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朱自清在20世纪的文學史上可谓是独树一帜,他的散文不同于其他文学家,有着自己的风格和特点,表现尤为突出的是他散文的艺术美。朱自清散文的感情真挚自然流出,整体的结构较为严谨,加上生动活泼的语言,读起来朗朗上口。朱自清的散文被人们称为“充满着诗情画意”。细细品味,语言的独特运用无疑是朱自清散文艺术风格独特性形成的主要原因。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朱自清多篇散文进行展示学习,可谓是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着重探究如何引导学生分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美。
【关键词】学生;朱自清散文;艺术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朱自清作为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家,在我国文学界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享誉,他独特的散文创作特点可以更为直接地发现,文学的开放性、美学追求都为学生的阅读和品味提供了一定的空间。翻看初中语文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好几篇都是朱自清的散文,同时朱自清的散文集也被列入初中生必读的阅读书目中。朱自然的散文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它的语言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能够给人以画面的效果,呈现出一种别样的艺术美。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粗略谈一下如何引导学生分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美。
一、色彩想象,感受绘画美
朱自清散文如画,不仅表现在其动静结合地展示出一幅画,给人以立体感,而且还赋予了其丰富的色彩。色彩是绘画中的核心内容,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和价值,一幅画没有色彩很多时候就失去其韵味。世间万物本身是绚丽多彩的,对于事物的追求也是多元化的。写作如同绘画一般,讲究对色彩的运用。朱自清散文创作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展示其语言上的风格。对此,笔者在教学中,从色彩入手,引导学生感受绘画美。即:阅读文本,从中找出色彩,将其单独罗列出来,跟随作者的描述去想象。
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教学内容时,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写景抒情,整个散文给人呈现的是一副“春画”,单独让学生阅读,学生不能够深入了解,更多的是去读,了解文本表达的内容,体会不到作者想要表达的那种情绪,感受不到艺术的韵味,进而也就不能够很好地鉴赏朱自清散文。对此,笔者首先让学生找出文章中色彩的描写,诸如“嫩嫩的、绿绿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树叶绿的发亮,小草也青的逼你的眼”,之后,让学生对这几句话独立地进行品读想象,将色彩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幅画卷,感受色彩,体会散文呈现出的自然和谐,感受色彩绚丽的绘画美。
二、反复朗读,体会音乐美
朱自清散文的另一个明显性特点在于对修辞手法的运用。无论他的哪篇散文,我们都可以看到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其目的在于能够很好地彰显某种情绪,更直接地表达情感的变化。这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赋予了文本一定的节奏感,从而为散文本身的品读增加了一份韵律感,给人以别样的音乐美。而这个感觉需要学生反复读才能够感受到。对此,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反复进行语言朗读,体会散文语言朗朗上口的音乐美。
如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反复去吟读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段落,诸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 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让学生首先去分析其中运用了哪些语言修辞手法,之后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蓬勃生机、活力四射的感觉。这样,在反复的朗读中,学生很容易发现自己在读的过程中语言呈现的是轻快、明朗,时而变化的,整体会形成一种节奏,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同时笔者倡导学生在朗读双声、叠韵、叠音时,做好时间的把控,诸如停顿、转折等,让学生读出散文的节奏感,进而感受到朱自清散文的音乐美。
三、口语儿化,感悟通俗美
朱自清散文从语言的角度来说,一直透着生活气息,用语看似很随意,很多时候是将生活中最为常用的语言形式搬到文本中来,表现最为明显的是他口语儿化的使用。品读朱自清的散文更觉得像是生活中的“拉家常”,语言很是随和、亲切、自然,而这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无疑是通俗美。对此,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去感受文本中作者的语言用语特点,进而从口语儿化的过程中感悟其散文的通俗美。
如笔者让学生通过整篇阅读,找出文本中作者用语的口语儿化相关句子,诸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似的。”“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等,这些语言读起来很常见,但是放在这里能够让人感受出不一样的韵味,能够从根本启发学生对朱自清散文语言口语化的热爱和尝试,领悟到其通俗美。
总的来说,朱自清在我国文学家中享有名誉,他散文的独特艺术特点吸引了很多学者去研究,初中语文教材更是选取他的多篇文章来让学生学习、品读、鉴赏。可以说深入学习朱自清的散文,领悟朱自清散文的内在艺术美,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语文素养。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引导学生自主感悟为主,真正意义上形成学生个体对朱自清散文的阅读体验,进而升华学生的语文技能和 素养。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朱自清散文精选[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2]禹明.初中语文教学活动设计案例精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学生;朱自清散文;艺术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朱自清作为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家,在我国文学界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享誉,他独特的散文创作特点可以更为直接地发现,文学的开放性、美学追求都为学生的阅读和品味提供了一定的空间。翻看初中语文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好几篇都是朱自清的散文,同时朱自清的散文集也被列入初中生必读的阅读书目中。朱自然的散文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它的语言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能够给人以画面的效果,呈现出一种别样的艺术美。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粗略谈一下如何引导学生分析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美。
一、色彩想象,感受绘画美
朱自清散文如画,不仅表现在其动静结合地展示出一幅画,给人以立体感,而且还赋予了其丰富的色彩。色彩是绘画中的核心内容,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和价值,一幅画没有色彩很多时候就失去其韵味。世间万物本身是绚丽多彩的,对于事物的追求也是多元化的。写作如同绘画一般,讲究对色彩的运用。朱自清散文创作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展示其语言上的风格。对此,笔者在教学中,从色彩入手,引导学生感受绘画美。即:阅读文本,从中找出色彩,将其单独罗列出来,跟随作者的描述去想象。
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教学内容时,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写景抒情,整个散文给人呈现的是一副“春画”,单独让学生阅读,学生不能够深入了解,更多的是去读,了解文本表达的内容,体会不到作者想要表达的那种情绪,感受不到艺术的韵味,进而也就不能够很好地鉴赏朱自清散文。对此,笔者首先让学生找出文章中色彩的描写,诸如“嫩嫩的、绿绿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树叶绿的发亮,小草也青的逼你的眼”,之后,让学生对这几句话独立地进行品读想象,将色彩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幅画卷,感受色彩,体会散文呈现出的自然和谐,感受色彩绚丽的绘画美。
二、反复朗读,体会音乐美
朱自清散文的另一个明显性特点在于对修辞手法的运用。无论他的哪篇散文,我们都可以看到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其目的在于能够很好地彰显某种情绪,更直接地表达情感的变化。这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赋予了文本一定的节奏感,从而为散文本身的品读增加了一份韵律感,给人以别样的音乐美。而这个感觉需要学生反复读才能够感受到。对此,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反复进行语言朗读,体会散文语言朗朗上口的音乐美。
如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反复去吟读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段落,诸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 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让学生首先去分析其中运用了哪些语言修辞手法,之后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蓬勃生机、活力四射的感觉。这样,在反复的朗读中,学生很容易发现自己在读的过程中语言呈现的是轻快、明朗,时而变化的,整体会形成一种节奏,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同时笔者倡导学生在朗读双声、叠韵、叠音时,做好时间的把控,诸如停顿、转折等,让学生读出散文的节奏感,进而感受到朱自清散文的音乐美。
三、口语儿化,感悟通俗美
朱自清散文从语言的角度来说,一直透着生活气息,用语看似很随意,很多时候是将生活中最为常用的语言形式搬到文本中来,表现最为明显的是他口语儿化的使用。品读朱自清的散文更觉得像是生活中的“拉家常”,语言很是随和、亲切、自然,而这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无疑是通俗美。对此,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去感受文本中作者的语言用语特点,进而从口语儿化的过程中感悟其散文的通俗美。
如笔者让学生通过整篇阅读,找出文本中作者用语的口语儿化相关句子,诸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似的。”“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等,这些语言读起来很常见,但是放在这里能够让人感受出不一样的韵味,能够从根本启发学生对朱自清散文语言口语化的热爱和尝试,领悟到其通俗美。
总的来说,朱自清在我国文学家中享有名誉,他散文的独特艺术特点吸引了很多学者去研究,初中语文教材更是选取他的多篇文章来让学生学习、品读、鉴赏。可以说深入学习朱自清的散文,领悟朱自清散文的内在艺术美,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语文素养。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引导学生自主感悟为主,真正意义上形成学生个体对朱自清散文的阅读体验,进而升华学生的语文技能和 素养。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朱自清散文精选[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2]禹明.初中语文教学活动设计案例精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