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长人格魅力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hux10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今社会,人格魅力是为人处世的重要条件。而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人格魅力也同样影响其教育方法与水平,进而影响孩子文化素质、道德品质、心理素质、个性特长等方面的发展。父母需要在各方面提升自身素质和人格魅力,才能以身作则,成为孩子良好的榜样,引导孩子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人格魅力  家庭教育  文化素质  道德品质  个性特长
  人格,词典中的解释为:“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个人的尊严、名誉、价值的总和;是心理学上的‘個性’,也指人的道德品质。”人格之中的闪光点被称为人格魅力,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吸引的重要因素,它包括个人的修养、学识、待人处事的态度等各个方面。学会善用人格理念来引导、教育孩子,将对家庭教育产生重要影响。
  一、家长人格对于教育方法的影响:
  人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这第一任老师,将在孩子人格形成的最初阶段起到一个模范和导向的作用。因为家长的人格不仅是自身的魅力的体现,更是孩子最初的道德规范和学习榜样。在孩子的价值观和道德体系尚未完全成型之时,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成为孩子的道德标杆和模仿对象。家长外在的气度、内在的涵养等也会影响亲子间沟通的效率与质量,优秀的人格魅力能使家长的教育过程充满独特的感染力,以便引导孩子养成自尊、独立的品格和积极、鲜明的个性。
  二、家长人格对孩子文化素质的影响:
  家长的文化素质是家庭教育中影响孩子的重要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家庭教育的其他因素都要受这一因素的制约。家长若没有起码的文化知识,要对孩子进行有力且有效的说理教育就显得十分困难;与此同时,家长的文化素质又往往决定着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以及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值的高低。
  我国当代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重身轻心的抚养方式,使青少年自我中心主义膨胀;重知轻德的教育方式,使家庭教育学校化;急功近利的价值观,诱发了父母过高的期望值;重他律轻自律的行为养成方式,造成了孩子言行不一。[2]在我们身边,不少文化水平有限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经常出现力不从心、词不达意、语言困乏、絮絮叨叨的窘态;更有甚者还出现了滥施淫威、粗暴简单的方法以及对孩子进行错误的价值观教育;而某些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家长则又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压在孩子头上,在子女的文化知识学习中,常常对孩子要求过高,以致于将自己未实现的目标强行寄托在孩子身上。
  作为家长,此时对自己的要求应该是:家庭中要有文化氛围,让孩子永远身处在学习的家庭环境之中;家长要不断地学习有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掌握好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掌握好教育孩子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实现自己由“经验型”家长向“知识型”家长的转变。
  三、家长人格对孩子品德素质的影响: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孩子的眼睛就像一架照相机,每天都在拍摄着家长的形象。除了知识文化之外,家长对孩子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可能更为重要。著名教育家俞敏洪认为:人品和道德教育,是否把孩子的人品和道德教育好,是孩子一辈子成功与否的关键,只要他是被尊重的人物,他的一辈子就会活得特别顺利。[3]品德教育虽不是成功的保证,但良好的品德确是孩子通向成功之路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家长要具备高尚的品德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树立“为国教子”的远大目标,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自身正直坦白,文明健康,和蔼可亲、善良公正、朴素大方等良好的思想品质,成为孩子的英雄和表率。
  四、家长人格对孩子心理素质的影响:
  在倡导素质教育,注重儿童发展,迎接未来挑战的今天,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全、人格完善,成了现如今特别重要的一个方面。家庭教育是一项长期、持久而又艰巨的工作,而孩子正是处在成长发育期、情绪不稳定、意志还薄弱、过错行为都较多反复而可塑性极强的时期。此时的家长要善于控制调整自己的心态,持之以恒地对孩子进行正面的教育。
  我国IT行业的首席科学家顾钧教授曾饱含哲思和激情地在谈教师的教育中指出:“永远不要对学生说‘你不行’,任何时候都不要挫伤学生的自尊自信心。”很显然,要做到这一点,家长也应该要有远见、有勇气,要有脱俗而非急功近利的人格素养。从心理学的理论中我们知道:“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赞美。” 慎用批评,对孩子要毫不吝啬地表达你由衷地赞美,哪怕是一点进步,这样孩子心中会生发出一种被尊重被器重的感觉,这样会使孩子与家长的心理距离拉近,并且产生动力,那么他的潜力就会被极大地挖掘出来。这需要家长用自已的自信与执着感染孩子。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用一颗爱心,一颗童心,和十分耐心,去认真负责地对待教育孩子的工作;多表扬,多鼓励,采取积极诱导的方法,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和优点,以使她们受到激励和鼓舞,产生情绪上的愉悦感,使其自尊心、自信心以及上进心不断得到加强。
  五、结语
  儿童正处于可塑性最强的年龄阶段,此时正是他们形成人格及人的基本素质的关键时期。家长又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教育者,在孩子人格素质的形成中起重要的作用。人的素质是个整体,而人格素质则是其主干,它决定着孩子素质的发展方向。从家庭育人这一角度来说,家长更要重视自己的人格素质培养,展示个性化的风度气质以及优秀人格的魅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人格美。父母以身作则,用自己日常生活中优秀的行为,教会孩子学会追求自己的目标,学会享受达到目标以后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这样,孩子也许更容易获得真正的幸福。
  参考文献

[1]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H]2012(6)

[2]张良才.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现实与对策 [D]《中国教育学刊》?,2016 (6) :36-39

[3]俞敏洪.怎样的家庭教育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D]《百家号》2017(5)

其他文献
填空题型在中考英语考试中突出对词汇、句式、语法等基本语言知识的考查,是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对南京市中考英语试卷中的填空题型近五年题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从而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把握句式结构,提升整体语篇的把握和词汇的灵活运用能力。  中考英语 填空题 题型特点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5-0168-01  笔者通过对南京市201
期刊
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近几年,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引起了广泛的重视。职业倦怠是指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低落的症状。职业倦怠会导致教师的工作热情消退,对于教学任务敷衍了事,不利于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也阻碍了教育的进步。而导致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经调查发现,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呈显著正相关,并且均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因此,本文以职业倦怠与
期刊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而任务型阅读要求考生通过阅读材料获取相关信息完成短文填空和图表填词。本文通过对中考英语任务型阅读试题特点的分析,探讨了中考英语任务型阅读的解题方法。  中考英语 任务型阅读 特点 解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5-0170-01  在英语中考中,
期刊
摘 要:家园合作能否成功,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效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在幼儿的社会性培养过程中,为了取得家长的配合、支持,教师积极主动的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做好家长的沟通工作,以此获得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信任,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开展幼儿园组织的各种形式的活动。  关键词:家园合作 沟通 效果  家庭教育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受教育过程
期刊
摘 要:本文着手于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意识的类型,通过对接纳型、逃避型、溺爱型角色意识对幼儿家庭教育的影响分别展开分析,探究了转变父亲思想意识行为、营造良好家庭氛围以及基于社会环境支持等方面策略,以此来帮助幼儿父亲良性角色意识在家庭教育环境中得到构建。  关键词:家庭环境 家庭教育 角色意识 幼儿发展  我国家庭环境角色意识一直都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仍然深入人心。但是在社会不
期刊
摘 要:单亲家庭的孩子基本上每个班都有,这些孩子普遍比较内向,个别孩子因为缺少父母关爱还比较自卑,不够阳光快乐。“森”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孩子,他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家庭条件一般,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所以教师积极和家长沟通,帮助孩子改掉缺点,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关键词:单亲家庭家校共育  一、研究案例及分析  (1)案例:  在我的数学课堂上曾发生过一件让我记忆犹新的事,这件事深深地
期刊
摘 要:从古至今,家庭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西方家庭教育在很多方面都值得中国家庭认真研究、借鉴和学习。中国家庭教育要在借鉴和融合中为自身发展注入新理念、新动力、新行为,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关键词:家庭教育 差异 融合  从古至今,家庭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邓小平先生曾说过:“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在人才,人才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基础在家庭。”别林斯基曾谈到:“造就子
期刊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核心任务抓实抓好。“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关乎青少年学生的一生。现实是,中小学生德育的良性发展受学校教育及以外的诸多因素的影响,仅凭学校单一的教育力量显得形单影只,必须吸纳家庭和社会的强大力量作为辅助与补充,多方参与,协作共育,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因此,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科学指导,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共同参与的德育一体化德育模式,
期刊
摘要:教育是一门科学,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钻研、积累和完善,每一个学有所成的孩子都是被教育成功的伟大作品。孩子在成长的各个阶段,家庭教育是一个最直接的教育环境,家庭教育更是教育之源。在每个孩子的教育中,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成败决定了整个教育过程的成败。  关键词:家庭教育 开启成长  现代教育不但只以教学教育为主,还需要社会、家庭
期刊
摘 要: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一而足,难以一概而论,从一个系统性的视角出发,农村儿童的教育环境通常较为随意化,部分家庭对于孩子的求知过程与结果都不重视,对学生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导致部分学生自暴自弃,近年来农村地区受教育的儿童覆盖面积逐渐增大,入学儿童的数量也显然增多,但学生的家庭成员不仅不能够辅导学生完成课后的作业,在学习上也鲜少给出正面的激励,目前为促进教育的全国性普及,真正的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