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馆—我的精神家园
鲁明
记忆人:鲁明(画家、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山东名人茶馆总经理、济南市名人茶文化学校校长)
我涉足茶馆,缘起自老舍先生的《茶馆》。因为生于艺术世家的缘故,我对老舍这位“视济南为第二故乡”的作家,感到莫名的亲切。我在20多岁时,拜读了老舍先生的许多著作,比如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茶馆》,老舍先生用一个小小的茶馆,还原了整个中国近现代的社会风貌。等到话剧《茶馆》在北京人艺上映时,我不知看了多少遍,还广泛搜罗和老舍相关的物件。
后来,我觉得只有开一间茶馆才能真正体现老舍先生的精神。于是,经过一番紧张的筹备,1993年,山东名人茶馆在千佛山下开张了。这是济南第一家茶馆,由于一些原因,没有起名‘老舍茶馆’,但实际上它是一家老舍主题茶馆,还得到了老舍夫人胡絜青的赞许和认可,亲自签署了授权委托书。我把我搜集到的一些纪念品都放在茶馆里,有各种版本的老舍著作以及老舍先生的手稿,还有茶艺家亲自为老舍先生制作的茶壶和老舍研究者的专著。还有我从北京潘家园旧书市场上买到的老舍著作孤本,老舍夫人亲自在此书封面上书写了“此书为孤本”的字样。
我办这个名人茶馆的初衷是什么呢?主要因为,我是一个老舍著作爱好者,我向社会奉献的第一件作品就是茶馆,只有茶馆才能真正体现老舍先生的精神。应该说,老舍先生为我们济南扬了名,但他在济南的足迹快要消失殆尽了,只留下了南新街58号的老舍故居,但是听说不久那里也将被拆掉了。我想尽可能多保留老舍先生的一些东西,让人们能够一边品茗一边欣赏老舍先生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遗产。
我曾在茶馆写小说
邓友梅
记忆人:邓友梅(著名作家,祖籍山东,著有小说《那五》、《烟壶》等)
我祖籍山东,小时候经常见我父亲喝茶,觉得奇怪:他自幼在外,不知受了哪位高人指教,自备了一把小壶,沏茶时先用开水把小壶涮热,放茶叶后先沏一道水,用手晃晃再倒出扔掉,再冲一次才可饮用。一次只喝一两口,马上又兑新水,事不过三,然后就倒掉重来。这喝法虽然出味,但在我看来有些繁琐。
早年间,山东的农民经常喝一种黑不溜秋、连梗带叶的茶,沏成后褐中透红、又苦又涩,我估计其助消化的能力是很大的。我于是奇怪,那时家乡是半年糠菜半年粮的苦地方,人们肚子里并没什么需要茶叶助消化的,为什么家家却都喝茶?我问过此风的由来,据老人说是因山东是礼仪之邦,饭可以吃不饱,茶不能不喝,无茶不成礼。我对此不能完全信服。
我从小在天津长大,后来定居北京,曾在四川等地采风,在香港也住过,可以说各地的茶馆我都见过。我自己的书里也提到了一些茶馆,比如《那五》里的“来今雨轩”,就是我文革前常去的地方,那时文化界的人商量事情、谈稿子都常在茶馆里说。我的小说里有很多社会风俗的描写,都来自于我在茶馆的观察,因为三教九流都会在茶馆出现,它就成了社会的一个小窗口。我这喝茶上瘾,也是从泡茶馆开始的。上了年纪以后,泡茶馆更成了我的业余爱好,因为有了许多闲暇,于是到广东,住香港,游西湖,逛上海,甚至到欧洲、美国,我都要进茶馆泡一下才死心。
我这一生在山东度过的时间少,特别希望经常有时间坐在地道的山东茶馆里,听听曲艺、说书,慰藉那一份似淡还浓的乡愁。
我的茶馆人生
韩鸿谟
记忆人:韩鸿谟(曾世代经营茶馆,1958年被分配到郑州铁路局工程队工作,现已退休)
我家以前一直是开茶馆的,那时候济南的茶馆,分为好几个档次,我家经营的就是最低档的“茶馆”,其实是“茶水炉”,做的是附近街坊邻里的生意。那时像我家这样的茶水炉几乎每条街上都有:街头巷尾处,当街开个小铺面,屋内盘个大炉灶,可以同时烧开七八把水壶。街坊有哪家来了客人,主人便会吩咐家里人:“去,到街上打壶茶水去。”这里的“茶水”是指冲茶之水,实则白开水,这“茶水炉”就是卖开水的。
我家的“茶馆”,地处济南市南城根街,附近有一个小庙和一所小学,是半间租来的大小约十几平方米的小房子。房子中间垒个七星灶,摆放着一张小方桌,角落里堆着些碎煤。我每天早上醒来时,父亲已从南门泉挑了几担泉水回来,烧上了几壶开水。我大姐负责经营和招呼客人,二姐负责家中的衣食住行。那时像我家这样的小茶铺,大多兼营为人送水的营生,虽说一担水只能挣上一两分钱,但如果每天能送上十余担水,就能贴补些家用,我父亲也因此坚持每天送水挣点劳力钱。生意好的时候,我们一天能赚上两块钱左右,基本够维持一家老小的生活。我上学之余,还喜欢去那些真正的“茶园”,听曲艺或是说书,一待就是一天。那里茶烟袅袅、书鼓声声,好不热闹。
1948年济南解放时,城里到处都是枪炮声,因为没有及时撤离,我和父亲、哥哥以及两个姐姐只好躲在了茶铺七星灶的后面,听着炮火和子弹的落地声。后来为了躲避国民党部队的掠夺,我们全家人都藏进了地窖里,整整八天,直到解放军进城才出来。解放后,我挑起了家庭的重担,照料茶馆、赡养父亲,直到1958年,我被分配到郑州铁路局工程队工作,茶馆的经营才告结束。我后来数次回过济南,却见济南的老茶馆渐次衰落,代之而起的,是一些近年兴起的所谓时尚“茶吧”和“茶艺馆”。我特别心痛,因为在我的生命里,流淌着热爱老济南文化的血液,我对济南老茶馆的爱,一世难移。
我想再现“老残茶馆”
刘奎
记忆人:刘奎(济南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山东意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过去,济南有着许多老茶馆,出入其中的,有各种身份的茶客,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混迹其中。老茶馆是生意场,许多商贩边泡茶馆边谈生意;老茶馆也是“断理”之地,街坊间有了矛盾,会请上各自的亲戚朋友撑场面,面对面地到茶馆讲理,会请城中有名望的人来决断。济南的书茶馆当年很是盛行,不但有广瑜茶园、晨光茶社,在趵突泉畔也有同样的书茶馆,茶客尽可一边品茶一边听书,还能透过窗户望向窗外云蒸雾绕的泉水。小说《老残游记》中老残听黑妞、白妞说书的地方“明湖居”,也是出名的茶社。
济南茶馆和名泉文化,是值得骄傲的城市名片,但因为特殊的时代原因,济南茶馆才渐渐隐匿于街市,令人惋惜。如今,北京的书茶馆又再度盛行,郭德纲及其相声社团“德云社”广受追捧,场场爆满。相形之下,济南的茶馆发展比较缓慢,难负昔日“曲山艺海”之盛名。我的设想是能创办一个充满市井味道的“老残茶馆”,它应该像小说所描述的那样,是有一定规模的群落性建筑,院子里有井有泉,室内可以吃饭、听书、看演出;室外泉水环绕,人们可以喝茶、聊天,在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让都市中人感受文化的韵味。
鲁明
记忆人:鲁明(画家、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山东名人茶馆总经理、济南市名人茶文化学校校长)
我涉足茶馆,缘起自老舍先生的《茶馆》。因为生于艺术世家的缘故,我对老舍这位“视济南为第二故乡”的作家,感到莫名的亲切。我在20多岁时,拜读了老舍先生的许多著作,比如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茶馆》,老舍先生用一个小小的茶馆,还原了整个中国近现代的社会风貌。等到话剧《茶馆》在北京人艺上映时,我不知看了多少遍,还广泛搜罗和老舍相关的物件。
后来,我觉得只有开一间茶馆才能真正体现老舍先生的精神。于是,经过一番紧张的筹备,1993年,山东名人茶馆在千佛山下开张了。这是济南第一家茶馆,由于一些原因,没有起名‘老舍茶馆’,但实际上它是一家老舍主题茶馆,还得到了老舍夫人胡絜青的赞许和认可,亲自签署了授权委托书。我把我搜集到的一些纪念品都放在茶馆里,有各种版本的老舍著作以及老舍先生的手稿,还有茶艺家亲自为老舍先生制作的茶壶和老舍研究者的专著。还有我从北京潘家园旧书市场上买到的老舍著作孤本,老舍夫人亲自在此书封面上书写了“此书为孤本”的字样。
我办这个名人茶馆的初衷是什么呢?主要因为,我是一个老舍著作爱好者,我向社会奉献的第一件作品就是茶馆,只有茶馆才能真正体现老舍先生的精神。应该说,老舍先生为我们济南扬了名,但他在济南的足迹快要消失殆尽了,只留下了南新街58号的老舍故居,但是听说不久那里也将被拆掉了。我想尽可能多保留老舍先生的一些东西,让人们能够一边品茗一边欣赏老舍先生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遗产。
我曾在茶馆写小说
邓友梅
记忆人:邓友梅(著名作家,祖籍山东,著有小说《那五》、《烟壶》等)
我祖籍山东,小时候经常见我父亲喝茶,觉得奇怪:他自幼在外,不知受了哪位高人指教,自备了一把小壶,沏茶时先用开水把小壶涮热,放茶叶后先沏一道水,用手晃晃再倒出扔掉,再冲一次才可饮用。一次只喝一两口,马上又兑新水,事不过三,然后就倒掉重来。这喝法虽然出味,但在我看来有些繁琐。
早年间,山东的农民经常喝一种黑不溜秋、连梗带叶的茶,沏成后褐中透红、又苦又涩,我估计其助消化的能力是很大的。我于是奇怪,那时家乡是半年糠菜半年粮的苦地方,人们肚子里并没什么需要茶叶助消化的,为什么家家却都喝茶?我问过此风的由来,据老人说是因山东是礼仪之邦,饭可以吃不饱,茶不能不喝,无茶不成礼。我对此不能完全信服。
我从小在天津长大,后来定居北京,曾在四川等地采风,在香港也住过,可以说各地的茶馆我都见过。我自己的书里也提到了一些茶馆,比如《那五》里的“来今雨轩”,就是我文革前常去的地方,那时文化界的人商量事情、谈稿子都常在茶馆里说。我的小说里有很多社会风俗的描写,都来自于我在茶馆的观察,因为三教九流都会在茶馆出现,它就成了社会的一个小窗口。我这喝茶上瘾,也是从泡茶馆开始的。上了年纪以后,泡茶馆更成了我的业余爱好,因为有了许多闲暇,于是到广东,住香港,游西湖,逛上海,甚至到欧洲、美国,我都要进茶馆泡一下才死心。
我这一生在山东度过的时间少,特别希望经常有时间坐在地道的山东茶馆里,听听曲艺、说书,慰藉那一份似淡还浓的乡愁。
我的茶馆人生
韩鸿谟
记忆人:韩鸿谟(曾世代经营茶馆,1958年被分配到郑州铁路局工程队工作,现已退休)
我家以前一直是开茶馆的,那时候济南的茶馆,分为好几个档次,我家经营的就是最低档的“茶馆”,其实是“茶水炉”,做的是附近街坊邻里的生意。那时像我家这样的茶水炉几乎每条街上都有:街头巷尾处,当街开个小铺面,屋内盘个大炉灶,可以同时烧开七八把水壶。街坊有哪家来了客人,主人便会吩咐家里人:“去,到街上打壶茶水去。”这里的“茶水”是指冲茶之水,实则白开水,这“茶水炉”就是卖开水的。
我家的“茶馆”,地处济南市南城根街,附近有一个小庙和一所小学,是半间租来的大小约十几平方米的小房子。房子中间垒个七星灶,摆放着一张小方桌,角落里堆着些碎煤。我每天早上醒来时,父亲已从南门泉挑了几担泉水回来,烧上了几壶开水。我大姐负责经营和招呼客人,二姐负责家中的衣食住行。那时像我家这样的小茶铺,大多兼营为人送水的营生,虽说一担水只能挣上一两分钱,但如果每天能送上十余担水,就能贴补些家用,我父亲也因此坚持每天送水挣点劳力钱。生意好的时候,我们一天能赚上两块钱左右,基本够维持一家老小的生活。我上学之余,还喜欢去那些真正的“茶园”,听曲艺或是说书,一待就是一天。那里茶烟袅袅、书鼓声声,好不热闹。
1948年济南解放时,城里到处都是枪炮声,因为没有及时撤离,我和父亲、哥哥以及两个姐姐只好躲在了茶铺七星灶的后面,听着炮火和子弹的落地声。后来为了躲避国民党部队的掠夺,我们全家人都藏进了地窖里,整整八天,直到解放军进城才出来。解放后,我挑起了家庭的重担,照料茶馆、赡养父亲,直到1958年,我被分配到郑州铁路局工程队工作,茶馆的经营才告结束。我后来数次回过济南,却见济南的老茶馆渐次衰落,代之而起的,是一些近年兴起的所谓时尚“茶吧”和“茶艺馆”。我特别心痛,因为在我的生命里,流淌着热爱老济南文化的血液,我对济南老茶馆的爱,一世难移。
我想再现“老残茶馆”
刘奎
记忆人:刘奎(济南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山东意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过去,济南有着许多老茶馆,出入其中的,有各种身份的茶客,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混迹其中。老茶馆是生意场,许多商贩边泡茶馆边谈生意;老茶馆也是“断理”之地,街坊间有了矛盾,会请上各自的亲戚朋友撑场面,面对面地到茶馆讲理,会请城中有名望的人来决断。济南的书茶馆当年很是盛行,不但有广瑜茶园、晨光茶社,在趵突泉畔也有同样的书茶馆,茶客尽可一边品茶一边听书,还能透过窗户望向窗外云蒸雾绕的泉水。小说《老残游记》中老残听黑妞、白妞说书的地方“明湖居”,也是出名的茶社。
济南茶馆和名泉文化,是值得骄傲的城市名片,但因为特殊的时代原因,济南茶馆才渐渐隐匿于街市,令人惋惜。如今,北京的书茶馆又再度盛行,郭德纲及其相声社团“德云社”广受追捧,场场爆满。相形之下,济南的茶馆发展比较缓慢,难负昔日“曲山艺海”之盛名。我的设想是能创办一个充满市井味道的“老残茶馆”,它应该像小说所描述的那样,是有一定规模的群落性建筑,院子里有井有泉,室内可以吃饭、听书、看演出;室外泉水环绕,人们可以喝茶、聊天,在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让都市中人感受文化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