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地理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地域文化中的“地域”可大可小,“文化”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
地域文化的“集”表现在区域周边以及外来文化对本区域原有文化的影响上,主要体现在“三性一化”上。第一,本身具有的个性化。对于一个地方来讲,地域文化就像是一个人的有不同的个性,个性化是地域文化最显著的特征。文化的价值在于它的差异性而不是相同性和一致性,越是有个性的东西,才越有自己的存在价值,价值在于不同性和差异性,有句话说的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就是体现了差异性的价值。第二,形成过程的长期性。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不同的地方的文化形态也在几千年演化中形成各自的特点和多样性。一个地区历史遗存越多,它的地域文化就越发达,越具有文化价值。 第三,相互之间的渗透和包容性。任何的事物都不可能独立的存在和孤立存在,不同地域的文化习俗存在互相影响,相互渗透,尤其在几个文化区域的交汇地带,这种地方地带,更是形成了兼具几种地域文化特点的特色文化。研究地域文化的交互关系也是地域文化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第四,表现形式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它包含了从社会意识形态到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不同地域的人们,其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建筑风格、交通状况语言都表现出与别处的不一样。
地域文化的“散”表现在受到周边以及本区域文化的影响后,形成的文化综合体反过来作用于本区域的规划与发展。第一、地域文化对城市空间的规划的指导意义,根据小区域范围内不同的文化特点和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做出长远的发展规划。第二、突出地方特色,打造地方名片,在受到外来文化和多元素的长时间融合后,地域文化具有了独特性,这样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两个方面如特色建筑、特色小吃、地方文艺、民风民俗等。第三、地域文化的积淀与传承,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和新的文化的渗入,地域文化也随之发展变化,在一定区域内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使得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样在一定时间与空间相互交融中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地域文化必将有新的内容和新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的地域文化也与时俱进。
地域文化在城市空间布局上影响主要表现在:①文化区划。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技术的进步,人作为地域文化的“活载体”,流动的规模与范围空前巨大,人的移动性和混合性的聚居,也带来了文化的发展与交融,因此在城市的布局中界定文化区划。②生态区划。由环境决定论推导的地域聚居研究,根据城市的功能区划上,在一些有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生态条件的区域里划分出生态区,这样的生态区划也是地域文化的独特性的具体表现。③经济区划。在地域文化中,文化与经济是一种互动关系,可以相互促进,某种程度上文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所以才是的布局中划定了经济发展区。
地域文化对城市空间的微观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建筑结构、建筑风格。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建筑特色也哥有千秋。②交通工具。地域文化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不同地区有这就的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③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地域文化具有亲缘性的特征,生活在同一地域的人们本身就参与其中,形成本地特有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这正是地域文化亲缘性的体现。
说起徽文化,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安徽的西递和宏村这两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它们双双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还有名扬海内外的四大名砚之称的歙砚。徽州的古村落大多是坐落在依山傍水风景宜人的场所,自然的与人文的相互交融在一起,和谐共生。从设计理论的视角看,在有水源、山脉的簇拥下聚集而居,符合风水园林理论的基本布局。從现代生态宜居文化的角度看,徽州的古村落建筑选址颇为合理,人口密度低,容积率非常高,绿色环保无污染,十分符合“可持续设计”与“绿色设计”的基本设计理念。徽州地处环山之中,又是移民社会,使得徽州地区长期处于宗室伦理和外界交通闭塞的环境中,宗法这种社会形态在该地区十分普遍。几乎每个宗室都会制定宗规,而这些宗规又都受到了程朱理学的深远影响,于是便形成了较为统一的徽州教育体系,最终演变为具有地域特色的徽州文化。徽州人从小就耳濡目染经商文化,深知祖辈们创业与守业的道路布满荆棘,财富获取得相当不易,因而徽州人十分重视对于祖宗留下遗产的保护,十分重视对遗产进行传承与保护,于是独具特色的徽文化便完整地被后世子孙继承下来。现代黄山人祖祖辈辈还保持着优良的传统以及优秀的文化遗存,前面提到的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和宏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与此同时,许多高超的技艺如徽州三雕、宣纸、徽砚等也被完好地传承下来。
在徽派建筑风格上有着许多地域文化的特征,砖雕、木雕、石雕和竹雕并称“徽州四雕”,是徽州传统的手工艺,在民间广为流传,被广泛应用于徽州的建筑空间以及景观构图当中,成为一种营造城市开放空间的手段和方法。例如别致的高墙小窗、流檐翘角以及粉墙黛瓦,还有那四方四正的天井,营造了一个相对方正封闭的空间,既防火防盗又保护了个人隐私昂首仰望门窗上面的镂空和雕花,椽头的雕刻艺术,翘首的厅堂,看上去简直就是黑白色的明暗关系和谐的装饰画,充分体现了设计的美观化和实用性,无处不体现出古徽州人高超的雕刻水平以及臻于完美的建筑工艺,人文精神在当地建筑文物中处处流露,这也体现了设计是以艺术为表征的创造活动。相对僻静的徽州地理位置使得徽州文化几乎未遭受战争所带来的破坏,大量徽派建筑、文化遗存被完整保留下来,这为徽州文化整体向外传播奠定了基础。徽州文化不仅仅是一段灿烂的历史,还是一种可以传承下去的传统[1]。徽文化的核心价值不单单是建立在农耕经济的基础上,还有以文化本体为源而形成的因素,是建立在以精神追求达成社会共识的基础上,这点可以从“教育为本”、“贾而好儒”、“商家诚信”“工匠唯美”、“大户崇善”的风土人情中可见一斑。徽州文化的中断更多是因近代西方文化强有力的冲击,大环境的急剧变化使得徽文化从一种“显文化”而退居为一种“隐文化”。徽州文化并未消失,却不得已从强势被迫蛰伏于民间,然而其对周边所带来的影响仍将持续下去,合肥地域文化也同样深受徽州文化的熏陶和引导。 皖江文化,看名字就知道是指生活在皖南长江地区的前辈先民,他们在处理自然和人的关系中所使用的的实践的活动、精神的活动的方式,以及在这期间所创造的各种精神的、物质的成果总和。皖江地区开发历史久远,远古人类就曾在这一带活动,皖江文化由此开始产生。皖江文化自打最早秦朝以来就一直的没有中断过,可以说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皖江地区的文化产生出大量的文化世家,甚至有的绵延好几代人带代不绝,在这其间更是名人辈出。由于移民的原因和交通发展的便利条件,皖江文化表现出来的是开放程度比较高的特点,创新的意识也比较较为浓烈,文化向外辐射的能力也市十分强大,有时候表现在在某些方面甚至使得有一部分的文化的内容从区域的范畴上升到了主流的文化圈。当然,作为地域文化,也表现出了自主性不足、发展不平衡等特点。
一个城市的城市居民的气质和性格也决定了一个城市的特性和文化特征。总体来看,徽州文化是新安江上游逐渐演变形成的山区文化,淮河文化则是淮河流域冲集下的平原文化,皖江的文化是既有水又有山的山水文化,在三者上面在文化的品格上各有不同和不同的侧重,不能简单地评定哪个好和哪个优。徽州文化散发出山的凝重与厚实,遗存较且文化积淀丰厚;皖江文化则似水般飘逸灵动,感染力和召唤力强,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十分突出,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经世济用和文以载道思想[2]。
皖江地区普遍重视经商利好的大氛围下,使得当地的先民清晰地意识到,经济才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同徽州商人一样,皖江地区也十分重视商业,对外贸易的刺激再加上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贸易的进入,使皖江人展现出开拓创新和革故鼎新的全新精神风貌。皖江地区社会经济的不断持续的性的开放与开发,将不断孕育生出富有地区特点的的皖江文化圈的形成,从而列入安徽“三大文化圈”之一。皖江地区的文化的灵魂核心是和谐,这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提法十分吻合和贴切的。比如,黄梅戏的特点是唱腔委婉,往往追求美好而和谐的世界大同境界;戴名世一生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喜欢为兰花捉虫子;陈独秀一生追求的目标是实现全民的幸福,大力推进全民教育与家庭和谐。皖江文化往往比较重视以文载道、救国、济世以及安民,意识形态功能在皖江文化中处处流露,巧妙地博采众长,所涉包括文学的、政治的、宗教的和艺术的等多方面的精神力量,所以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影响了包括合肥在内的多个地区的文化,这种文化干预会自然而然地渗入设计师对于城市开放空间的营造方式[3]。
淮河地区的文化最早追根溯源要到起源于先秦时期,在淮河地区的淮河主干流地区以明、楚文化的底蕴,兼容中原文化而形成的区域文化,属中华文化体系中的区域亚文化。东汉三国时期日臻繁荣,最终于明朝开始走向衰亡。自明朝以后,淮河文化随着落后的农耕文明渐渐远去,开始慢慢失去正面传承的作用,反而成为迟滞社会发展的一种文化障碍,甚至有的学者把这种文化称为“贫困文化”,虽有些不文雅,但还是十分贴切和恰如其分的[4]。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种由盛转衰的过程,其中的原因众说纷纭,但不外乎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转移疏远有关,还与中原地区发达的地域文化的掩映有关,此外还与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国家政治统治有关联,但最为主要的因素是淮河两岸农耕经济的日渐衰落[5]。进入12世纪以来黄河夺淮事件以后,以传统农业为根基的淮河流域经济遭受了重创,属于不可逆转的毁灭性打击。随之而来的必然是经济衰退波及文化,一个地区的经济是文化的根基,经济的衰落使得淮河文化逐渐没落。
各个地方性是风景园林的本质特征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常见的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是不同地方性的具体体现和载体,是认识和理解地方性的重要途径[6。徽州文化、皖江文化以及淮河文化对合肥地域文化景观地形成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漫长的岁月的长河中,三种地域文化景觀潜移默化般渗入合肥地域文化景观当中,通过三种文化之间以及三种文化与合肥地域文化的摩擦与碰撞,不断产生新的和谐地域文化景观要素,这些要素随着时空的变迁也会发生自身的渐变,最终形成了合肥地区特有的地域文化景观。
(作者单位:安徽涉外经济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凯,朱米娜.徽州雕刻艺术与古希腊雕刻比较研究[J].美术大观,2011(5):5.
[2]洪丹琴,章锦河,谭晓丽.安徽省旅游商品开发初步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1998(11):66-67.
[3]朱洪.皖江文化的特点——与淮河文化、徽州文化比较[J].学术界,2008(1):98-101.
[4]钟玉海.皖江文化的特点与和谐社会构建.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1(45):146.
[5]沈葵.皖江、皖江文化和皖江地区文化辨析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6):36.
[6]房正宏.淮河文化内涵与特征探讨.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1987(2):25.
地域文化的“集”表现在区域周边以及外来文化对本区域原有文化的影响上,主要体现在“三性一化”上。第一,本身具有的个性化。对于一个地方来讲,地域文化就像是一个人的有不同的个性,个性化是地域文化最显著的特征。文化的价值在于它的差异性而不是相同性和一致性,越是有个性的东西,才越有自己的存在价值,价值在于不同性和差异性,有句话说的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就是体现了差异性的价值。第二,形成过程的长期性。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不同的地方的文化形态也在几千年演化中形成各自的特点和多样性。一个地区历史遗存越多,它的地域文化就越发达,越具有文化价值。 第三,相互之间的渗透和包容性。任何的事物都不可能独立的存在和孤立存在,不同地域的文化习俗存在互相影响,相互渗透,尤其在几个文化区域的交汇地带,这种地方地带,更是形成了兼具几种地域文化特点的特色文化。研究地域文化的交互关系也是地域文化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第四,表现形式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它包含了从社会意识形态到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不同地域的人们,其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建筑风格、交通状况语言都表现出与别处的不一样。
地域文化的“散”表现在受到周边以及本区域文化的影响后,形成的文化综合体反过来作用于本区域的规划与发展。第一、地域文化对城市空间的规划的指导意义,根据小区域范围内不同的文化特点和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做出长远的发展规划。第二、突出地方特色,打造地方名片,在受到外来文化和多元素的长时间融合后,地域文化具有了独特性,这样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两个方面如特色建筑、特色小吃、地方文艺、民风民俗等。第三、地域文化的积淀与传承,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和新的文化的渗入,地域文化也随之发展变化,在一定区域内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使得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样在一定时间与空间相互交融中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地域文化必将有新的内容和新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的地域文化也与时俱进。
地域文化在城市空间布局上影响主要表现在:①文化区划。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技术的进步,人作为地域文化的“活载体”,流动的规模与范围空前巨大,人的移动性和混合性的聚居,也带来了文化的发展与交融,因此在城市的布局中界定文化区划。②生态区划。由环境决定论推导的地域聚居研究,根据城市的功能区划上,在一些有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生态条件的区域里划分出生态区,这样的生态区划也是地域文化的独特性的具体表现。③经济区划。在地域文化中,文化与经济是一种互动关系,可以相互促进,某种程度上文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所以才是的布局中划定了经济发展区。
地域文化对城市空间的微观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建筑结构、建筑风格。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建筑特色也哥有千秋。②交通工具。地域文化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不同地区有这就的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③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地域文化具有亲缘性的特征,生活在同一地域的人们本身就参与其中,形成本地特有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这正是地域文化亲缘性的体现。
说起徽文化,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安徽的西递和宏村这两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它们双双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还有名扬海内外的四大名砚之称的歙砚。徽州的古村落大多是坐落在依山傍水风景宜人的场所,自然的与人文的相互交融在一起,和谐共生。从设计理论的视角看,在有水源、山脉的簇拥下聚集而居,符合风水园林理论的基本布局。從现代生态宜居文化的角度看,徽州的古村落建筑选址颇为合理,人口密度低,容积率非常高,绿色环保无污染,十分符合“可持续设计”与“绿色设计”的基本设计理念。徽州地处环山之中,又是移民社会,使得徽州地区长期处于宗室伦理和外界交通闭塞的环境中,宗法这种社会形态在该地区十分普遍。几乎每个宗室都会制定宗规,而这些宗规又都受到了程朱理学的深远影响,于是便形成了较为统一的徽州教育体系,最终演变为具有地域特色的徽州文化。徽州人从小就耳濡目染经商文化,深知祖辈们创业与守业的道路布满荆棘,财富获取得相当不易,因而徽州人十分重视对于祖宗留下遗产的保护,十分重视对遗产进行传承与保护,于是独具特色的徽文化便完整地被后世子孙继承下来。现代黄山人祖祖辈辈还保持着优良的传统以及优秀的文化遗存,前面提到的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和宏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与此同时,许多高超的技艺如徽州三雕、宣纸、徽砚等也被完好地传承下来。
在徽派建筑风格上有着许多地域文化的特征,砖雕、木雕、石雕和竹雕并称“徽州四雕”,是徽州传统的手工艺,在民间广为流传,被广泛应用于徽州的建筑空间以及景观构图当中,成为一种营造城市开放空间的手段和方法。例如别致的高墙小窗、流檐翘角以及粉墙黛瓦,还有那四方四正的天井,营造了一个相对方正封闭的空间,既防火防盗又保护了个人隐私昂首仰望门窗上面的镂空和雕花,椽头的雕刻艺术,翘首的厅堂,看上去简直就是黑白色的明暗关系和谐的装饰画,充分体现了设计的美观化和实用性,无处不体现出古徽州人高超的雕刻水平以及臻于完美的建筑工艺,人文精神在当地建筑文物中处处流露,这也体现了设计是以艺术为表征的创造活动。相对僻静的徽州地理位置使得徽州文化几乎未遭受战争所带来的破坏,大量徽派建筑、文化遗存被完整保留下来,这为徽州文化整体向外传播奠定了基础。徽州文化不仅仅是一段灿烂的历史,还是一种可以传承下去的传统[1]。徽文化的核心价值不单单是建立在农耕经济的基础上,还有以文化本体为源而形成的因素,是建立在以精神追求达成社会共识的基础上,这点可以从“教育为本”、“贾而好儒”、“商家诚信”“工匠唯美”、“大户崇善”的风土人情中可见一斑。徽州文化的中断更多是因近代西方文化强有力的冲击,大环境的急剧变化使得徽文化从一种“显文化”而退居为一种“隐文化”。徽州文化并未消失,却不得已从强势被迫蛰伏于民间,然而其对周边所带来的影响仍将持续下去,合肥地域文化也同样深受徽州文化的熏陶和引导。 皖江文化,看名字就知道是指生活在皖南长江地区的前辈先民,他们在处理自然和人的关系中所使用的的实践的活动、精神的活动的方式,以及在这期间所创造的各种精神的、物质的成果总和。皖江地区开发历史久远,远古人类就曾在这一带活动,皖江文化由此开始产生。皖江文化自打最早秦朝以来就一直的没有中断过,可以说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皖江地区的文化产生出大量的文化世家,甚至有的绵延好几代人带代不绝,在这其间更是名人辈出。由于移民的原因和交通发展的便利条件,皖江文化表现出来的是开放程度比较高的特点,创新的意识也比较较为浓烈,文化向外辐射的能力也市十分强大,有时候表现在在某些方面甚至使得有一部分的文化的内容从区域的范畴上升到了主流的文化圈。当然,作为地域文化,也表现出了自主性不足、发展不平衡等特点。
一个城市的城市居民的气质和性格也决定了一个城市的特性和文化特征。总体来看,徽州文化是新安江上游逐渐演变形成的山区文化,淮河文化则是淮河流域冲集下的平原文化,皖江的文化是既有水又有山的山水文化,在三者上面在文化的品格上各有不同和不同的侧重,不能简单地评定哪个好和哪个优。徽州文化散发出山的凝重与厚实,遗存较且文化积淀丰厚;皖江文化则似水般飘逸灵动,感染力和召唤力强,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十分突出,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经世济用和文以载道思想[2]。
皖江地区普遍重视经商利好的大氛围下,使得当地的先民清晰地意识到,经济才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同徽州商人一样,皖江地区也十分重视商业,对外贸易的刺激再加上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贸易的进入,使皖江人展现出开拓创新和革故鼎新的全新精神风貌。皖江地区社会经济的不断持续的性的开放与开发,将不断孕育生出富有地区特点的的皖江文化圈的形成,从而列入安徽“三大文化圈”之一。皖江地区的文化的灵魂核心是和谐,这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提法十分吻合和贴切的。比如,黄梅戏的特点是唱腔委婉,往往追求美好而和谐的世界大同境界;戴名世一生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喜欢为兰花捉虫子;陈独秀一生追求的目标是实现全民的幸福,大力推进全民教育与家庭和谐。皖江文化往往比较重视以文载道、救国、济世以及安民,意识形态功能在皖江文化中处处流露,巧妙地博采众长,所涉包括文学的、政治的、宗教的和艺术的等多方面的精神力量,所以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影响了包括合肥在内的多个地区的文化,这种文化干预会自然而然地渗入设计师对于城市开放空间的营造方式[3]。
淮河地区的文化最早追根溯源要到起源于先秦时期,在淮河地区的淮河主干流地区以明、楚文化的底蕴,兼容中原文化而形成的区域文化,属中华文化体系中的区域亚文化。东汉三国时期日臻繁荣,最终于明朝开始走向衰亡。自明朝以后,淮河文化随着落后的农耕文明渐渐远去,开始慢慢失去正面传承的作用,反而成为迟滞社会发展的一种文化障碍,甚至有的学者把这种文化称为“贫困文化”,虽有些不文雅,但还是十分贴切和恰如其分的[4]。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种由盛转衰的过程,其中的原因众说纷纭,但不外乎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转移疏远有关,还与中原地区发达的地域文化的掩映有关,此外还与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国家政治统治有关联,但最为主要的因素是淮河两岸农耕经济的日渐衰落[5]。进入12世纪以来黄河夺淮事件以后,以传统农业为根基的淮河流域经济遭受了重创,属于不可逆转的毁灭性打击。随之而来的必然是经济衰退波及文化,一个地区的经济是文化的根基,经济的衰落使得淮河文化逐渐没落。
各个地方性是风景园林的本质特征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常见的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是不同地方性的具体体现和载体,是认识和理解地方性的重要途径[6。徽州文化、皖江文化以及淮河文化对合肥地域文化景观地形成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漫长的岁月的长河中,三种地域文化景觀潜移默化般渗入合肥地域文化景观当中,通过三种文化之间以及三种文化与合肥地域文化的摩擦与碰撞,不断产生新的和谐地域文化景观要素,这些要素随着时空的变迁也会发生自身的渐变,最终形成了合肥地区特有的地域文化景观。
(作者单位:安徽涉外经济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凯,朱米娜.徽州雕刻艺术与古希腊雕刻比较研究[J].美术大观,2011(5):5.
[2]洪丹琴,章锦河,谭晓丽.安徽省旅游商品开发初步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1998(11):66-67.
[3]朱洪.皖江文化的特点——与淮河文化、徽州文化比较[J].学术界,2008(1):98-101.
[4]钟玉海.皖江文化的特点与和谐社会构建.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1(45):146.
[5]沈葵.皖江、皖江文化和皖江地区文化辨析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6):36.
[6]房正宏.淮河文化内涵与特征探讨.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1987(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