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字句句总关情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iajun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居易是中唐诗坛最为璀璨的一颗星。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揭露黑暗的现实主义诗篇,《琵琶行》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首叙事诗。在当时,“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此诗主要叙述了一位琵琶女的不幸遭遇,那段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描写,因为有众多生动形象的比喻而精妙绝伦。《琵琶行》虽然是一首叙事诗,但它在抒情艺术上的高超技艺同样不容忽视。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读懂身陷被贬之痛的白居易写作该诗的心情,才能明白这首诗为什么具有如此悠久的艺术魅力。
  一、由人观诗,其情也哀
  元和九年初冬,白居易官拜“太子左赞善大夫”,是负责对皇太子作“讽谕规劝”的五品京官。据《旧唐书》本传记载,元和十年七月,为宰相武元衡被刺身亡之事,白居易越职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先是朝中权贵“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为由,指斥白居易。而后朝中小人又以白居易“其母看花坠井而死,而居易作《赏花》及《新井》诗,有伤名教”为由,对白居易大肆攻击。于是,白居易被“奏贬为江州刺史”,旋“追诏授江州司马”。因此,44岁的白居易不仅被调出京师出任地方官职,而且一下子连降三级,并且是一个徒有虚衔而并无实权的“司马”。可怜白居易一心想匡济天下却被投闲散置,内心之凄楚,自不待言。
  白居易在这样的处境下创作此诗,既是一种偶然,又是一种必然。偶然是说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时听到琵琶女弹奏琵琶声,进而“移船邀相见”,听说了琵琶女的凄苦身世,激发了诗人的创作激情;必然是说白居易以谪居卧病之身,天涯沦落之人,内心始终有一腔悲苦幽怨,早就想一倾为快,而这次偶然的相遇便很自然地成为了一个创作的契机。正如《唐宋诗醇》所说:“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比兴相纬,寄托遥深,其意微以显,其情哀以思,其辞丽以则。”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这首叙事诗所蒙上的浓烈的抒情色彩。
  二、通篇观诗,句句关情
  通读全诗,我们可以咀嚼到这首诗带有浓浓的凄凉哀婉。诗人开篇就给我们营造了一种透着浓浓悲凉的氛围,“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在一个肃杀深秋的傍晚,在一片白茫茫的江水边上,“枫叶荻花”瑟瑟作响,“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字字浸染着离别的凄清,句句灌注着离人的悲凉,一下子给诗笼上了“悲”的色彩。一位名满天下,身处繁华京城,身居朝廷要职,一下子被贬到偏僻荒凉的九江,沦为一个不痛不痒、有职无权的属官,这无异于从云端落到地上。
  “独在异乡为异客”,好不容易有三五好友小聚几日,可是终于“席终人散”,客人倒是告别主人回到自己温馨的家,主人反是孤苦伶仃继续留在异乡为异客,那样的愁绪,真的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其次,诗中的人物具有悲剧的色彩。诗中主要人物(我和琵琶女)都有着不幸的遭遇和同样凄苦落寞的心绪。一个昔日京城“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而今却沦为“商人妇”的失意歌伎,一个是从长安被贬到九江的失意官员。这里就很自然地流露出了一种凄苦的基调。
  二、 由术观诗,字字含情
  1.借景抒情
  诗中借景抒情共有两处:其一是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只七个字,就把人物、地点、事件和时间简单地交代清楚了;紧接着就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环境渲染,秋风瑟瑟,月光清冷,荻花飘飞,景是凄凉景,情是寂寞情,使诗一开始就带着萧瑟落寞的意味。“黯然伤神者,唯别而已矣。”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别时茫茫江浸月”一句,更是借景抒情的经典之笔。借月抒情,通过描绘一幅冷色调的画面,酣畅淋漓地表现出友人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离别之情。一江寒水,一弯冷月,给读者视觉上极大的冲击,内心极大的感染,真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其二是那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既有以静结动、以“寂”衬声的作用,也写出听者被这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乐声所深深地吸引而陶醉。第二次描写到月亮,静谧的意象与诗意再次呼应,烘托出凄美的情境。清人王夫之说:“情景一合,自得妙语。”王国维也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
  2.寓情于事
  本诗虽然是一首叙事诗,主体部分是叙述琵琶女弹奏琵琶,作者倾听琵琶女诉说悲苦身世,但作者始终是用抒情的笔调在叙述。像琵琶女弹奏乐曲那一段描写,历来论者都说是绝无仅有用语言来绘声绘色地再现无形的音乐形象的一段佳作,而实际上,更是一段琵琶女借乐抒怀的文字。从一开始的“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到“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再到“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更是琵琶女借乐抒情的明证。此后十六句乐曲或急或慢、或高或低、或粗或細、或滑或涩的变化正展现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尤其是那句“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把琵琶女满腹辛酸、半生怨愁都概括尽了。弹者有情,听者更有心,那变化莫测的乐曲不也象征着诗人的不幸多舛、宦海沉浮的仕途吗?
  作者用如泣如诉的抒情笔调,为琵琶女的半生遭遇谱写了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表达了作者对琵琶女的无限同情,同时也成功地表述了作者同病相怜的感情。
  3.直抒胸臆
  其一,听完琵琶女悲伤的诉说,作者在同情之余,不禁产生了由衷的感慨和强烈的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一种同病相怜的感慨和共鸣。在这两句千古传诵的名句中,包含着几多辛酸,几多失落,几多无奈!它超越了时代,成了千百年来失意之人、沦落之客的共同心声。这也就是该诗抒情艺术的魅力所在。
  其二,诗歌的结尾“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是第二次直接抒情,更是毫不掩饰地写出了自己“泪湿青衫”的感伤,留下了“司马青衫”的一段佳话。相遇知音人,一洒同情泪。此时,正如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云:“作此诗之人与此诗所咏之人,二者为一体。真可谓能所双亡,主宾俱化,专一而更专一,感慨复加感慨。”
  所以,一曲《琵琶行》,字字句句总关情。白居易虽然以写叙事诗见长,但从他留给我们的几首著名叙事诗来看,都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这也体现了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主张。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宋人洪迈认为夜遇琵琶女之事未必可信,作者是通过虚构的情节,抒发他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容斋随笔》卷七)不管事实如何,这也可算是该诗具有抒情特点的一个佐证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214000)
其他文献
意境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想,重现作品所描述的画面,进而实现物、景、情、理等的完美融合,最终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文章主旨的一种教学方法。意境教学法强调教师必须熟悉文章作者、准确把握课文内容、具备丰富的文化底蕴,通过挖掘作品的内涵,引领学生在相关的意境中更好地理解作品,体会情感,习得语言表达。教师如何紧扣高中生的学习基础,灵活运用意境教学法,实现语文课堂的增值呢?  一、巧抓特征性意象,
期刊
【设计思想】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诗歌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可以说,诵读是理解诗歌的重要手段,在诗歌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讀促学,让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以及情感美。下面以《虞美人》一词教学实践为例,谈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期刊
文学体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职教学校文学欣赏教材的章节以体裁来整合。这样便于在比较阅读中,使学生了解相同体裁文学作品的不同特点和风格,使学生的欣赏水平有所提高。经典的文学作品被人们广为熟知,便于学生理解接受,较为切合职教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欣赏水平。  对教材内容的选择,最重要的还是体现它与相关专业的衔接度。如旅游职教校本课程文学欣赏教材编写的一个重要宗旨和目的,就是要让旅游专业的学生在具备专
期刊
语文教学实践的一个关键点是阅读,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原点。离开了阅读的语文教学实践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位了阅读的语文教学实践是机械地杀鸡取卵,甚至是戕害式的急功近利。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多年,长期关注师生阅读现状,对文本阅读“缺位”“不为”现象深为痛心。我们看到当前语文教学实践范式花样繁多,“导学案”“课程单”“活动单”等此起彼伏,把一篇篇精美的阅读对象——文本当作一块块案板上
期刊
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古文教学,用专业的精神和态度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以激趣、积累与积淀为实施策略,带领学生走向共同成长和进步。  一、激趣形式的导入  若想真正促进学生增强对古文学习的兴趣,教师需要以先声夺人的姿态,于导入环节做好充分的铺垫工作,以改善学生心理,增强其主动接触的愿望。可以采取的做法有很多,比如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吸引力较强的问题。在学习《庄子》中的文章时,教师可以这
期刊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主要讲述了一个年轻的贵族已婚妇女为了追求真爱而婚外恋但以卧轨自杀为结局的故事。“伸冤在我,我必报应。”正如作者在书的扉页上写下的圣经语录,托尔斯泰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安娜最后的悲剧是因为她自作自受,上帝自会做出公正的审判。”但是安娜究竟哪里做错了,托尔斯泰并没有直接写明,因为在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是一个在人性与伦理的冲突中矛盾着、对抗着的角色。
期刊
随着“课程标准”的新一轮修订,“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已经成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放眼当下学生的写作现状,浅写作泛滥成灾。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对深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理性、公正的现代公民素养具有重大意义,这在学界已经达成共识。但任何先进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日常教学中,都需要有具体的实施方法。就写作教学来说,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就要教给学生具体的思考方法,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知
期刊
时下的高中生作文,多是空话连篇、读之无味的套作,或是无病呻吟、肤浅造作的虚假之作;那些思想深刻或是情真意切的文章少之又少。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是我们的学生缺乏敏感的心灵与细腻的感受?当然不是!我相信孩子的心灵是一片最纯最真的土壤,也是想象力和创造力最肥沃的地方。语文教师要做的只是循着学生的本性,给他们心灵的滋养和情感表达的指引。因此,当学生写作在空洞、僵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来越缺乏真情、不会抒发真
期刊
“陌生化”理论源自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是指把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用偏离或反常的方式表达出来以引起人们注意的一种创作手法。“陌生化”能重新唤起人对事物的兴趣,持续激发人对周遭的探索,不断更新人对世界的感受。这对语文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自读文本的认知,引导学生深入地分析理解文本,完成和文本、和作者的对话,以多元视角拓宽对文本的阅读感受,同时激发其质疑和探究的
期刊
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培养对象,二是培养方法。因此,培养学生“发展素养”是基本途径,落实“立德育人”才是根本任务,怎样把这个根本任务具体化系统化,这是重点,也是难点,需要一线教师在教学操作层面进行探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把任务的多向性转化为指向性,其中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既是新背景下语文学科教学的要求,又是散文文体教学的追求,通过解读散文之美——语言美、场景美和哲思美,把握文本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