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出去听课,看到人家的学生说起话来有条有理,甚至出口成章,真是羡慕至极。后来从一位资深的教育专家报告中顿悟:学好语文,重在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小学语文教材,文辞优美,意味隽永,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而儿童的大脑是一片亟须开恳的沃土,如何将两者联系起来,这条纽带就是教师创造性地挖掘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一、师生合作,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低年级的孩子朗读课文大多是唱读,很难把握语气、语调,而且注意力保持时间比较短,这就需要教师从培养学生“兴趣”着手。那么,如何在朗读实践中既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范读,可以把孩子带入学习的氛围;教师对于重点句子的朗读指导,可以帮助孩子准确地把握语气。为此,教师要参与学生的朗读实践,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比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可以进行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一名学生朗读小蝌蚪的话,一名学生朗读旁白,教师朗读鲤鱼妈妈、乌龟妈妈、青蛙妈妈的话。教师的参与除了可以加强学生对朗读语气的准确把握,使师生在平等中交流、合作、共同切磋外,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
二、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古诗的意境耐人寻味,整齐的句式不仅给人以视觉的美感,而且读起来清新、隽永、朗朗上口。课本中所选的几首诗,既贴近学生生活又充满童趣,重要的是还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比如:《所见》这首诗,作者好像故意给小朋友留下了悬念,牧童捉到蝉了吗?后来怎样?可以让学生续编故事讲给同学听;还有《咏柳》一诗,由于课本中对于这首诗的安排比较合理,正值北方万物复苏,柳叶吐新,可以让学生观察春天的柳树,说说柳叶像什么,再把想象到的写下来,写出春天柳树的美,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注意身边的事物变化,享受到大自然无穷的乐趣,同时使他们的想象力得到发展。
三、巧抓时机,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枯燥的讲解令学生久而生厌,教师不失时机地解放学生的双手,为学生创造表达欲望的机会,会使语文教学既富有活力,又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比如我们在学习《画风》一课时,学生读了课文后知道小艺、李卫,还有丹丹分别用自己的方法画了风,他们也跃跃欲试,我就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也来画风。有的画晾晒的衣服被风吹得飘起来;有的画小朋友高高兴兴去上学,胸前的红领巾好像在飞舞;有的画大树的枝条在风中摇曳;还有的画了几片乌云,几粒沙子,塑料袋停留在半空中,还提醒大家说:“不要乱扔垃圾,注意环保!”
画,本身就是根据己有表象加以再创造的结果。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让学生感到语文的学习是那样充满情趣,丰富多彩。
四、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学习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是一个人表达观点、抒发感情、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塑造健全的人格,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贯穿于我们的教学活动当中。
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这正好入冬,下了一场大雪。小朋友们对课文冬天这段描写特别感兴趣,我就趁机问他们:“为什么特别喜欢这一段呢?”
有的说“喜欢小松鼠,你看它多聪明,知道秋收冬藏,冬天,它不会为没有食物发愁。”;有的说:“小松鼠还出来散步,写得像人一样,非常有趣。”;有的说“黑熊就没有小松鼠有心计,它不会秋收冬藏,没有吃的,馋得只能舔脚掌,多脏!”; 有的说“那是黑熊过冬的一种方式,它的脚掌上有胼胝体,为它提供营养。”也有的小朋友提到关于描写雪的句子: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是的,我们这也正下了一场雪,而且还有树挂,我们一起出去赏雪,观察冬天,听听冬天,亲亲冬天,好不好?
孩子们在我的指导下观察,聆听、亲近这个冰清玉洁的世界,回到教室里我就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说:看到了满树的银条,亮晶晶的!那根根银条,就像小姑娘的辫子从树上垂下来。地上布满了雪,就像铺上了一张雪白的大地毯!小麻雀在银色的枝条间,在雪白的地毯上蹦来跳去,可能因为哪都是凉的,又很滑吧?
“你们又听到了什么呢?”
学生说:我走在雪地上,脚下响起咯吱咯吱的声音。这声音像什么呢?像唱歌,像一首乐曲……
“走进这粉妆玉砌的世界,你们又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说:清爽!
天和地一片洁白,美极了!
我喜欢雪的世界!
……
至此,学生走进文本又走出文本,提升能力,学以致用。这个充分利用文本资源拓展延伸的過程,就是学生调动各种感官感知、感受、想象、表达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途径。
总之,低年级的小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蕴藏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但愿有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付诸语文教学实践,让我们的学生如一株百合,开了是一朵花,聚合是一枚果。
(作者单位:辽阳市辽阳县小屯镇中心小学 辽宁辽阳)
出去听课,看到人家的学生说起话来有条有理,甚至出口成章,真是羡慕至极。后来从一位资深的教育专家报告中顿悟:学好语文,重在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小学语文教材,文辞优美,意味隽永,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而儿童的大脑是一片亟须开恳的沃土,如何将两者联系起来,这条纽带就是教师创造性地挖掘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一、师生合作,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低年级的孩子朗读课文大多是唱读,很难把握语气、语调,而且注意力保持时间比较短,这就需要教师从培养学生“兴趣”着手。那么,如何在朗读实践中既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范读,可以把孩子带入学习的氛围;教师对于重点句子的朗读指导,可以帮助孩子准确地把握语气。为此,教师要参与学生的朗读实践,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比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可以进行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一名学生朗读小蝌蚪的话,一名学生朗读旁白,教师朗读鲤鱼妈妈、乌龟妈妈、青蛙妈妈的话。教师的参与除了可以加强学生对朗读语气的准确把握,使师生在平等中交流、合作、共同切磋外,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
二、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古诗的意境耐人寻味,整齐的句式不仅给人以视觉的美感,而且读起来清新、隽永、朗朗上口。课本中所选的几首诗,既贴近学生生活又充满童趣,重要的是还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比如:《所见》这首诗,作者好像故意给小朋友留下了悬念,牧童捉到蝉了吗?后来怎样?可以让学生续编故事讲给同学听;还有《咏柳》一诗,由于课本中对于这首诗的安排比较合理,正值北方万物复苏,柳叶吐新,可以让学生观察春天的柳树,说说柳叶像什么,再把想象到的写下来,写出春天柳树的美,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注意身边的事物变化,享受到大自然无穷的乐趣,同时使他们的想象力得到发展。
三、巧抓时机,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枯燥的讲解令学生久而生厌,教师不失时机地解放学生的双手,为学生创造表达欲望的机会,会使语文教学既富有活力,又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比如我们在学习《画风》一课时,学生读了课文后知道小艺、李卫,还有丹丹分别用自己的方法画了风,他们也跃跃欲试,我就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也来画风。有的画晾晒的衣服被风吹得飘起来;有的画小朋友高高兴兴去上学,胸前的红领巾好像在飞舞;有的画大树的枝条在风中摇曳;还有的画了几片乌云,几粒沙子,塑料袋停留在半空中,还提醒大家说:“不要乱扔垃圾,注意环保!”
画,本身就是根据己有表象加以再创造的结果。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让学生感到语文的学习是那样充满情趣,丰富多彩。
四、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学习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是一个人表达观点、抒发感情、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塑造健全的人格,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贯穿于我们的教学活动当中。
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这正好入冬,下了一场大雪。小朋友们对课文冬天这段描写特别感兴趣,我就趁机问他们:“为什么特别喜欢这一段呢?”
有的说“喜欢小松鼠,你看它多聪明,知道秋收冬藏,冬天,它不会为没有食物发愁。”;有的说:“小松鼠还出来散步,写得像人一样,非常有趣。”;有的说“黑熊就没有小松鼠有心计,它不会秋收冬藏,没有吃的,馋得只能舔脚掌,多脏!”; 有的说“那是黑熊过冬的一种方式,它的脚掌上有胼胝体,为它提供营养。”也有的小朋友提到关于描写雪的句子: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是的,我们这也正下了一场雪,而且还有树挂,我们一起出去赏雪,观察冬天,听听冬天,亲亲冬天,好不好?
孩子们在我的指导下观察,聆听、亲近这个冰清玉洁的世界,回到教室里我就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说:看到了满树的银条,亮晶晶的!那根根银条,就像小姑娘的辫子从树上垂下来。地上布满了雪,就像铺上了一张雪白的大地毯!小麻雀在银色的枝条间,在雪白的地毯上蹦来跳去,可能因为哪都是凉的,又很滑吧?
“你们又听到了什么呢?”
学生说:我走在雪地上,脚下响起咯吱咯吱的声音。这声音像什么呢?像唱歌,像一首乐曲……
“走进这粉妆玉砌的世界,你们又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说:清爽!
天和地一片洁白,美极了!
我喜欢雪的世界!
……
至此,学生走进文本又走出文本,提升能力,学以致用。这个充分利用文本资源拓展延伸的過程,就是学生调动各种感官感知、感受、想象、表达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途径。
总之,低年级的小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蕴藏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但愿有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付诸语文教学实践,让我们的学生如一株百合,开了是一朵花,聚合是一枚果。
(作者单位:辽阳市辽阳县小屯镇中心小学 辽宁辽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