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神韵,唯有故宫!在2017年11月8日,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在故宫接见了美国总统特朗普夫妇,在参观中,习主席指出“故宫是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窗口!”
而我说课的内容也与故宫有关,我说课的题目是《北京故宫的布局》,本课将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观学情
1.授课对象:旅游管理专业二年级学生,共30人。
2.心理特点:喜欢新鲜事物,但不喜欢长时间集中式学习。
3.专业基础:在知识储备上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并具有较好的导游讲解能力,但结合学生成长需要,在地理空间方位感上有所欠缺。
4.应对方案及策略:借助UMU互动平台,上传微课、下发引导文,结合高教社信息化平台资源辅助学习,以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建立地理空间方位感。
二、析教材
1.教学内容、地位作用:所用的教材为高教社出版,董朝霞、沈世忠老师主编的《旅游地理》一书,该教材为学生专业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课选自第二章任务二中的《北京故宫》,北京故宫是世界文化遗产,有着非同寻常的艺术价值及特殊地位,因此,为了学生的职业发展,我结合导游基础一书中有关宫殿建筑布局内容,对教材进行了有机整合,这样做,既学习了专业理论,又贴近了岗位实际。
2.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能熟练说出故宫布局特点及主要宫殿用途;建立故宫布局的空间方位感并运用所学模拟导游讲解介绍故宫;②过程与方法:借助互动平台及引导文,通过微课学习、合作学习,形象直观的了解故宫的布局特点,并进行个性化导游词的创编讲解;③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怀。
3.教学重难点:①重点:故宫布局特点及其主要宫殿用途和方位;②难点:主要宫殿的方位。
三、述策略
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在于培养学生的人地关系意识,教学中,我秉承着由“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转变的思想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本位,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建立学生的空间思维,具體学法有练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法主要采用引导文教学法和情境模拟法。
四、解过程
本课分为:课前预学新知、课上内化提升、课后拓展延伸三个阶段:
1.课前:教师:在互动平台,上传微课、下发引导文、分组分工、提供网络学习资源;学生:观看微课、学习引导文、提交学习成果,交流、分享。
微课和引导文的运用,明确了学习目标,发挥了学生个性化学习潜能。
2.课堂教学部分:本课为1课时的新授课。首先是课前栏目《旅游天地》,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介绍故宫概况和历史,然后结合栏目评价标准点评、赋分。设计意图是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并以此引入新课。
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共分五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播放一段数字故事回顾上节课所学——故宫的概况和历史,再用胶片录像回顾微课中的主要片段,以此温故而知新。
第二环节:预学检测,课前,学生学习了微课和引导文,完成了两项学习任务,一是在平台上完成故宫理论知识的自测,二是在A4纸上绘制故宫布局图。
通过平台检测结果分析,大部分学生对故宫的理论知识掌握良好,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
对于布局图的绘制,3/4学生宫殿名称填写准确,但在布局上,存在定位不准确现象,这就是课上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第三环节:答疑解惑,针对预学检测中出现的问题,课上,我呈现典型作品,由学生对照绘图要求,分析定位不准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一是主体建筑未在中轴线上,二是结构比例失衡,为了解决这一共性问题,课上,借助教学挂图及多媒体的辅助,讲解故宫布局特点,同时,强调主要宫殿用途。教师的讲解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第四环节:强化训练。
为巩固所学,课上组织学生做三个练习,分别是填一填、说一说和比一比。
首先是填一填。
学生在平台上完成了一个填图练习,再次强化了主要宫殿名称和位置,以此建立故宫布局的空间方位感,为接下来的导游讲解奠定了理论基础。
然后是说一说。
仅仅有理论基础还不能达到创作个性化导游词的目的,为了让学生了解古代宫殿建筑的传统思想,我又设计了3个问题,通过对这3个问题的思考和解答,学生理解了故宫布局讲究的是对称平衡和阴阳协调,外朝的气势雄伟,内廷的富丽典雅以及中轴线的贯穿,都是至高无上皇权的象征。
最后是比一比。
学生根据引导文的要求,在课前已经进行了导游词的初创编,并在平台上进行了交流和分享,我利用碎片化时间在后台进行了指导修改,课上再结合所学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各组完善、提高,然后选出代表进行导游讲解比拼展示。
导游词的创编讲解,实现了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的有效融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做到了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的相对接。
第五环节:评价总结。
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点评,学生互评,学生们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分享了成功的喜悦。
为实现知识的迁移,我布置了一个梯度作业,并为下节课学习作以铺垫。
五、谈反思
回顾本课,我借助互动平台,发挥了移动学习的优势,从而在课前掌握了学情,课上提高了学习效率,课下及时反馈了学习效果。
但本课也存在不足,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无法将故宫的文化、内涵讲深讲透,因此,在接下来的课程里,我更加注意了对历史、地理等人文知识的渗透,努力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和职业素养,力争使我的课堂成为学生乐学、爱学、会学的平台。
课题项目基金:大连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课题名称:高星专业有效教学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ND2017278研究成果。
而我说课的内容也与故宫有关,我说课的题目是《北京故宫的布局》,本课将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观学情
1.授课对象:旅游管理专业二年级学生,共30人。
2.心理特点:喜欢新鲜事物,但不喜欢长时间集中式学习。
3.专业基础:在知识储备上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并具有较好的导游讲解能力,但结合学生成长需要,在地理空间方位感上有所欠缺。
4.应对方案及策略:借助UMU互动平台,上传微课、下发引导文,结合高教社信息化平台资源辅助学习,以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建立地理空间方位感。
二、析教材
1.教学内容、地位作用:所用的教材为高教社出版,董朝霞、沈世忠老师主编的《旅游地理》一书,该教材为学生专业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课选自第二章任务二中的《北京故宫》,北京故宫是世界文化遗产,有着非同寻常的艺术价值及特殊地位,因此,为了学生的职业发展,我结合导游基础一书中有关宫殿建筑布局内容,对教材进行了有机整合,这样做,既学习了专业理论,又贴近了岗位实际。
2.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能熟练说出故宫布局特点及主要宫殿用途;建立故宫布局的空间方位感并运用所学模拟导游讲解介绍故宫;②过程与方法:借助互动平台及引导文,通过微课学习、合作学习,形象直观的了解故宫的布局特点,并进行个性化导游词的创编讲解;③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怀。
3.教学重难点:①重点:故宫布局特点及其主要宫殿用途和方位;②难点:主要宫殿的方位。
三、述策略
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在于培养学生的人地关系意识,教学中,我秉承着由“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转变的思想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本位,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建立学生的空间思维,具體学法有练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法主要采用引导文教学法和情境模拟法。
四、解过程
本课分为:课前预学新知、课上内化提升、课后拓展延伸三个阶段:
1.课前:教师:在互动平台,上传微课、下发引导文、分组分工、提供网络学习资源;学生:观看微课、学习引导文、提交学习成果,交流、分享。
微课和引导文的运用,明确了学习目标,发挥了学生个性化学习潜能。
2.课堂教学部分:本课为1课时的新授课。首先是课前栏目《旅游天地》,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介绍故宫概况和历史,然后结合栏目评价标准点评、赋分。设计意图是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并以此引入新课。
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共分五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播放一段数字故事回顾上节课所学——故宫的概况和历史,再用胶片录像回顾微课中的主要片段,以此温故而知新。
第二环节:预学检测,课前,学生学习了微课和引导文,完成了两项学习任务,一是在平台上完成故宫理论知识的自测,二是在A4纸上绘制故宫布局图。
通过平台检测结果分析,大部分学生对故宫的理论知识掌握良好,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
对于布局图的绘制,3/4学生宫殿名称填写准确,但在布局上,存在定位不准确现象,这就是课上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第三环节:答疑解惑,针对预学检测中出现的问题,课上,我呈现典型作品,由学生对照绘图要求,分析定位不准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一是主体建筑未在中轴线上,二是结构比例失衡,为了解决这一共性问题,课上,借助教学挂图及多媒体的辅助,讲解故宫布局特点,同时,强调主要宫殿用途。教师的讲解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第四环节:强化训练。
为巩固所学,课上组织学生做三个练习,分别是填一填、说一说和比一比。
首先是填一填。
学生在平台上完成了一个填图练习,再次强化了主要宫殿名称和位置,以此建立故宫布局的空间方位感,为接下来的导游讲解奠定了理论基础。
然后是说一说。
仅仅有理论基础还不能达到创作个性化导游词的目的,为了让学生了解古代宫殿建筑的传统思想,我又设计了3个问题,通过对这3个问题的思考和解答,学生理解了故宫布局讲究的是对称平衡和阴阳协调,外朝的气势雄伟,内廷的富丽典雅以及中轴线的贯穿,都是至高无上皇权的象征。
最后是比一比。
学生根据引导文的要求,在课前已经进行了导游词的初创编,并在平台上进行了交流和分享,我利用碎片化时间在后台进行了指导修改,课上再结合所学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各组完善、提高,然后选出代表进行导游讲解比拼展示。
导游词的创编讲解,实现了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的有效融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做到了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的相对接。
第五环节:评价总结。
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点评,学生互评,学生们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分享了成功的喜悦。
为实现知识的迁移,我布置了一个梯度作业,并为下节课学习作以铺垫。
五、谈反思
回顾本课,我借助互动平台,发挥了移动学习的优势,从而在课前掌握了学情,课上提高了学习效率,课下及时反馈了学习效果。
但本课也存在不足,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无法将故宫的文化、内涵讲深讲透,因此,在接下来的课程里,我更加注意了对历史、地理等人文知识的渗透,努力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和职业素养,力争使我的课堂成为学生乐学、爱学、会学的平台。
课题项目基金:大连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课题名称:高星专业有效教学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ND201727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