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语文项目学习,传承传统文化基因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LYS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导学生开展合适的语文项目学习,能够有效激发学习的积极性,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我们引导学生开展编写《传统节日文化丛书》的项目,取得了理想的成效。
  一、基于标准开展项目学习
  北京市十一学校开展“基于标准的学习”,确定学习内容要基于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如下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文化传承与理解”作为语文核心素养之一:“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与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
  由此可见,中华传统文化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对于初中生来说,与传统文化联系最为密切的应该就是传统节日文化。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情感,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文化代代传承,将炎黄子孙连成一体,民族凝聚力由此而生。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决定开展关于传统节日文化项目的学习,确定学习目标如下:
  1.阅读、品味传统节日经典文本,领会其思想情感;
  2.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与发展,思考传统节日文化的现实意义;
  3.理解、认同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并为传承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核心任务就是编写《传统节日文化丛书》,并在学校“红窗汇”(每年6月举行,展销、拍卖师生的创意产品)上展销。
  二、项目学习要设计合理的流程
  开展语文项目学习,下要兜底,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又上不封顶,为部分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此,本项目学习分为五个阶段:
  1.与春节紧密关联的预热阶段
  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寒假期间,让学生完成一些特殊而有趣的语文学习活动。
  活动一: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贴春联的习俗源远流长。你家贴春联吗?内容是什么?拍下来,发到群里。
  请同学们留心观察,选取自己见到的觉得很有韵味的两三副对联,拍下来,发到群里。
  你能创作一副春联吗?你能将自己创作的春联用毛笔书写出来吗?请将你的作品发到群里。
  活动二:
  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会,吸引了数以亿计的观众。为了这台晚会,许多人精心准备,付出了辛勤与智慧。今年的春节晚会,哪一个节目你最喜欢,为什么?哪一个节目你最不喜欢,为什么?假如你是春节晚会的导演,你最想加上一个什么节目?
  活动三:
  春节期间你参加过什么活动?你感受最深的春节习俗是什么?请写一篇文章,叙述你的经历,表达你的思想。
  同学们的作文有精彩的构思,或表现家庭团聚的温馨、美好与生活的幸福、美满;或通过家中老人讲述过去的春节,作今昔对比;或有宏大的视野,去赶集,去逛庙会,去感受节日文化的丰富多彩;或有博大的情怀,关注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关怀春节不能团聚的人们……学生的习作以及评点,被推荐给报刊,发表了一些篇什,如黄俊尧的《春节的年味特供》、田宇彤的《赶年集》、栗守铭的《春节,面向世界》发表于《作文周刊》。
  2.统一学习精粹文本
  与季安琪、任宇岧、谷秀梅、王丹阳老师一起集体备课,确定以春节、元宵、端午、清明、寒食、七夕、中秋、重阳八个传统节日为学习范围。每个节日分别精选经典作品(对联、诗歌、文章),尤其重视具有“元典”意义的作品,印发给学生学习、鉴赏,让他们感受和理解传统节日文化,丰富知识积累。
  3.分组进行探究学习
  将传统节日分为六组:(1)春节、元宵;(2)寒食、清明;(3)端午;(4)七夕;(5)中秋;(6)重阳。同学自愿组成六个小组,推举出组长。每个小组学习探究一组节日,可以到图书馆查阅与节日相关的资料,也可以上网搜索相关信息,做到线下学习与线上学习相结合,最终完成学习任务群,并开展丰富的展示活动。
  4.整合学习成果,编写《传统节日文化丛书》
  探究相同节日的小组分别编写《统节日文化丛书》的不同分册,然后进行两次整合:语文老师所属各班相同节日成果的整合,全年级各班相同节日成果的整合。每次整合都以成果胜出的一组为主,并吸收其他组的成果。各分册编写者在编写体例、内容、插图等方面要做反复推敲,另由王熙维同学设计封面,张子涵等同学负责排版,最终完成了一套六册的《传统节日文化丛书》。
  5.《传统节日文化丛书》的营销活动
  《传统节日文化丛书》编写完成后,陈佳琪、曾梓盈等同学负责筹集资金,联系印刷。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传统节日文化丛书》终于问世。
  李希贵校长欣然为《传统节日文化丛书》六册分别题词。这套书成为拍卖會上最热门的拍品,经过数十次竞价,被一位学生家长收藏。
  三、项目学习要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
  在统一学习精粹文本阶段,教师将准备好的学习资料印发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学习、鉴赏、感受和理解传统节日文化。
  春节
  【对联】三阳开泰,万象回春。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诗歌】高适《除夜作》、王安石《元日》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课堂革命”逐渐提上日程。作为教育的重要一环,课堂的一端连接着学生,另一端连接着民族的未来。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教育不变,学生就不会变,只有抓住课堂这个核心,教育才能真正发展。本文以当代教育家冯恩洪先生的“当代好课堂”理论为基础,探索基于问题、合适、合作条件下的课堂设计新模式,实现“从学生在哪里,到学生到哪里”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有效表达和创新能力,实
传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于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对答题技巧的掌握,而忽略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在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的探索中,初中语文教师要尝试把学生放在一个主导的位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开出智慧之花。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引导的意义  1.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好奇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量庞大、结构复杂,从根本上冲击并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社会认知方式。本课设计定位以类促读,以读促写,以学定教,以发现同类(主题)范文的创作亮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以创造文章亮点提高学生作文质量。将写作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通过多媒体技术外化文本或视频的意蕴与内涵,为学生创设多维的习作环境;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互评互改互赏的鉴赏机会,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引发学生的写作文思,发挥
[摘 要:为治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新思路,弥补传统治理模式的缺陷。本文通过对生态环境等方面“绿色治理”的思想,提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绿色治理的概念及内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绿色治理不仅要治理事件本身,还要实现与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绿色治理;内涵]  一、引言  我国学者在治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都强调了政府的核心作用、导向作用,提出了许多的治理模式。随着治
在新课改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形形色色的创意课堂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而人文气息浓厚的语文课堂,更是被业内诸多有识之士演绎得多姿多彩、奇葩纷呈。欣喜之余,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语文课堂教学中重形式轻实效、重朗读轻探究、重结论轻思维等不良现象仍时有发生,有时甚至愈演愈烈。有的语文课堂表面上看上去轰轰烈烈,有声有色,实际上学生却云里雾里,收效甚微。语文教学在课改的新形势下不知不觉地走进了另一个误区。基于此
随着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我国学校课程教学改革步入了素养导向的新时代。语文课程作为中职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专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既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要以专业为突破口,巧妙地把语文与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和未来的岗位联系起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设计多样的课型,增强专业服务性  中职生就业的单位,大部分是服务性的窗口行业,与人沟通交流是必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由此可见,诗歌教学在文学作品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教师对诗歌教学应予以高度重视。  反观中学诗歌教学的现状,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的淡化确已有些时日了,分析其原因,大致有:(1)老教材自身容量过小,窄小的篇幅,点缀一些古诗
随着新《课标》的逐渐改革,全日制初中教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阅读理解的要求水平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教材中的文章,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多方面运用阅读方法,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快速掌握叙述内容,领悟描写方式,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拓展视野,汲取知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利用课余时间坚持阅读一定量的书籍。只有学校和教师在语文教学上对阅读加以重视,科学化构建和完善阅读培养体系,才可以从本质上提升
在追求高效课堂的今天,提升语文的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文本解读无疑是重中之重,它将阅读、表达和理解能力综合起来,通过文本解读,可以训练和提高學生的思维能力。  一、厘清语文学科的本质,抓住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语文学习从语言学习开始,进而学习文章和文学,上升到学习文化和哲学等。而进入课程视野的语文,作为一门课程,它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
初中语文课堂实践为初中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的“训练”氛围中获得知识。可究竟什么是语文课堂上应有的“训”“练”呢?我认同这样的说法:“训”是教师的指导,“练”是学生在教师指下的实践。  那么,理想的“训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应该怎样达到呢?笔者以为,语文教师必须要俯身倾听学生的学习需要,方能从容不迫,师生共情。而要想让语文课堂“生”意盎然,就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时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