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中最大的变化,就是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初中阶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阐释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在此背景下,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核心素养,如何更好地实现初高中衔接,成为了广大一线的初中历史老师需要思考、实践的重要问题。本文将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前言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善于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历史学习思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观念,有效促进学生历史综合素养的发展,实现初中历史学科整体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
一、梳理历史时间脉络,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由于历史的概念是通过书面文字去描述过去的事情以及研究过去。并且过去事情具有不同的时间背景,因此在历史中引入了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学科时需要培养的重要核心素养之一,简单理解就是用时间和空间将历史事件串联后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观念。历史学习课程中不仅包含了历史事件,还有关于地理领域、物理领域、哲学领域以及艺术领域的知识范围。因此,“时空观念”的概念从字面来看虽然是物理方面的观念,但是也与其他科学知识或课程有关联。虽然历史课本上准确写着某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过程以及结果。但是,学生并不能从时间数字上掌握时间、空间的观念。因此,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才能对历史进行深入学习,掌握历史时空观念。
如在“科技文化成就”一课教学中,为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时空观,教师可先带领学生了解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第55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的资讯。接着,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据教材,总结讨论1964年、1966年、1970年、1999年、2003年、2008年我国在国防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古今对比中,学生将清楚地认识到在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国防实力正在不断增强。同时,学生也将形成良好的时空观。
二、创设情境,培养家国情怀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可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打造家国情怀的课堂学习氛围,向学生充分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培养,有效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增进学生的感情认知,使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可以得到全面发展和进步。以初中历史课程中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这一课的教学为例,历史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环节,引导学生搜集张謇先生在家乡西亭的故事,并进行分享,然后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后,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张謇》话剧片段,充分营造一个身临其境、如见其人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他胸怀苍生、实业救国、爱国爱家的气概和情怀。然后教师再根据教学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张謇先生创办近代民族工业历程为什么会如此曲折?又有什么特点?他留给家乡南通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们需要如何爱国?引导学生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进行自主思考和分析,让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中很好地形成家国概念,有效深化学生的爱国爱家情感,进而实现学生历史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角色扮演,深化民族认同感
历史课程中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判断及人文情怀,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效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深化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初中階段的历史学科素养包含民族认同感、弘扬传统文化、突出国家主权意识、依法治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责任担当以及民族传统等,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开展角色扮演实践活动,有效加深学生的历史体验,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以历史课程中西安事变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通过模仿演绎张学良和杨虎城是如何劝说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而一致抗日的,让学生切身体会和感受到张学良和杨虎城的正义感和责任感,有效强化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再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收集一些有关资料,并结合资料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有效迎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切实加强学生的体会和感受。
四、合作学习,强化历史理解和解释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法,有效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度理解,使学生可以对历史进行有效解释,帮助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分析、自主评价的课堂,让学生可以充分表达和分享自己对相关历史事件的看法,从而逐步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历史学科素养。以初中历史教材中贞观之治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引导学生直观了解和感受李世民的形象,使学生可以对李世民这一历史人物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并可以对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合作分析和探讨,从而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对李世民这一历史人物进行思考和分析,使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进行历史评价,最大化地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初中历史教学,需要教师深入贯彻和落实核心素养教育指导思想,积极对历史学科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和创新,有意识地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充分满足学生的综合发展需求,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基础,鼓励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让学生可以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形成自身必备的素质和品格,最大化确保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效促进学生的创新发展和进步,引导学生全面、综合性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兴锋.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探究[J].天津教育,2021(21):121-122.
[2]董鹏智.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家长,2021(21):114-115.
[3]张碧霞.浅谈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N].黔西南日报,2021-07-20(007).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前言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善于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历史学习思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观念,有效促进学生历史综合素养的发展,实现初中历史学科整体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
一、梳理历史时间脉络,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由于历史的概念是通过书面文字去描述过去的事情以及研究过去。并且过去事情具有不同的时间背景,因此在历史中引入了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学科时需要培养的重要核心素养之一,简单理解就是用时间和空间将历史事件串联后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观念。历史学习课程中不仅包含了历史事件,还有关于地理领域、物理领域、哲学领域以及艺术领域的知识范围。因此,“时空观念”的概念从字面来看虽然是物理方面的观念,但是也与其他科学知识或课程有关联。虽然历史课本上准确写着某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过程以及结果。但是,学生并不能从时间数字上掌握时间、空间的观念。因此,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才能对历史进行深入学习,掌握历史时空观念。
如在“科技文化成就”一课教学中,为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时空观,教师可先带领学生了解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第55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的资讯。接着,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据教材,总结讨论1964年、1966年、1970年、1999年、2003年、2008年我国在国防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古今对比中,学生将清楚地认识到在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国防实力正在不断增强。同时,学生也将形成良好的时空观。
二、创设情境,培养家国情怀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可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打造家国情怀的课堂学习氛围,向学生充分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培养,有效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增进学生的感情认知,使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可以得到全面发展和进步。以初中历史课程中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这一课的教学为例,历史教师可以在课前导入环节,引导学生搜集张謇先生在家乡西亭的故事,并进行分享,然后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后,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张謇》话剧片段,充分营造一个身临其境、如见其人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他胸怀苍生、实业救国、爱国爱家的气概和情怀。然后教师再根据教学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张謇先生创办近代民族工业历程为什么会如此曲折?又有什么特点?他留给家乡南通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们需要如何爱国?引导学生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进行自主思考和分析,让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中很好地形成家国概念,有效深化学生的爱国爱家情感,进而实现学生历史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角色扮演,深化民族认同感
历史课程中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判断及人文情怀,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效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深化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初中階段的历史学科素养包含民族认同感、弘扬传统文化、突出国家主权意识、依法治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责任担当以及民族传统等,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开展角色扮演实践活动,有效加深学生的历史体验,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以历史课程中西安事变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通过模仿演绎张学良和杨虎城是如何劝说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而一致抗日的,让学生切身体会和感受到张学良和杨虎城的正义感和责任感,有效强化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再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收集一些有关资料,并结合资料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有效迎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切实加强学生的体会和感受。
四、合作学习,强化历史理解和解释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法,有效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度理解,使学生可以对历史进行有效解释,帮助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分析、自主评价的课堂,让学生可以充分表达和分享自己对相关历史事件的看法,从而逐步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历史学科素养。以初中历史教材中贞观之治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引导学生直观了解和感受李世民的形象,使学生可以对李世民这一历史人物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并可以对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合作分析和探讨,从而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对李世民这一历史人物进行思考和分析,使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进行历史评价,最大化地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初中历史教学,需要教师深入贯彻和落实核心素养教育指导思想,积极对历史学科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和创新,有意识地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充分满足学生的综合发展需求,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基础,鼓励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让学生可以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形成自身必备的素质和品格,最大化确保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效促进学生的创新发展和进步,引导学生全面、综合性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兴锋.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探究[J].天津教育,2021(21):121-122.
[2]董鹏智.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家长,2021(21):114-115.
[3]张碧霞.浅谈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N].黔西南日报,2021-07-2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