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学初,有幸聆听到深圳市龙岗区数学教研员薛石峰老师开设的讲座,名为《我的理想数学课堂》。在讲座中,薛老师以具体的课例阐明了“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得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教师明确自己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方式,适时引导,使学生通过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突破难点。
导在最低起点
《里程表(二)》这节课的难点,是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来帮助学生理解起点非0的有关里程表的实际问题。这节课是小学三年级内容。求当天走的里程数,就用当天的读数减去前一天的读数。由于低年段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有相当多学生很难突破这个知识点。薛老师是这样设置情景的:学校进行跳绳小组比赛,用电子跳绳计数,在练习的过程中,老师拿起跳绳先跳了10个,小明拿起跳绳接着跳,他跳完后电子屏上显示90个,小丽又连续接着跳,她跳完后,电子屏上显示155下……问:小明共跳了多少个?小丽呢?
这一情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给出的数字也较容易进行计算,学生用90-10求出了小明跳绳的个数,再用155-90求出小丽跳绳的个数。在此基础上,研究起点非0的有关里程表的实际问题就降低了难度,学生易于理解。
薛老师举出的课例是平时教学中的难点。他通过巧妙引导,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把起点降到最低,再一步步铺设台阶,让学生们通过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轻松地解决问题,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作为数学教师,笔者希望自己也能做一个好的引导者,自己的数学课堂也能具有轻松愉悦的氛围,孩子们能快乐学习,并在自己原有的程度上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导在知识的具体化
课例:圆柱的体积。学生学习了圆柱的体积公式后,可以根据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求出体积。学生做过这样的题目:棱长为8厘米的正方体削成一个圆柱,这个圆柱的体积最大是多少立方厘米?在教学时,我先进行了多媒体的展示,再让学生找一找棱长和半径的关系、棱长和高的关系,接着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这是一种直观的一种感知,是一种替代性思维。
后来,测试中出现了类似的题目,70%的学生能依据正方体的棱长准确的找到半径和高,另外30%的学生没有了多媒体的演示,就不知如何解题。笔者想到了先让学生想象,用手比划出想象的图形,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再用笔尝试画出图形,验证他们的想法,增强他们的空间观念。如果说观察、操作、应用是培养小学生初步空间的有效途径,那么,想象才是学生空间观念的纵向逐步加深的形成过程。
导在知识的易混处
课例:体积与容积。体积和容积都是容易混淆的数学概念,如何帮助学生区分这两个抽象的概念呢?在学习学生初步感知了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课件显示礼品包装盒)
师:这样漂亮的包装盒,为了防止运输损伤,老师在它的外面再套上外包装盒,什么发生了变化?
生:包装盒体积增加了,但容积不变。
师:(课件将包装盒还原成变化前的形状)现在盒子里要装易碎的玻璃制品,老师把这个包装盒的内壁加厚,什么变化了,什么没有变?
生:容积变小了,但体积不变。
师:通过上面的演示,你发现了体积和容积有什么不同?我们四人一组进行讨论,然后再全班交流分享。
生:体积是我们从物体外面看到的,而容积是从物体的里面看到的。
生:有些物体有容积,有些没有,但是物体都有体积。
……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把抽象概念具体化区分了体积和容积的内涵。
导在知识的关键点
课例:圆环的面积。圆环的面积是在学生掌握了圆形面积后进行的知识的延伸和拓展。通常情况下可以从圆环的认识入手,接着讲述圆环的各部分名称,在了解了圆环意义的基础上,探究圆环的面积,用外圆的面积减去内圆的面积可以求出圆环的面积。在实际的教学中能想出这个方法的只是班里的部分学生,再结合老师的讲解,孩子们基本上能应用公式解决问题。但是,如果一段时间不做这类题目,孩子们就又忘记了方法。
笔者反思了原因,是因为孩子们直接看到圆环,对公式外圆减去内圆的面积理解不够到位,堂课做起来是对的,过后应用时又不会了。再带领学生学习这个内容时,笔者先出示一个圆形,复习圆面积的求法,接着问学生:“谁能把这个圆形变成圆环?”
生:从这个圆形正中间剪下一个小的圆形。
师:那你们动手试一试!
学生动手操作,先在圆形上画出小的同心圆,在剪成圆环。
在探究圆环面积的求法时,学生联想到从大的圆形中拿走小的同心圆,就得到圆环,顺理成章的得出圆环的面积是从用外圆的面积减内圆的面积。因为他们经历了这个圆环形成的过程,就能自己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得统一,教师以自己适合的方式开展教学,能够换位思考,去体会对于某个数学问题学生是怎样想的,并能依据学生的想法开展教学,适时引导,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区分易混处,抓住关键点解决问题,自然是会者不难。
导在最低起点
《里程表(二)》这节课的难点,是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来帮助学生理解起点非0的有关里程表的实际问题。这节课是小学三年级内容。求当天走的里程数,就用当天的读数减去前一天的读数。由于低年段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有相当多学生很难突破这个知识点。薛老师是这样设置情景的:学校进行跳绳小组比赛,用电子跳绳计数,在练习的过程中,老师拿起跳绳先跳了10个,小明拿起跳绳接着跳,他跳完后电子屏上显示90个,小丽又连续接着跳,她跳完后,电子屏上显示155下……问:小明共跳了多少个?小丽呢?
这一情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给出的数字也较容易进行计算,学生用90-10求出了小明跳绳的个数,再用155-90求出小丽跳绳的个数。在此基础上,研究起点非0的有关里程表的实际问题就降低了难度,学生易于理解。
薛老师举出的课例是平时教学中的难点。他通过巧妙引导,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把起点降到最低,再一步步铺设台阶,让学生们通过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轻松地解决问题,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作为数学教师,笔者希望自己也能做一个好的引导者,自己的数学课堂也能具有轻松愉悦的氛围,孩子们能快乐学习,并在自己原有的程度上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导在知识的具体化
课例:圆柱的体积。学生学习了圆柱的体积公式后,可以根据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求出体积。学生做过这样的题目:棱长为8厘米的正方体削成一个圆柱,这个圆柱的体积最大是多少立方厘米?在教学时,我先进行了多媒体的展示,再让学生找一找棱长和半径的关系、棱长和高的关系,接着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这是一种直观的一种感知,是一种替代性思维。
后来,测试中出现了类似的题目,70%的学生能依据正方体的棱长准确的找到半径和高,另外30%的学生没有了多媒体的演示,就不知如何解题。笔者想到了先让学生想象,用手比划出想象的图形,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再用笔尝试画出图形,验证他们的想法,增强他们的空间观念。如果说观察、操作、应用是培养小学生初步空间的有效途径,那么,想象才是学生空间观念的纵向逐步加深的形成过程。
导在知识的易混处
课例:体积与容积。体积和容积都是容易混淆的数学概念,如何帮助学生区分这两个抽象的概念呢?在学习学生初步感知了体积和容积的概念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课件显示礼品包装盒)
师:这样漂亮的包装盒,为了防止运输损伤,老师在它的外面再套上外包装盒,什么发生了变化?
生:包装盒体积增加了,但容积不变。
师:(课件将包装盒还原成变化前的形状)现在盒子里要装易碎的玻璃制品,老师把这个包装盒的内壁加厚,什么变化了,什么没有变?
生:容积变小了,但体积不变。
师:通过上面的演示,你发现了体积和容积有什么不同?我们四人一组进行讨论,然后再全班交流分享。
生:体积是我们从物体外面看到的,而容积是从物体的里面看到的。
生:有些物体有容积,有些没有,但是物体都有体积。
……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把抽象概念具体化区分了体积和容积的内涵。
导在知识的关键点
课例:圆环的面积。圆环的面积是在学生掌握了圆形面积后进行的知识的延伸和拓展。通常情况下可以从圆环的认识入手,接着讲述圆环的各部分名称,在了解了圆环意义的基础上,探究圆环的面积,用外圆的面积减去内圆的面积可以求出圆环的面积。在实际的教学中能想出这个方法的只是班里的部分学生,再结合老师的讲解,孩子们基本上能应用公式解决问题。但是,如果一段时间不做这类题目,孩子们就又忘记了方法。
笔者反思了原因,是因为孩子们直接看到圆环,对公式外圆减去内圆的面积理解不够到位,堂课做起来是对的,过后应用时又不会了。再带领学生学习这个内容时,笔者先出示一个圆形,复习圆面积的求法,接着问学生:“谁能把这个圆形变成圆环?”
生:从这个圆形正中间剪下一个小的圆形。
师:那你们动手试一试!
学生动手操作,先在圆形上画出小的同心圆,在剪成圆环。
在探究圆环面积的求法时,学生联想到从大的圆形中拿走小的同心圆,就得到圆环,顺理成章的得出圆环的面积是从用外圆的面积减内圆的面积。因为他们经历了这个圆环形成的过程,就能自己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得统一,教师以自己适合的方式开展教学,能够换位思考,去体会对于某个数学问题学生是怎样想的,并能依据学生的想法开展教学,适时引导,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区分易混处,抓住关键点解决问题,自然是会者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