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owhig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计算教学中要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与限制,摒弃“熟能生巧”的题海训练,全面考量利用哪种方式能让计算教学充满趣味,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创设趣味情境,增强学生计算兴趣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如果教师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就容易将自身的关注点由计算学习转移到其他新鲜事物当中,进而影响了计算教学的整体效果。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应该增强学生的计算兴趣,通过创设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目光,向原本枯燥单一的计算教学注入新鲜元素,让学生感受到计算学习的乐趣,将身心投入到计算教学之中,为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奠定良好的教学基础。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单元时,由于低年级学生对于游戏有着强烈的兴趣,为此在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计算教学的目标、内容等,为学生精心创设游戏教学情境,利用游戏吸引学生的学习目光,让学生在参与游戏过程,逐步掌握计算方法,完成相应的计算任务。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想必大家对于5以内的数都有所了解,接下来,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5以内的加法,我们要玩一个游戏,帮助同学们巩固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同学们感不感兴趣?
  生(异口同声):好!到底是什么游戏啊?
  师:我在班级中选出几名同学,让每名同学戴上我事先准备好的数字环形卡片,数字环形卡片是由1—5数字组成的,假如我说一个数字“4”,那么同学们要将自己头上所戴卡片的数字相加等于“4”的同学快速抱在一起,如若同学头上的数字为“4”即可在一旁站好,余下没有成团的同学,则被淘汰,换其他人上场,比一比看一看哪个同学能笑到最后。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产生浓厚的参与兴趣,积极投入到“抱团”游戏中。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既锻炼了自身5以内加法计算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对计算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效率进一步提升。
  教师:同学们我们的游戏做完了,你从中学习到了什么呢?
  学生1:我学习到好多不同的加法,不同数字相加都能等于5。
  学生2:“抱团”游戏玩得真开心!我在游戏中学习到1加4等于5,2加3还等于5。
  ……
  通过创设游戏教学情境,学生的计算兴趣逐渐得到提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抱团”游戏活动中,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感知数字,在认识1—5数字后,锻炼与强化了自身的计算能力,达到了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二、注重口算训练,促进计算技能发展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口算作为计算的基础条件,这也是计算能力的主要展现。”基于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应注重口算训练环节,教授学生口算方法,夯实学生的计算基础,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为强化学生的口算能力提供必要的教学保障。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当学生完成一道计算后,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以口头语言描述的方式,对自身所使用的算理与计算过程加以阐述。如此一来,让学生在阐述中,加深对算理的理解与掌握,逐步形成良好的计算方法。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百分数》这一课时,教师在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对一些常见的数据与算式结果加以记忆,并将其与自身所掌握的知识进行转化,以便让学生熟练掌握算式结果,强化学生的口算能力,使学生的计算准确率进一步提升,为促进学生计算技能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计算一些特别的算式,帮助我们提高计算效率。(教师将算式写在黑板上“25×4”“25×8”“125×4”“125×8”“15×15”“25×25”)
  生1:他们的计算结果都十分有特点,譬如25×4=100。
  生2:25×8在4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倍,就变成了200了。
  生3:125×4和125×8我在应用题计算中经常能遇到,分别等于500和1000。
  师:利用我们本节课所学的百分数算理,你们还能计算出来吗?
  生1:这还不简单,25%×4%=0.01。
  生2:以此类推,算式结果就变成了0.02、0.05。
  师:看来同学们掌握得非常扎实,还希望同学们将这些算式的结果牢记下来,便于我们在日常口算训练中将其直接写出,提高我们自身的口算能力。
  注重口算训练,学生在教师的耐心引导下熟练掌握了百分数的运算方法,同时还能运用过去所学的知识,对于强化学生的计算效率起到良好作用,便于学生在日后口算练习中灵活运用自身的计算技能,解决数学问题。
  三、重视方法指导,强化总结归纳能力
  良好的计算能力离不开坚实的学习基础与学习理论的支持,学生只有了解运算规律时才能提高自身的计算精准性,强化计算效率。当前,在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一题多解可使学生的学习思维更加灵活,但是学生如若缺少学习理论,常常无法准确地化解问题。为此,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展现教师的指导与促进作用,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学生只有掌握运算规律、化解相应问题,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其计算水平。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这一单元时,为了让学生熟练运用加法交换定律,找到计算中的捷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情况,精心设计几道具有典型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熟练掌握加法交换定律的内在本质,加深学生对运算定理的理解,实现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意识。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我要考考大家,看一看大家对我提出的数学问题是怎样解答的。(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投放几道具有典型性的数学问题,如19+36+21、24+38+26、25+38+25、33+28+27)
  生1:没有什么难的,都是加法,直接将它们相加就行了。
  生2:我发现将它们个别计算顺序调换一下,好像计算起来更加容易了。
  生3:对,我将它们的计算顺序交换以下,如19+36+21=19+21+36=40+36=76,我都不用列竖式了,直接就口算出答案了。
  师:看来大多数同学已经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只有少数同学还没有发现,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是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呢?
  生1:当然是加法交換定律了。
  师:你能总结概括一下加法交换定律的定义吗?
  生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发生变化,就叫作加法交换定律。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通过注重方法与理论指导,使学生在深入理解加法交换定律本质含义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其应用方法,使学生改变加数的位置,即可快速得出相应的结果,降低计算难度,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有利于强化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效果,需要小学数学教师重视学生自我实践与计算能力的培养环节。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更新传统教学理念,从学生较为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构建游戏教学情节,注重口算训练,加强方法指导,以此让学生熟练掌握口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县西川镇宋场小学)
  (责任编辑 晓寒)
其他文献
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而小学阶段则是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教师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应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但小学生年龄较小,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不是很强,所以好的阅读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文本细读法,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对文章的内涵、修辞进行分析,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一、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只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
期刊
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自觉地投入学习、主动地参与活动,促成学生的能力提升和素养发展,迫切需要我们每一位化学教师认真思考和积极实践。  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课程标准》中具体说明了学生学习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通过不同阶段的学习
期刊
计量单位教学贯穿整个小学阶段,是发展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必要组成。但不管是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还是重量单位、时间单位,都具有约定性、表征性和抽象性,是小学生理解和感知的难点。小学数学常用计量单位教学该怎样推进呢?  一、实物感知,直接认识  直观性是小学生尤其是低年段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在面对人为约定的计量单位符号时,他们不仅希望能够直接理解记忆这些符号,也想知道符号背后的实际意义。对此,教师
期刊
反思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对学习活动进行的回顾、考察、分析以及调整过程,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基础。让学生学会反思,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再判断,从而抓住教学思维本质,加深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数学学习的最好方法就是实现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学生通过反思,完成所学知识的再发现,从中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及发展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具
期刊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半壁江山”,一直都是教育者最为关心的热点话题。崔峦曾说:“阅读教学一定要改变教学过程凝固、教学方法僵化的现状,要因生、因文、因地制宜,创造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讲求实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深入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热情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在于
期刊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尤其在识字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利用多媒体与相关软件平台,识字学习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信息技术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感官进行学习,识字写字的能力在日常一点一滴的积累中逐渐提高。那么,如何将信息技术具体作用到语文课堂的识字教学中,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也是本文探究的主要内容。  一、运用多种感观 提升思维能力  将
期刊
比较思想,就是将知识进行比较、分析,从而确定知识间的异同点,找到其中内在规律的一种数学思想。在小学教材中,很多内容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引入比较思想,将更容易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提高学生辨别知识的能力,促进知识迁移,防止相似知识间混淆,更好地突出知识的特征,同时能让学生更加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
期刊
随着人们对教育认识的深化,传统教育的局限性展露出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的开展也有了新的要求。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传授,而是纳入“真学”标准,提出了“真学课堂”理念,这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重要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可以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让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达到更好的英语学习效果。“真学课堂”理念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英语真教育的重要根基。  一、营造氛
期刊
统编版教材致力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准,旨在引导学生感受、理解并欣赏语言文字,不断积累阅读策略,并能够在此后的学习中应用此类策略。如果想要行之有效地展现出阅读策略单元的价值,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教材编写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寻找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引导猜测阅读,充分感悟乐趣  就统编版语文教材的设计来讲,在阅读策略单元中,之所以会先行呈现出具备阅读价值的文章,核心目标是帮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阅读活动,
期刊
朗读,就是大声而清晰地读出课文内容,确保语义连贯不失本意。这是语文教学中常见的方式,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吸收知识的最佳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展开朗读主要是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及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文本信息。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了提高朗读教学的成效,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展开深入分析,以期让学生读出精彩。  一、布置预读任务,加深文本理解  为了让语文教学更有效率,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