诗,并配优美的音乐引入新课,能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同时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能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要善于分析、挖掘教材中我国传统文化的教学资源,做到心中有数
黄宗羲曾经说过:“闻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下能解,则非师矣。”虽然传统文化教育被列为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目标,但其内容却散在于教材具体的章节中,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粒粒皆辛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注意搜集和积累传统文化的研究资料,做教学的有心人。“问渠哪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言传身教,积极阅读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典籍和蒙学读物,对传统文化进行钻研和消化,力求融会贯通,这样才能与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自觉的渗透到教学中,从而启发学生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教师只有以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武装自己,才能厚積薄发,旁征博引,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胸有成竹,因而也容易使学生产生信服感和敬重感,亲师信道,自觉接受老师的指导与教育 。
三、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1.运用成语故事,使学生轻松学习
成语来自寓言故事、历史典故和人们的经典语言,内涵丰富、语言精炼,积淀了祖先的聪明才智。运用成语素材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吸引学生很快进入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又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
2.利用名言警句、典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课堂教学富有智慧
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内容是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教材内容理论知识有难度,学生学起来感觉比较难,如果采用“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名言警句蕴含智慧,发人深省。人教版教材将恰当的名言、谚语等列出时,特别注意使用了中华传统的格言和古代思想家的名言。据笔者统计,在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共收录古今中外名人名言、谚语约90多条,其中,关于我国传统文化优秀伦理精神和思想文化方面的约40多条,例如在七年级《日新又新我尝新》一课中就列出了5条。名言警句浅显易懂,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光芒。教师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利用一些学生熟悉的名言,警句典故等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创造性思考,能使课堂教学耳目一新,启迪学生的思维。
3.巧用诗词,使教学富有激情和感染力,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发展
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比较强,如果能用诗词为载体设计一些练习,既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又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和璀璨明珠。许多古诗词里所蕴含的忧国忧民、乐观豁达、追求向上的人生哲理与思想品德、人文精神都是一脉相承的。中学生已学过不少的名人佳作,教师应善于挖掘诗词的思想内涵,使课堂教学充满激情和活力。例如,讲到维护人格最重要时,可引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讲七年级坚强意志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时,可引用郑板桥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举办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将传统文化的触角渗透到学习、生活各方面
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古代文化经典,传承优秀人格,弘扬传统美德,把传统文化的养分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并逐渐内化为学生品质,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开展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例如,忧患意识、诚信教育、生命教育、知耻和自尊,自立自强教育,名利教育等专题。第二,利用丰富的民间文化,开展传统节日和民间文化等方面的活动,指导学生作材料搜集、归类、分析、提炼工作。组织学生清明节到烈士陵园扫墓,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三,通过辩论会、演讲赛、讨论会等形式,激发学生思想碰撞,情感共鸣,鼓励学生撰写论文或感想,歌以言志,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验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举行大合唱《走向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比赛。第四,利用《三字经》《弟子规》等中国古训美言编辑成相关资料,对传统统经典可考虑作为思想品德教学的配套使用,以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通过以上途径和课堂教学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挥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
总之,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利用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学会感恩、负责、诚实守信、自立、自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同龄人一同感受阳光下的温暖,健康成长。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这样才能肩负起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下面我从思想品德的教学中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利用我国的传统文化节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恰当地运用古诗,并配优美的音乐引入新课,能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同时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能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要善于分析、挖掘教材中我国传统文化的教学资源,做到心中有数
黄宗羲曾经说过:“闻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下能解,则非师矣。”虽然传统文化教育被列为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目标,但其内容却散在于教材具体的章节中,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粒粒皆辛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注意搜集和积累传统文化的研究资料,做教学的有心人。“问渠哪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言传身教,积极阅读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典籍和蒙学读物,对传统文化进行钻研和消化,力求融会贯通,这样才能与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自觉的渗透到教学中,从而启发学生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教师只有以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武装自己,才能厚積薄发,旁征博引,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胸有成竹,因而也容易使学生产生信服感和敬重感,亲师信道,自觉接受老师的指导与教育 。
三、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1.运用成语故事,使学生轻松学习
成语来自寓言故事、历史典故和人们的经典语言,内涵丰富、语言精炼,积淀了祖先的聪明才智。运用成语素材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吸引学生很快进入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又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
2.利用名言警句、典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课堂教学富有智慧
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内容是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教材内容理论知识有难度,学生学起来感觉比较难,如果采用“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名言警句蕴含智慧,发人深省。人教版教材将恰当的名言、谚语等列出时,特别注意使用了中华传统的格言和古代思想家的名言。据笔者统计,在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共收录古今中外名人名言、谚语约90多条,其中,关于我国传统文化优秀伦理精神和思想文化方面的约40多条,例如在七年级《日新又新我尝新》一课中就列出了5条。名言警句浅显易懂,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光芒。教师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利用一些学生熟悉的名言,警句典故等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创造性思考,能使课堂教学耳目一新,启迪学生的思维。
3.巧用诗词,使教学富有激情和感染力,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发展
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比较强,如果能用诗词为载体设计一些练习,既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又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和璀璨明珠。许多古诗词里所蕴含的忧国忧民、乐观豁达、追求向上的人生哲理与思想品德、人文精神都是一脉相承的。中学生已学过不少的名人佳作,教师应善于挖掘诗词的思想内涵,使课堂教学充满激情和活力。例如,讲到维护人格最重要时,可引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讲七年级坚强意志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时,可引用郑板桥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举办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将传统文化的触角渗透到学习、生活各方面
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古代文化经典,传承优秀人格,弘扬传统美德,把传统文化的养分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并逐渐内化为学生品质,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开展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例如,忧患意识、诚信教育、生命教育、知耻和自尊,自立自强教育,名利教育等专题。第二,利用丰富的民间文化,开展传统节日和民间文化等方面的活动,指导学生作材料搜集、归类、分析、提炼工作。组织学生清明节到烈士陵园扫墓,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三,通过辩论会、演讲赛、讨论会等形式,激发学生思想碰撞,情感共鸣,鼓励学生撰写论文或感想,歌以言志,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验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举行大合唱《走向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比赛。第四,利用《三字经》《弟子规》等中国古训美言编辑成相关资料,对传统统经典可考虑作为思想品德教学的配套使用,以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通过以上途径和课堂教学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挥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
总之,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利用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学会感恩、负责、诚实守信、自立、自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同龄人一同感受阳光下的温暖,健康成长。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这样才能肩负起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