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以及“生本理念 ”的普及,我国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 以教师讲授为主体 ”逐渐转变为“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我们可以将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定义为一种教学技艺,只有掌握好这门教学技艺,历史的课堂教学效果才能真正得到提高,提问的作用才能真正体现出来,从而摆脱“ 假热闹 ”的课堂现象。历史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学问题,教学问题是完成教学的必需手段与内容,而一堂成功的历史课,更离不开好的教学问题,教师所设计的教学问题是否有质量,会直接影响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缘起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以及“生本理念”的普及,我国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体”逐渐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那种教师在讲台上一站就是一节课,“下课铃声不响,教师的嘴不停”的现象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学生逐渐参与到了历史学习当中。伴随着教师的提问,将学生吸引到历史课程中来,师生在合作中完成历史教学。学生的情绪提高了,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自然而然就提升了。
但是在这个现象的背后,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其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一堂历史课中,老师积极地提问,学生主动地回答,在热热闹闹中结束了课堂,但是热闹过后往往发现,学生头脑空空,该学到的知识没有学到,该掌握的技能没有掌握,思想方面的提升更是空谈。透过这个现象,我们可以将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定义为一种教学技艺,只掌握好这门教学技艺,历史的课堂教学效果才能真正得到提高,提问的作用才能真正体现出来,从而摆脱“假热闹”的课堂现象。
二、问题设计的重要性
(一)学生层面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对人类的历史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
实意义,养成爱国主义情感。”以上是课标对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在学生这个层面所提出的要求或者说构想,要达成这种要求和构想,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是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二)教师层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積极地开动脑筋学习、内化教师所教的知识、技能和思想教育”“学生对教师所教的内容接受、内化的效果如何,是教师的教学成效的最确切地反映。”学生对待历史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既要注重教的内容,还要注意教的方法,设计出好的教学问题,才能使历史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使历史课堂“活起来”。反之,则可能事倍功半。
(三)历史课堂层面
一节优质而有效的课堂,其中的教学问题必然对这节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历史课堂层面来说,问题设计的好坏,会对历史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一个直接的影响。历史课不同于其他科目诸如数学、物理等,它不需要繁杂庞多的计算和验证步骤;也不像语文、英语等,需要逐字逐句的推敲。历史课是一种文化和精神层面的了解与传承,加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历史课堂提出要求,要变教师的单向传授为师生双向的、合作的学习,因此,教学问题是历史课堂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只有让学生敢开口、能开口,最后才能转变为会开口。学生敢于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想法,他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才会加深,才会形成自己对历史的理解。
三、问题设计的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即课堂学习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教学的组织者,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思考。教学问题作为历史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显而易见,它的设计需要一
些策略。本文从学生、教师、教材三个层面,探究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策略。
(一)学生层面
1.实用性
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应充分到设计的问题的实用性,设计出适合当前年龄段学生的教学问题:既不要设计得太简单,让学生丧失探究与思考的欲望;也不要设计的过于复杂,让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与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得出一个较为满意的答案。实用性是历史课堂教学问题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方面,因为问题设计出来就是为了应用的,实用的问题才有应用的必要。
2.分层性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形势是:小学内容过于简单,而初中内容相较于小学内容而言,难度大大提升,内容也大大增加。因此,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会异常吃力。教学问题的设计,要考虑学生之间水平的差异,既要照顾后进生,也要兼顾先进生,更不能忽略了中间部分的学生群体。因此,教学问题在设计上,必须要分层,设计出符合学生当前学习水平的问题,这样才能让所有
的学生都有进步,都能进步。
(二)教师层面
1.考虑个人教学水平
初中历史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还应当考虑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素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要注意设计出的问题要在自己的把控之内。特别是年轻教师,刚刚从学生的身份转变为教师的身份,对教育事业充满了一腔热血,但是教学水平相对一些教龄时间长的老教师来说还有一些欠缺,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要多参考他人的意见、多查阅资料、吸取他人的一些成功经验。
2.考虑教学资源(扬长避短)
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还要充分考虑所处的环境和教学资源。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自身所处的教学环境和资源,合理利用已经配备的教学设备,让这些设备发挥应有的作用;也要避免出现设计问题时没有考虑教学环境,设计出的问题无法顺利实施的现象。扬长避短,使设计出的问题在能够实施的范围之内。 (三)教材层面
1.符合课标和教学目标要求
在设计教学问题的时候,要符合课标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归根到底,设计问题的目的是完成课标和教学目标,因此,必须保证设计的问题要与课标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一致,这样才有后续操作的空间。反之,如果设计问题一开始就偏离了课标和教学目标,那么就算设计出再丰富、再有特点的问题,也是没有价值可言的。
2.做好前后衔接
目前部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 采取时序与主题相结合、中外历史分述的通史体”“按照点线结合的方式编排教学内容,点是具体生动的重大历史事实,线是社会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初中历史教科书在内容编排上具有知识联系密切、连贯性较强的特点。因此,在关于这部分内容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注意问题之间的连贯性,做好前后问题的衔接,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建构出自己脑海中历史知识的框架,既有助于学生历史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
3.创新性
当今社会是信息数字化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因而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也要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初中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阶段,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感。因此,历史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研究教材,研究当代最新的历史教研成果,设计出新颖、有吸引力的问题,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也提高了自身的历史专业素养和教学技术。不过,创新的“新”,是有条件的“新”,要在课标和教学目标的范围内进行创新,切不可为了创新而越界,造成不良后果,既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的成长。
四、结语
综上,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初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好的问题设计,既能提升课堂效果,增强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启发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贯彻“立德树人”的目标;又能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促进教师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问题设计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和历史教师的一项必备技能,必定会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历史教学永无止境,问题设计亦如是,历史教育工作者应在新课改的潮流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李伟峰.高中历史教学“问题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2]吴亚萍,王芳.备课的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计强.中学历史问题教学与问题设计[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10):28-30.
[4]于友西,赵亚夫.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缘起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以及“生本理念”的普及,我国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体”逐渐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那种教师在讲台上一站就是一节课,“下课铃声不响,教师的嘴不停”的现象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学生逐渐参与到了历史学习当中。伴随着教师的提问,将学生吸引到历史课程中来,师生在合作中完成历史教学。学生的情绪提高了,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自然而然就提升了。
但是在这个现象的背后,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其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一堂历史课中,老师积极地提问,学生主动地回答,在热热闹闹中结束了课堂,但是热闹过后往往发现,学生头脑空空,该学到的知识没有学到,该掌握的技能没有掌握,思想方面的提升更是空谈。透过这个现象,我们可以将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定义为一种教学技艺,只掌握好这门教学技艺,历史的课堂教学效果才能真正得到提高,提问的作用才能真正体现出来,从而摆脱“假热闹”的课堂现象。
二、问题设计的重要性
(一)学生层面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对人类的历史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
实意义,养成爱国主义情感。”以上是课标对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在学生这个层面所提出的要求或者说构想,要达成这种要求和构想,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是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二)教师层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積极地开动脑筋学习、内化教师所教的知识、技能和思想教育”“学生对教师所教的内容接受、内化的效果如何,是教师的教学成效的最确切地反映。”学生对待历史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既要注重教的内容,还要注意教的方法,设计出好的教学问题,才能使历史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使历史课堂“活起来”。反之,则可能事倍功半。
(三)历史课堂层面
一节优质而有效的课堂,其中的教学问题必然对这节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历史课堂层面来说,问题设计的好坏,会对历史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一个直接的影响。历史课不同于其他科目诸如数学、物理等,它不需要繁杂庞多的计算和验证步骤;也不像语文、英语等,需要逐字逐句的推敲。历史课是一种文化和精神层面的了解与传承,加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历史课堂提出要求,要变教师的单向传授为师生双向的、合作的学习,因此,教学问题是历史课堂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只有让学生敢开口、能开口,最后才能转变为会开口。学生敢于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想法,他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才会加深,才会形成自己对历史的理解。
三、问题设计的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即课堂学习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教学的组织者,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思考。教学问题作为历史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显而易见,它的设计需要一
些策略。本文从学生、教师、教材三个层面,探究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策略。
(一)学生层面
1.实用性
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应充分到设计的问题的实用性,设计出适合当前年龄段学生的教学问题:既不要设计得太简单,让学生丧失探究与思考的欲望;也不要设计的过于复杂,让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与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得出一个较为满意的答案。实用性是历史课堂教学问题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方面,因为问题设计出来就是为了应用的,实用的问题才有应用的必要。
2.分层性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形势是:小学内容过于简单,而初中内容相较于小学内容而言,难度大大提升,内容也大大增加。因此,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会异常吃力。教学问题的设计,要考虑学生之间水平的差异,既要照顾后进生,也要兼顾先进生,更不能忽略了中间部分的学生群体。因此,教学问题在设计上,必须要分层,设计出符合学生当前学习水平的问题,这样才能让所有
的学生都有进步,都能进步。
(二)教师层面
1.考虑个人教学水平
初中历史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还应当考虑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素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事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要注意设计出的问题要在自己的把控之内。特别是年轻教师,刚刚从学生的身份转变为教师的身份,对教育事业充满了一腔热血,但是教学水平相对一些教龄时间长的老教师来说还有一些欠缺,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要多参考他人的意见、多查阅资料、吸取他人的一些成功经验。
2.考虑教学资源(扬长避短)
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还要充分考虑所处的环境和教学资源。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自身所处的教学环境和资源,合理利用已经配备的教学设备,让这些设备发挥应有的作用;也要避免出现设计问题时没有考虑教学环境,设计出的问题无法顺利实施的现象。扬长避短,使设计出的问题在能够实施的范围之内。 (三)教材层面
1.符合课标和教学目标要求
在设计教学问题的时候,要符合课标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归根到底,设计问题的目的是完成课标和教学目标,因此,必须保证设计的问题要与课标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一致,这样才有后续操作的空间。反之,如果设计问题一开始就偏离了课标和教学目标,那么就算设计出再丰富、再有特点的问题,也是没有价值可言的。
2.做好前后衔接
目前部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 采取时序与主题相结合、中外历史分述的通史体”“按照点线结合的方式编排教学内容,点是具体生动的重大历史事实,线是社会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初中历史教科书在内容编排上具有知识联系密切、连贯性较强的特点。因此,在关于这部分内容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注意问题之间的连贯性,做好前后问题的衔接,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建构出自己脑海中历史知识的框架,既有助于学生历史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
3.创新性
当今社会是信息数字化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因而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也要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初中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阶段,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感。因此,历史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研究教材,研究当代最新的历史教研成果,设计出新颖、有吸引力的问题,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也提高了自身的历史专业素养和教学技术。不过,创新的“新”,是有条件的“新”,要在课标和教学目标的范围内进行创新,切不可为了创新而越界,造成不良后果,既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的成长。
四、结语
综上,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初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好的问题设计,既能提升课堂效果,增强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启发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贯彻“立德树人”的目标;又能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促进教师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问题设计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和历史教师的一项必备技能,必定会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历史教学永无止境,问题设计亦如是,历史教育工作者应在新课改的潮流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李伟峰.高中历史教学“问题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2]吴亚萍,王芳.备课的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计强.中学历史问题教学与问题设计[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10):28-30.
[4]于友西,赵亚夫.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