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我们应该使得每一堂课都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带着兴趣全面、和谐、自由地学习,从而达到美术教育的理想成果。
近来,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小三门”也算终于熬出头,踏上了和“语数外”平起平坐的台阶。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中实现新的蜕变与新的跨越。新课程明确指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要从学生的现有审美能力出发,教育教学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生活世界,不能过多地讲述背离学生现有生活的美;课堂教学方式也要由以前的被动接受式转化为现在的探究、合作式,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由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增加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互动
表面上看美术似乎是门独立而富有特色的学科,但其实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我们要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互动。譬如:语文课要讲述黄河的波澜壮阔,只用语言文字是难以表达清楚的,这时可向学生展示黄河的图像。许多知识如果运用图形图像来阐明的话,就更具体形象了;因为图形图像首先在视觉和意识上使人产生美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轻松地理解了教学内容,并且在教学中无形地渗透了美的教育,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任课教师之间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配合各学科之间的教学,或许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剂良药。现代社会的美术教师,一定要朝着课程改革的方向寻找、确定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因此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们要结合其他课程的特点,让学生在美术学科里能学到更多更丰富的知识。
二、让学生明白学习的互动性
学习的过程是主客体交融互动的过程。
(1)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由于教材的内容是固定不变的,那么在传授的过程中,怎样才能让静态的教材“活起来”呢?这就必须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注入一定的学习方式,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是开放的、具有情趣的、充满活力的,有机地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那么的快乐,由此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带着自己的兴趣和思想去体验和感悟新知识,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学生的自主创造性,也只有这样的学习过程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2)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课堂中,学生学习与教师传授从形式上像是两军对垒,这个阵势使得学生总是惧怕教师的威严,显然对学生学习兴趣也有某种程度上的扼杀。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使得学生亲近教师,愿意倾心聆听教师的上课内容。教师与学生之间要经常沟通,教师要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爱好,以及世界观、价值观的变化。也可以让学生了解教师的风格,消解师生间的误会,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与学生的及时沟通可以让师生间更加和谐地相处。
三、倾注教育情感于课堂中
美术课要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性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具体包括了认识的活跃、情感的兴奋、意志的努力等多种心理成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一定的氛围和环境引导下产生的。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这一过程中,要倾注自己的满腔热情,运用自己的专业魅力,以触动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
四、注重学习主体的实践性
实践也是体验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分刺激着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从而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例如在素描教学中,让学生触摸实物,通过手的触觉,体验实物的质感;画水果花卉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嗅觉感知水果花卉的芬芳美丽;变换实物的角度,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各个角度的变化区别,然后通过绘画体验,发现画面上的物体与实物之间的差别。只有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才能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步获得对新知识的感悟和认知。
五、注重教材内容的灵活性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尝试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把上课的内容与学生的已有认知融合起来,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找准切入点,然后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体验、感悟和认知。比如《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一课中,教师在讲授《在激流中前进》一画时,可以利用各种条件来让学生感知船夫在渡黄河时的艰难险阻,同时配上一定的音乐背景,如《黄河船夫曲》,让学生想象一下船夫在渡河时的心境,既拓宽了学习的内容,让音乐与美术结合起来,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情趣。各种学习方法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
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应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需求出发,有所选择,这样既保证了学生学习的多样性,又保证了学生学习的质量,使得每一堂美术课都能成为精品。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就是要求学生全面、和谐、自由地发展,从而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圩角初级中学)
近来,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小三门”也算终于熬出头,踏上了和“语数外”平起平坐的台阶。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中实现新的蜕变与新的跨越。新课程明确指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要从学生的现有审美能力出发,教育教学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生活世界,不能过多地讲述背离学生现有生活的美;课堂教学方式也要由以前的被动接受式转化为现在的探究、合作式,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由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增加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互动
表面上看美术似乎是门独立而富有特色的学科,但其实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我们要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互动。譬如:语文课要讲述黄河的波澜壮阔,只用语言文字是难以表达清楚的,这时可向学生展示黄河的图像。许多知识如果运用图形图像来阐明的话,就更具体形象了;因为图形图像首先在视觉和意识上使人产生美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轻松地理解了教学内容,并且在教学中无形地渗透了美的教育,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任课教师之间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配合各学科之间的教学,或许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剂良药。现代社会的美术教师,一定要朝着课程改革的方向寻找、确定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因此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们要结合其他课程的特点,让学生在美术学科里能学到更多更丰富的知识。
二、让学生明白学习的互动性
学习的过程是主客体交融互动的过程。
(1)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由于教材的内容是固定不变的,那么在传授的过程中,怎样才能让静态的教材“活起来”呢?这就必须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注入一定的学习方式,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是开放的、具有情趣的、充满活力的,有机地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那么的快乐,由此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带着自己的兴趣和思想去体验和感悟新知识,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学生的自主创造性,也只有这样的学习过程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2)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课堂中,学生学习与教师传授从形式上像是两军对垒,这个阵势使得学生总是惧怕教师的威严,显然对学生学习兴趣也有某种程度上的扼杀。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使得学生亲近教师,愿意倾心聆听教师的上课内容。教师与学生之间要经常沟通,教师要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爱好,以及世界观、价值观的变化。也可以让学生了解教师的风格,消解师生间的误会,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与学生的及时沟通可以让师生间更加和谐地相处。
三、倾注教育情感于课堂中
美术课要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性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具体包括了认识的活跃、情感的兴奋、意志的努力等多种心理成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一定的氛围和环境引导下产生的。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这一过程中,要倾注自己的满腔热情,运用自己的专业魅力,以触动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
四、注重学习主体的实践性
实践也是体验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分刺激着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从而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例如在素描教学中,让学生触摸实物,通过手的触觉,体验实物的质感;画水果花卉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嗅觉感知水果花卉的芬芳美丽;变换实物的角度,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各个角度的变化区别,然后通过绘画体验,发现画面上的物体与实物之间的差别。只有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才能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步获得对新知识的感悟和认知。
五、注重教材内容的灵活性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尝试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把上课的内容与学生的已有认知融合起来,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找准切入点,然后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体验、感悟和认知。比如《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一课中,教师在讲授《在激流中前进》一画时,可以利用各种条件来让学生感知船夫在渡黄河时的艰难险阻,同时配上一定的音乐背景,如《黄河船夫曲》,让学生想象一下船夫在渡河时的心境,既拓宽了学习的内容,让音乐与美术结合起来,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情趣。各种学习方法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
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应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需求出发,有所选择,这样既保证了学生学习的多样性,又保证了学生学习的质量,使得每一堂美术课都能成为精品。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就是要求学生全面、和谐、自由地发展,从而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圩角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