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计算教学中要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与限制,摒弃“熟能生巧”的题海训练,全面考量利用哪种方式能让计算教学充满趣味,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创设趣味情境,增强学生计算兴趣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如果教师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就容易将自身的关注点由计算学习转移到其他新鲜事物当中,进而影响了计算教学的整体效果。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应该增强学生的计算兴趣,通过创设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目光,向原本枯燥单一的计算教学注入新鲜元素,让学生感受到计算学习的乐趣,将身心投入到计算教学之中,为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奠定良好的教学基础。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单元时,由于低年级学生对于游戏有着强烈的兴趣,为此在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计算教学的目标、内容等,为学生精心创设游戏教学情境,利用游戏吸引学生的学习目光,让学生在参与游戏过程,逐步掌握计算方法,完成相应的计算任务。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想必大家对于5以内的数都有所了解,接下来,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5以内的加法,我们要玩一个游戏,帮助同学们巩固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同学们感不感兴趣?
生(异口同声):好!到底是什么游戏啊?
师:我在班级中选出几名同学,让每名同学戴上我事先准备好的数字环形卡片,数字环形卡片是由1—5数字组成的,假如我说一个数字“4”,那么同学们要将自己头上所戴卡片的数字相加等于“4”的同学快速抱在一起,如若同学头上的数字为“4”即可在一旁站好,余下没有成团的同学,则被淘汰,换其他人上场,比一比看一看哪个同学能笑到最后。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产生浓厚的参与兴趣,积极投入到“抱团”游戏中。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既锻炼了自身5以内加法计算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对计算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效率进一步提升。
教师:同学们我们的游戏做完了,你从中学习到了什么呢?
学生1:我学习到好多不同的加法,不同数字相加都能等于5。
学生2:“抱团”游戏玩得真开心!我在游戏中学习到1加4等于5,2加3还等于5。
……
通过创设游戏教学情境,学生的计算兴趣逐渐得到提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抱团”游戏活动中,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感知数字,在认识1—5数字后,锻炼与强化了自身的计算能力,达到了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二、注重口算训练,促进计算技能发展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口算作为计算的基础条件,这也是计算能力的主要展现。”基于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应注重口算训练环节,教授学生口算方法,夯实学生的计算基础,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为强化学生的口算能力提供必要的教学保障。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当学生完成一道计算后,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以口头语言描述的方式,对自身所使用的算理与计算过程加以阐述。如此一来,让学生在阐述中,加深对算理的理解与掌握,逐步形成良好的计算方法。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百分数》这一课时,教师在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对一些常见的数据与算式结果加以记忆,并将其与自身所掌握的知识进行转化,以便让学生熟练掌握算式结果,强化学生的口算能力,使学生的计算准确率进一步提升,为促进学生计算技能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计算一些特别的算式,帮助我们提高计算效率。(教师将算式写在黑板上“25×4”“25×8”“125×4”“125×8”“15×15”“25×25”)
生1:他们的计算结果都十分有特点,譬如25×4=100。
生2:25×8在4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倍,就变成了200了。
生3:125×4和125×8我在应用题计算中经常能遇到,分别等于500和1000。
师:利用我们本节课所学的百分数算理,你们还能计算出来吗?
生1:这还不简单,25%×4%=0.01。
生2:以此类推,算式结果就变成了0.02、0.05。
师:看来同学们掌握得非常扎实,还希望同学们将这些算式的结果牢记下来,便于我们在日常口算训练中将其直接写出,提高我们自身的口算能力。
注重口算训练,学生在教师的耐心引导下熟练掌握了百分数的运算方法,同时还能运用过去所学的知识,对于强化学生的计算效率起到良好作用,便于学生在日后口算练习中灵活运用自身的计算技能,解决数学问题。
三、重视方法指导,强化总结归纳能力
良好的计算能力离不开坚实的学习基础与学习理论的支持,学生只有了解运算规律时才能提高自身的计算精准性,强化计算效率。当前,在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一题多解可使学生的学习思维更加灵活,但是学生如若缺少学习理论,常常无法准确地化解问题。为此,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展现教师的指导与促进作用,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学生只有掌握运算规律、化解相应问题,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其计算水平。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这一单元时,为了让学生熟练运用加法交换定律,找到计算中的捷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情况,精心设计几道具有典型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熟练掌握加法交换定律的内在本质,加深学生对运算定理的理解,实现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意识。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我要考考大家,看一看大家对我提出的数学问题是怎样解答的。(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投放几道具有典型性的数学问题,如19+36+21、24+38+26、25+38+25、33+28+27)
生1:没有什么难的,都是加法,直接将它们相加就行了。
生2:我发现将它们个别计算顺序调换一下,好像计算起来更加容易了。
生3:对,我将它们的计算顺序交换以下,如19+36+21=19+21+36=40+36=76,我都不用列竖式了,直接就口算出答案了。
师:看来大多数同学已经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只有少数同学还没有发现,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是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呢?
生1:当然是加法交換定律了。
师:你能总结概括一下加法交换定律的定义吗?
生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发生变化,就叫作加法交换定律。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通过注重方法与理论指导,使学生在深入理解加法交换定律本质含义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其应用方法,使学生改变加数的位置,即可快速得出相应的结果,降低计算难度,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有利于强化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效果,需要小学数学教师重视学生自我实践与计算能力的培养环节。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更新传统教学理念,从学生较为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构建游戏教学情节,注重口算训练,加强方法指导,以此让学生熟练掌握口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县西川镇宋场小学)
(责任编辑 晓寒)
一、创设趣味情境,增强学生计算兴趣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如果教师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就容易将自身的关注点由计算学习转移到其他新鲜事物当中,进而影响了计算教学的整体效果。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应该增强学生的计算兴趣,通过创设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目光,向原本枯燥单一的计算教学注入新鲜元素,让学生感受到计算学习的乐趣,将身心投入到计算教学之中,为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奠定良好的教学基础。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单元时,由于低年级学生对于游戏有着强烈的兴趣,为此在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计算教学的目标、内容等,为学生精心创设游戏教学情境,利用游戏吸引学生的学习目光,让学生在参与游戏过程,逐步掌握计算方法,完成相应的计算任务。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想必大家对于5以内的数都有所了解,接下来,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5以内的加法,我们要玩一个游戏,帮助同学们巩固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同学们感不感兴趣?
生(异口同声):好!到底是什么游戏啊?
师:我在班级中选出几名同学,让每名同学戴上我事先准备好的数字环形卡片,数字环形卡片是由1—5数字组成的,假如我说一个数字“4”,那么同学们要将自己头上所戴卡片的数字相加等于“4”的同学快速抱在一起,如若同学头上的数字为“4”即可在一旁站好,余下没有成团的同学,则被淘汰,换其他人上场,比一比看一看哪个同学能笑到最后。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产生浓厚的参与兴趣,积极投入到“抱团”游戏中。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既锻炼了自身5以内加法计算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对计算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效率进一步提升。
教师:同学们我们的游戏做完了,你从中学习到了什么呢?
学生1:我学习到好多不同的加法,不同数字相加都能等于5。
学生2:“抱团”游戏玩得真开心!我在游戏中学习到1加4等于5,2加3还等于5。
……
通过创设游戏教学情境,学生的计算兴趣逐渐得到提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抱团”游戏活动中,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感知数字,在认识1—5数字后,锻炼与强化了自身的计算能力,达到了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二、注重口算训练,促进计算技能发展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口算作为计算的基础条件,这也是计算能力的主要展现。”基于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应注重口算训练环节,教授学生口算方法,夯实学生的计算基础,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为强化学生的口算能力提供必要的教学保障。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当学生完成一道计算后,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以口头语言描述的方式,对自身所使用的算理与计算过程加以阐述。如此一来,让学生在阐述中,加深对算理的理解与掌握,逐步形成良好的计算方法。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百分数》这一课时,教师在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对一些常见的数据与算式结果加以记忆,并将其与自身所掌握的知识进行转化,以便让学生熟练掌握算式结果,强化学生的口算能力,使学生的计算准确率进一步提升,为促进学生计算技能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计算一些特别的算式,帮助我们提高计算效率。(教师将算式写在黑板上“25×4”“25×8”“125×4”“125×8”“15×15”“25×25”)
生1:他们的计算结果都十分有特点,譬如25×4=100。
生2:25×8在4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倍,就变成了200了。
生3:125×4和125×8我在应用题计算中经常能遇到,分别等于500和1000。
师:利用我们本节课所学的百分数算理,你们还能计算出来吗?
生1:这还不简单,25%×4%=0.01。
生2:以此类推,算式结果就变成了0.02、0.05。
师:看来同学们掌握得非常扎实,还希望同学们将这些算式的结果牢记下来,便于我们在日常口算训练中将其直接写出,提高我们自身的口算能力。
注重口算训练,学生在教师的耐心引导下熟练掌握了百分数的运算方法,同时还能运用过去所学的知识,对于强化学生的计算效率起到良好作用,便于学生在日后口算练习中灵活运用自身的计算技能,解决数学问题。
三、重视方法指导,强化总结归纳能力
良好的计算能力离不开坚实的学习基础与学习理论的支持,学生只有了解运算规律时才能提高自身的计算精准性,强化计算效率。当前,在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一题多解可使学生的学习思维更加灵活,但是学生如若缺少学习理论,常常无法准确地化解问题。为此,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展现教师的指导与促进作用,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学生只有掌握运算规律、化解相应问题,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其计算水平。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这一单元时,为了让学生熟练运用加法交换定律,找到计算中的捷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情况,精心设计几道具有典型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熟练掌握加法交换定律的内在本质,加深学生对运算定理的理解,实现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意识。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我要考考大家,看一看大家对我提出的数学问题是怎样解答的。(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投放几道具有典型性的数学问题,如19+36+21、24+38+26、25+38+25、33+28+27)
生1:没有什么难的,都是加法,直接将它们相加就行了。
生2:我发现将它们个别计算顺序调换一下,好像计算起来更加容易了。
生3:对,我将它们的计算顺序交换以下,如19+36+21=19+21+36=40+36=76,我都不用列竖式了,直接就口算出答案了。
师:看来大多数同学已经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只有少数同学还没有发现,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是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呢?
生1:当然是加法交換定律了。
师:你能总结概括一下加法交换定律的定义吗?
生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发生变化,就叫作加法交换定律。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通过注重方法与理论指导,使学生在深入理解加法交换定律本质含义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其应用方法,使学生改变加数的位置,即可快速得出相应的结果,降低计算难度,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有利于强化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效果,需要小学数学教师重视学生自我实践与计算能力的培养环节。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更新传统教学理念,从学生较为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构建游戏教学情节,注重口算训练,加强方法指导,以此让学生熟练掌握口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县西川镇宋场小学)
(责任编辑 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