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茶业十大新闻事件之:茶会所初现奢侈化

来源 :中外烟酒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lee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特别是进入2011年来,福建的茶会所数量大爆发。中闽魏氏五星级茗品会所、华祥苑儒士馆、八马溪山阁会所、三和茶业观韵汇、夷源天成茶会所、熹茗袍茶会所……这些茶会所装修奢华,投资惊人。
  位于厦门湖滨路长青北里的“奢侈级茶会所”夷源天成茶会所,便是这些奢华会所的典型代表。夷源天成的主人是茶与古玩爱好者,一手打造的会所俨然一个小型的艺术展厅。从一个茶杯的选择到茶席风格的搭配,从包间的豪华装饰到书房充满人文格调的摆设,对会所每个角落的布置精益求精。会所主营武夷岩茶、红茶,另还收藏大量的顶级红木根雕、名家紫砂、青花陶瓷、极品寿山石等各式精致的艺术珍品。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茶会所的选址日渐讲究,装修越发奢华,服务愈来愈极致,茶会所的发展越来越高端,定位也更加偏向于中高端客户人群。为这些人群提供一个集休闲、会客、品茗、商务洽谈为一体的私密空间,同时展示茶企自身实力的增强和品牌运营的成熟,已经成为茶会所的发展趋势。
  
  
   点评:
  
  在本刊2011年的栏目安排中,有一个所在的栏目。如果大家还记得的话,在这个栏目里,我们曾经集中推荐过诸如成都顺兴老茶馆、杭州太极茶道馆和北京梅兰芳剧院的上上兰茶艺坊。这些茶会所是茶产业进行产品推广的最前沿,是直接面对高端茶客的窗口。
  和这些传统的茶馆不同的是,我们在这里提到的茶业会所大都是知名茶叶品牌一手打造的,专门让茶客体验自身产品的商业会所。这样的会所集茶馆、餐饮、客房于一体,集中展示品牌形象,进行品牌的软营销。同时,也能以会所自身的经营实现自养,可谓一举两得。
  就在本刊采访的众多企业中,拥有这类会所的不在少数。更香茗茶旗下的茶餐厅,将茶宴做到了极致;仙凡岩茶厂兴建九曲溪边的“永乐天阁”,打造大红袍顶级会所的标本;论道竹叶青联手香港顶级设计大师陈幼坚设计论道馆,将竹叶青的清幽意境解析得丝丝入扣;天驿古茗更是入驻南京甘家大院,借一代宗师严凤英的声名,将大红袍的滋味推广到金陵的寻常巷陌。
  然而,这种会所式的推广方式能否成为茶企攻无不坚的制胜法宝?打造会所时的巨资投入,会不会成为背负在企业身上的一座大山,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越来越多奢华的顶级会所会不会让普通茶客对茶叶从此望而却步?在现实的空间里,这些投资不菲的会所如何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如何能顺利收回投资?
  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其他文献
2011年,天福集团的成功上市,无疑成为茶业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但细究天福成功上市的原因,不难发现业绩快速成长是关键。据悉,2011年上半年天福集团获得收入8.35亿元,同比增长79.8%。天福集团在中报中披露,“期内收入的增加主要受本集团销售网络的扩张,尤其是自有零售门市及专卖点数量的增长所推动”。由此可以看出,天福的业绩成长,主要来源于销售网络的扩张。  而且天福集团表示,上市募集到的资金,4
期刊
在名城济南,“书鼓茶韵”和“曲山艺海”的源流甚为久远。    茶馆,唐宋时称茶肆、茶坊、茶楼、茶邸,明代以后始称茶馆,它是随着茶叶及饮茶习俗的兴盛而出现的,是一种以饮茶为中心的综合性群众活动场所。  唐代时,城市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导致各地间的商业交往十分发达,从京城长安、洛阳到四川、山东、河北等地的大中城市,都有频繁的商业往来。商人在外经商、交往,一是要住宿,二是要谈生意,三是有解渴、吃饭的需要
期刊
毫不夸张地说,茶叶已成为山东茶区农业经济开发的支柱产业,也成为山东省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而山东省9000多万人口,年消费茶叶的数量在4万多吨,是名副其实的“喝茶大省”。    现代人对山东历史上有无茶树栽培,一直说法不一,持肯定态度者最有力的论据,来自唐代宗李豫时(公元762年至779年)《封氏闻见记》中的“南人好饮茶,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
期刊
三和茶艺  人均消费:50元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佛山街51号望佛楼内(近文化西路)  电话:0531-86115343  公交线路:36、39、66、72、75、80、85、K51、K55、K100路省中医站  以传播茶文化为主,环境古色古香的一家茶艺馆,为客人提供卖茶、品茶、聊天谈事的雅致场所与古典空间,店内共有4个风格各异的独立小包间,以及各种不同产地的优质茶品。人性化的服务,使人如沐春风。
期刊
博主简介:闽北茶人,追求“叶胜天成”的茶道理念。    请年茶是俺孩提时的记忆,至今仍延续着此民间习俗,其历史甚是遥远。  今本县境内的高山区仍然沿袭着“请年茶”的乡村习俗。大年初一的一大早,一脸写满除夕守岁无眠倦意的家庭主妇,就将火灶烧得通红,锅里盛满一大锅的清水,趁着水还未开的工夫,拿出年前买好的冰糖置于砧板之上,“大刀阔斧”地将其剁成N块,再将它们放入早已洗好的茶杯中。当然,每杯一泡的手工制
期刊
博主简介:  马来西亚紫藤文化企业集团茶艺学习中心主任、讲师  马来西亚光明日报每周专栏《茶潮》作者  中国海峡茶道杂志每月专栏作者    著作《喝茶慢》、编著《约会中国茶》(合编)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分校宿舍村华文学会茶道讲师  中国福建漳州天福茶职业技术学院客座讲师      马来西亚有两处地方可以欣赏到英国茶道的做法,一是位于吉隆坡的Carcosa,另一是位于金马伦高原的Smoke Hous
期刊
茶馆—我的精神家园  鲁明  记忆人:鲁明(画家、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山东名人茶馆总经理、济南市名人茶文化学校校长)    我涉足茶馆,缘起自老舍先生的《茶馆》。因为生于艺术世家的缘故,我对老舍这位“视济南为第二故乡”的作家,感到莫名的亲切。我在20多岁时,拜读了老舍先生的许多著作,比如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茶馆》,老舍先生用一个小小的茶馆,还原了整个中国近现代
期刊
现在,这“蒙山顶上茶”还好说,长江下游的“扬子江心水”却已早受污染,用来泡茶已未必佳。因此,你若能用鲜活、清澈、甘冽的泉水来泡茶,就是极致境界,而在齐鲁大地,清泉众多,对广大茶客而言实乃幸事。    俗话说:茶好,不如水好,水好,茶便好,不好也好。陆羽在《茶经》里说,冲茶,需用活水,泉水最佳,河水次之,井水又次之。古人饮茶的极致是:“蒙山顶上茶,扬子江心水”(据说江心有个“冷中泉”)。可现在,这“
期刊
2011年对于中国茶产业来说发生了很多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又是由无数小小的细节组成的。在新年的阳光里盘点这些细节,我们从那些画面上的表情中看到了什么?看到茶文化无可比拟的坚韧和力量,看到文化复兴和民族复兴的希望和未来。当然,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中国茶人的辛勤参与,茶市盛况,你在其中,我也在其中。
期刊
祛寒茶的药味很苦,但它进入心田却化作一种甘甜:我迈进了五十岁的门槛,已经儿孙绕膝,却还能得到风烛残年的母亲带给我的温馨,这是多么幸运的事啊!    去年冬天,临近年关时天气特别冷,老母亲就对我说:“这样阴冷的天气,只有喝祛寒茶才对付得了。当年,我们邹氏和山西常氏茶商做生意,一路往北走,都是怪冷的天气,只有喝着自家带上的祛寒茶,身子骨才在寒风中挺得住。”母亲的唠嗑,让我想起了每个大年三十晚上喝祛寒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