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湖之恋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piao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实,我们也不知道它正式的名字。谓之“静湖”,是因为它静静地藏在南山上一个人迹罕至的大山之中,羞答答地露出一湾秀水,宁静得如同一块绿宝石一般。
  在五月一个雨后的下午,我们不知穿过了多少片树林、竹荫、山峦、沟谷之后,透过一片密密匝匝的浓荫缺口,一眼便望见了它灵动的影子。我们迫不及待地攀壁扶藤、连滚带爬来到了它身边。当它豁然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就像一位新婚出阁的少女,轻轻掀开朦胧的面纱,在倚门回首的那一刹那,满眼秋波,羞涩含烟,凝注一汪脉脉的深情,向我们嫣然一笑。
  眼前这澄澈碧透的湖水,我们不知道它从什么地方来,也不知道它拐了多少弯、分了多少岔、漫过多少兰亭水寨,才延伸到了我们脚下。湖水静静地沉寂在远离尘嚣的大山腹地,大山搂护着湖水,湖水依恋着大山。大山的阳刚之美和湖水的阴柔之美,在这儿完美契合。我尤其羡慕湖对岸那两株嫩绿的芭蕉树,它们像一对静默的恋人倒映在湖中,娟好静秀,体态婀娜,像两位翩翩起舞的凌波仙子,顾盼流连,玉树临风,娇袭一身的怜爱。还有那几蓬倒垂的竹影,拖着长长的绿裙,宛如一群孔雀仙子在湖边静静浣洗梳妆,瑶环瑜珥,翠羽流苏,仿佛能听見它们银铃般的嬉笑。
  其实,这一切都无须你仰头,全沉浸在你眼前这一片波平如镜的湖水里。山是绿的,岸是绿的,湖底的水草是绿的,整个湖面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温润得让人心尖痒痒的。湛蓝湛蓝的天空恰似一块巨大的蓝色水晶,从四面的山峰之巅静静滑落,悄悄融进了湖里,也变成了绿色。
  随行的一位美女作家望着这一抹绿色沉默了半天,笑着说,这太漂亮了,给它取个名字吧。我说,叫它“碧湖”或者“黛湖”那太俗套了,就叫它“女儿湖”吧,因为它太清纯、太鲜嫩、太柔曼、太妩媚了。其实,用“女儿”来命名一湖水,这不是我的发明,在朱自清先生笔下,关于梅雨潭的“绿”是这样描绘的:“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渣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于是作者面对这醉人的“绿”,产生了奇幻的想象:“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它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它必能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它了。”最后,作者怀着无限的深情大声表白:“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吗?”今天,面对这一汪碧水,仿佛自己的整个灵魂都融进了这湖里,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浸透了绿意,每一份情思都喷张着绿色的渴望,每一丝牵挂都洇染着绿色的眷恋,每一次莞尔一笑都绿透了苍山的情韵……这不就是朱自清先生笔下的“女儿绿”吗?
  “女儿湖”这名字其实也太柔腻了些,我还是喜欢“静湖”这称谓。站在湖边,大山的倒影静静地浸泡在水里,不时能听见从远处传来的几声鸟鸣,那天籁之音如同仙乐,仿佛大山噗噗脉动的心跳。
  “布谷,布谷,快快布谷!” 我知道这是布谷鸟在歌唱,那声音清脆悦耳、昂扬激进,缥缈在峰峦之巅,萦回在幽谷之中,如珠玑滚荡,如嘎玉鸣金,给人清新,催人奋进。布谷鸟又叫“快活鸟”,它常常于初夏时节,在薄雾笼罩的清晨、在旭日当空的正午、在晚霞如织的黄昏、或在雨后初晴的深山响起。对于久居城里的我来说,整天伏案疾书,心如荒滩,今雨后初晴,偶得如此之妙遇,真得谢天谢地了!
  “米归阳——米归阳——米归阳!”不一会儿,又从对面山坳上传来阵阵阳雀的嘶鸣,那声音高亢而明亮,清丽而激越,一声接一声,执着而坚定,心灵为之震颤。传说,古时有一位叫李贵阳的男孩,不堪后母迫害离家出走,后母所生的弟弟四处寻哥哥不着,魂化为鸟,昼夜呼唤“李贵阳——李贵阳”!细听起来,还真有些像。据资料上说,阳雀又叫杜鹃鸟或“子规鸟”,古诗有“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和“杜鹃啼血猿哀鸣”等诗句,杜鹃声声里,渲染出一种大山的空寂和悲凉,但今天我们确乎没有一点揪心和伤感的意思。
  “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不时,旁边岚垭上又传来几声清晰的鸟鸣,那是斑鸠在呼朋引伴吧,声声鸣叫萦绕着宁静的山峦,悠扬婉转,格外动听,让我想起了《诗经》里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一种婉约缠绵的情愫袭上心头。欧阳修在《田家》诗中写道:“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眼前虽没有杏花映日,但空山新雨后,远处鸠鸣声声,近处绿水澹澹,满满的翠色含烟,比诗中描绘的意境更让人流连。
  湖边的草丛里也偶尔响起几声蛙鸣。“呱!呱呱!呱!呱呱!”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南,一会儿北,零零星星的几声蛙鼓,点击着静静的湖岸,像滴落在心泉里的几声铃铛。“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这里没有翻飞的白鹭,也没有“无处不鸣”的蛙噪,几声空寂的蛙鸣对于归隐避世的陆游来说,也许更令他心静若水,陆游未到此一游,这只能是他的遗憾了。
  几只画眉鸟悄悄从竹林中蹿出来,跳到湖边,歪头晃脑地四周打望了一番,将头伸进水边点了几下,忽然又“嘎——叽”一声,便扑棱扑棱飞回树林子里去了。
  一会儿,起风了,湖水泛起丝丝缕缕的涟漪,从远处湖湾那边一波接一波地推到我们的脚下,扑哧扑哧的细浪,像母亲轻轻拍着婴儿的臂膀哄它入眠。逼仄的云天兀自穿越了时空悠长的曲谱,把天光云影一点点揉进了湖水,凌波随风,伴着片片闪耀的银白的粼光,伴着情侣般甜蜜亲切的碎语呢喃,伴着初恋般羞红激动的心跳,轻轻摇曳着湖边的水草,轻轻叙说着水山之间绯红的心事。水珠从草尖上轻轻滑落,溅起一圈圈透亮的圆环,我仿佛听见了那“叮咚叮咚”的脆响,轻漾着欢快的节奏。
  我喜欢这静湖,源于我喜欢安静,喜欢安宁幸福的生活。
  责任编辑:李 梅
其他文献
母亲节那天,远嫁的我照例给千里之外的母亲发了条祝福短信,原以为会和往年一样收到她那煽情的回复,可这一次她的回信却让我一阵揪心,只见狭小的手机屏幕上赫然呈现着一行大字:“我也想发,却不知该往哪里发,昨晚我梦见娘了,我喊她,叫她别走,可她还是走了……”  心底猛然传来一阵锥心的疼痛,我仿佛听见母亲那子规啼血般的悲啼,子规悲啼是不信东风唤不回。娘没了,孩子也就当到头了。  母亲节,我想娘了,她也想娘了,
期刊
早就听说过弋阳,还是因为方志敏。  两杆半枪闹革命。在方志敏纪念馆内,两杆半枪静静地站列成一组雕塑,守望着历史,幻化成不屈不挠的象征。穿越历史的时空,我们仿佛依然可以倾听到清脆的枪声和万众齐声的呐喊,革命的烽火照亮了暗夜。方志敏发动和带领家乡农民举行弋横起义,建立了人民武装,建立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一个红色政权宣告诞生。这是一个思想进步、不屈不挠、一呼百应、揭竿而起的方志敏,面对屠杀和镇压,他选择
期刊
家住的是几十年的老房屋,共三间。房子马上要动迁了,母亲有太多的不舍,她说:“不管怎样折腾,家搬到哪里,打小就跟着我的坛坛罐罐,一个也不能丢啊!”临搬家的头一天晚上,母亲一夜没睡好觉,不停地唉声叹气:“这些坛坛罐罐赶明个儿往哪搁呢?”母亲的心情我是理解的,苦于找不到恰当的语言相劝。  母亲和父亲刚成家一个来月,他们就闯关东来到了东北,落下脚之后,爷爷奶奶伯伯叔叔们来了一大帮,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也相继出
期刊
母亲的少女时代,是在战火纷飞中度过的。由于我的父母订的是娃娃亲,因为战乱、外公早逝,未至及笄的母亲迫不得已投靠父亲。一晃就是76个年头,母亲共怀9胎,成活7个;在那艰辛的岁月长河,别说把小孩哺养成人,仅怀孕生子就够呛了。然而,母亲做到了,她把我们兄妹7人拉扯养大、开枝发叶,现膝下有子孙50余个,三分之二跳出了“农门”。这其中的艰难困苦谁人能懂?  母亲虽出身贫寒,但乐善好施,出手大方。我的老家自然
期刊
“小小桑葚挂满天,红的酸,紫的甜,吃多胀肚真要命,看你贪吃行不行。”在我出生的第二年,父母离开大家庭,去村东头建了三间茅草屋。  房屋建好后,父亲在屋前种了棵槐树,在屋后种了棵桑树。等到我背着书包走进小学堂时,槐树、桑树都已经绿荫如盖。槐花还未开时,桑葚就已经熟了。  父母都没有文化,所以对我读书抓得紧。我小时贪玩,每次犯了过错,父亲在对我“棍棒”教育时,常会说:“桑树条子从小抈。”意思是桑树要从
期刊
腊月易思乡。  年关将至,马路上拖着行李箱回家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行色匆匆,急切地撒腿奔走。高铁站里,挤满了望眼欲穿、归心似箭的旅客。沿街林立的店铺,有的在吆喝甩卖,有的已贴出告示,打烊歇业。年,正以它稳健的步履,一天天向我们抵近,像星星散落于四面八方的人们,采用各种方式,想尽千方百计,奔向那个暖心热肺的窝。  谁人不想家?我猜没有。吾非不食人间烟火者,也概莫能外。此刻,我是多么渴望、渴望自己也
期刊
一渠两岸,木棉花开。  300多株丝木棉似乎饱含了一年的雨露和力量,穿过寒意袭人的冬季,悄然绽放在北回归线标志塔旁的一所大学校园里,一片粉红的花海,沿流溪两岸连绵一两公里,温馨浪漫。这是我在南方看到的规模最大、最令人陶醉的丝木棉一景,堪比武大樱花,送来一阵阵暖流。  丝木棉,学名异木棉,也叫“美人树”“美丽木棉”等,原产南美洲的阿根廷。在广州以及南方各省许多城市直呼它的学名——异木棉。在日本,异木
期刊
我想,倘若姐姐成功的话,今天一定会是位出色的红歌星。  姐姐是长得极漂亮的,鹅蛋形的脸镶着一双宝石般的眼睛,弯弯的柳眉,一头披肩秀发,个儿高高的,用她的话说,她集中了父母长相所有优点,令我自叹不如。当然,姐姐的美貌只在其次,关键是她一副天生的好歌喉,甜美、细腻、动人。姐姐能歌善舞,在学校被誉为“校花”,使我们全家如贴了金般的荣耀,我只记得,舞台上姐姐每唱完一首歌便会有好多人给她献花。然后,她为我买
期刊
在我们乡村老家,不论谁家男婚女嫁的宴席上,都少不了那个领班主厨的厨爷。厨爷是个人物,在村庄里的地位仅次于生产队长。按辈分,我该喊他叔。可村里人从不按辈分喊他,都叫他“老厨爷”。  常听母亲讲,厨爷小时候是个“小没娘”,还没断奶就死了娘,全靠又当爹又当妈的父亲拉扯大。人大自巧,狗大自咬。还没有灶台高的厨爷就能自己烧火、做菜、煮饭,还会学着缝补衣服,做针线活。在那个饥不择食的年代,身为孩子的厨爷常把人
期刊
是谁将一支笔,遗失在码头的石墩?  白露的河流,送大雁北去,三步一回头。山仍旧站成一副铮铮骨架,血液沿着年轮完美了一次次旅途。  没有遗憾,没有后悔。僅仅一丝的惆怅,在干竭了的断碑上刻满水的伤痕。  爷爷的腰杆,需要三个季节的回忆扶持。躲在群山中的一只眼睛,盯着清悠悠的河面。他还在寻觅,寻觅失落的脚印。此刻,河流正在清理多余的叉道,像岸上的路,带着江南走过记忆。  山与村庄凝固了,雪花也凝固了,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