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A
摘要:日本经济的快速崛起,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日本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怎会如此重要,在这其中企业文化所起到的作用很是引人深思。本文将从宗教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入手进行分析,论述宗教在日本企业文化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宗教;文化;影响;企业
一、企业文化的概述
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的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 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企业文化可以起到凝聚人心,有激发士气的作用。有一种说法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中的宗教,企业老板就相当于企业中的教主,他把自己的思想,进行宣讲和传达,这就是在传法、布道。总的看来,企业文化对外部是企业的包装;对内管理层是企业在规章制度之外的规矩;对员工来说就是宗教。日本的宗教思想深入到企业的文化中,对日本企业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日本的宗教文化
日本是个多宗教国家,主要有神道教、佛教、基督教三个大的宗教和许多小宗教。据日本内阁下属的文化厅统计,截至2000年12月31日,日本共有神道教信徒10523万人,佛教信徒9419万人,基督教信徒174.5万人,其他宗教的信徒1021万人,合计共有各类宗教信徒209273063人。日本的宗教是一种以儒教、佛教及其本民族神道等多元共存的思想体系日本有纪律社会之称,人们的行为举止受一定规范的制约。在正式社交场合,男女须穿西装、礼服,忌衣冠不整、举止失措和大声喧哗。通信时,信的折叠、邮票的贴法都有规矩,如寄慰问信忌用双层信封,双层被认为是祸不单行;寄给恋人信件的邮票不能倒贴,否则意味着绝交。日本人在饮食中的忌讳也很多:一般不吃肥肉和猪内脏,也有人不吃羊肉和鸭子;招待客人忌讳将饭盛过满过多,也不可一勺就盛好一碗;忌讳客人吃饭一碗就够,只吃一碗认为是象征无缘;忌讳用餐过程中整理自己的衣服或用手抚摸、整理头发,因为这是不卫生和不礼貌的举止;日本人使用筷子时忌把筷子放在碗碟上面。在日本,招呼侍者时,得把手臂向上伸,手掌朝下,并摆动手指,侍者就懂了。谈判时,日本人用拇指和食指圈成“O”字形,你若点头同意,日本人就会认为你将给他一笔現金。在日本,用手抓自己的头皮是愤怒和不满的表示。
在日本的宗教发展史上,儒教、佛教和日本的民族宗教神道对日本影响最大。在5世纪前后和6世纪中叶,随着我国和日本的相互往来,我国各种文化和哲学思想传到日本,儒教和佛教也在此时传入日本。这两种宗教对日本真正形成影响是在7世纪初,圣德太子为巩固对日本的统治,大力推广佛教,并以儒教、佛教教义为思想基础,颁布了“17条宪法”,从此在日本推行以两大宗教为主的“和”式统治。神道是日本的土著宗教,最先是对自然的崇拜,后来吸收了其他宗教的思想,形成以“忠”为代表的教义。由于它提倡对国家、天皇的绝对忠诚而被指定为国教,对日本近代影响非常大。因此日本在宗教上一开始就以多元体系为主,它并不象西方国家那样信仰主宰万物的“一神教”,而是信仰无序列之分的“多神教”,根据1981年日本的宗教统计,日本全国宗教教徒共达20927万人,是日本人口总额的1.8倍。这点说明了-个问题,大多数日本人并不只信仰某-个宗教。我国的儒教对日本的影响巨大,“仁、义,礼、智、忠、孝、和、爱”等伦理思想和日本“忠于大皇,拼死不憾”的神道精神从古沿袭到现代便形成了“忠”“和”为代表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又利用宗教的形式得以实施。日本企业家认为:人生两大需求是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为使人们的生活美满幸福,就要不断满足这两大需求。物质需求通过大量生产物美价廉的产品得以满足,精神需求则要依靠信仰。当然,这里所讲的信仰并不能完全按西方的模式加以衡量,它可理解为一种追求、理想。人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工作,作为工作载体的企业理所当然要负起这两大责任,于是宗教的痕迹在企业里随处可见。
三、日本企业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微妙关系
日本企业的现代化从明治维新开始,为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政府把大量的企业廉价卖给私人。此时,武士阶级的特权也被废除了,大量的武土进入工商界,这些受神道思想和儒教教义熏陶的原武士一旦进入企业,就不可避免地给企业带来宗教的各种思想和习惯,作为管理阶级的资本家和-般管理者很多本身就是武士出身,因此日本企业文化里包含有宗教色彩也就不足为奇。其实在此之前,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工商界的宗教现象并不少见,只是到了此时因政府各种政策的作用,宗教影响才真正在企业间扩散开来,所以宗教和企业文化的真正结合是从此时开始的,这就是他们自称的“伦语加算盘”或“士魂商才”的企业文化。日本企业文化与宗教的结合并不是某个企业家凭空捏造出来,它的出现是其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性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也是其他国家不可能拥有象日本一样的企业文化的原因所在。
日本企业的人本主义管理思想与儒家的人本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两者是相通的,儒家仁学的核心是“修已”与“安人”,即安人必先修已;诚以待人;和以待人;关心、爱护、尊敬人;以德服人等。日本企业的人本主义管理思想也是以人的管理为中心,强调员工的教育培训。日本企业文化的精粹――大和精神,是儒家人本文化影响的产物。即把儒家人本思想的重视思想统治,讲求伦理道德与日本民族精神结合为一体,形成这一日本企业文化之魂。日本企业在对员工的教育培训中,也是以中国儒家人本思想中的“和”、“爱”、“诚”、“信”、“忠”为行为标准来提高员工素质的。儒学传入日本后,作为儒教的核心思想发生了变化。中国的儒学是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士大夫阶层的伦理道德,特别重视“仁”的思想,但是,由于日本的武士阶级儒家伦理 特别强调“忠”的思想森岛曾说:“如果说中国的儒教是以‘仁’为中心的儒教,因此,日本的忠诚,是儒家的核心儒家';。 ”这就是说,儒学传入日本后,虽然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的时间是长期的社会, 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它已不是中国原来的儒学,而是经过日本人加以改造,即使是流行的日本儒学宗教问题。
四、结束语
特有的日本企业文化,造就了世界第一流的企业效率和规模,也使日本成为今天的世界经济强国。当然,一种企业伦理的形成不可能是由某一单一因素决定的,其必然是哲学观念、企业制度、市场原则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值得思考的是,产生于中国的儒家思想,世代相传,却构成了日本企业伦理的核心部分,为日本企业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根基。现在我国国企改革正在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也是国企改革中的当务之急,这里我们探讨宗教对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目的是希望我们能够借鉴日本,走出一条新时代的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企业振兴之路。日本虽是深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但由于日本自身的文化特点,儒学文化的精髓并没有真正融化到日本民族的文化意识中并作为“优势文化”发挥作用。日本文化的精神实质形成于日本民族自己自古以来的生存方式上。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日本这一“儒教国家”进行更为符合实际的再诠释。
参考文献:
[1]陈为民:当代日本企业[M].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
[2]高增杰:日本近代成功的启示[M].中国和平出版社
摘要:日本经济的快速崛起,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日本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怎会如此重要,在这其中企业文化所起到的作用很是引人深思。本文将从宗教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入手进行分析,论述宗教在日本企业文化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宗教;文化;影响;企业
一、企业文化的概述
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的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 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企业文化可以起到凝聚人心,有激发士气的作用。有一种说法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中的宗教,企业老板就相当于企业中的教主,他把自己的思想,进行宣讲和传达,这就是在传法、布道。总的看来,企业文化对外部是企业的包装;对内管理层是企业在规章制度之外的规矩;对员工来说就是宗教。日本的宗教思想深入到企业的文化中,对日本企业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日本的宗教文化
日本是个多宗教国家,主要有神道教、佛教、基督教三个大的宗教和许多小宗教。据日本内阁下属的文化厅统计,截至2000年12月31日,日本共有神道教信徒10523万人,佛教信徒9419万人,基督教信徒174.5万人,其他宗教的信徒1021万人,合计共有各类宗教信徒209273063人。日本的宗教是一种以儒教、佛教及其本民族神道等多元共存的思想体系日本有纪律社会之称,人们的行为举止受一定规范的制约。在正式社交场合,男女须穿西装、礼服,忌衣冠不整、举止失措和大声喧哗。通信时,信的折叠、邮票的贴法都有规矩,如寄慰问信忌用双层信封,双层被认为是祸不单行;寄给恋人信件的邮票不能倒贴,否则意味着绝交。日本人在饮食中的忌讳也很多:一般不吃肥肉和猪内脏,也有人不吃羊肉和鸭子;招待客人忌讳将饭盛过满过多,也不可一勺就盛好一碗;忌讳客人吃饭一碗就够,只吃一碗认为是象征无缘;忌讳用餐过程中整理自己的衣服或用手抚摸、整理头发,因为这是不卫生和不礼貌的举止;日本人使用筷子时忌把筷子放在碗碟上面。在日本,招呼侍者时,得把手臂向上伸,手掌朝下,并摆动手指,侍者就懂了。谈判时,日本人用拇指和食指圈成“O”字形,你若点头同意,日本人就会认为你将给他一笔現金。在日本,用手抓自己的头皮是愤怒和不满的表示。
在日本的宗教发展史上,儒教、佛教和日本的民族宗教神道对日本影响最大。在5世纪前后和6世纪中叶,随着我国和日本的相互往来,我国各种文化和哲学思想传到日本,儒教和佛教也在此时传入日本。这两种宗教对日本真正形成影响是在7世纪初,圣德太子为巩固对日本的统治,大力推广佛教,并以儒教、佛教教义为思想基础,颁布了“17条宪法”,从此在日本推行以两大宗教为主的“和”式统治。神道是日本的土著宗教,最先是对自然的崇拜,后来吸收了其他宗教的思想,形成以“忠”为代表的教义。由于它提倡对国家、天皇的绝对忠诚而被指定为国教,对日本近代影响非常大。因此日本在宗教上一开始就以多元体系为主,它并不象西方国家那样信仰主宰万物的“一神教”,而是信仰无序列之分的“多神教”,根据1981年日本的宗教统计,日本全国宗教教徒共达20927万人,是日本人口总额的1.8倍。这点说明了-个问题,大多数日本人并不只信仰某-个宗教。我国的儒教对日本的影响巨大,“仁、义,礼、智、忠、孝、和、爱”等伦理思想和日本“忠于大皇,拼死不憾”的神道精神从古沿袭到现代便形成了“忠”“和”为代表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又利用宗教的形式得以实施。日本企业家认为:人生两大需求是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为使人们的生活美满幸福,就要不断满足这两大需求。物质需求通过大量生产物美价廉的产品得以满足,精神需求则要依靠信仰。当然,这里所讲的信仰并不能完全按西方的模式加以衡量,它可理解为一种追求、理想。人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工作,作为工作载体的企业理所当然要负起这两大责任,于是宗教的痕迹在企业里随处可见。
三、日本企业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微妙关系
日本企业的现代化从明治维新开始,为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政府把大量的企业廉价卖给私人。此时,武士阶级的特权也被废除了,大量的武土进入工商界,这些受神道思想和儒教教义熏陶的原武士一旦进入企业,就不可避免地给企业带来宗教的各种思想和习惯,作为管理阶级的资本家和-般管理者很多本身就是武士出身,因此日本企业文化里包含有宗教色彩也就不足为奇。其实在此之前,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工商界的宗教现象并不少见,只是到了此时因政府各种政策的作用,宗教影响才真正在企业间扩散开来,所以宗教和企业文化的真正结合是从此时开始的,这就是他们自称的“伦语加算盘”或“士魂商才”的企业文化。日本企业文化与宗教的结合并不是某个企业家凭空捏造出来,它的出现是其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性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也是其他国家不可能拥有象日本一样的企业文化的原因所在。
日本企业的人本主义管理思想与儒家的人本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两者是相通的,儒家仁学的核心是“修已”与“安人”,即安人必先修已;诚以待人;和以待人;关心、爱护、尊敬人;以德服人等。日本企业的人本主义管理思想也是以人的管理为中心,强调员工的教育培训。日本企业文化的精粹――大和精神,是儒家人本文化影响的产物。即把儒家人本思想的重视思想统治,讲求伦理道德与日本民族精神结合为一体,形成这一日本企业文化之魂。日本企业在对员工的教育培训中,也是以中国儒家人本思想中的“和”、“爱”、“诚”、“信”、“忠”为行为标准来提高员工素质的。儒学传入日本后,作为儒教的核心思想发生了变化。中国的儒学是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士大夫阶层的伦理道德,特别重视“仁”的思想,但是,由于日本的武士阶级儒家伦理 特别强调“忠”的思想森岛曾说:“如果说中国的儒教是以‘仁’为中心的儒教,因此,日本的忠诚,是儒家的核心儒家';。 ”这就是说,儒学传入日本后,虽然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的时间是长期的社会, 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它已不是中国原来的儒学,而是经过日本人加以改造,即使是流行的日本儒学宗教问题。
四、结束语
特有的日本企业文化,造就了世界第一流的企业效率和规模,也使日本成为今天的世界经济强国。当然,一种企业伦理的形成不可能是由某一单一因素决定的,其必然是哲学观念、企业制度、市场原则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值得思考的是,产生于中国的儒家思想,世代相传,却构成了日本企业伦理的核心部分,为日本企业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根基。现在我国国企改革正在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也是国企改革中的当务之急,这里我们探讨宗教对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目的是希望我们能够借鉴日本,走出一条新时代的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企业振兴之路。日本虽是深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但由于日本自身的文化特点,儒学文化的精髓并没有真正融化到日本民族的文化意识中并作为“优势文化”发挥作用。日本文化的精神实质形成于日本民族自己自古以来的生存方式上。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日本这一“儒教国家”进行更为符合实际的再诠释。
参考文献:
[1]陈为民:当代日本企业[M].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
[2]高增杰:日本近代成功的启示[M].中国和平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