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市级党报承担着面向基层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配合本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重要职责,是本地党委、政府的重要“喉舌”,具有本地区内“第一主流媒体”的地位,其权威性和影响力毋庸置疑。但面对新闻信息结构与传播主体快速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党报也需要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明确定位,不断创新办报理念与方法,以便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读者,不断提升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和报纸的影响力。
2009年4月,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信阳市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后,信阳日报围绕市委、市政府这一重中之重的中心工作和重大新闻题材,切实加大新闻策划和宣传报道力度,着力提升舆论引导力和党报的影响力,树立了党报的权威性,为推进试验区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强化新闻评论 唱响主旋律
评论是党报引导舆论的旗帜,是舆论引导之利器。在宣传“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过程中,信阳日报社组织精干采编力量,深入基层一线采访,除及时报道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各县区、市直各单位的行动外,还紧扣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总体方案,针对如何盘活土地、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做好财政金融文章、创新农村资金投入机制,做强专业合作文章、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机制,做实养老医疗文章、创新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做优人力资源文章、创新支持人才投身综合试验的机制,做亮县域特色文化文章、创新文化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机制,做好统筹发展文章、创新城乡一体化机制,做足基层组织活力文章、创新农村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机制等,连续推出了《盘活土地 就要抓住“金钥匙”》、《突破瓶颈 就要打造“金钵子”》、《多予少取 就要创造“金点子”》、《民生是天 就要锻造“金手杖”》和《人才培养不拘一格聚起来》、《文化建设特色产业亮起来》、《城乡统筹区域一体富起来》、《组织创新民主管理活起来》等系列评论员文章,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切中实质、论述深刻,每篇评论都紧密联系本地一些成功的做法摆事实、讲道理,以事说理、事理相称、循循善诱,很有说服力。可以说,这些系列评论文章有理、有据、有力,充分发挥了主流媒体在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中舆论引导上的独特功能。
创新宣传形式 增强指导性
作为党报,宣传报道领导讲话精神是时政报道的主要职责之一。但积极创新形式,努力让领导讲话精神宣传得更有力、效果更好,真正实现有效传播则是党报必须苦练的基本功。《信阳日报》紧紧抓住“试验区”契机,在创新领导讲话宣传形式、实现有效传播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
2009年7月初,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时任河南省委副书记陈全国先后到信阳农村调研,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对推进信阳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贯彻落实省委领导的讲话精神,信阳日报在宣传上再度进行了大胆创新和精心策划。
根据徐光春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信阳日报社围绕三个重点,推出三个整版的宣传报道,从核心提示、权威声音、背景解读、成功范例、记者点评等方面着手,并配发新闻图片,对每个观点逐一进行深入剖析,力求精益求精、贴近实际。整个深度系列解读的版面视觉冲击力大、宣传影响力强。
根据陈全国同志的讲话精神,报社又一次创新,在头版显著位置,连续推出20篇解读文章。该系列解读报道持续时间长,方式方法新,分析阐述透。有的文章提出观点并加以深刻论述;有的文章对一个观点的不同侧面进行分析、说明。如系列解读之《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需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等,形式新颖、分析透彻、层次清晰、观点明了,对信阳各级干群全面理解省委、省政府的“综合试验区”精神提供了及时、有力的指导帮助,达到了非常好的社会宣传效果。
采撷鲜活典型 强化示范性
为尽早形成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舆论强势,2009年5月,信阳日报社派出骨干记者,深入采写并在一版发表了消息《今非昔比看刘洼》,同时在四版推出七八千字的长篇通讯《融入新试验 刘洼在实践》,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刘洼村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系列具体举措。2009年6月1日开始,信阳日报记者精心采写的《核心区里求突破》、《“先行先试”当先锋》、《“活”了土地“富”农民》、《“独辟蹊径”顺民意》、《改革发展在用人》等来自农村改革发展核心试验区的系列新闻述评陆续见报,客观报道了“核心试验区”怎样抓改革、怎样谋发展、怎样搞试验的典型举措。从6月9日开始,又推出《农村社会化服务的又一大胆探索》(上、下两篇),深刻剖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立带给人们的启示——必须大力弘扬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必须大力扶持农合组织发展壮大、必须大力引导农合组织规范发展。
与此同时,《信阳日报》每周都推出一个《试验区建设》专版,集中刊发国内外关于加快农村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有益探索,用以启发、引导信阳市的试验区建设;同时,还大量刊发信阳市各县区在试验区建设方面先行先试的做法和成效类的稿件,意在让大家相互借鉴、相互启发,合力推进其试验区建设。这些稿件的刊发,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从多角度重现了信阳各界解放思想求发展的生动实践,为推进试验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2009年6月11日,信阳日报社联合各媒体驻信阳记者站的记者,深入到农村采访,迅速拿出2800字的新闻特写《利在当今 功在后世——信阳市乡村卫生室建设一瞥》,当晚6时许即被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大河网等门户网站纷纷转载,引起了网民的共鸣,翌日,《信阳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刊发,既较好地起到了典型引路、诠释改革发展的新举措、新成效的作用,又利用报、网联合之优势,打造了亲民的宣传效果,让主流的、正面的新闻报道更加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信阳日报》还精编发表诸多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的理论思考文章、言论等,与读者一起探讨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直至目前信阳市面临的一系列新挑战,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许多党政领导干部、社科理论界的专家学者结合理论和实践,广泛讨论新时期如何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指出目前信阳市面临的发展机遇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认为在新起点上加快信阳的振兴崛起,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信阳日报》关于“试验区”的宣传,相继策划推出了9大专题、300多篇稿件(图片),囊括消息、言论、专访、通讯、解读,体裁多样,形式灵活,浓墨重彩,影响力强,可谓“连篇累牍、铺天盖地”,这在《信阳日报》专题宣传报道历史上是空前的。可以说,信阳日报社关于“试验区”建设的宣传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真正发出了党报作为“第一主流媒体”的声音,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喉舌”,赢得了市委、市政府和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作为地方党报,信阳日报舆论引导力的提升和影响力的增强,关键在于我们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去观察社会、分析问题,以政治家办报的理念去甄别主流与支流;关键在于增强服务意识,积极策划,大胆创新。
(作者单位:信阳日报社)
编校:董方晓
2009年4月,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信阳市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后,信阳日报围绕市委、市政府这一重中之重的中心工作和重大新闻题材,切实加大新闻策划和宣传报道力度,着力提升舆论引导力和党报的影响力,树立了党报的权威性,为推进试验区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强化新闻评论 唱响主旋律
评论是党报引导舆论的旗帜,是舆论引导之利器。在宣传“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过程中,信阳日报社组织精干采编力量,深入基层一线采访,除及时报道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各县区、市直各单位的行动外,还紧扣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总体方案,针对如何盘活土地、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做好财政金融文章、创新农村资金投入机制,做强专业合作文章、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机制,做实养老医疗文章、创新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做优人力资源文章、创新支持人才投身综合试验的机制,做亮县域特色文化文章、创新文化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机制,做好统筹发展文章、创新城乡一体化机制,做足基层组织活力文章、创新农村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机制等,连续推出了《盘活土地 就要抓住“金钥匙”》、《突破瓶颈 就要打造“金钵子”》、《多予少取 就要创造“金点子”》、《民生是天 就要锻造“金手杖”》和《人才培养不拘一格聚起来》、《文化建设特色产业亮起来》、《城乡统筹区域一体富起来》、《组织创新民主管理活起来》等系列评论员文章,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切中实质、论述深刻,每篇评论都紧密联系本地一些成功的做法摆事实、讲道理,以事说理、事理相称、循循善诱,很有说服力。可以说,这些系列评论文章有理、有据、有力,充分发挥了主流媒体在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中舆论引导上的独特功能。
创新宣传形式 增强指导性
作为党报,宣传报道领导讲话精神是时政报道的主要职责之一。但积极创新形式,努力让领导讲话精神宣传得更有力、效果更好,真正实现有效传播则是党报必须苦练的基本功。《信阳日报》紧紧抓住“试验区”契机,在创新领导讲话宣传形式、实现有效传播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
2009年7月初,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时任河南省委副书记陈全国先后到信阳农村调研,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对推进信阳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贯彻落实省委领导的讲话精神,信阳日报在宣传上再度进行了大胆创新和精心策划。
根据徐光春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信阳日报社围绕三个重点,推出三个整版的宣传报道,从核心提示、权威声音、背景解读、成功范例、记者点评等方面着手,并配发新闻图片,对每个观点逐一进行深入剖析,力求精益求精、贴近实际。整个深度系列解读的版面视觉冲击力大、宣传影响力强。
根据陈全国同志的讲话精神,报社又一次创新,在头版显著位置,连续推出20篇解读文章。该系列解读报道持续时间长,方式方法新,分析阐述透。有的文章提出观点并加以深刻论述;有的文章对一个观点的不同侧面进行分析、说明。如系列解读之《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需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等,形式新颖、分析透彻、层次清晰、观点明了,对信阳各级干群全面理解省委、省政府的“综合试验区”精神提供了及时、有力的指导帮助,达到了非常好的社会宣传效果。
采撷鲜活典型 强化示范性
为尽早形成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舆论强势,2009年5月,信阳日报社派出骨干记者,深入采写并在一版发表了消息《今非昔比看刘洼》,同时在四版推出七八千字的长篇通讯《融入新试验 刘洼在实践》,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刘洼村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系列具体举措。2009年6月1日开始,信阳日报记者精心采写的《核心区里求突破》、《“先行先试”当先锋》、《“活”了土地“富”农民》、《“独辟蹊径”顺民意》、《改革发展在用人》等来自农村改革发展核心试验区的系列新闻述评陆续见报,客观报道了“核心试验区”怎样抓改革、怎样谋发展、怎样搞试验的典型举措。从6月9日开始,又推出《农村社会化服务的又一大胆探索》(上、下两篇),深刻剖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立带给人们的启示——必须大力弘扬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必须大力扶持农合组织发展壮大、必须大力引导农合组织规范发展。
与此同时,《信阳日报》每周都推出一个《试验区建设》专版,集中刊发国内外关于加快农村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有益探索,用以启发、引导信阳市的试验区建设;同时,还大量刊发信阳市各县区在试验区建设方面先行先试的做法和成效类的稿件,意在让大家相互借鉴、相互启发,合力推进其试验区建设。这些稿件的刊发,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从多角度重现了信阳各界解放思想求发展的生动实践,为推进试验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2009年6月11日,信阳日报社联合各媒体驻信阳记者站的记者,深入到农村采访,迅速拿出2800字的新闻特写《利在当今 功在后世——信阳市乡村卫生室建设一瞥》,当晚6时许即被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大河网等门户网站纷纷转载,引起了网民的共鸣,翌日,《信阳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刊发,既较好地起到了典型引路、诠释改革发展的新举措、新成效的作用,又利用报、网联合之优势,打造了亲民的宣传效果,让主流的、正面的新闻报道更加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信阳日报》还精编发表诸多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的理论思考文章、言论等,与读者一起探讨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直至目前信阳市面临的一系列新挑战,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许多党政领导干部、社科理论界的专家学者结合理论和实践,广泛讨论新时期如何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指出目前信阳市面临的发展机遇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认为在新起点上加快信阳的振兴崛起,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信阳日报》关于“试验区”的宣传,相继策划推出了9大专题、300多篇稿件(图片),囊括消息、言论、专访、通讯、解读,体裁多样,形式灵活,浓墨重彩,影响力强,可谓“连篇累牍、铺天盖地”,这在《信阳日报》专题宣传报道历史上是空前的。可以说,信阳日报社关于“试验区”建设的宣传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真正发出了党报作为“第一主流媒体”的声音,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喉舌”,赢得了市委、市政府和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作为地方党报,信阳日报舆论引导力的提升和影响力的增强,关键在于我们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去观察社会、分析问题,以政治家办报的理念去甄别主流与支流;关键在于增强服务意识,积极策划,大胆创新。
(作者单位:信阳日报社)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