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字理”,就是汉字的构形理据。所谓字理分析,是指教师抓住汉字构形本身所具有的客观理据进行分析的一种教学方法。字理分析不仅适用于识字教学,在理解词义、体会句子含义乃至领会文章中心时,教师抓住某些“文眼”和关键字进行准确、合理、巧妙的字理分析,同样也能让语文课堂教学精彩纷呈、魅力四射!
一、字理分析让识字教学返璞归真
在识字教学中,采用字理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实际上是对汉字的寻踪溯源,是对汉字深厚文化的探究。比起“借助拼音记住汉字的读音,分析汉字的间架结构来记住汉字字形,查阅字典来解决汉字的意思”这种听起来很热闹、看上去很不错、做起来很机械的方法,是一种返璞归真。
下面从两个方面展示识字教学的具体操作实例:
1.象形字、指事字等适合采用绘图法进行教学。象形文字是指纯粹利用实物模样的图形创作出来的文字,这些文字与实物的形状很相像。我们对其用绘图的方法进行教学分析时,将现代文字还原成本来的客观模样,不仅能让学生对该类文字有更深刻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无形中对古人是怎样创造出这类文字的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例如教学“月”字,我们先把它还原成一弯月亮的图画,然后出示“月”字,学生就很容易记住该字了。对于指事字,我们在分析绘图时要能够突出其表义的部分,让学生记住并理解该类汉字的音形义。如教学“凶”字,先画一个深坑,再画走路的人没看见而踏空掉进坑里的那个“×”,在这里要特别强调“×”这个符号所表示的“人掉下坑的那种惊吓感觉和危险境地”。
2.会意、形声等合体字适合运用编儿歌、字谜等方式进行。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由表义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两部分组成的汉字叫做形声字。从会意字、形声字这两个概念上就不难发现:它们都是至少有两部分组成的汉字。因此,针对这一类合体汉字,我们采用编儿歌、顺口溜和猜字谜的方式进行,有时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学带有声旁“青”的一组形声字,把汉字“蜻”、“倩”、“睛”、“晴”、“请”“情”、“清”编成这样一首儿歌:“虫青蜻是蜻蜓,蜻蜓有双倩眼睛,倩眼睛爱天晴,天晴请人叙叙情,真情如泉清又清。”学生便学一字便记住了一大串,大大提高了识字效率。至于一些比较特殊的会意字或形声字,则采用编字谜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记得更加正确牢固。例如:“相”字可以编成“双mù不成林”;“好”字编成一男一女并排走,等等。
二、字理分析让词语意思理解得更加贴切
操作前提:抓住词语中的关键字进行字理分析。
操作实例:一位老师教学诗歌《四季的脚步》,是这样采用字理分析巧解“悄悄”一词的。
(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第一节诗后)
师:我们来交流:春天是怎么来的。
生1:春天是悄悄地来的。
生2:春天是笑着走来的。
……
师:对,我们先来看“悄悄”一词。(出示课件,点击“悄悄”)“悄”是什么结构?
生:“悄”是左右结构,“忄”表形,“肖”表音,是形声字。
师:真能干!从字理上分析,“忄”与什么有关?
生:与心情有关。
师:对,“忄”是心的变写,跟心情有关。“悄”原来表示人内心忧愁,忧愁时就不想多说话,不想出声,现在引申为静、无声。那么,“悄悄”是什么意思?
生:两个字重复,意思更进一层,是很静很静的意思。
师:“悄悄”在课文中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1:是慢慢的意思。
生2:是不知不觉的意思。
生3:是偷偷的意思。
生4:是轻轻的意思。
生5:是讲春天悄然无声地来到人间,如果你没注意就不知道。今年春节我无意中发现我家后园的柳树冒出新芽,就知道春天来了。
师:真是个细心的孩子。
师:(指生5)你能悄悄地走到我身边来吗?(生从座位轻手轻脚走到老师身边。)
师:你的脚步真轻,要不是看着你,我还很难感觉你的到来呢!春天也一样,轻轻地、悄悄地、不知不觉地来到了人间。
师:现在,让我们把第一、第二行诗读一读。(生1试读)
师:你真勇敢!谁来评评他读得怎样?
生2:我认为他的“悄悄地”还读得不够轻,我想这样读——(生2读,读到“悄悄地”时,把手指放在嘴边,做出悄悄样。)
生3:她的“悄悄地”读得比较好,可是“她笑着走来”读得还不够高兴,请听我读。(生3读,不仅把“悄悄地”读好,读到“笑着走来”时能把开心的样子表现出来。)
师:(带头鼓掌)真行!还有谁愿意展示?
生4:我觉得,我会读得比他更好呢!(此生边读边配动作,读到“笑着走来”就拍手笑,显出很高兴的样子。)
师:你真有创意,还配上动作呢!还有谁愿意读?噢,那么多同学想读,想读的都站起来读吧!(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配动作感情朗读。)
案例中,教师抓住“悄悄”中的一个“悄”字,引导并和学生一起把这个“悄”字进行合理的字理分析,把“悄悄”这个词语体会得既准确又到位。
三、字理分析让句子含义体会得更加深刻
操作前提:抓住句子中关键词的关键字(下转104页)(上接103页)进行字理分析。
操作实例:教学《桂林山水》一文中的“桂林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个句子,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采用字理分析的方法就可以迎刃而解。
具体分两步来操作:
第一步,抓住“无瑕”中的“瑕”字和“翡翠”中的“翠”字,利用字理分析的方法理解其意思:“瑕”——“王”是斜玉旁,与玉相关,“无瑕”意为“没有斑点的玉”;“翠”为一种叫翠鸟身上羽毛的颜色,因此,“翡翠”两字都有“羽”部,意思为:一种碧绿的玉。
第二步,理解句子的巧喻。弄懂了“无瑕的翡翠”,学生就很容易体会到句子的妙用了:桂林的绿水清澈得可以见底,与没有斑点的透明的碧玉有相似之处。
这类教学问题的设计都是先利用字理分析理解字面意思,再趁热打铁,及时引导学生结合文句内容,展开合理联想,理解文章中心。
一、字理分析让识字教学返璞归真
在识字教学中,采用字理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实际上是对汉字的寻踪溯源,是对汉字深厚文化的探究。比起“借助拼音记住汉字的读音,分析汉字的间架结构来记住汉字字形,查阅字典来解决汉字的意思”这种听起来很热闹、看上去很不错、做起来很机械的方法,是一种返璞归真。
下面从两个方面展示识字教学的具体操作实例:
1.象形字、指事字等适合采用绘图法进行教学。象形文字是指纯粹利用实物模样的图形创作出来的文字,这些文字与实物的形状很相像。我们对其用绘图的方法进行教学分析时,将现代文字还原成本来的客观模样,不仅能让学生对该类文字有更深刻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无形中对古人是怎样创造出这类文字的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例如教学“月”字,我们先把它还原成一弯月亮的图画,然后出示“月”字,学生就很容易记住该字了。对于指事字,我们在分析绘图时要能够突出其表义的部分,让学生记住并理解该类汉字的音形义。如教学“凶”字,先画一个深坑,再画走路的人没看见而踏空掉进坑里的那个“×”,在这里要特别强调“×”这个符号所表示的“人掉下坑的那种惊吓感觉和危险境地”。
2.会意、形声等合体字适合运用编儿歌、字谜等方式进行。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由表义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两部分组成的汉字叫做形声字。从会意字、形声字这两个概念上就不难发现:它们都是至少有两部分组成的汉字。因此,针对这一类合体汉字,我们采用编儿歌、顺口溜和猜字谜的方式进行,有时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学带有声旁“青”的一组形声字,把汉字“蜻”、“倩”、“睛”、“晴”、“请”“情”、“清”编成这样一首儿歌:“虫青蜻是蜻蜓,蜻蜓有双倩眼睛,倩眼睛爱天晴,天晴请人叙叙情,真情如泉清又清。”学生便学一字便记住了一大串,大大提高了识字效率。至于一些比较特殊的会意字或形声字,则采用编字谜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记得更加正确牢固。例如:“相”字可以编成“双mù不成林”;“好”字编成一男一女并排走,等等。
二、字理分析让词语意思理解得更加贴切
操作前提:抓住词语中的关键字进行字理分析。
操作实例:一位老师教学诗歌《四季的脚步》,是这样采用字理分析巧解“悄悄”一词的。
(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第一节诗后)
师:我们来交流:春天是怎么来的。
生1:春天是悄悄地来的。
生2:春天是笑着走来的。
……
师:对,我们先来看“悄悄”一词。(出示课件,点击“悄悄”)“悄”是什么结构?
生:“悄”是左右结构,“忄”表形,“肖”表音,是形声字。
师:真能干!从字理上分析,“忄”与什么有关?
生:与心情有关。
师:对,“忄”是心的变写,跟心情有关。“悄”原来表示人内心忧愁,忧愁时就不想多说话,不想出声,现在引申为静、无声。那么,“悄悄”是什么意思?
生:两个字重复,意思更进一层,是很静很静的意思。
师:“悄悄”在课文中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1:是慢慢的意思。
生2:是不知不觉的意思。
生3:是偷偷的意思。
生4:是轻轻的意思。
生5:是讲春天悄然无声地来到人间,如果你没注意就不知道。今年春节我无意中发现我家后园的柳树冒出新芽,就知道春天来了。
师:真是个细心的孩子。
师:(指生5)你能悄悄地走到我身边来吗?(生从座位轻手轻脚走到老师身边。)
师:你的脚步真轻,要不是看着你,我还很难感觉你的到来呢!春天也一样,轻轻地、悄悄地、不知不觉地来到了人间。
师:现在,让我们把第一、第二行诗读一读。(生1试读)
师:你真勇敢!谁来评评他读得怎样?
生2:我认为他的“悄悄地”还读得不够轻,我想这样读——(生2读,读到“悄悄地”时,把手指放在嘴边,做出悄悄样。)
生3:她的“悄悄地”读得比较好,可是“她笑着走来”读得还不够高兴,请听我读。(生3读,不仅把“悄悄地”读好,读到“笑着走来”时能把开心的样子表现出来。)
师:(带头鼓掌)真行!还有谁愿意展示?
生4:我觉得,我会读得比他更好呢!(此生边读边配动作,读到“笑着走来”就拍手笑,显出很高兴的样子。)
师:你真有创意,还配上动作呢!还有谁愿意读?噢,那么多同学想读,想读的都站起来读吧!(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配动作感情朗读。)
案例中,教师抓住“悄悄”中的一个“悄”字,引导并和学生一起把这个“悄”字进行合理的字理分析,把“悄悄”这个词语体会得既准确又到位。
三、字理分析让句子含义体会得更加深刻
操作前提:抓住句子中关键词的关键字(下转104页)(上接103页)进行字理分析。
操作实例:教学《桂林山水》一文中的“桂林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个句子,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采用字理分析的方法就可以迎刃而解。
具体分两步来操作:
第一步,抓住“无瑕”中的“瑕”字和“翡翠”中的“翠”字,利用字理分析的方法理解其意思:“瑕”——“王”是斜玉旁,与玉相关,“无瑕”意为“没有斑点的玉”;“翠”为一种叫翠鸟身上羽毛的颜色,因此,“翡翠”两字都有“羽”部,意思为:一种碧绿的玉。
第二步,理解句子的巧喻。弄懂了“无瑕的翡翠”,学生就很容易体会到句子的妙用了:桂林的绿水清澈得可以见底,与没有斑点的透明的碧玉有相似之处。
这类教学问题的设计都是先利用字理分析理解字面意思,再趁热打铁,及时引导学生结合文句内容,展开合理联想,理解文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