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应处理的几个关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处理好下列几个关系:新与旧的关系;自主与指导的关系;民主平等与严格要求的关系;多与少的关系;“活”与“实”的关系;讲与练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进与退的关系;“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打好双基”与“发展能力”的关系,这样才能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真正成为“开放式”的课堂。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关系
  
  教學是一门艺术。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是教和学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而课堂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形式。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45分钟内轻松、愉快的掌握“双基”,这是目前所有教育工作者们都在努力的目标。结合本人几年的工作经验,要达到这一目标,恰当地处理好下列几个方面的关系很为重要。
  
  1、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
  
  中学数学的系统性很强,新知识均是从旧知识发展而来的。因此,讲解新课时,一般都是从复习旧知识入手,通过对比、联想,引入课题,讲解新知识。同时在讲解新知识的过程中,又尽可能地联想到旧知识。这就要“联旧引新,讲新带旧”。但旧知识何时复习、联系,其深度和广度如何,这应根据一节课的教学目的,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当时教学进程的情况而灵活确定。没有“旧”的知识、技能、意识和习惯,学习新知识便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重视基础丝毫不排斥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要在扎实基础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发现和探求知识,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积极地发展,使教学过程充满着学生的发现、智慧的展示。
  
  2、处理好自主与指导的关系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此书中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由教学的主宰,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等权利。但是在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和教师的指导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教师指导”的着眼点是“学生自主”;而“学生自主”的必要条件是“教师指导”。
  
  3、处理好民主平等与严格要求的关系
  
  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要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从课堂教学的主宰转变为平等者中的首席,要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成长。但课堂上学生随意散漫,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善于倾听,不乐于分享,课堂乱成一锅粥,教师还自诩为“美国式自由教育”。民主平等的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但决不是放松管理,放任自流。中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自我调控、自我管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都还不强,需要一定的外力督促。严格要求不是苛求学生,也不是死死地控制学生,而是让规则看守课堂。课堂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都应有明确清晰的规定。让合理的规则看守课堂本质上是民主平等,目的是让学生学有所获。把握民主平等与严格要求的关系,既要避免那种在教师控制之下的“虚假”宽松,也要避免那种放任自流式的“放羊式”教学。
  
   4、处理好多与少的关系
  
   多与少是一对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如,当前有些中学盲目赶进度,六学期的教学内容,在五学期甚至四学期内就讲完了,对学生的加班加点,搞题海战术,增加考试次数,结果学生学得生吞活剥,浅尝辄止,既抓不住重点,又缺乏能力。但是有经验的教师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在钻研教材,精选例题、习题的基础上,注意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45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并能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样,表面上虽然进度放慢了,学得少,练得少,考试次数少了,但实际上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处理好“活”与“实”的关系
  
  课堂是极其严肃的,必须有安静的教学环境。数学知识的理论性较强,这些看起来是“死”的东西,但是要学生学得好,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必须授之以法,且授之良法,交给他们学习的钥匙,去掌握数学科学的规律。因此,只有“死中求活”,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这就是要教者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活中有死,死中有活”,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状态;启发他们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动口动手,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并不等于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而是在教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思维活跃、思路敞开。
  
   6、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
  
   数学教学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进行一定而必要的练习,这种练习包括阅读教科书,展开讨论,解题等。有时先讲解后练习,通过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有时先练习后讲解,通过练习发现规律,上升为理论,再运用于实践。因此,讲练始终是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的。
  
  7、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不一样的。学生是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育者,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就是服务。因此,对目前并不少见的角色错位的教学,突出教师“自我”、追求形式翻新的教学,甚至是以作秀来吸引眼球,用噱头博得掌声的教学,要有分辨能力,不仅不要效仿,而且要敢于说“不”。学生是幼苗,需要知识甘霖的滋润;学生更是火炬,需要教学智慧的点燃。数学教师的职责,就是点燃学生心头的智慧之火,使他们爱生活、爱数学。
  
   8、处理好进与退的关系
  
   在数学教学中,应严格遵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他们积极思考,循序渐进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但有时由于学生对旧知识掌握不牢,缺乏应有的生产、生活经验或认识结构上存在缺陷,而难以按常规的程序去获取新知识。这时可适当放慢教学的进度,进一步复习旧知识,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进一步总结规律,也许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就是所谓教学中的“退”。
  对此,我们认为进与退是辨证的统一,“为进则退,退中悟理,知理而进”,这也是一种基本的教学程序。它有利于将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达到转化矛盾,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目的。
  
  9、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如果用最简单的语句来陈述新课程中实施教学的思路,你的体会是什么?我想很多教师会回答:“重过程”、“重情感”、“重生活”,重过程是指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结论,而且要让学生了解得到知识结论的过程,譬如一些定理的教学,教师要把握时机,展现数学家的思维过程,让学生感受、亲历数学家真实的思维过程,看到数学家当初是如何分析,归纳,抽象,论证的,是如何进行判断,绕过障碍,走向成功的,新课程主张重视学生自主经历某种有价值的学习活动(例如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但并不是说学习活动的结果不重要,笔者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至于学生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参与了这样的富于创造意义的主动探索,使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自求通达的过程中可以体验学习的艰辛和快乐”。这种“只重过程,不重结果”也是矫枉过正。
  我们有些教师在课上与学生一起分析了一些问题的解决思路后,总是把最后的答案忽略了,当然也就忽略了其中的算理和对运算途径的优化,总是要求学生“课后慢慢算”,你可知道,同样正确结果的背后,运算量可能有天壤之别!这些教师对结果一点也不重视,学生的运算能力从何培养?难怪现在的中学生“算功”越来越差,越来越怕麻烦,难道这不是磨炼学生意志的一个良好时机吗?所以说:过程重要,正确的结论、精确的答案同样重要。
  
  10、处理好“打好双基”与“发展能力”的关系
  
  双基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大特色,我国学生的基础最扎实,是值得赞赏的,而创新精神不强是传统教育批评得最多的,新课程提出的“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理念,要求我们教师在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上加强研究,积极探索,数学能力是指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数学思维能力是以数学基础知识为素材,通过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演绎证明和模式构建等诸方面来表现的。
  以上阐述了课堂教学中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只有处理好以上几个方面的关系,才能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真正成为“开放式”的课堂,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这也是我们一线教师探究的方向,让我们教师真正对课堂负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针对当前中学数学教学实际,如何改进教学,如何继续进行课堂改革,从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有待于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2]王明建,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必须重视的五个问题
  [3]祁平,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的哲学思考
其他文献
谈起作文课,学生最烦恼,有不少学生认为写作文难,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奈的同时又要完成学习任务,不少学生只能搜肠刮肚、生搬硬套,勉强拼凑了一篇,词不达意,不知所云。针对这一问题,如何让小学生想写作文、乐意写作文、写出好作文、提高写作能力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对作文十分厌恶的学生在主观上放弃了作文练习,敷
在班主任工作中,通过不断的探求,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一些认识。最深刻的就是做—个快乐的班主任,那么怎样才能快乐吧?我认为需要微笑与爱心,  在教育教学中,我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那就是严格遵循“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的教育理念,以“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来关心我的学生。记得有一次,班上两个性格怪异(同学们认为)的同学发生了矛盾,不但破口大骂而且大打出手,被同学们劝住,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年轻而没有管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受用一生的良好学习方法。也就是说,是要把教育定位为关注学生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发展,乃至终身的发展。在这个大背景下,教师的授课也就自然要顺应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终身学习的观念的目标。那么,面对新课程我们政治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些要求呢?笔者简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是要有较高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更大背景是社会的大发展,
摘要:古诗的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整合、设疑、探究、创新四者紧密相联,让我们的学生在整合、设疑、探究、创新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古诗的乐趣,注重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感受优美语言",让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关键词:古诗教学设疑 整合探究创新     新课程标准为古诗教学打开一个新的天地,使古诗的学习回归了本真。它注重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感受优美语言”,提倡让学生
【摘要】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校体育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活动。教师应灵活选择、创编、组织课堂游戏内容,促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同时,养成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关键词】体育游戏;拉网捕鱼;教育叙事研究    体育游戏是与体育相联系的一种游戏,它具有体育活动的基本特点。体育游戏的显著特点是体育与游戏的结合,它不是简单的走走、跑跑、跳跳,而是要完成一些规定的情节与相互联系的动作,故而
【摘 要】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说,敢不敢说,能不能说,其关键取决于教师有没有给予学生说的时间,有没有创造学生说的氛围,有没有教给学生说的方法。只有“慧于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秀于口”的学生。  【关键词】小学数学 表达能力 训练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孕育希望,可以滋生动力,所以教学应该从兴趣人手。老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能够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一切能够挖掘的潜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形成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从而促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所以,在教学中,要有服务学生的意识,因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懂得肯定学生,培养自信学习,学习兴趣。由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数学教学
当前以课程和教材改革为标志的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新课改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所谓科学探究就是让学生按照一定的科学思维程序去探索学习的过程,从中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体验探究过程的心理感受。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而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因此,探究实质是一个
摘要: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作文教学集中体现了学生驾驭汉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语文教学 作文教学 兴趣     对于初中生作文,不再是小学时的简单构思、叙述完整的事情、语言通顺的要求了,它的要求涉及到文章的体裁、结构、主旨等,要求用一定的深度去思考问题。但翻开初中学生的作文薄,相当大一部分学生的作文是东拉西扯、干干巴巴。为了探讨个中原因,我
摘要:本文立足于言语获得理论中的三大理论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学说、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班杜拉的模仿理论,根据其所揭示的影响人类言语获得的几个要素:言语获得装置、思维、语言范型、强化,提出了“立体式”作文教学模式,通过“大量泛读—初步作文—对比模仿—提升作文—品味评析—精致作文”提升小学生作文能力。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构建;“立体式”作文教学模式    说起小学作文教学,是令许多老师深感头疼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