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l4718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最核心也最热门的一个词便是“探究”。但是在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听到的现实仍旧是“告诉”——实验提示面面俱到,实验步骤井井有条,实验现象显而易见,实验结论胸有成竹。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演绎着教师的教学设计,不知“探究”体现在何处?!学生探究之激情在教师的“絮絮叨叨”中消耗殆尽;探究的动力未开启却已停歇。教师不是在主导课堂,而是在主宰课堂!场面的热热闹闹也掩不住思维参与的零零落落;语言的抑扬顿挫也激不起情感涟漪的起起伏伏。问题的症结就是教学设计不是自主性、开放性的“探究式”!
  那么,应如何设计“探究式”的教学?关键在于教师的“启”与“发”。《论语·述而》有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宋代理学家朱熹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笔者认为古圣贤之师的教学思想实在精辟,道出了教学艺术最高的境界: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
  笔者拜读了三例经典的“探究式”课堂教学实录之后,这种体会尤为深刻。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名师、特级教师的教学艺术,感受“启”“发”的魅力。
  一、一石激起千层浪
  “惊奇是科学发现的种子!”一个令人惊奇的科学现象足以引起学生无限的探究欲望,很多优秀的教师常常用此法引入教学,但用得最深刻并贯穿整堂课的便是特级教师章鼎儿的《米饭和碘酒的变化》一课。
  章老师先让学生自己围绕“一瓶液体”提出问题,以了解碘酒的特点、作用;再顺势让学生在手指上涂上碘酒来数饭粒,“米饭变脏了!”现象惊奇呈现;接着学生自然好奇为什么会这样,从而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根源,在分析中探寻解决办法,在实验中求证,一步步精彩迭出。然后,发散思维:别的物质遇碘酒会变色吗?梳理出遇碘酒会变色的食物,提出新的挑战:为什么它们会变色?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食物的相同点。最后出示这种神秘的物质,即“淀粉”;再次体验淀粉与碘酒的神奇相遇——玩“变黑墨水”的小魔术。
  “文似看山不喜平”,课亦如此!章老师的课从“米饭变脏了”这一惊奇开始,可以说是高潮不断、引人入胜、环环相扣,学生一直在愉快而积极地发现着,思考着,探索着,成就着。就单纯看着章老师的文字实录,也是一种享受!
  反观我们的课堂,很多时候“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小组实验”“交流汇报”……一个个环节像贴标签似的,“探究”这个词频频出现,但是学生的兴趣未必有那么高涨,思维未必有那么积极,科学素养的培养未必有那么高效。章老师的课堂上没有出现一次“探究”这样的字眼,但却时时处处体现着探究:学生在观察中自己提出问题,在问题中寻找思路,在猜想中尝试验证,在验证中做出解释……高手出招,无招胜有招吧。
  二、一登一涉再回顾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教师把材料事先发放到桌上时,学生总是想先“一玩为快”。特级教师曾宝俊在执教《简单电路》一课时,就顺势满足了学生的这一强烈欲望。
  曾老师先让学生自主尝试接亮小灯泡,一时间学生个个铆足了劲,接亮的兴奋不已,没接亮的小脸涨红;于是小组间你来我往,相互交流请教,不用教师教,不多时,灯泡几乎都亮了。“可是为什么这样接就会亮,那样接不会亮?”问题自然萦绕在学生的脑海中。求助的眼神纷纷投向教师——
  于是曾老师请每个小组把能亮的接法和不能亮的接法都摆出示意图,展示在黑板上,总结所有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接法有什么相同点。从而使学生发现“电流形成回路才能通电”。再找出不会亮的原因——没有形成回路,即“断路”;或者没有通过灯泡,直接连接电池的正负极了,这是“短路”。然后请学生自己来修正。最后提出新的问题——电流在小灯泡里怎么流的?引导学生观察小灯泡的结构,从而又发现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连接方法。
  每一个问题的产生都是来源于学生的真实想法,课堂生成;每一个环节的设置都是学生自己的需要,而不是教师的指令。因为只有在学生自己经历了之后,遇到困难了,才需要教师的帮助。所以教师的介入时机相当重要:如果一开始就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苦口婆心地让他们规避弯路,他们并不一定会“领情”。
  三、一镜千窥始心安
  无独有偶,尹伟老师把《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一课真是演绎得深入人心。像这样规范使用仪器的课,许多教师都不敢把它搬上公开课,尤其是显微镜的使用,太难了。笔者曾经听过一位优秀的教师上过这样的课,当时也是佩服极了:教师的演示操作很到位,动作要领讲解很清晰,实验步骤用关键字概括出来,一目了然。一点小小的遗憾就是很多学生还是不熟练甚至难以找到细胞,不过听课教师们都觉得是情有可原的,毕竟显微镜的使用不是一堂课就能到位的。但是看了尹老师的课后,这样的想法被完全“颠覆”了。
  尹伟老师就像学生的大朋友。想看细胞吗?看吧。可是怎么看得到啊:有的只看见一个亮亮的圈;有的甚至一片黑乎乎;有的若有若无,若隐若现;最有意思的是有的竟然看的是自己的眼睫毛!哈哈,问题多多!都动手过了,观察过了,这下该心安了。好吧,是时候让教师来“扶”大家一把——提供给学生“五个视频”,其实就是关于显微镜如何使用的五个步骤。请学生针对自己的问题自学相应的视频,根据视频指导,重新尝试观察。
  之后,学生陆续找到了细胞!尹老师让大家把观察到的细胞画下来,用此来交换新的切片。在大家都观察了多种细胞之后,尹老师再组织学生来交流刚才在使用显微镜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克服的,旨在让大家回顾并总结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注意用显微镜观察标本的关键步骤,以及重大的意外发现:标本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的方向是相反的!并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教师帮助他们用专业的术语来概括说明,比如“对光”等,让学生的表达更加简洁顺畅。
  然后一起来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细胞都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以此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差异,推断不同细胞的不同功能。最后意味深长地总结——给大家欣赏“每个人最初都来自这样一个细胞……”
  综观以上三位教师的“探究式”经典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都很自然地把“老师要我学”变成了“老师,我要学!”,成功地调动起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探究成了学生内心强烈的渴望。同时,充分地展现了“学为中心”的课堂风采,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华丽转身。精彩的教学就缘于他们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心”,把握住了教师介入的时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西门小学 324400)
其他文献
望着放在办公桌上那张宁波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的奖状,笔者思绪万千:在这样一张薄薄的纸背后,凝聚了我们美术课题组成员多少的心血和汗水!而这其中的艰辛与付出、煎熬与努力,也只有在亲历后才能深切体会。  一、缘起偶然,顺利立项  申报此项课题实属偶然。因课题申报前期,恰逢笔者获得宁波市教坛新秀一等奖之后不久,比赛时笔者的课堂示范得到了评委老师的高度肯定,因而萌生了做“示范教学”这一课题研究的想法。 
【摘 要】当前,很多教师培训“重数量,缺质量”,忽视了教师发展的内在需求。“新图”培训模式为教师培训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以鹿城区小学英语教师培训为例,当前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可以从对话协商(N-negotiation)、联通整合(U-unification)、方法技巧(M-methodology)、行动研究(A-action research)、专业精通(P-proficiency)等方面来实行,简称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故事中他从一只神见神愁的调皮猴子成长为一名惩恶扬善、武艺超群的斗战胜佛。在笔者的班上就有这样一位“猴王”,而陪伴“猴王”成长的两年对于一个刚刚踏上教育岗位的我也收获了很多的教育智慧。  记得还是一年级上半学期,还没有摸透学生的心思,只见这孩子在课堂上肆意妄为,课间奔跑追逐,到处惹事,更有严重的会随意翻越窗户、在花坛内大小便……言语的责备、眼神的时刻监督,是
航炮对于战斗机的作用已经大幅下降,对武装直升机来讲却仍有很大价值,本文就谈谈武装直升机的航炮布局问题、  武装直升机机载武器的构成与作战意图有无直接关系?  中:武装直升机主要活动于超低空空域,除执行反坦克任务时导弹攻击距离较大外,火力支援所攻击的目标大都是视距内目标。航炮/枪的射击精度和密集度较好,但单发弹丸的威力和穿透力不大,不适合攻击坦克这类强防护目标,而主要打击战场上的士兵、暴露的技术兵器
2016年4月20日~23日,笔者参加了由嘉兴市南湖区绿色评价试点学校项目负责人、区研训中心绿色评价试点学科教研员组成的南湖区“绿色评价”项目考察学习组。在首批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实验区之一北京海淀区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教育评价专题考察与学习培训。走访了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北京35中学初中部、北京八一中学,观摩了全国教师教育资源联盟第四次会议,听取了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滨、副校长
备课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因而各校将此作为教学常规重要部分纳入教学管理之中。但是,结合我校实际,学校在备课管理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认真解析与应对。  一、积重难返——备课管理的弊端  课前备课为课堂教学服务,备课的这一显著功能普遍被教师们认同。但在备课管理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备课不是为了教学,而是为了应付检查”,这已司空见惯。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近期我们在归纳整理教师们的意见后,发现
在南海,有一支英雄的舰队。她在炮火中诞生,在战斗中成长,先后参加了万山海战、“八·六海战”、西沙海战、南沙“3.14”海战等战斗300余次,创造了“小艇打大舰”的英勇战例,涌现出了一大批英模人物。  舰队常年担负南海战备值班任务,先后有上千艘次舰艇到南沙、西太平洋战备巡逻、远航训练,累计航程达数百万海里,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一系列重大战备、演习训练任务。舰队官兵积极投身抢险救灾、护渔护航和支援海上
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品德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增强课程的适应性、实现课程整体优化、促进学生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  《各种各样的传媒》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第三册第四单元“走向信息时代”的第三课,是前两课的延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传媒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而且让学生知道如何合理使用传媒,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现代社会,传媒种类繁多,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不小的作用,面对丰富的课程资
一所学校要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学校文化,校本课程因其独特性和课程化,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在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可提高自身对教育理念的更新;学生在参与校本课程的学习中,能更好地提高各种能力。师生的共同作用,也使校本课程成为学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又新书香》是笔者所在学校组织编写的一本校本教材,分为“又新校名”“百年校史”“四字校训”“历代校友”“树人校荣”五个章节,以学校的百年
学校特色的价值判断  《中小学管理》2012年第2期刊发季苹《从起点到评价:学校特色建设过程的思考》一文,指出,评价一所学校特色建设的成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学校特色建设的价值性。学校特色建设是否有意义,要看其是否为学生发展需要服务。(2)学校特色建设的科学性。学校特色属于教育特色,要取得成效、获得价值,必须以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为前提。(3)学校特色建设的实在性。实在性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