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当争端的“挑起”者,和精彩的“让出”者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_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教学,往往需要对某一点或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有时需要澄清思维,有时需要加强印象,有时需要扭转认识,如果总是由教师主宰着问题的解释权,学生思考积极性、主动性就会减弱,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倦怠情绪。那么,如何有效发掘学生潜在的思考力,激发他们表达的热情?不妨适当采取正话反说、故意示弱等策略来成就学生的精彩。
  一“轻描淡写”引起争端
  文本的厚重处往往需要浓墨重彩,然而反其道而行之,故意藏掖,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如《狼牙山五壮士》中五壮士为什么要跳崖,意义在哪里?这种价值取向对于小学生是有深度的。为突破这个难点,老师之前要对学生的心理做一大致预估:有的学生私下会想,为什么五壮士不投降呢,白白牺牲多可惜呀!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并认同文本的价值,一位老师在处理这一教学问题时先采用连环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步步深入,然后在关键地方故意装糊涂,提出肤浅的看法,从而引发一场思维交锋—。如此设计,学生的思路被打开,爱国情感被强烈激发,这种认识的高度正是思维交锋的结果,教师故意提出有悖编者意图的认识,此认识遭到有思想、有批判精神的学生的反对,如此,通过思想碰撞、融合,文本的价值取向终于得到大家的认同,从而成功突破难点。
  二、“扰乱视线”引起争端
  为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有时需要对现成的结论重新认定,这时教师可以提出混淆是非的问题,来激起学生维护真理的意识,你越“搅和”,他越想澄清,如此训练,会大大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把握能力,使他们不至于被表面现象迷惑。一位教师在教学《最佳路径》时,提出这样的异议——
  师:有人说,这个最佳设计奖应该颁给老太太才对,因为老太太给了格罗培斯启发;要么颁给游人,因为是游人踩出了路径,大家同意这个观点吗?
  生:我不同意,因为老太太卖葡萄的方法是出于无奈,不是有意要让游人自由采摘,她这样做还是为自己考虑。
  生:我不同意把最佳设计奖颁给游人,因为游人自由踩草坪是为了方便自己走,没有想到他人。
  师:格罗培斯与他们比有什么不同呢?
  生:格罗培斯一心为游人着想,绞尽脑汁设计最佳路径,终于灵感来了,他从老太太那里受到启发,让游人自由选择路径,给别人带来方便。他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他人着想。
  以上设计,巧妙地引导学生以思辨的方式贯串了全文,促使学生将得到的意转化为言,既锻炼了思维,又丰富了多重对话体验。善于就事论事也是一项重要的能力。
  三、“断章取义”引起争端
  《最大的麦穗》中有这样一段话: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在引导学生明理的过程中,有位教师这样诘问——
  师:苏格拉底在前面说最大的一穗极不容易摘到,后面又说弟子们摘下的就是最大的一穗,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还是哲学家呢,怎么说话的,大家怎么看?
  生:我也不明白最大的一穗在哪里。
  生:苏格拉底的话有点道理,也希望弟子们要相信自己的判断,把摘下的一穗当作最大的。
  生:我不认为苏格拉底的话自相矛盾,弟子们摘的也许不是最大的,和两手空空比,还算是最大的。
  师:现在,弟子们两手空空,又没法回头再摘了,会怎么想呢?
  生:他们一定很后悔,后悔没有及时定夺,扔掉那么多麦穗,太可惜了。
  师:如果你是弟子,此时会怎样看待被你扔掉的一穗呢?
  生:那些被我扔掉的麦穗虽然不一定是最大的,和两手空空比起来,就是最大的呀!
  教师的故意挑刺,制造矛盾,一石激起千层浪,不断冲击着学生核心的思考领域,推动学生向真理境地漫溯。
  四、“偷工减料”引导争端
  《地震中的父与子》有这样一句话“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一位教师在组织学生交流此句时,故意自以为是地说:“瞧这个句子,作者没完没了地用了那么多时间段,真啰嗦,不如改成‘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你觉得老师把原文改动好不好?
  学生通过朗读对比,感受到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虽然相同,但效果差距却很大,原文饱含深情,改过的句子平淡如水。强烈的反差让学生深切领会到,不同表达给人的冲击力是不同的,文本中的四个时间段,不是简单堆砌,也非无情物,单对父亲来说,每一段时间都是痛苦的煎熬,是绝望和希望的交织,是对爱子的呼唤。时间串起的是父亲对儿子忠贞不渝的承诺,演绎的是感人肺腑的亲情!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教师要让课堂充满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于风平浪静时掀起波澜,在一马平川处设障碍,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分析、归纳、追根求源、去伪存真,发现真理之光。
其他文献
对于朗读我们并不陌生,人们常用“琅琅书声”来形容校园,我们每个人背起书包,走进学校,每天的晨读,每日的课堂都离不开它的,朗读一直伴随着我们的学习过程。 “朗读”在语文学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活力呢?  首先注重教师朗读的示范作用。也许有老师会说,我声音不好听,普通话不标准,而且现在有那么多的朗读资料,何必自己读呢?其实不然。学生越小
期刊
古人云:“高山流水谓之美,雁荡瀑布谓之美,山谷奔流谓之美,盖因世人难得一见也。”世上的很多景致,由于“难得一见”所以令人刮目。作为考场作文,“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人人心中都有、个个笔下皆无”,或许才有更多的机会在千千万万的同题作文中脱颖而出。  一、“真”中出“新”  当一个人有自己的真切感受,“新“往往如影随形。苏东坡月夜出门,募然看到院子里月光明媚、风移影动,顿时觉得月光如水,竹柏之影
期刊
目前,有不少的中学生厌学语文已成为事实。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本应该是最有趣味的课程,如今却变得枯燥乏味而令人昏昏欲睡。新修订的《教学大纲》指出:“(对学生)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过去的语文教学上更多注重了语文的基础知识和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语文这一学科的审美功能。但是语文学科既应该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又应该是培养美感的学科。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
期刊
语文教学需要一种创新精神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我通过学习语文新课标,结合自己几年来对语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浅谈几点对语文教学的认识与体会。  一、更新观念,让创新成为一种胆识和魄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的告诉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是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换个角度来说,就是在更深一步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而努力。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要更新观念,
期刊
语文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更是一种交际工具,日常生活离不开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科知识也少不了它,传承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更离不开它,可是我们的孩子学习多年之后,竟然分不清文明与文化,传统与道德,分不清人文与人生,人格与品格,更甚而日常实用写不了,连基本文体的写作也列入了“三怕”中,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反思。  语文其实应该是一种美学,韦伯斯特大学词典中对美食这样定义的:一个人或一种事物具
期刊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指出:“教任何功课,最终的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种境界: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多学,自主地、主动地学,就是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初中阶段语文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良好的预习习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从“预学”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我从四方面谈谈我对学生预习的做法:  一
期刊
“写作文真难!”这是许多学生的烦恼。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在中考中有一个满意的得分呢?我认为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  一、阅读提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
期刊
目前农村小学生普遍存在怕作文的心理,视作文为畏途,如果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写作活动,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注重积累,培养写作兴趣。  学生害怕作文的主要原因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叙,无情可抒。因此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是作文教学中绝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必不可少的手段。那如何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我认为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需的。  下面谈谈在教学中,如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倾听的习惯  每接一个新班,首先要着手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听讲的习惯。教学生四会:会听、会看、会想、会说。  其次,要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边听边想的习惯,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举手。在课
期刊
一、巧用修辞,给作文“化个美妆”  由于写作取材,大多是生活中的寻常事物与现象,这些寻常的事物与现象,  如果只是单调呆板地把它写出来,很难吸引他人兴趣,更难以让人产生审美感受。但是,如果在表达上花点心思,使寻常事物和现象以新的的面目出现,就会产生极大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如学生作文:  “数学考试刚一结束,语文老师就走进了教室,发下第30张综合练习卷。我看着一抽屉的练习卷,头疼得要命,真是烦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