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警警官学院,四川 成都 610213)
【摘要】:历史小说作为中国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更是有多部作品被搬上电视荧幕,被大众所熟知。学者们对历史小说创作的研究和探讨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尤其是浙江大学的郭剑敏教授在他的文章中将历史小说进行了明确的分类,提出了中国当代历史小说创作三元形态论的文学理论。本文正是在郭教授该理论的基础上对依历史写作形态小说进行较详细的分析与探讨,从含义、创作原因和价值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历史小说;依历史写作形态;价值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那一段时间,一批革命历史小说大量涌现,充分展现了革命的那段艰难而又光荣的岁月。这些作品一方面受到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巨大影响,另一方面也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党史軍史资料。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摆脱了极左政治思想的束缚,兴起了新历史小说创作的潮流,历史文学作品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近几年,历史小说的创作为了迎合市场经济的需要,迎合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戏说”的现象愈演愈烈,历史穿越小说和宫廷争斗小说风靡全国。与此同时对历史作品的研究也不断深入,浙江大学中文系郭建敏教授提出“从当代历史小说的具体创作状况来看,可以划分为依历史写作、拟历史写作和借历史写作三种形态”。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颠覆了以往传统对中国历史小说的分类方法,另辟蹊径,它从叙述方式、处理方式、认知方式和创作原则以及审美取向等方面对历史小说进行了一个创新性的归纳和总结。
1.“依”史而作即依历史创作
依历史写作形态小说,也可称为准历史小说,是要求最严格的历史题材小说,这类作品创作的基础是有史可依,要求是有史必依,目的是还原历史,力图真实地再现某一历史时期社会现状或者某一历史事件的本来面貌。这种追求真实性但不可能绝对真实的对立,体现的是文学作品创作中历史真实与艺术加工之间的统一。依历史写作形态小说侧重对历史本来面貌的还原和再现,叙述的基本依据是史料,同时通过艺术的加工表达作者对历史的研究和评价。
2.“依”史而作形成的现实渊源
2.1个人情感与文化环境的交织
作家的个人情感和其所处的文化环境对这类作品的构思和选材有明显的导向作用。绝大部分当代依历史写作形态小说的选材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它们往往受限于作家的兴趣爱好或研究方向,也容易受到作家个人情感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个人情感和文化环境在作品中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也具有明显的偏向作用。作家选取这些历史人物作为自己的作品主角,就是想重塑其形象,带有明显的个人喜好,以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和价值观作为判断的依据。
历史研究与小说观念的融合
2.2历史研究与小说观念的融合
依历史写作形态小说的兴起是以历史研究的深入为基础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实事求是作风的恢复和发扬以及文集的整理、出版,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逐渐摆脱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局限,更多地结合时代背景以及所处环境进行分析,这就为科学研究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方法。
依历史写作形态小说的兴起是以创作观念的发展为前提。作家努力去改变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去政治化地创作观念,在创作过程中以更加开放的思想,完善的知識体系和灵活的写作手法,克服了以往的盲目崇拜和过度神化的缺点,改变了以往刻板印象和错误认识。对历史人物重新定位,对历史人物本性研究,对历史人物全面认识。就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要求,辩证看待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事件。
2.3消费文学与快餐文化的刺激
消费文学和快餐文化是文学与市场相结合的最终产物。消费文学是社会发展规律的正常体现,而快餐文化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出现的畸形状态。正是这种文学作品能够迅速转化巨大的经济利益,从而最广度和最深度激发了作者创作的积极性,推动了文化市场的高度繁荣。
市场经济体制下消费文学的兴起是历史小说盛起的催化剂。作家创作的历史小说文本要最终成为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深厚的作品,同时也需要读者的阅读领会,考虑读者的社会心理和思维方式、阅读习惯和审美价值。正是这样刺激了历史小说创作,历史小说创作进入了黄金时代。作家们在情节安排,人物刻画和语言运用等方面较好的迎合了大众的接受心理,对历史知识和传统手法的灵活运用,对历史人物心灵世界的全面刻画,都推动了小说创作的创新发展。
3.依历史写作形态小说的价值阐释
3.1重释历史人物,还原历史事实
依历史写作形态小说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即历史的真实性,决定了作品创作目的便是还原历史事实,对历史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歪曲,抹黑或者删减的事实进行修正。福柯的概念中指出,我们应当透过各种论述去还原历史,根据当时的时间、地点、观念构建的,历史不是对史实的单一记载,更不是对于过去的事件的单纯的记录。这就将被形式主义和旧历史主义所颠覆的传统重新颠倒过来,它重点在于深入剖析历史人物形象,全面颠覆以往认知观念,为历史冤案和错误认识昭雪,向既定历史写作原则宣战,突出思想创新,观念创新,手法创新。在这种创作思想的引领下,改变了以阶级斗争观念的历史评判,将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背景,从个人情感去思考,从人物本性去理解。
3.2借史著书明志,呼唤盛世中华
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寻找历史发展规律,揭示历史内在本质,借鉴历史经验教训,是历史学者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借古鉴今也是永恒不变的意义和价值追求。历史学者发现潜在的历史规律时,更愿意通过借史著书来影响社会。他们将自己的深刻思想融入到著作中去,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贯穿到著作中去,从而潜移默化地去影响读者,无形之中影响大众对历史的认知。
依历史写作形态小说创作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复杂的,受到的思想冲击是巨大的:一方面,培育和弘扬民族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现阶段包括历史小说在内的文学文艺的根本要求和时代任务;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因此作家通过创作历史小说将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和伟大精神融入作品中,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吴秀明、刘琴.《新保守主义视野下的唐浩明历史小说创作》[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2]杨建华.《唐浩明历史小说创作综论》[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3]刘克.《当代清朝题材小说热点作品的突破与局限》[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摘要】:历史小说作为中国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更是有多部作品被搬上电视荧幕,被大众所熟知。学者们对历史小说创作的研究和探讨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尤其是浙江大学的郭剑敏教授在他的文章中将历史小说进行了明确的分类,提出了中国当代历史小说创作三元形态论的文学理论。本文正是在郭教授该理论的基础上对依历史写作形态小说进行较详细的分析与探讨,从含义、创作原因和价值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历史小说;依历史写作形态;价值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那一段时间,一批革命历史小说大量涌现,充分展现了革命的那段艰难而又光荣的岁月。这些作品一方面受到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巨大影响,另一方面也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党史軍史资料。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摆脱了极左政治思想的束缚,兴起了新历史小说创作的潮流,历史文学作品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近几年,历史小说的创作为了迎合市场经济的需要,迎合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戏说”的现象愈演愈烈,历史穿越小说和宫廷争斗小说风靡全国。与此同时对历史作品的研究也不断深入,浙江大学中文系郭建敏教授提出“从当代历史小说的具体创作状况来看,可以划分为依历史写作、拟历史写作和借历史写作三种形态”。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颠覆了以往传统对中国历史小说的分类方法,另辟蹊径,它从叙述方式、处理方式、认知方式和创作原则以及审美取向等方面对历史小说进行了一个创新性的归纳和总结。
1.“依”史而作即依历史创作
依历史写作形态小说,也可称为准历史小说,是要求最严格的历史题材小说,这类作品创作的基础是有史可依,要求是有史必依,目的是还原历史,力图真实地再现某一历史时期社会现状或者某一历史事件的本来面貌。这种追求真实性但不可能绝对真实的对立,体现的是文学作品创作中历史真实与艺术加工之间的统一。依历史写作形态小说侧重对历史本来面貌的还原和再现,叙述的基本依据是史料,同时通过艺术的加工表达作者对历史的研究和评价。
2.“依”史而作形成的现实渊源
2.1个人情感与文化环境的交织
作家的个人情感和其所处的文化环境对这类作品的构思和选材有明显的导向作用。绝大部分当代依历史写作形态小说的选材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它们往往受限于作家的兴趣爱好或研究方向,也容易受到作家个人情感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个人情感和文化环境在作品中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也具有明显的偏向作用。作家选取这些历史人物作为自己的作品主角,就是想重塑其形象,带有明显的个人喜好,以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和价值观作为判断的依据。
历史研究与小说观念的融合
2.2历史研究与小说观念的融合
依历史写作形态小说的兴起是以历史研究的深入为基础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实事求是作风的恢复和发扬以及文集的整理、出版,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逐渐摆脱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局限,更多地结合时代背景以及所处环境进行分析,这就为科学研究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方法。
依历史写作形态小说的兴起是以创作观念的发展为前提。作家努力去改变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去政治化地创作观念,在创作过程中以更加开放的思想,完善的知識体系和灵活的写作手法,克服了以往的盲目崇拜和过度神化的缺点,改变了以往刻板印象和错误认识。对历史人物重新定位,对历史人物本性研究,对历史人物全面认识。就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要求,辩证看待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事件。
2.3消费文学与快餐文化的刺激
消费文学和快餐文化是文学与市场相结合的最终产物。消费文学是社会发展规律的正常体现,而快餐文化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出现的畸形状态。正是这种文学作品能够迅速转化巨大的经济利益,从而最广度和最深度激发了作者创作的积极性,推动了文化市场的高度繁荣。
市场经济体制下消费文学的兴起是历史小说盛起的催化剂。作家创作的历史小说文本要最终成为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深厚的作品,同时也需要读者的阅读领会,考虑读者的社会心理和思维方式、阅读习惯和审美价值。正是这样刺激了历史小说创作,历史小说创作进入了黄金时代。作家们在情节安排,人物刻画和语言运用等方面较好的迎合了大众的接受心理,对历史知识和传统手法的灵活运用,对历史人物心灵世界的全面刻画,都推动了小说创作的创新发展。
3.依历史写作形态小说的价值阐释
3.1重释历史人物,还原历史事实
依历史写作形态小说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即历史的真实性,决定了作品创作目的便是还原历史事实,对历史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歪曲,抹黑或者删减的事实进行修正。福柯的概念中指出,我们应当透过各种论述去还原历史,根据当时的时间、地点、观念构建的,历史不是对史实的单一记载,更不是对于过去的事件的单纯的记录。这就将被形式主义和旧历史主义所颠覆的传统重新颠倒过来,它重点在于深入剖析历史人物形象,全面颠覆以往认知观念,为历史冤案和错误认识昭雪,向既定历史写作原则宣战,突出思想创新,观念创新,手法创新。在这种创作思想的引领下,改变了以阶级斗争观念的历史评判,将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背景,从个人情感去思考,从人物本性去理解。
3.2借史著书明志,呼唤盛世中华
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寻找历史发展规律,揭示历史内在本质,借鉴历史经验教训,是历史学者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借古鉴今也是永恒不变的意义和价值追求。历史学者发现潜在的历史规律时,更愿意通过借史著书来影响社会。他们将自己的深刻思想融入到著作中去,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贯穿到著作中去,从而潜移默化地去影响读者,无形之中影响大众对历史的认知。
依历史写作形态小说创作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复杂的,受到的思想冲击是巨大的:一方面,培育和弘扬民族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现阶段包括历史小说在内的文学文艺的根本要求和时代任务;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因此作家通过创作历史小说将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和伟大精神融入作品中,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吴秀明、刘琴.《新保守主义视野下的唐浩明历史小说创作》[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2]杨建华.《唐浩明历史小说创作综论》[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3]刘克.《当代清朝题材小说热点作品的突破与局限》[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