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同时,要具备良好的品质素养,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针对体育学科教学内容及教学特点,积极探究多样化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美劳综合素养。本文就基于核心素养在小学体育课堂开展道德教育的策略进行探究,以期对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水平及学生的德育品质有所增益。
素质教育理念下,要求学生实现美劳全面均衡发展。因此,需要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将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体育学科特点及教学内容,展开有效的德育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精神和品质素养。
1 教师要严格自我要求发挥言传身教作用
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为学生所关注和模仿,并对其思想和言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展开有效的德育教育,需要教师首先要严格自我要求,为学生形成良好表率:一是严格按照体育规范和教学要求,使用专业的体育教学用语、文明用语及动作示范,上课不迟到早退,按要求着运动装,以自己的言行教育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二是在运动项目教学中,要求学生达标的训练量,自己也要保证完成相应的训练量,对于自己在教学中不规范的动作,要严格要求重新示范,直到动作符合规范,以此对学生的课堂训练形成约束和教育,发挥自身良好的言传身教的作用。
2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通过体育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对于提升学生体质和体能、培养学生良好体育品质有着积极的作用。需要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做好教学设计,以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使其有意识地克服心理及身体因素,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以及掌握科学、规范的运动技巧,为强健学生体能、培养其良好的体育精神奠定良好的条件。
3 围绕其身心良好发展强化健康意识教育
为了促进小学生身体良好生长发育,需要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加强健康意识教育,通过具体的项目教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运动及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掌握正确的运动姿势和规范动作,以避免不正确的运动习惯、运动动作影响学生的身体发育和身心健康。对于学生不规范的动作,教师可为其讲明危害,并及时加以纠正。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将体育与美育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直接关系着人的体态美、健康美、精神美,并有意识地按照教学规范进行体育训练。通过这种健康意识和美育教育,使学生在规范的队形队列练习、肢体协调训练、各体育项目动作规范训练中形成正确的站、坐姿、走姿等以及其动作要领,在增进学生体能、促进健康的同时,帮助学生领悟体育的美,感悟健康的意义,实现其身心健康发展。
4 将德育教育渗透于体育课堂教学各细节
体育课堂各项目和具体动作的教学中,包含有很多具体细节,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观察把握这些细节,并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如,在项目训练中注意身体动作避免伤害其他同学,课中课后要爱护体育器材,主动帮助老师整理维护器材,上课期间认真遵守课堂纪律,不随意打闹,帮助动作技巧掌握慢的同学进行示范指导等,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养成良好的运动素养及体育道德品质。对于学生表现的这些品质,老师要及时表扬,以激发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类似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需要老师善于发现并运用于德育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德育品质。
5 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体育精神和品质
体育运动是一项关于人的体能、精神、毅力和品质的综合考验,通过体育项目教学,观察学生在遇到困难和阻力时的态度和表现,可以体现出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特质。如,有的学生怕苦怕累,有的学生勤奋努力,有的学生自私自利,有的学生宽容大度,有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动作协调性,有的则运动能力较差等。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传授运动技能的同时,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德育表现,要充分肯定其运动中表现出的优点,并针对其不足加以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克服自身不足。為了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可以以我国一些著名运动员为例,如,刘翔、刘国梁、郭晶晶等在不同体育项目中刻苦训练、为国增光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生动的体育精神、运动品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坚强果敢、机智灵活、团结互助、不怕失败等良好的体育素养和思想品质。
综上所述,小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为了帮助其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掌握正确的运动技能、树立良好的体育精神和道德品质,需要教师借助体育教学,融合德育教育,不断优化学生的立运动能力、健康意识和体育精神,促进学生美劳全面均衡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金鹰小学)
素质教育理念下,要求学生实现美劳全面均衡发展。因此,需要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将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体育学科特点及教学内容,展开有效的德育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精神和品质素养。
1 教师要严格自我要求发挥言传身教作用
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为学生所关注和模仿,并对其思想和言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展开有效的德育教育,需要教师首先要严格自我要求,为学生形成良好表率:一是严格按照体育规范和教学要求,使用专业的体育教学用语、文明用语及动作示范,上课不迟到早退,按要求着运动装,以自己的言行教育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二是在运动项目教学中,要求学生达标的训练量,自己也要保证完成相应的训练量,对于自己在教学中不规范的动作,要严格要求重新示范,直到动作符合规范,以此对学生的课堂训练形成约束和教育,发挥自身良好的言传身教的作用。
2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通过体育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对于提升学生体质和体能、培养学生良好体育品质有着积极的作用。需要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做好教学设计,以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使其有意识地克服心理及身体因素,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以及掌握科学、规范的运动技巧,为强健学生体能、培养其良好的体育精神奠定良好的条件。
3 围绕其身心良好发展强化健康意识教育
为了促进小学生身体良好生长发育,需要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加强健康意识教育,通过具体的项目教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运动及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掌握正确的运动姿势和规范动作,以避免不正确的运动习惯、运动动作影响学生的身体发育和身心健康。对于学生不规范的动作,教师可为其讲明危害,并及时加以纠正。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将体育与美育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直接关系着人的体态美、健康美、精神美,并有意识地按照教学规范进行体育训练。通过这种健康意识和美育教育,使学生在规范的队形队列练习、肢体协调训练、各体育项目动作规范训练中形成正确的站、坐姿、走姿等以及其动作要领,在增进学生体能、促进健康的同时,帮助学生领悟体育的美,感悟健康的意义,实现其身心健康发展。
4 将德育教育渗透于体育课堂教学各细节
体育课堂各项目和具体动作的教学中,包含有很多具体细节,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观察把握这些细节,并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如,在项目训练中注意身体动作避免伤害其他同学,课中课后要爱护体育器材,主动帮助老师整理维护器材,上课期间认真遵守课堂纪律,不随意打闹,帮助动作技巧掌握慢的同学进行示范指导等,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养成良好的运动素养及体育道德品质。对于学生表现的这些品质,老师要及时表扬,以激发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类似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需要老师善于发现并运用于德育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德育品质。
5 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体育精神和品质
体育运动是一项关于人的体能、精神、毅力和品质的综合考验,通过体育项目教学,观察学生在遇到困难和阻力时的态度和表现,可以体现出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特质。如,有的学生怕苦怕累,有的学生勤奋努力,有的学生自私自利,有的学生宽容大度,有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动作协调性,有的则运动能力较差等。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传授运动技能的同时,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德育表现,要充分肯定其运动中表现出的优点,并针对其不足加以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克服自身不足。為了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可以以我国一些著名运动员为例,如,刘翔、刘国梁、郭晶晶等在不同体育项目中刻苦训练、为国增光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生动的体育精神、运动品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坚强果敢、机智灵活、团结互助、不怕失败等良好的体育素养和思想品质。
综上所述,小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为了帮助其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掌握正确的运动技能、树立良好的体育精神和道德品质,需要教师借助体育教学,融合德育教育,不断优化学生的立运动能力、健康意识和体育精神,促进学生美劳全面均衡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金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