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要提高认识,实施校园文化形象提升行动,将行业、企业、职业等要素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加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形成品牌效应,提升学校的吸引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充分吸收企业文化的积极因素,丰富和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内涵,从而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校企合作
基金项目:2016年度连云港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视域下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发挥主体作用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6LKT66)
作者简介:张虹,女,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7)14-0004-03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实现了规模上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尤其是硬件投入得到了大幅改善,但随着“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开放,高职院校面临生源市场与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双重压力,而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基本途径的校企合作,由于诸多因素,在高职教育中始终处于尴尬境地。
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必须深刻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等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但这并不意味着高职院校就是高级职业培训所,一味地强调技能培养而丧失应有的文化品位。当前,高职院校无论是办学理念还是人文精神,普遍缺少企业文化元素的渗透,这大大降低了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的意愿。因此,校企深度合作必须解决校园文化建设问题。
一、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校企合作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鲜明的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能够使高职学生提早感受企业文化乃至整个行业文化的氛围,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校品牌的塑造。然而,在实际建设中,由于理解上的误区和观念的落后等原因,导致近年来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不少问题。[1]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文化氛围缺失
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历史普遍较短,校园文化积淀不厚,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也不到位。许多高职院校为了吸引生源,为了与合作企业实现短时间内的快速发展,不约而同地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办学规模的扩大、基础设施的改善等物质文化建设上,把精力放在对外宣传、安排学生就业等方面,有的甚至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抓好校风、学风、教风或搞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从而导致高雅、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的缺失。[2]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职业特色不鲜明
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职业特色普遍不突出,不能体现企业的色彩。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可實际情况是,不少高职院校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得到企业的认同,原因之一就是许多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联系不够紧密,融合度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对学生进入企业后所需的团队协作、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养显得薄弱,校园文化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积极的辐射作用和潜移默化的改变作用,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不能顺利地实现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高职院校要提高办学效益,除了加强学校硬件建设外,更重要的是树立品牌意识,以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
(一)有助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其培养的高职毕业生应该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的需求。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能达到激发学生职业兴趣,培养其职业道德的目的,能很好地养成高职院校学生的纪律意识,形成团队协作、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二)有助于打造高职院校名片
优秀的校园文化对于形成高职院校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提升了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同度,有助于学校形象的树立。一个学校品牌的塑造最有说服力的是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未来岗位上的卓越表现,这不仅体现在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具备的技术技能,更体现在毕业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上,这恰恰是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的功能和价值所在。
(三)有助于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优秀的高职校园文化,一方面,提高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了他们的职业竞争力,企业对院校毕业生的满意度提高了,企业的合作意愿自然也会跟着提高;另一方面,鲜明的职业特色高职校园文化有助于增强校企合作主体的凝聚力,调动校企合作主体的积极能动性,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三、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从某种意义上讲,有时软实力的发挥远胜于硬实力的比拼,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要提高认识,实施校园文化形象提升行动,将行业、企业、职业等要素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加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形成品牌效应,提升学校的吸引力。
(一)观念的更新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观念上要与时俱进,要有长期作战的准备,要有全员参与的主人翁意识。
1.学校决策层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顶层设计。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来制定行之有效的计划,将办学理念等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要将有限的人、财、物进行合理的分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确保特色鲜明的高职校园文化顺利建设完成,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技能的有机统一,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2.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增强广大师生员工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一方面,高职校园是教学活动场所;另一方面,校园也是全校师生员工学习、生活的场所,要把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宣传扎根到每一位教职员工和每一位学生心里,校园文化建设是新常态下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专业教师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学生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文素养和高端技能兼具的人才的基本途径。理念更新了,才能将思想的力量融入到切实有力的行动之中。 (二)鲜明的职业特色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亮點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要不断完善校园文化运行机制,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多方面来体现鲜明的职业特色,营造具有较高人文科学品位和较强育人功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合作育人的有机统一。
1.提高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它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能。高职院校在物质文化建设中,(1)要在校园绿化美化过程中输入企业文化,融合了企业文化元素的文化墙、自然景观中的各种雕塑等,能够在不知不觉中陶冶学生情操、规范学生行为,发挥教育功能。[3]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有多处校友景观石、校友林以及校史馆内专设优秀校友事迹展示区,这些都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榜样的力量;(2)要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注入职业文化,强化校内实习实训场地的企业气息。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紧密型校企合作伙伴连云港金麦特现代制造技术有限公司承担了学校数控编程与操作、模具设计与制造、塑料成型工艺等项目实训、顶岗实习、技能培训,为模具、数控、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学生实训实习创造了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和职业环境,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基本可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2.优化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一所学校得以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4]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校园制度文化建设,除了日常的管理制度外,要有意识地向新的方向扩展。校企合作背景下,要适度引进企业、行业的岗位要素、管理标准等,构建高职院校特色鲜明的制度文化,在以人为本、又能发挥效能的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专业教师的职业素质。近年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出台、修订了《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双师素质教师认定的规定》《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有关工作管理办法》等文件,并结合岗位聘任、职称评定、评优评奖以及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建设等工作,对专业教师提出明确的职业性要求。学校还从制度上突破用人瓶颈,制定了相对灵活的兼职教师聘任和管理制度,近三年,先后聘请了500多位管理人才、技术专家等担任兼职专业带头人和兼职教师,为校企深度合作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更多的合作机会。
3.凝练精神文化。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加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道德教育、职业规划和职业素养等的培养以满足高职院校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5]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自1997年以来,坚持开展一年一度主题鲜明的“精神文明活动月”活动,加强以“周末论坛”“博雅大讲堂”“师说茶馆”等为代表的校园论坛建设,配合各院部、各群团开展的丰富多彩的融合了各自专业色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给学生以深刻的思想与人文熏陶。此外,学院自2007年起在校报开辟“优秀校友风采”专栏,截至2016年底,共报道了80位杰出校友,还举办了多场校友报告会,加强对优秀校友励志事迹的宣传报道,这些举措既激励和鼓舞了学院学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也使许多优秀校友所在企业成了校企合作的伙伴,维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三)新媒体的使用成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阵地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步入了网络时代,“互联网+”背景下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将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推送到了无处不在的网络上,互联网成为了思想文化的集散地,也使得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载体发生变化。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充分利用网络特色和优势,实现高等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的资源共享、各类信息的即时推送,如招聘就业信息、校园竞赛信息、企业专家讲座信息等,从而实现网络的社交功能,提高学校与师生、合作企业的互动力度,扩大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除了以传统的校园网为重要阵地外,于2016年4月开通了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账号,掌握了网络校园文化建设的话语权,传播各种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及时报道校企合作新闻、学生实习实训资讯等。新媒体的开放、便捷使得学校、师生、企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发挥合力作用,达到更好的合作育人的效果。
总之,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充分吸收企业文化的积极因素,丰富和发展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优秀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高职院校品牌的树立,也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深入进行,从而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 翦象虹.基于校企合作背景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4(17):70-71.
[2] 罗时髦.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3] 王艳萍.高职院校企业文化进校园的思路与策略的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57-59.
[4] 严俊杰,汤忠义,段慧兰.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设计艺术研究,2010(1):141-144.
[5] 麻富游.基于职业特征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0(1):72-73.
[责任编辑 李 漪]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校企合作
基金项目:2016年度连云港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视域下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发挥主体作用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6LKT66)
作者简介:张虹,女,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7)14-0004-03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实现了规模上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尤其是硬件投入得到了大幅改善,但随着“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开放,高职院校面临生源市场与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双重压力,而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基本途径的校企合作,由于诸多因素,在高职教育中始终处于尴尬境地。
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必须深刻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等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但这并不意味着高职院校就是高级职业培训所,一味地强调技能培养而丧失应有的文化品位。当前,高职院校无论是办学理念还是人文精神,普遍缺少企业文化元素的渗透,这大大降低了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的意愿。因此,校企深度合作必须解决校园文化建设问题。
一、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校企合作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鲜明的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能够使高职学生提早感受企业文化乃至整个行业文化的氛围,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校品牌的塑造。然而,在实际建设中,由于理解上的误区和观念的落后等原因,导致近年来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不少问题。[1]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文化氛围缺失
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历史普遍较短,校园文化积淀不厚,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也不到位。许多高职院校为了吸引生源,为了与合作企业实现短时间内的快速发展,不约而同地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办学规模的扩大、基础设施的改善等物质文化建设上,把精力放在对外宣传、安排学生就业等方面,有的甚至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抓好校风、学风、教风或搞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从而导致高雅、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的缺失。[2]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职业特色不鲜明
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职业特色普遍不突出,不能体现企业的色彩。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可實际情况是,不少高职院校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得到企业的认同,原因之一就是许多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联系不够紧密,融合度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对学生进入企业后所需的团队协作、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养显得薄弱,校园文化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积极的辐射作用和潜移默化的改变作用,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不能顺利地实现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高职院校要提高办学效益,除了加强学校硬件建设外,更重要的是树立品牌意识,以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
(一)有助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其培养的高职毕业生应该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的需求。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能达到激发学生职业兴趣,培养其职业道德的目的,能很好地养成高职院校学生的纪律意识,形成团队协作、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二)有助于打造高职院校名片
优秀的校园文化对于形成高职院校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提升了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同度,有助于学校形象的树立。一个学校品牌的塑造最有说服力的是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未来岗位上的卓越表现,这不仅体现在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具备的技术技能,更体现在毕业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上,这恰恰是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的功能和价值所在。
(三)有助于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优秀的高职校园文化,一方面,提高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了他们的职业竞争力,企业对院校毕业生的满意度提高了,企业的合作意愿自然也会跟着提高;另一方面,鲜明的职业特色高职校园文化有助于增强校企合作主体的凝聚力,调动校企合作主体的积极能动性,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三、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从某种意义上讲,有时软实力的发挥远胜于硬实力的比拼,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要提高认识,实施校园文化形象提升行动,将行业、企业、职业等要素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加强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形成品牌效应,提升学校的吸引力。
(一)观念的更新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观念上要与时俱进,要有长期作战的准备,要有全员参与的主人翁意识。
1.学校决策层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顶层设计。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来制定行之有效的计划,将办学理念等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要将有限的人、财、物进行合理的分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确保特色鲜明的高职校园文化顺利建设完成,实现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技能的有机统一,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2.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增强广大师生员工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一方面,高职校园是教学活动场所;另一方面,校园也是全校师生员工学习、生活的场所,要把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宣传扎根到每一位教职员工和每一位学生心里,校园文化建设是新常态下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专业教师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学生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文素养和高端技能兼具的人才的基本途径。理念更新了,才能将思想的力量融入到切实有力的行动之中。 (二)鲜明的职业特色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亮點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要不断完善校园文化运行机制,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多方面来体现鲜明的职业特色,营造具有较高人文科学品位和较强育人功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合作育人的有机统一。
1.提高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它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能。高职院校在物质文化建设中,(1)要在校园绿化美化过程中输入企业文化,融合了企业文化元素的文化墙、自然景观中的各种雕塑等,能够在不知不觉中陶冶学生情操、规范学生行为,发挥教育功能。[3]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有多处校友景观石、校友林以及校史馆内专设优秀校友事迹展示区,这些都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榜样的力量;(2)要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注入职业文化,强化校内实习实训场地的企业气息。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紧密型校企合作伙伴连云港金麦特现代制造技术有限公司承担了学校数控编程与操作、模具设计与制造、塑料成型工艺等项目实训、顶岗实习、技能培训,为模具、数控、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学生实训实习创造了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和职业环境,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基本可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2.优化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一所学校得以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4]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校园制度文化建设,除了日常的管理制度外,要有意识地向新的方向扩展。校企合作背景下,要适度引进企业、行业的岗位要素、管理标准等,构建高职院校特色鲜明的制度文化,在以人为本、又能发挥效能的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专业教师的职业素质。近年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出台、修订了《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双师素质教师认定的规定》《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有关工作管理办法》等文件,并结合岗位聘任、职称评定、评优评奖以及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建设等工作,对专业教师提出明确的职业性要求。学校还从制度上突破用人瓶颈,制定了相对灵活的兼职教师聘任和管理制度,近三年,先后聘请了500多位管理人才、技术专家等担任兼职专业带头人和兼职教师,为校企深度合作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更多的合作机会。
3.凝练精神文化。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加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道德教育、职业规划和职业素养等的培养以满足高职院校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5]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自1997年以来,坚持开展一年一度主题鲜明的“精神文明活动月”活动,加强以“周末论坛”“博雅大讲堂”“师说茶馆”等为代表的校园论坛建设,配合各院部、各群团开展的丰富多彩的融合了各自专业色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给学生以深刻的思想与人文熏陶。此外,学院自2007年起在校报开辟“优秀校友风采”专栏,截至2016年底,共报道了80位杰出校友,还举办了多场校友报告会,加强对优秀校友励志事迹的宣传报道,这些举措既激励和鼓舞了学院学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也使许多优秀校友所在企业成了校企合作的伙伴,维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三)新媒体的使用成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阵地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步入了网络时代,“互联网+”背景下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将大量的知识和信息推送到了无处不在的网络上,互联网成为了思想文化的集散地,也使得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载体发生变化。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充分利用网络特色和优势,实现高等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的资源共享、各类信息的即时推送,如招聘就业信息、校园竞赛信息、企业专家讲座信息等,从而实现网络的社交功能,提高学校与师生、合作企业的互动力度,扩大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除了以传统的校园网为重要阵地外,于2016年4月开通了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账号,掌握了网络校园文化建设的话语权,传播各种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及时报道校企合作新闻、学生实习实训资讯等。新媒体的开放、便捷使得学校、师生、企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发挥合力作用,达到更好的合作育人的效果。
总之,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充分吸收企业文化的积极因素,丰富和发展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优秀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高职院校品牌的树立,也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深入进行,从而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 翦象虹.基于校企合作背景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4(17):70-71.
[2] 罗时髦.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3] 王艳萍.高职院校企业文化进校园的思路与策略的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57-59.
[4] 严俊杰,汤忠义,段慧兰.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设计艺术研究,2010(1):141-144.
[5] 麻富游.基于职业特征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0(1):72-73.
[责任编辑 李 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