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已不能停滞在传授基本的数学知识上,而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初步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因此,教学中要从数学学科的特性和小学生的心理出发,注重教学环节的创新。
一、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和谐氛围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在教学《掷一掷》时,我首先告诉同学们,老师今天和大家一起做一个摸球的游戏。我手上拿的纸盒里装着标有数字1、2、3、4、5、6的乒乓球各一个,请你来闭着眼睛随手摸一个球,可能摸到几号球呢?(教师摇晃盒内的球后,请一个学生闭眼摸一个,同时请学生们猜一猜他摸到的是几号球。)生1:他摸到的是6号。生2:不一定吧?他可能摸到2号,也可能摸到3号。生3:我看他说不定摸到的是4号、5号或6号。(学生猜后,教师让摸球的学生出示摸到的球。猜对的同学欢呼雀跃)师:想一想,我们能事先确定摸到几号球吗?生1:不能,1号到6号都有可能被摸到。生2:6个球被摸到的机会是一样的。师:如果想摸到的球肯定是6号,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办?生1:多放几个6号球。生2:不行,要全部放6号球。师:为什么?生:因为每个球都有可能被摸到,只要有一个球不是6号,就有可能摸到这个球;如果全部是6号,随便你怎样摸,摸出的球肯定是6号。
创设以游戏情境为主线,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和理解“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认识“预测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应用价值,初步掌握“预测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方法。于学生而言,他们没有等待知识的传递,主动建构了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于老师而言,没有去填“鸭子”,而是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多种学习条件,营造了人性化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
二、巧设悬念,创建“愤”、“绯”情境
学生学习新知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的情感,它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内驱力。在导入新课时,需要教师巧设悬念,创建“愤”、“绯”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必然促使学生自觉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使情、知交融,达到最佳的状态。
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老师先写出一个数“321”,问学生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经过计算后,学生回答:“能!”接着老师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多位数,先自己计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后来考考老师,看老师不用计算,能不能迅速判断出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不能。这时,教室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似乎都想考倒老师。但老师对学生所报的多位数都能快速准确地判断能否被3整除,学生们感到十分惊讶。接着,老师进一步质疑:“你们自己不用计算,能准确地一眼就看出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吗?”学生们都被难住了。此时,掌握新知便成了学生们最大的愿望。
三、创设质疑氛围,活跃学生思维
一个没有问题的学生是难有创造力的。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在质疑问难时,往往不能提在点子上、关键处。这时,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起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敢于提问,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让自卑、胆怯的学生在小组内提问,锻炼他们的胆量,树立其自信心;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可以先让他把问题写在纸上,再照着念,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使其失去信心;对于课堂上来不及提问或言犹未尽的学生,可在课下让他把要提的问题、要讲的话说给老师。这样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就能得到保护,提问题的胆量也就越来越大,逐步养成敢想、敢问、敢说的习惯。如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时”,可质疑“为什么一定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而不是把被除数化为整数”,等等。有时学生质疑的面很广,显得“多而杂”。这时老师要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问题问得好,哪些问题不着边际,引导学生逐步由“多而杂”变为“少而精”。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有所发现,逐渐学会质疑。
四、创设总结方式,激发求知欲望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难在点睛”,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结尾,不仅能巩固新知识、缓解疲劳,还能进一步激起孩子探索求知的欲望,活跃思维。
1.总结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对一节课所学知识和主要内容做提纲挈领式的总结。
2.悬念式课后总结。这种小结是在教学本课知识的同时,通过教师设疑引出下节课要学的内容。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新授小数除以整数,除总结好本课内容外,还可提出“小数除以整数”、“小数除以小数”怎样计算的问题。这样的小结既总结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促使学生去发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主动建立新知结构。
3.前呼后应式课后总结。这种课后总结需要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给学生设疑置惑,总结时释疑解惑,前呼后应,形成对照,使学生豁然开朗。例如:教学“三位数有余数的除法”,导入新课时设疑: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如遇到有余数的时候,余数也不变吗?讲完新课后教师结合出现的几对算式,引导学生总结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如果有余数,那么余数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这种前呼后应式的总结,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课的主要知识。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教学环节的创设,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好地掌握知识,并促进知识内化,为学生创新提供肥沃的土壤,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和谐氛围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在教学《掷一掷》时,我首先告诉同学们,老师今天和大家一起做一个摸球的游戏。我手上拿的纸盒里装着标有数字1、2、3、4、5、6的乒乓球各一个,请你来闭着眼睛随手摸一个球,可能摸到几号球呢?(教师摇晃盒内的球后,请一个学生闭眼摸一个,同时请学生们猜一猜他摸到的是几号球。)生1:他摸到的是6号。生2:不一定吧?他可能摸到2号,也可能摸到3号。生3:我看他说不定摸到的是4号、5号或6号。(学生猜后,教师让摸球的学生出示摸到的球。猜对的同学欢呼雀跃)师:想一想,我们能事先确定摸到几号球吗?生1:不能,1号到6号都有可能被摸到。生2:6个球被摸到的机会是一样的。师:如果想摸到的球肯定是6号,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办?生1:多放几个6号球。生2:不行,要全部放6号球。师:为什么?生:因为每个球都有可能被摸到,只要有一个球不是6号,就有可能摸到这个球;如果全部是6号,随便你怎样摸,摸出的球肯定是6号。
创设以游戏情境为主线,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和理解“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认识“预测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应用价值,初步掌握“预测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方法。于学生而言,他们没有等待知识的传递,主动建构了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于老师而言,没有去填“鸭子”,而是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多种学习条件,营造了人性化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
二、巧设悬念,创建“愤”、“绯”情境
学生学习新知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的情感,它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内驱力。在导入新课时,需要教师巧设悬念,创建“愤”、“绯”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必然促使学生自觉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使情、知交融,达到最佳的状态。
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老师先写出一个数“321”,问学生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经过计算后,学生回答:“能!”接着老师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多位数,先自己计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后来考考老师,看老师不用计算,能不能迅速判断出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不能。这时,教室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似乎都想考倒老师。但老师对学生所报的多位数都能快速准确地判断能否被3整除,学生们感到十分惊讶。接着,老师进一步质疑:“你们自己不用计算,能准确地一眼就看出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吗?”学生们都被难住了。此时,掌握新知便成了学生们最大的愿望。
三、创设质疑氛围,活跃学生思维
一个没有问题的学生是难有创造力的。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在质疑问难时,往往不能提在点子上、关键处。这时,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起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敢于提问,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让自卑、胆怯的学生在小组内提问,锻炼他们的胆量,树立其自信心;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可以先让他把问题写在纸上,再照着念,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使其失去信心;对于课堂上来不及提问或言犹未尽的学生,可在课下让他把要提的问题、要讲的话说给老师。这样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就能得到保护,提问题的胆量也就越来越大,逐步养成敢想、敢问、敢说的习惯。如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时”,可质疑“为什么一定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而不是把被除数化为整数”,等等。有时学生质疑的面很广,显得“多而杂”。这时老师要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问题问得好,哪些问题不着边际,引导学生逐步由“多而杂”变为“少而精”。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有所发现,逐渐学会质疑。
四、创设总结方式,激发求知欲望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难在点睛”,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结尾,不仅能巩固新知识、缓解疲劳,还能进一步激起孩子探索求知的欲望,活跃思维。
1.总结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对一节课所学知识和主要内容做提纲挈领式的总结。
2.悬念式课后总结。这种小结是在教学本课知识的同时,通过教师设疑引出下节课要学的内容。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新授小数除以整数,除总结好本课内容外,还可提出“小数除以整数”、“小数除以小数”怎样计算的问题。这样的小结既总结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促使学生去发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主动建立新知结构。
3.前呼后应式课后总结。这种课后总结需要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给学生设疑置惑,总结时释疑解惑,前呼后应,形成对照,使学生豁然开朗。例如:教学“三位数有余数的除法”,导入新课时设疑: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如遇到有余数的时候,余数也不变吗?讲完新课后教师结合出现的几对算式,引导学生总结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如果有余数,那么余数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这种前呼后应式的总结,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课的主要知识。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教学环节的创设,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好地掌握知识,并促进知识内化,为学生创新提供肥沃的土壤,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