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全球化的浪潮在促进各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挑战着各国的经济底线。洗钱行为的国际化,使得各国逃税行为频发,国家税收利益严重受损,一场打击洗钱行为,抵制国际逃税行为的运动逐渐兴起。国际社会在这方面的努力从未停止,然而打击国际逃税行为及洗钱行为,不仅需要国际合作,也需要各国国内法的完善,我们国家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实践中不断的学习和借鉴国外立法、制度的先进成果,加强反洗钱与反国际逃税工作的结合,维护我国自身的经济建设和经济利益。
【关键词】洗钱;国际逃税;法律规制
一、洗钱及国际逃税行为概论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1. 洗钱
现代各国法律对洗钱的解释不完全相同,金融机构反洗钱比较权威的机构巴塞尔银行法规及监管实践委员会,从金融交易角度对洗钱进行了描述:犯罪分子及其同伙利用金融系统将资金从一个帐户向另一个帐户作支付或转移,以掩盖款项的真实来源和受益所有权关系;或者利用金融系统提供的资金保管服务存放款项,即常言之“洗钱”。洗钱具有方式多样性、过程复杂性、对象特定性及活动国际性等特点。
2. 国际逃税
国际逃税指的是跨国纳税人有意识地利用国际税收管理的苦难和漏洞,采取向税务当局隐瞒、谎报、虚报等非法手段逃避有关国家税法或税收协定所规定的应当承担的纳税义务,或因疏忽大意而没有履行上述义务的行为。国际逃税具有主观上的欺诈故意,手段的非法性等特点。
(二) 洗钱与国际逃税之间的关系
1. 洗钱是国际逃税最终生效的过程
洗钱通俗讲是将非法收入的来源进行掩盖,以使其合法化;而逃税则隐含着合法的交易利润,使得干净的钱变成脏钱。一笔通过国际逃税得来的钱都需要进行“清洗”,才可以被重新利用,即洗钱是国际逃税最终生效的过程。
2.二者的滋生环境及方法相同
两者都是在监管或执行能力不强的环境中萌发的;两者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将资产放置于“避税天堂国家”。这些地方是指征税很少或者不征税的国家。
二、 规制洗钱和国际逃避税行为存在的法律困境
1.洗钱罪上游犯罪的范围不同
大多数国家都会规定逃税罪是洗钱罪的上游犯罪,这样规定的好处是,在认定其洗钱罪的同时,可以一并查出其逃税行为;然而,有一些国家没有将逃税罪洗钱罪纳入洗钱罪的上游犯罪,这就意味着,对仅仅来源于逃税罪的非法所得进行隐瞒、藏匿其真实情况等类似行为不能被定为洗钱罪。
2. 银行保密义务的阻碍
在国际税收征管和国际反洗钱工作中,银行保密制度常常会成为阻挠投资者母国获取税收情报等金融信息的重要阻碍。避税地的银行要保护其客户即外国投资者的金融隐私权,而投资者母国则出于保护本国税收公共利益和打击犯罪等目的要求避税地进行税收信息交换。
3. 双重定罪标准的限制
双重定罪标准是指,除了外国客户的本国法律认定其是税收犯罪外,依据东道国的法律也应当认定为税收犯罪,满足两国的法律的定罪标准才能真正认定为税收犯罪。双重定罪标准洗钱提供了安全保障,防止滥用外国管辖权来减损避税地国家提供的隐私权。
三、我国反洗钱与反国际逃税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反洗钱与反逃税法律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 洗钱罪的上游犯罪范围过窄
目前,我国《刑法》和《反洗钱法》中逃税罪不属于洗钱罪的上游犯罪,这一规定使得我国落后于国际立法趋势。为此我们建议将逃税罪增加为洗钱罪的上游犯罪,在立法上为通过打击洗钱追踪逃税行为提供正当性,更是为追踪国际逃税行为提供可靠依据。
2. 无有效的反洗钱管理体系及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合作机制
实践中获得情报信息最多的税务部门不是反洗钱的部门,而反洗钱部门很少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协调,导致很多有用信息都获取不到。同时,反洗钱监管部门内部之间协调性差,反洗钱成员单位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导致我国反洗钱管理体一直低效运转,无法发挥作用。
3.我国税收透明度及信息交换水平不高
我国不高的税收透明度及信息交换水平,使得我国在打击洗钱及国际逃税行为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无依据可言;同时,由于我国自身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国家不愿意与我国合作,这一切使得我国在打击洗钱及国际逃税行为时变得越来越难做。
4.相关税务管理人员洗钱知识匮乏
我国税收监管人员的相关知识比较匮乏,尤其是对洗钱行为的理解。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知道洗钱的来龙去脉,对洗钱的过程以及当下新流行的洗钱手段也是知之甚少。这些人员反洗钱意识的薄弱及反洗钱知识的缺乏,直接影响到实践中我国反洗钱工作的开展。
自英国《金融时报》今年6月7日报道称,世界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瑞士承诺,将自动向其他国家交出外国人账户的详细资料,象征着瑞士告别几百年来坚持保护银行客户隐私的做法。这是全球打击国际逃税举措的最重大突破之一。我们也开始看到了这一保护洗钱及国际逃税的土壤开始崩塌,打击洗钱及国际逃税行为将越来越多的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我们也就更有信心的将这一打击行为进行到底。
【关键词】洗钱;国际逃税;法律规制
一、洗钱及国际逃税行为概论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1. 洗钱
现代各国法律对洗钱的解释不完全相同,金融机构反洗钱比较权威的机构巴塞尔银行法规及监管实践委员会,从金融交易角度对洗钱进行了描述:犯罪分子及其同伙利用金融系统将资金从一个帐户向另一个帐户作支付或转移,以掩盖款项的真实来源和受益所有权关系;或者利用金融系统提供的资金保管服务存放款项,即常言之“洗钱”。洗钱具有方式多样性、过程复杂性、对象特定性及活动国际性等特点。
2. 国际逃税
国际逃税指的是跨国纳税人有意识地利用国际税收管理的苦难和漏洞,采取向税务当局隐瞒、谎报、虚报等非法手段逃避有关国家税法或税收协定所规定的应当承担的纳税义务,或因疏忽大意而没有履行上述义务的行为。国际逃税具有主观上的欺诈故意,手段的非法性等特点。
(二) 洗钱与国际逃税之间的关系
1. 洗钱是国际逃税最终生效的过程
洗钱通俗讲是将非法收入的来源进行掩盖,以使其合法化;而逃税则隐含着合法的交易利润,使得干净的钱变成脏钱。一笔通过国际逃税得来的钱都需要进行“清洗”,才可以被重新利用,即洗钱是国际逃税最终生效的过程。
2.二者的滋生环境及方法相同
两者都是在监管或执行能力不强的环境中萌发的;两者常用的方法之一是将资产放置于“避税天堂国家”。这些地方是指征税很少或者不征税的国家。
二、 规制洗钱和国际逃避税行为存在的法律困境
1.洗钱罪上游犯罪的范围不同
大多数国家都会规定逃税罪是洗钱罪的上游犯罪,这样规定的好处是,在认定其洗钱罪的同时,可以一并查出其逃税行为;然而,有一些国家没有将逃税罪洗钱罪纳入洗钱罪的上游犯罪,这就意味着,对仅仅来源于逃税罪的非法所得进行隐瞒、藏匿其真实情况等类似行为不能被定为洗钱罪。
2. 银行保密义务的阻碍
在国际税收征管和国际反洗钱工作中,银行保密制度常常会成为阻挠投资者母国获取税收情报等金融信息的重要阻碍。避税地的银行要保护其客户即外国投资者的金融隐私权,而投资者母国则出于保护本国税收公共利益和打击犯罪等目的要求避税地进行税收信息交换。
3. 双重定罪标准的限制
双重定罪标准是指,除了外国客户的本国法律认定其是税收犯罪外,依据东道国的法律也应当认定为税收犯罪,满足两国的法律的定罪标准才能真正认定为税收犯罪。双重定罪标准洗钱提供了安全保障,防止滥用外国管辖权来减损避税地国家提供的隐私权。
三、我国反洗钱与反国际逃税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反洗钱与反逃税法律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 洗钱罪的上游犯罪范围过窄
目前,我国《刑法》和《反洗钱法》中逃税罪不属于洗钱罪的上游犯罪,这一规定使得我国落后于国际立法趋势。为此我们建议将逃税罪增加为洗钱罪的上游犯罪,在立法上为通过打击洗钱追踪逃税行为提供正当性,更是为追踪国际逃税行为提供可靠依据。
2. 无有效的反洗钱管理体系及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合作机制
实践中获得情报信息最多的税务部门不是反洗钱的部门,而反洗钱部门很少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协调,导致很多有用信息都获取不到。同时,反洗钱监管部门内部之间协调性差,反洗钱成员单位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导致我国反洗钱管理体一直低效运转,无法发挥作用。
3.我国税收透明度及信息交换水平不高
我国不高的税收透明度及信息交换水平,使得我国在打击洗钱及国际逃税行为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无依据可言;同时,由于我国自身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国家不愿意与我国合作,这一切使得我国在打击洗钱及国际逃税行为时变得越来越难做。
4.相关税务管理人员洗钱知识匮乏
我国税收监管人员的相关知识比较匮乏,尤其是对洗钱行为的理解。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知道洗钱的来龙去脉,对洗钱的过程以及当下新流行的洗钱手段也是知之甚少。这些人员反洗钱意识的薄弱及反洗钱知识的缺乏,直接影响到实践中我国反洗钱工作的开展。
自英国《金融时报》今年6月7日报道称,世界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瑞士承诺,将自动向其他国家交出外国人账户的详细资料,象征着瑞士告别几百年来坚持保护银行客户隐私的做法。这是全球打击国际逃税举措的最重大突破之一。我们也开始看到了这一保护洗钱及国际逃税的土壤开始崩塌,打击洗钱及国际逃税行为将越来越多的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我们也就更有信心的将这一打击行为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