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更合理、高效地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Story time板块,要求教师读懂、读透语篇文本,尽量在教学过程中保持主题语境的统一性,紧扣语篇情境的生活化,凸显语言细节的严谨性,遵循故事发展的延续性,利用文本内容的留白处,巧抓主题升华的收尾处。
关键词:语篇特点;Story time板块;教学建议
作为译林版小学英语新授单元的第一个板块,Story time板块(语篇阅读板块)是整个单元的核心部分,其他板块都围绕这一核心内容,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这五个方面为教学目标而合理设计。该板块通过对话、故事等图文并茂地呈现,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多年来,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已经有相对成熟的模式,具体实施过程中亦涌现出不少巧妙的设计,当然也有值得商榷之处,如不少教师因缺乏对语篇特点的整体解读,导致教学浮于表面,难以深入。有鉴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保持主题语境的统一性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Story time板块的语篇文本都围绕某一个主题展开,不会出现跳跃或断层,具有相对的集中性和整体性。新授环节,切忌停留于词句、语法的机械操练或讲解,也不宜跳出主题语境开展零散教学。教师要带领学生整体感知语篇内容,完整地理解语篇意义,获取、分析、整理、运用语篇文本信息。
Story time板块统一的主题语境,主要有两种呈现形式:一是主题平铺式讲解,着重围绕一个主题展现各分支、脉络。如,四年级下册Unit 5 Seasons的Story time板块围绕“季节”这一主题,分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又如,六年级上册Unit 4 Then and now的Story time板块通过平铺直叙的表达,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生活。主题平铺式讲解在构段方式上多突出不同时间段的并列式关系。另一种是故事推进性讲解。再如,五年级下册Unit 3 Asking the way的Story time板块通过故事情节的推动,展示问路和指路的主题。教师根据故事的发展顺序,一步步地展开教学则比较合理。
教师可以围绕同一主题,通过板书呈现段落并列式关系或故事情节顺序,在统一的语境中整体教学,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语篇文本。
二、紧扣语篇情境的生活化
教材各Story time板块的内容都在模拟的生活情境中出现,这意味着人物的交流会随着具体情境的改变、人物心理的变化而产生多种语用方式。教师要把握语篇情境的生活化特点,创设真实的语言运用机会,引导学生地道地表达。
例如,三年級上册Unit 5 Look at me!的Story time板块中,妈妈分别用“Its nice.”“How nice!”“It’s great.”“Great!”对Yang Ling的衣物作出评价。单从字面意思看,仅用其中一个或两个评价语也可以评价这四件衣物,但语言则显得呆板乏味。联系现实生活,妈妈极少用这种单调、一成不变的评价语来评价女儿的衣服。教师此时就要引导学生模仿妈妈的语气,再加上不同的肢体语言,如手势,使溢美之词更加生动、丰富,也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评价语进行交流,避免机械、生硬地表达。
再如,分析三年级上册Unit 7 Would you like a pie?的Story time板块的语篇内容发现,用“Would you like a pie?”初次咨询对方,用“What about a cake?”再次询问。后一个问句承接上一个问句,符合生活化的表达习惯。课堂上,教师要强调这一知识点,提醒学生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模式化语言进行问答,而要感受语言的丰富性,使用地道的语言合理表达。
三、凸显语言细节的严谨性
Story time板块中人物的对话往往有特定的情境,说话者在情境中明确地传达自己的想法,指向明确,并不是漫无目的、随心所欲,语言细节处处彰显严谨性。教师可以抓住语篇的特色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准确表达。
例如,四年级下册Unit 3 My day的Story time板块有两处用了频率副词:I usually go to school at seven forty. I go to bed at nine every day. 根据生活实际,这两句中的usually和every day就不适合替换。再如,五年级上册Unit 7 At weekends的Story time板块所陈述的周末活动符合现代少年儿童的周末活动。其中Mike这样陈述自己的周末活动:“I usually play football with Liu Tao at weekends. I sometimes go to the park with my family. We usually fly a kite and have a picnic there.” 可见,Mike经常与Liu Tao踢球,有时候和家人去公园,两者时间配比上很合理,而后面说“usually fly a kite and have a picnic there”,“usually”是指人物经常进行的活动,教学时可以适当点到即止,以免学生对后两件事情的频率程度“usually”和前者“sometimes”的感觉产生冲突。这也体现了编者对语言的准确把握。
四、遵循故事发展的延续性
译林版小学英语整套教材的Story time板块,包含人物的学习和生活各方面的故事,且故事发展有一定的延续性。教师可以依托这一语篇特色,实现板块故事因果的有迹可循,便于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文本。
例如,六年级下册Unit 8 Our dream的Story time板块中,孩子们讨论自己的梦想时,Mike说:“I want to be a dentist. Many children dont care about their teeth. I want to help them.”Mike这样的梦想是有来由的,教学时可以这样处理:先让学生听录音(题目见下页图1),明确Mike的想当牙医的原因——想帮助孩子们看牙。此时,教师可以追问为什么,引导学生结合之前在五年级下册Unit 4 Seeing the doctor的Story time板块所学,明确Mike就是因为牙齿不好去看牙医;结合六年级下册Unit 3 A healthy diet的Story time板块所学,明晰Mike是因为过度爱好甜食,导致牙齿不好。据此,学生就能得出Mike想做牙医的原因:“Because Mike had bad teeth.”如此,语篇内容呈现显得合情合理。 当然,该语篇中其他孩子们的梦想大多也与其他语篇中呈现的他们个人的生活爱好、特长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教学时可以整体观照,理顺故事之间的因果关系。故事读起来就更加耐人寻味。
五、利用文本内容的留白处
虽然Story time板块均围绕一个主题有序展开,紧紧围绕话题进行表达,但不代表内容的面面俱到。教师要巧妙处理语篇文本的留白,实现文本意蕴的再构,激发学生讨论,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持续碰撞。
例如,四年级下册Unit 4 Drawing in the park的Story time板块,语篇的最后,Mike看了弟弟Tim的画反问:“Is this a boat?”这样的结尾俏皮有趣。教学时,有两种处理方法值得借鉴。第一种,出示两幅图供学生选择。一幅是画得好的小船图,另一幅是画得滑稽可笑的小船图。由此,让学生感受哥哥看见弟弟画时的表情。第二种,先不出示句子,直接出示几幅有可能是Tim的画的小船图,让学生模仿哥哥的语气来表达。对于画得较好的小船图,学生可能会评价:“Well done./Great.”对于画得不好的图画,学生可能会评价:“Oh, no. Its not a boat.”然后,再出示句子“Is this a boat?”来确定弟弟画的图画。总之,教师不能忽略这个结尾的点睛之处,不可一带而过。
再如,五年级下册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的Story time板块中,一家五口人在周六上午都各司其职,下午却没有提到爸爸。一位教师抓住这一内容的留白处,开展教学——
师Guess, what is Mikes father doing?
生He is working.
生He is doing shopping.
师So they are busy. Is Tim helping his parents?
生No.
师Why?
生Because he is too young.
上述教学片段,既让学生明白周末要帮父母分担家务,又潜移默化地渗透了敬老爱幼的思想。
六、巧抓主题升华的收尾处
不少Story time 板块的语篇收尾韵味无穷,教师要引领学生仔细体味。例如,六年级下册Unit 3 A healthy diet的Story time板块,语篇内容是陈述Mike和Yang Ling的饮食,两段文字的收尾极具有艺术性,分别以一个问句进行总结:Does Mike have a heathy diet? Does Yang Ling have a heathy diet? 阅读這两个问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具体分析语篇文本,弄清楚二者三餐吃的食物,以及他们对食物的偏好,形成食物金字塔后,参照自己对健康饮食的了解作出综合性评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填出二者的食物金字塔,此时的判断就可以直观依据前面的金字塔,在学生判断之后,可以让学生说说合理不合理的原因,假如不合理,可以给人物怎样的饮食建议。再拓展教学,让学生总结属于自己的食物金字塔,看看是否合理,是否需要改进,日后将如何进行健康的饮食搭配。鉴于学生对食物金字塔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评价人物的饮食,又省思自身的饮食习惯。这个过程展示了学生对事物的评价能力,以及自省后进行个人思想的表达能力,使语篇阅读教学得以升华。
关键词:语篇特点;Story time板块;教学建议
作为译林版小学英语新授单元的第一个板块,Story time板块(语篇阅读板块)是整个单元的核心部分,其他板块都围绕这一核心内容,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这五个方面为教学目标而合理设计。该板块通过对话、故事等图文并茂地呈现,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多年来,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已经有相对成熟的模式,具体实施过程中亦涌现出不少巧妙的设计,当然也有值得商榷之处,如不少教师因缺乏对语篇特点的整体解读,导致教学浮于表面,难以深入。有鉴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保持主题语境的统一性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Story time板块的语篇文本都围绕某一个主题展开,不会出现跳跃或断层,具有相对的集中性和整体性。新授环节,切忌停留于词句、语法的机械操练或讲解,也不宜跳出主题语境开展零散教学。教师要带领学生整体感知语篇内容,完整地理解语篇意义,获取、分析、整理、运用语篇文本信息。
Story time板块统一的主题语境,主要有两种呈现形式:一是主题平铺式讲解,着重围绕一个主题展现各分支、脉络。如,四年级下册Unit 5 Seasons的Story time板块围绕“季节”这一主题,分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又如,六年级上册Unit 4 Then and now的Story time板块通过平铺直叙的表达,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生活。主题平铺式讲解在构段方式上多突出不同时间段的并列式关系。另一种是故事推进性讲解。再如,五年级下册Unit 3 Asking the way的Story time板块通过故事情节的推动,展示问路和指路的主题。教师根据故事的发展顺序,一步步地展开教学则比较合理。
教师可以围绕同一主题,通过板书呈现段落并列式关系或故事情节顺序,在统一的语境中整体教学,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语篇文本。
二、紧扣语篇情境的生活化
教材各Story time板块的内容都在模拟的生活情境中出现,这意味着人物的交流会随着具体情境的改变、人物心理的变化而产生多种语用方式。教师要把握语篇情境的生活化特点,创设真实的语言运用机会,引导学生地道地表达。
例如,三年級上册Unit 5 Look at me!的Story time板块中,妈妈分别用“Its nice.”“How nice!”“It’s great.”“Great!”对Yang Ling的衣物作出评价。单从字面意思看,仅用其中一个或两个评价语也可以评价这四件衣物,但语言则显得呆板乏味。联系现实生活,妈妈极少用这种单调、一成不变的评价语来评价女儿的衣服。教师此时就要引导学生模仿妈妈的语气,再加上不同的肢体语言,如手势,使溢美之词更加生动、丰富,也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评价语进行交流,避免机械、生硬地表达。
再如,分析三年级上册Unit 7 Would you like a pie?的Story time板块的语篇内容发现,用“Would you like a pie?”初次咨询对方,用“What about a cake?”再次询问。后一个问句承接上一个问句,符合生活化的表达习惯。课堂上,教师要强调这一知识点,提醒学生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模式化语言进行问答,而要感受语言的丰富性,使用地道的语言合理表达。
三、凸显语言细节的严谨性
Story time板块中人物的对话往往有特定的情境,说话者在情境中明确地传达自己的想法,指向明确,并不是漫无目的、随心所欲,语言细节处处彰显严谨性。教师可以抓住语篇的特色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准确表达。
例如,四年级下册Unit 3 My day的Story time板块有两处用了频率副词:I usually go to school at seven forty. I go to bed at nine every day. 根据生活实际,这两句中的usually和every day就不适合替换。再如,五年级上册Unit 7 At weekends的Story time板块所陈述的周末活动符合现代少年儿童的周末活动。其中Mike这样陈述自己的周末活动:“I usually play football with Liu Tao at weekends. I sometimes go to the park with my family. We usually fly a kite and have a picnic there.” 可见,Mike经常与Liu Tao踢球,有时候和家人去公园,两者时间配比上很合理,而后面说“usually fly a kite and have a picnic there”,“usually”是指人物经常进行的活动,教学时可以适当点到即止,以免学生对后两件事情的频率程度“usually”和前者“sometimes”的感觉产生冲突。这也体现了编者对语言的准确把握。
四、遵循故事发展的延续性
译林版小学英语整套教材的Story time板块,包含人物的学习和生活各方面的故事,且故事发展有一定的延续性。教师可以依托这一语篇特色,实现板块故事因果的有迹可循,便于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文本。
例如,六年级下册Unit 8 Our dream的Story time板块中,孩子们讨论自己的梦想时,Mike说:“I want to be a dentist. Many children dont care about their teeth. I want to help them.”Mike这样的梦想是有来由的,教学时可以这样处理:先让学生听录音(题目见下页图1),明确Mike的想当牙医的原因——想帮助孩子们看牙。此时,教师可以追问为什么,引导学生结合之前在五年级下册Unit 4 Seeing the doctor的Story time板块所学,明确Mike就是因为牙齿不好去看牙医;结合六年级下册Unit 3 A healthy diet的Story time板块所学,明晰Mike是因为过度爱好甜食,导致牙齿不好。据此,学生就能得出Mike想做牙医的原因:“Because Mike had bad teeth.”如此,语篇内容呈现显得合情合理。 当然,该语篇中其他孩子们的梦想大多也与其他语篇中呈现的他们个人的生活爱好、特长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教学时可以整体观照,理顺故事之间的因果关系。故事读起来就更加耐人寻味。
五、利用文本内容的留白处
虽然Story time板块均围绕一个主题有序展开,紧紧围绕话题进行表达,但不代表内容的面面俱到。教师要巧妙处理语篇文本的留白,实现文本意蕴的再构,激发学生讨论,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持续碰撞。
例如,四年级下册Unit 4 Drawing in the park的Story time板块,语篇的最后,Mike看了弟弟Tim的画反问:“Is this a boat?”这样的结尾俏皮有趣。教学时,有两种处理方法值得借鉴。第一种,出示两幅图供学生选择。一幅是画得好的小船图,另一幅是画得滑稽可笑的小船图。由此,让学生感受哥哥看见弟弟画时的表情。第二种,先不出示句子,直接出示几幅有可能是Tim的画的小船图,让学生模仿哥哥的语气来表达。对于画得较好的小船图,学生可能会评价:“Well done./Great.”对于画得不好的图画,学生可能会评价:“Oh, no. Its not a boat.”然后,再出示句子“Is this a boat?”来确定弟弟画的图画。总之,教师不能忽略这个结尾的点睛之处,不可一带而过。
再如,五年级下册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的Story time板块中,一家五口人在周六上午都各司其职,下午却没有提到爸爸。一位教师抓住这一内容的留白处,开展教学——
师Guess, what is Mikes father doing?
生He is working.
生He is doing shopping.
师So they are busy. Is Tim helping his parents?
生No.
师Why?
生Because he is too young.
上述教学片段,既让学生明白周末要帮父母分担家务,又潜移默化地渗透了敬老爱幼的思想。
六、巧抓主题升华的收尾处
不少Story time 板块的语篇收尾韵味无穷,教师要引领学生仔细体味。例如,六年级下册Unit 3 A healthy diet的Story time板块,语篇内容是陈述Mike和Yang Ling的饮食,两段文字的收尾极具有艺术性,分别以一个问句进行总结:Does Mike have a heathy diet? Does Yang Ling have a heathy diet? 阅读這两个问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具体分析语篇文本,弄清楚二者三餐吃的食物,以及他们对食物的偏好,形成食物金字塔后,参照自己对健康饮食的了解作出综合性评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填出二者的食物金字塔,此时的判断就可以直观依据前面的金字塔,在学生判断之后,可以让学生说说合理不合理的原因,假如不合理,可以给人物怎样的饮食建议。再拓展教学,让学生总结属于自己的食物金字塔,看看是否合理,是否需要改进,日后将如何进行健康的饮食搭配。鉴于学生对食物金字塔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评价人物的饮食,又省思自身的饮食习惯。这个过程展示了学生对事物的评价能力,以及自省后进行个人思想的表达能力,使语篇阅读教学得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