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月29日,严寒,大雪。
正在放学中,教室里一片热闹,收拾书包声、讲话声混杂在一起,忽然陈紫函委屈地大哭了起来,眼睛红红的。前一秒还若无其事离开座位准备放学的她,和同桌饶一下一秒就被带进了争吵的漩涡,只知道他们越吵越凶,就差打起来了。期待他们自己化解!嗯,还是把这个留作期待吧!
家长还在门口等着,沟通时间有限。我只好先与男生——饶一进行沟通疏导。
经了解,原本是陈紫函和后面的女生发生矛盾,后来变成陈紫函和饶一的“战争”,就因为陈紫函说了一句“神经病”。
“她明明骂了我‘神经病’,还死不承认,非说自己没有说。她越否认我越感到愤怒。”
我静静地听着,点头表示认可他的表达,认可他的情绪。
“那么,有没有谁,在面对陈紫函明明说了‘神经病’却不肯承认这个情况时,是平静的呢?”
“有!”因为与饶一进行过多次心理沟通,我能感觉出他对我的信任。此刻与我讲话,面对我的提问,他很认真且有一种安全感。
“那么,这个平静的人,是否有可能就是你身体里的另一个自己,他可能是怎么想的呢,怎么他就不愤怒,而是平静的呢?”
来来往往的同学从身边经过,他一时没有回答,思绪没有厘清。
“刚才你感到愤怒,当时心里有什么样的念头产生,能捕捉到吗?”……“是不是觉得她说过了‘神经病’这个词,还死不承认,十分令人讨厌?”
“是的!”
“嗯……那么,那个平静的你,可能是怎么想的?”
“他可能觉得,陈紫函并不一定是在骂自己。”
“你很有智慧,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陈紫函并没有在骂你。”
“有这种可能的。”
“如果是这样,那么陈紫函说她没有说你‘神经病’,她并没有说谎,对吧?”
“是的。”
“那么就不存在‘死不承认’,对吗?”
“对的。”
“那你还觉得她讨厌吗?”
“不觉得。”
“这样想你的感受怎么样?”
“很平静,舒服。”
“当你觉得她‘死不承认,十分讨厌’的时候,心情怎么样?”
“很不好,很生气。”
“当你觉得她可能不是在说你的时候,没有‘十分讨厌’的想法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
“平静的。”
“同样是她说了‘神经病’三个字,不同的你有不同的情绪,你认为关键取决于什么?”
经过几个来回,饶一明确自己的心情取决于对事情的看法,看法不同,心情不同。
我让他试着说:“我对陈紫函感到很高兴,因为她说了‘神经病’。”
说一遍后,他说:“不可能。”
说第二遍后,他说有可能。我问:“为什么?”他说:“因为她可能并不在说我,也可能是在开玩笑。”
过后,他很平静又有些心满意足地快乐地与大家一起放学回家了。(整个沟通过程7分钟左右,大家还在走廊上排队等待老师带领离校。)
平日里使用的规劝说服式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同学之间应该友爱互助,不要斤斤计较”,或者法官断案式地追根究底,一心想要弄个是非曲直,水落石出,结果常常就是“剪不断理还乱”,“葫芦僧断不了葫芦案”,最后来一个马马虎虎的道歉了事,接下来该吵该打一样不少。多少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被卷入这样的漩涡而无力自拔,当然也包括曾经的我。但是,当我开始引导孩子去观看自己的情绪,去思考另外的可能,去品味“我對某某感到高兴是因为他……”孩子们的智慧被打开了,看到了更加广阔的天地,阴霾一扫而空。
饶一的妈妈无比高兴于“劣子”的转变:饶一变得勤劳了,居然早起做早餐给家人吃了;饶一变得不再拖拉了,早上五点就起床把作业写完;饶一变得温柔有爱心了,同学们发现,他看到有同学破皮流血了,一马当先用纸巾轻柔地擦拭;饶一变得不会生气了,数学老师发现,批评他不好好考试,下课他一样高高兴兴找老师批改作业。而我发现,饶一变得更加让自己舒服让他人舒服了。我更知道,有时他还是会与同学发生矛盾,心理疏导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求知小学 责任编辑:朱蕴茝)
正在放学中,教室里一片热闹,收拾书包声、讲话声混杂在一起,忽然陈紫函委屈地大哭了起来,眼睛红红的。前一秒还若无其事离开座位准备放学的她,和同桌饶一下一秒就被带进了争吵的漩涡,只知道他们越吵越凶,就差打起来了。期待他们自己化解!嗯,还是把这个留作期待吧!
家长还在门口等着,沟通时间有限。我只好先与男生——饶一进行沟通疏导。
经了解,原本是陈紫函和后面的女生发生矛盾,后来变成陈紫函和饶一的“战争”,就因为陈紫函说了一句“神经病”。
“她明明骂了我‘神经病’,还死不承认,非说自己没有说。她越否认我越感到愤怒。”
我静静地听着,点头表示认可他的表达,认可他的情绪。
“那么,有没有谁,在面对陈紫函明明说了‘神经病’却不肯承认这个情况时,是平静的呢?”
“有!”因为与饶一进行过多次心理沟通,我能感觉出他对我的信任。此刻与我讲话,面对我的提问,他很认真且有一种安全感。
“那么,这个平静的人,是否有可能就是你身体里的另一个自己,他可能是怎么想的呢,怎么他就不愤怒,而是平静的呢?”
来来往往的同学从身边经过,他一时没有回答,思绪没有厘清。
“刚才你感到愤怒,当时心里有什么样的念头产生,能捕捉到吗?”……“是不是觉得她说过了‘神经病’这个词,还死不承认,十分令人讨厌?”
“是的!”
“嗯……那么,那个平静的你,可能是怎么想的?”
“他可能觉得,陈紫函并不一定是在骂自己。”
“你很有智慧,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陈紫函并没有在骂你。”
“有这种可能的。”
“如果是这样,那么陈紫函说她没有说你‘神经病’,她并没有说谎,对吧?”
“是的。”
“那么就不存在‘死不承认’,对吗?”
“对的。”
“那你还觉得她讨厌吗?”
“不觉得。”
“这样想你的感受怎么样?”
“很平静,舒服。”
“当你觉得她‘死不承认,十分讨厌’的时候,心情怎么样?”
“很不好,很生气。”
“当你觉得她可能不是在说你的时候,没有‘十分讨厌’的想法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
“平静的。”
“同样是她说了‘神经病’三个字,不同的你有不同的情绪,你认为关键取决于什么?”
经过几个来回,饶一明确自己的心情取决于对事情的看法,看法不同,心情不同。
我让他试着说:“我对陈紫函感到很高兴,因为她说了‘神经病’。”
说一遍后,他说:“不可能。”
说第二遍后,他说有可能。我问:“为什么?”他说:“因为她可能并不在说我,也可能是在开玩笑。”
过后,他很平静又有些心满意足地快乐地与大家一起放学回家了。(整个沟通过程7分钟左右,大家还在走廊上排队等待老师带领离校。)
平日里使用的规劝说服式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同学之间应该友爱互助,不要斤斤计较”,或者法官断案式地追根究底,一心想要弄个是非曲直,水落石出,结果常常就是“剪不断理还乱”,“葫芦僧断不了葫芦案”,最后来一个马马虎虎的道歉了事,接下来该吵该打一样不少。多少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被卷入这样的漩涡而无力自拔,当然也包括曾经的我。但是,当我开始引导孩子去观看自己的情绪,去思考另外的可能,去品味“我對某某感到高兴是因为他……”孩子们的智慧被打开了,看到了更加广阔的天地,阴霾一扫而空。
饶一的妈妈无比高兴于“劣子”的转变:饶一变得勤劳了,居然早起做早餐给家人吃了;饶一变得不再拖拉了,早上五点就起床把作业写完;饶一变得温柔有爱心了,同学们发现,他看到有同学破皮流血了,一马当先用纸巾轻柔地擦拭;饶一变得不会生气了,数学老师发现,批评他不好好考试,下课他一样高高兴兴找老师批改作业。而我发现,饶一变得更加让自己舒服让他人舒服了。我更知道,有时他还是会与同学发生矛盾,心理疏导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求知小学 责任编辑:朱蕴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