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镜头回放:
2007年岁末,正是各个学校备战期末考试的紧张时期。北京市朝阳区虎城中学迎来了一支由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部分区县培训机构的特级教师组成的专家团队,他们会同学校6个学科教研组的教师,举行了一个集体教研活动。通过听课、说课、教研组长汇报教研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校长汇报学校“校本教研文化建设”情况等环节,专家组对这所快速成长中的学校的教学工作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和指导。在2007年,类似的活动在虎城中学已经有了多次了,而倒退两年,对一所处于城乡交界的农村学校来说,专家的近距离指导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姜校长为此特别感谢北京教育学院的“春风化雨”培训行动,它让这所生源和教师队伍都比较薄弱的学校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各级专家的帮助。
“春风化雨”培训行动,开始于2006年4月,它是由北京教育学院领衔,与北京市城八区培训机构合作承办的针对市重点建设的初中学校和部分小学的校长和教师的培训行动。“行动”开始以来,以其不同以往的培训特色获得了中小学校的欢迎,为学校的发展搭建了阶梯,为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平台。
鲜明的培训主题,为学校的发展搭起阶梯
“春风化雨”的教师培训以“提升初中教学质量的校本研修与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培训内容的设置主要有两个板块;一是教师专业发展板块,包括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初中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要点、听评课的基本方法和实践;二是构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的板块,包括教研组建设与管理研究、校本研修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等内容。“春风化雨”培训突出“校本研修”的主导地位,是期望通过提高学校整体的教研水平,促进各学科的变化,从而改善学校的面貌。
“春风化雨”的校长培训以“提升初中教学质量为目标的学校发展规划与管理改进”为主题,采用“诊断——规划设计——连续改进”为内容的行动研究培训模式,其课程设置中“拓展性学习研究”板块,包括学校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实施、教与学的管理改进、专业发展与领导力研究等内容,聚焦于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管理的真正问题,促进校长领导能力的提高。
以“校本研修”作为培训主题,其鲜明的特点是不单纯注重培训对象个人学科素养的提高,而是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改进问题,从建立良好的教研机制、延续培训效果的思路着手,强化学校的“造血机能”。因为,让教研走向科学化和具有可持续性,让教学研究成为教师们不断的追求和实践,是学校教学质量得以提升、学校发展活力得以延续的最好途径,“春风化雨”培训行动从设计上就抓住了学校发展的根本。
镜头回放:
让我们把镜头再次转向北京市朝阳区虎城中学。这个学校的历史教师李秀,原本是一个内向的、“上班无声来,下班无声去”的普通教师,参加“春风化雨”培训后,其理念发生了令她本人和校长都意想不到的变化。在结业总结的发言中,她感慨道:“经历了这半年多幸福的磨砺后,我觉得‘春风化雨’对我来说好似是‘化蝶’的过程,先是在集中培训中尽情地吸取养料,接着在实践中专业水平、技能水平不断获得提升,然后‘作茧’修炼,进行梳理、反思和总结。但是,我们‘作茧’没有‘自缚’,而是在交流中继续进步,最后上交作业,向指导教师请示春天是否已来到,是否可以出蛹?当我们从蛹中出来的时候,我们不仅已经变成美丽的‘蝴蝶’,而且我们看到了更美、更广阔的天空,眼前的路也清朗起来。这是生命历程的提升,这怎能不令人兴奋!”李秀在3个月的教学实践中,与她的指导教师王耘交流的教学总结有近4万字,她和培训班的另一位教师撰写的研修报告被评为一等奖。新学期开始后,写教学反思已成为她的习惯,她还被选入区教研中心的课题组,为课题组撰写研究方案,新学期承担的任务比过去4年任务的总和都要多。
北京一中的英语教研组长邵英,校长评价她参加“春风化雨”培训后“骨子里发生了变化”。培训前的她,对不完成作业的学生束手无策,带着“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心情上课,“疲惫和倦怠”是工作一天的体验。培训后的她,用心研究学生不完成作业的原因,把激励因素作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你所崇拜的偶像小课件制作”,“给喜欢的明星写简历”等作业和课堂练习被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原本不完成作业的学生把英语课及作业当成每天展示自己的最快乐的事情。在她的带动下,全教研组的老师把“关注学生”作为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首要因素。当大家转换角度理解教学、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的时候,他们体验到了自己的进步。与邵英老师同期参加“春风化雨”培训的另一位青年教师王建芬,2007年代表学校参加教师基本功大赛,荣获“东城区青年英语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和“北京市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 。
“研训一体”的培训方式,
为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平台
一线教师的巨大变化,得益于“春风化雨”以解决课堂教学问题为核心的“研训一体”的培训模式。
当“校本研修”成为“春风化雨行动”的培训主题时,应运产生了在专家引领下的教师互助学习、交流、实践的“校本教研联合体”。它是同一区县几个研究同类课题的学校教师组成的研究小组,配备1~2位区县教研员和高校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学员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撰写一份解决某个课堂教学问题的“校本研修方案”,并回到学校落实到教研活动实践中。一段时间后,指导教师还要带领小组成员下校追踪,通过听课和研讨指导,教师将集中培训学习的课改新理念转换为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所以,“春风化雨”行动培训的“校本教研”,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同伴互助的教学实践活动,这为一线教师提供了一个实际操作的平台。通过集体听课、集体说课、专家评课,反思他人和个人的教学过程和行为,共同分析教师在教学上的优点和缺点,发挥优势、改进不足,提高了教师的反思能力,使他们学会了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改革,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教学。
在学员座谈会和教学成果交流展示活动上,大家普遍反映这种行动跟进式的培训促使他们“开始真正关注我们的教学对象了”,“教学的激情替代了以往的疲惫感”,“感悟到了课堂上的鲜活的东西”。这种整合资源、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的培训方式,是学员和教师们充分认可的。它的有效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了校际之间教师的沟通,扩大了学员自身的研究资源。对于课堂中的问题,学员们同感多多,但解决问题的办法则各有不同。大家在专家指导下交流,就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办法多了,更科学了,信心也足了。这种收获是打破了校际间的隔阂才获得的,也是以往骨干教师典型交流的培训方式不曾获得的。
第二,依托学校的实际问题,使得教研活动有了充分的研讨空间,有效地解决了同一学科带有共同性的教学问题。对教师培训而言,补充学科知识是必要的,解决实际问题更为关键,教师培训的效果主要体现在教师和学校的变化上,对参加培训的教师个人来说,“解渴”是最好的评价。“校本教研联合体”是“春风化雨”培训“研训一体”创新的典范,它在培训结束后依然有着很强的生命力。
第三,课题引领,专家指导,研训一体,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同时,绝大部分学员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另外,学员自由结合组成“校本教研联合体”,使课题的研究和操作策略可以在不同学校得到不同的验证和反思。
可见,在学习中不断丰富知识,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智慧,在真正意义上的同伴互助式研究中交换思想,让反思走向“习惯”、“系统”和“可持续”,让解决实际问题、改善教育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教研永久的课题,教师们就把握了个人成长的关键要素。这种收获也提示培训者,好的培训方案要有好的培训模式相配合,这样才会使培训富有成效。
镜头回放:
北京市第二零六中学是海淀区一所规模很小的纯初中学校,学校仅有一座教学楼,学生300多人,一线任课教师30多人。学生的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因经济原因没有条件择校的,另一类是家长认为孩子没有什么前途、不值得花钱择校的学生。尽管处在这样一种特定的环境下,但校长和教师并没有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丧失追求的动力,他们借助“春风化雨”培训行动,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学校的教科研道路。2006年,学校校长和语文、政治、历史、数学、英语、物理、心理健康等7个科目的14名教师参加了“春风化雨”培训。校长在集中培训后带领教师制定学校改进方案,提出“在研究状态下学习,在研究状态下工作” 的校本教研指导思想,促进教师学科教学的思路更加开阔,提高教师研究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为学校的教学研究创设新的空间。经过半年的努力,这所学校的变化是显著的,有的教师的论文获国家级优秀论文二等奖,有的教师参加市级研究课,有的教师的教学设计和相关课件被媒体关注,刊登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上。2007年海淀区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数学教师姚京丽和语文教师丁建红获海淀区一等奖。
“春雨化雨”带给学校和教师的悄然变化
在集中培训结束时,学员们大都以“震撼”、“激动”、“有激情”、“开始关注学生”等词汇形容自己的感受,经过了“校本研修”实践的历练,他们更多地体验到了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变化,“自信、自如”、“成就感”、“师生间有了和谐的互动”、“信息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学生的问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力”,这些认识上的变化,表现出参加培训的教师开始自觉地将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解决学校实际问题的教学研究,然后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在不断的学习——反思——研究——实践的循环中提升,走上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正确途径。
“春风化雨”培训行动还带动区县改变了传统的教研观念和方式,教研工作更关注那些薄弱学校,培训的研训结合模式,也使教研工作重点向这些学校倾斜。以朝阳区为例,他们承办的数学班,有相当部分教师来自农村学校,过去很少有教研员下校指导教学。有了“春风化雨”培训任务,指导教师要经常到学校观摩教研组的研究活动,区县教研工作的计划,也是结合“春风化雨”培训的任务制定的,学校从中受益,校长和教师特别欢迎。学员们深切地感受到,有效的教育科研课题能够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他们强烈期望这种研修活动能够持续下去。在培训结束时的教学交流展示活动中,数学、物理两个学科的项目组现场请学员填写了“课题延续意向书”,学员们的反映非常踊跃,这是对“春风化雨”培训成果的最好肯定。学员们称“春风化雨”是为发展困难的学校量身订做的培训,各培训机构称“春风化雨”是近几年最贴近实际、效果最好的培训,学校校长称参加“春风化雨”培训使学员骨子里发生了变化。特别让人感动的是,学员培训后精神面貌的变化,以及重新焕发的对工作的激情:“我们认可自己的学校,我们也认可自己面对的学生。培训后我们特别想实践的就是在这个既定的环境中,用自己特有的办法教育好孩子,给他们成长的机会。”
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核心问题,基础教育更是核心中的关键。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依赖于从业者“做专业教师”的激情和智慧,激情的延续需要有“做幸福教师”的理想追求,智慧的培养需要有“走内涵发展”的学习平台。“春风化雨”培训行动是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开展的大规模培训工程,是需要培训者用心研究和落实的建设工程。如果以解决课堂教学问题为核心的“校本教研”成为教师专业生活的一种方式,学校教学环境的整体改善和学校教育品质的提高就会成为必然。
“春风化雨”,化做润物无声的细雨,润泽和谐教育的春天。
编辑 王雪莉
2007年岁末,正是各个学校备战期末考试的紧张时期。北京市朝阳区虎城中学迎来了一支由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部分区县培训机构的特级教师组成的专家团队,他们会同学校6个学科教研组的教师,举行了一个集体教研活动。通过听课、说课、教研组长汇报教研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校长汇报学校“校本教研文化建设”情况等环节,专家组对这所快速成长中的学校的教学工作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和指导。在2007年,类似的活动在虎城中学已经有了多次了,而倒退两年,对一所处于城乡交界的农村学校来说,专家的近距离指导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姜校长为此特别感谢北京教育学院的“春风化雨”培训行动,它让这所生源和教师队伍都比较薄弱的学校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各级专家的帮助。
“春风化雨”培训行动,开始于2006年4月,它是由北京教育学院领衔,与北京市城八区培训机构合作承办的针对市重点建设的初中学校和部分小学的校长和教师的培训行动。“行动”开始以来,以其不同以往的培训特色获得了中小学校的欢迎,为学校的发展搭建了阶梯,为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平台。
鲜明的培训主题,为学校的发展搭起阶梯
“春风化雨”的教师培训以“提升初中教学质量的校本研修与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培训内容的设置主要有两个板块;一是教师专业发展板块,包括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初中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要点、听评课的基本方法和实践;二是构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的板块,包括教研组建设与管理研究、校本研修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等内容。“春风化雨”培训突出“校本研修”的主导地位,是期望通过提高学校整体的教研水平,促进各学科的变化,从而改善学校的面貌。
“春风化雨”的校长培训以“提升初中教学质量为目标的学校发展规划与管理改进”为主题,采用“诊断——规划设计——连续改进”为内容的行动研究培训模式,其课程设置中“拓展性学习研究”板块,包括学校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实施、教与学的管理改进、专业发展与领导力研究等内容,聚焦于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管理的真正问题,促进校长领导能力的提高。
以“校本研修”作为培训主题,其鲜明的特点是不单纯注重培训对象个人学科素养的提高,而是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改进问题,从建立良好的教研机制、延续培训效果的思路着手,强化学校的“造血机能”。因为,让教研走向科学化和具有可持续性,让教学研究成为教师们不断的追求和实践,是学校教学质量得以提升、学校发展活力得以延续的最好途径,“春风化雨”培训行动从设计上就抓住了学校发展的根本。
镜头回放:
让我们把镜头再次转向北京市朝阳区虎城中学。这个学校的历史教师李秀,原本是一个内向的、“上班无声来,下班无声去”的普通教师,参加“春风化雨”培训后,其理念发生了令她本人和校长都意想不到的变化。在结业总结的发言中,她感慨道:“经历了这半年多幸福的磨砺后,我觉得‘春风化雨’对我来说好似是‘化蝶’的过程,先是在集中培训中尽情地吸取养料,接着在实践中专业水平、技能水平不断获得提升,然后‘作茧’修炼,进行梳理、反思和总结。但是,我们‘作茧’没有‘自缚’,而是在交流中继续进步,最后上交作业,向指导教师请示春天是否已来到,是否可以出蛹?当我们从蛹中出来的时候,我们不仅已经变成美丽的‘蝴蝶’,而且我们看到了更美、更广阔的天空,眼前的路也清朗起来。这是生命历程的提升,这怎能不令人兴奋!”李秀在3个月的教学实践中,与她的指导教师王耘交流的教学总结有近4万字,她和培训班的另一位教师撰写的研修报告被评为一等奖。新学期开始后,写教学反思已成为她的习惯,她还被选入区教研中心的课题组,为课题组撰写研究方案,新学期承担的任务比过去4年任务的总和都要多。
北京一中的英语教研组长邵英,校长评价她参加“春风化雨”培训后“骨子里发生了变化”。培训前的她,对不完成作业的学生束手无策,带着“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心情上课,“疲惫和倦怠”是工作一天的体验。培训后的她,用心研究学生不完成作业的原因,把激励因素作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你所崇拜的偶像小课件制作”,“给喜欢的明星写简历”等作业和课堂练习被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原本不完成作业的学生把英语课及作业当成每天展示自己的最快乐的事情。在她的带动下,全教研组的老师把“关注学生”作为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首要因素。当大家转换角度理解教学、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的时候,他们体验到了自己的进步。与邵英老师同期参加“春风化雨”培训的另一位青年教师王建芬,2007年代表学校参加教师基本功大赛,荣获“东城区青年英语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和“北京市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 。
“研训一体”的培训方式,
为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平台
一线教师的巨大变化,得益于“春风化雨”以解决课堂教学问题为核心的“研训一体”的培训模式。
当“校本研修”成为“春风化雨行动”的培训主题时,应运产生了在专家引领下的教师互助学习、交流、实践的“校本教研联合体”。它是同一区县几个研究同类课题的学校教师组成的研究小组,配备1~2位区县教研员和高校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学员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撰写一份解决某个课堂教学问题的“校本研修方案”,并回到学校落实到教研活动实践中。一段时间后,指导教师还要带领小组成员下校追踪,通过听课和研讨指导,教师将集中培训学习的课改新理念转换为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所以,“春风化雨”行动培训的“校本教研”,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同伴互助的教学实践活动,这为一线教师提供了一个实际操作的平台。通过集体听课、集体说课、专家评课,反思他人和个人的教学过程和行为,共同分析教师在教学上的优点和缺点,发挥优势、改进不足,提高了教师的反思能力,使他们学会了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改革,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教学。
在学员座谈会和教学成果交流展示活动上,大家普遍反映这种行动跟进式的培训促使他们“开始真正关注我们的教学对象了”,“教学的激情替代了以往的疲惫感”,“感悟到了课堂上的鲜活的东西”。这种整合资源、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的培训方式,是学员和教师们充分认可的。它的有效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了校际之间教师的沟通,扩大了学员自身的研究资源。对于课堂中的问题,学员们同感多多,但解决问题的办法则各有不同。大家在专家指导下交流,就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办法多了,更科学了,信心也足了。这种收获是打破了校际间的隔阂才获得的,也是以往骨干教师典型交流的培训方式不曾获得的。
第二,依托学校的实际问题,使得教研活动有了充分的研讨空间,有效地解决了同一学科带有共同性的教学问题。对教师培训而言,补充学科知识是必要的,解决实际问题更为关键,教师培训的效果主要体现在教师和学校的变化上,对参加培训的教师个人来说,“解渴”是最好的评价。“校本教研联合体”是“春风化雨”培训“研训一体”创新的典范,它在培训结束后依然有着很强的生命力。
第三,课题引领,专家指导,研训一体,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同时,绝大部分学员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另外,学员自由结合组成“校本教研联合体”,使课题的研究和操作策略可以在不同学校得到不同的验证和反思。
可见,在学习中不断丰富知识,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智慧,在真正意义上的同伴互助式研究中交换思想,让反思走向“习惯”、“系统”和“可持续”,让解决实际问题、改善教育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教研永久的课题,教师们就把握了个人成长的关键要素。这种收获也提示培训者,好的培训方案要有好的培训模式相配合,这样才会使培训富有成效。
镜头回放:
北京市第二零六中学是海淀区一所规模很小的纯初中学校,学校仅有一座教学楼,学生300多人,一线任课教师30多人。学生的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因经济原因没有条件择校的,另一类是家长认为孩子没有什么前途、不值得花钱择校的学生。尽管处在这样一种特定的环境下,但校长和教师并没有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丧失追求的动力,他们借助“春风化雨”培训行动,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学校的教科研道路。2006年,学校校长和语文、政治、历史、数学、英语、物理、心理健康等7个科目的14名教师参加了“春风化雨”培训。校长在集中培训后带领教师制定学校改进方案,提出“在研究状态下学习,在研究状态下工作” 的校本教研指导思想,促进教师学科教学的思路更加开阔,提高教师研究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为学校的教学研究创设新的空间。经过半年的努力,这所学校的变化是显著的,有的教师的论文获国家级优秀论文二等奖,有的教师参加市级研究课,有的教师的教学设计和相关课件被媒体关注,刊登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上。2007年海淀区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数学教师姚京丽和语文教师丁建红获海淀区一等奖。
“春雨化雨”带给学校和教师的悄然变化
在集中培训结束时,学员们大都以“震撼”、“激动”、“有激情”、“开始关注学生”等词汇形容自己的感受,经过了“校本研修”实践的历练,他们更多地体验到了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变化,“自信、自如”、“成就感”、“师生间有了和谐的互动”、“信息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学生的问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力”,这些认识上的变化,表现出参加培训的教师开始自觉地将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解决学校实际问题的教学研究,然后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在不断的学习——反思——研究——实践的循环中提升,走上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正确途径。
“春风化雨”培训行动还带动区县改变了传统的教研观念和方式,教研工作更关注那些薄弱学校,培训的研训结合模式,也使教研工作重点向这些学校倾斜。以朝阳区为例,他们承办的数学班,有相当部分教师来自农村学校,过去很少有教研员下校指导教学。有了“春风化雨”培训任务,指导教师要经常到学校观摩教研组的研究活动,区县教研工作的计划,也是结合“春风化雨”培训的任务制定的,学校从中受益,校长和教师特别欢迎。学员们深切地感受到,有效的教育科研课题能够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他们强烈期望这种研修活动能够持续下去。在培训结束时的教学交流展示活动中,数学、物理两个学科的项目组现场请学员填写了“课题延续意向书”,学员们的反映非常踊跃,这是对“春风化雨”培训成果的最好肯定。学员们称“春风化雨”是为发展困难的学校量身订做的培训,各培训机构称“春风化雨”是近几年最贴近实际、效果最好的培训,学校校长称参加“春风化雨”培训使学员骨子里发生了变化。特别让人感动的是,学员培训后精神面貌的变化,以及重新焕发的对工作的激情:“我们认可自己的学校,我们也认可自己面对的学生。培训后我们特别想实践的就是在这个既定的环境中,用自己特有的办法教育好孩子,给他们成长的机会。”
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核心问题,基础教育更是核心中的关键。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依赖于从业者“做专业教师”的激情和智慧,激情的延续需要有“做幸福教师”的理想追求,智慧的培养需要有“走内涵发展”的学习平台。“春风化雨”培训行动是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开展的大规模培训工程,是需要培训者用心研究和落实的建设工程。如果以解决课堂教学问题为核心的“校本教研”成为教师专业生活的一种方式,学校教学环境的整体改善和学校教育品质的提高就会成为必然。
“春风化雨”,化做润物无声的细雨,润泽和谐教育的春天。
编辑 王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