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數学是门逻辑性强,十分抽象的学科,而小学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认知阶段。学生学习数学是有一点艰苦性的,但是当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时就会感到“乐在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保证。
【关键词】小学数学 ; 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059-02
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数学,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是我们每一名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都应该关注的问题。数学给人的感觉一直是严谨的,精确的,一丝不苟的,因此它向来是与趣味不沾边的,可是针对小学教育和儿童的生理特点,又要求必须使小学生学得有趣味,这样才能使学生易于掌握所学知识。那么,如何才能使小学生学得有趣味呢?下面就这一问题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是游戏。
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生活中大部分的内容就是游戏。所以要想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游戏确实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素材。当然,这里所说的游戏绝不是脱离数学的纯粹的游戏,而是为数学知识服务的游戏。比如说常见的数字游戏,图案游戏,摆火柴游戏等等。这些游戏的有效使用会增加孩子学习的乐趣,引起学生注意。自然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最好的数学游戏就是有针对性的进行设置,比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设置“小小商店”的情境,利用学具与同学完成这样的“买卖游戏”。又如在学习认识图形时,就可以让学生利用七巧板拼图、摆游戏,在设计创作图案的过程中加深对几种图形的认识……当然创设情境,设计有趣味性的学习活动,一定要掌握好为教学目标服务,已开发学生思维能力为前提。像这样的游戏使学生能真正体验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同时又在游戏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与巩固,使学生既体会到了知识的趣味性,又体会到了知识的实用性。这样的课堂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这样的老师也同样是学生喜欢的老师。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为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变换教学方式,通过做有趣的数学游戏,让他们在玩中学,可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容易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材中的一些练习题,做法上稍加改变,也会深受学生的欢迎。因此,一堂生动的游戏课,可以调动全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玩中复习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二、同样的知识不同的创意。
对于有经验的老师会觉得小学数学知识归纳起来就那么几个知识点,无需多讲,只要多练习,多巩固,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的学会。可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发现好多孩子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他们所做的无非是老师要求做的,而没有一点自己的主观意识,假如问到他们为什么学,可能大多数人的答案是“要我学”,而不是我们老师和家长所希望的“我要学”。所以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把故有的知识灵活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得有兴趣。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不断的学习所得,我觉得我们可以把同样类型的课上出不同的精彩来。比如同样是计算教学,简单一点的我们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教”,彼此互教,互学,使教的学生体会到当老师的乐趣,使学的学生感觉到和自己同等心理的学生的想法,这样的学习由于同龄的关系可能更易于被学生接受,这时的老师只要起到掌舵的作用就好;那么难一点的就需要老师创设良好的情境,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了解算理的同时,掌握计算方法,再设计富有趣味性的习题进行巩固练习。
当然,在这里我说得很笼统,在实际教学中会出现许多更加细致的问题,因为教学是针对学生的工作,所以它会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教者有一双精于观察的眼睛和善于灵活创新的大脑,能抓住孩子的兴奋点,真正让孩子爱上数学。
三、用文学的火花点燃数学的精彩。
常言道:“文理不分家”。相对于数学来讲,语文教学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原因何在?我想这和语文课文中那些精彩的故事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作为数学老师,我们为什么不能把那有趣的故事请到数学课堂中来呢?其实,这并不是我的突发奇想,因为我们已经有了许多这样的例子,只是我们没有把它们熟练地应用而已,比如学习分数知识时出现的“李白喝酒”的题目。阿凡提的故事中也有很多有趣的数学故事,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努力钻研就会发现很多这样的故事。曹冲秤象这个故事是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上的内容,但大家可曾想过把它作为数学等量代换课堂上的引入呢?利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将之转化成数学中的概念不是水到渠成.当然我们还可以自己来编这样的小故事,比如把孩子们都很喜欢的西游记的故事创编成数学题目,相信这样的数学题一定会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同时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趣味。
四、创设生活化情景。
有些数学应用题单凭字面理解十分抽象,只凭口头讲解很难解释清楚,而如果创设一些学生熟悉的有利于数学学习的思维情景,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好的生活情景,能促发强烈的问题意识,利于引发学生的探究情感,培养创新意识。就要求应用题的素材是学生自己熟悉的,或是自己感受过的、理解的,与他们的生活世界密切相关。这种呈现方式,对学生来说,具有亲切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更重要的是能使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呈现方式也要打破以往纯文字的形式,采用图文并茂,这不仅有助于摆脱纯文字的枯燥说教,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如“将两个周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求这个长方形周长。”这道题就可以引导学生用纸做题中的图形,把较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当学生清楚的“看到”两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图失去2条正方形边长时,解法自然产生。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生理特点使得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具有 “趣味性”这一重要特点,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积极探索这一领域的教学方法和实施效果,只要我们不断地反思我们的教学活动,反思我们的教学效果,审视我们的教学行为,从心里尊重学生,教学活动的设计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生活,不断地鼓励激励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用心之后,我们的课堂一定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使孩子们爱上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 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059-02
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数学,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是我们每一名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都应该关注的问题。数学给人的感觉一直是严谨的,精确的,一丝不苟的,因此它向来是与趣味不沾边的,可是针对小学教育和儿童的生理特点,又要求必须使小学生学得有趣味,这样才能使学生易于掌握所学知识。那么,如何才能使小学生学得有趣味呢?下面就这一问题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是游戏。
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生活中大部分的内容就是游戏。所以要想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游戏确实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素材。当然,这里所说的游戏绝不是脱离数学的纯粹的游戏,而是为数学知识服务的游戏。比如说常见的数字游戏,图案游戏,摆火柴游戏等等。这些游戏的有效使用会增加孩子学习的乐趣,引起学生注意。自然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最好的数学游戏就是有针对性的进行设置,比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设置“小小商店”的情境,利用学具与同学完成这样的“买卖游戏”。又如在学习认识图形时,就可以让学生利用七巧板拼图、摆游戏,在设计创作图案的过程中加深对几种图形的认识……当然创设情境,设计有趣味性的学习活动,一定要掌握好为教学目标服务,已开发学生思维能力为前提。像这样的游戏使学生能真正体验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同时又在游戏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与巩固,使学生既体会到了知识的趣味性,又体会到了知识的实用性。这样的课堂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这样的老师也同样是学生喜欢的老师。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为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变换教学方式,通过做有趣的数学游戏,让他们在玩中学,可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容易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材中的一些练习题,做法上稍加改变,也会深受学生的欢迎。因此,一堂生动的游戏课,可以调动全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玩中复习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二、同样的知识不同的创意。
对于有经验的老师会觉得小学数学知识归纳起来就那么几个知识点,无需多讲,只要多练习,多巩固,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的学会。可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发现好多孩子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他们所做的无非是老师要求做的,而没有一点自己的主观意识,假如问到他们为什么学,可能大多数人的答案是“要我学”,而不是我们老师和家长所希望的“我要学”。所以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把故有的知识灵活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得有兴趣。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不断的学习所得,我觉得我们可以把同样类型的课上出不同的精彩来。比如同样是计算教学,简单一点的我们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教”,彼此互教,互学,使教的学生体会到当老师的乐趣,使学的学生感觉到和自己同等心理的学生的想法,这样的学习由于同龄的关系可能更易于被学生接受,这时的老师只要起到掌舵的作用就好;那么难一点的就需要老师创设良好的情境,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了解算理的同时,掌握计算方法,再设计富有趣味性的习题进行巩固练习。
当然,在这里我说得很笼统,在实际教学中会出现许多更加细致的问题,因为教学是针对学生的工作,所以它会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教者有一双精于观察的眼睛和善于灵活创新的大脑,能抓住孩子的兴奋点,真正让孩子爱上数学。
三、用文学的火花点燃数学的精彩。
常言道:“文理不分家”。相对于数学来讲,语文教学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原因何在?我想这和语文课文中那些精彩的故事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作为数学老师,我们为什么不能把那有趣的故事请到数学课堂中来呢?其实,这并不是我的突发奇想,因为我们已经有了许多这样的例子,只是我们没有把它们熟练地应用而已,比如学习分数知识时出现的“李白喝酒”的题目。阿凡提的故事中也有很多有趣的数学故事,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努力钻研就会发现很多这样的故事。曹冲秤象这个故事是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上的内容,但大家可曾想过把它作为数学等量代换课堂上的引入呢?利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将之转化成数学中的概念不是水到渠成.当然我们还可以自己来编这样的小故事,比如把孩子们都很喜欢的西游记的故事创编成数学题目,相信这样的数学题一定会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同时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趣味。
四、创设生活化情景。
有些数学应用题单凭字面理解十分抽象,只凭口头讲解很难解释清楚,而如果创设一些学生熟悉的有利于数学学习的思维情景,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好的生活情景,能促发强烈的问题意识,利于引发学生的探究情感,培养创新意识。就要求应用题的素材是学生自己熟悉的,或是自己感受过的、理解的,与他们的生活世界密切相关。这种呈现方式,对学生来说,具有亲切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更重要的是能使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呈现方式也要打破以往纯文字的形式,采用图文并茂,这不仅有助于摆脱纯文字的枯燥说教,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如“将两个周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求这个长方形周长。”这道题就可以引导学生用纸做题中的图形,把较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当学生清楚的“看到”两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图失去2条正方形边长时,解法自然产生。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生理特点使得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具有 “趣味性”这一重要特点,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积极探索这一领域的教学方法和实施效果,只要我们不断地反思我们的教学活动,反思我们的教学效果,审视我们的教学行为,从心里尊重学生,教学活动的设计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生活,不断地鼓励激励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用心之后,我们的课堂一定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使孩子们爱上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