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教学,往往需要对某一点或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有时需要澄清思维,有时需要加强印象,有时需要扭转认识,如果总是由教师主宰着问题的解释权,学生思考积极性、主动性就会减弱,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倦怠情绪。那么,如何有效发掘学生潜在的思考力,激发他们表达的热情?不妨适当采取正话反说、故意示弱等策略来成就学生的精彩。
一“轻描淡写”引起争端
文本的厚重处往往需要浓墨重彩,然而反其道而行之,故意藏掖,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如《狼牙山五壮士》中五壮士为什么要跳崖,意义在哪里?这种价值取向对于小学生是有深度的。为突破这个难点,老师之前要对学生的心理做一大致预估:有的学生私下会想,为什么五壮士不投降呢,白白牺牲多可惜呀!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并认同文本的价值,一位老师在处理这一教学问题时先采用连环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步步深入,然后在关键地方故意装糊涂,提出肤浅的看法,从而引发一场思维交锋—。如此设计,学生的思路被打开,爱国情感被强烈激发,这种认识的高度正是思维交锋的结果,教师故意提出有悖编者意图的认识,此认识遭到有思想、有批判精神的学生的反对,如此,通过思想碰撞、融合,文本的价值取向终于得到大家的认同,从而成功突破难点。
二、“扰乱视线”引起争端
为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有时需要对现成的结论重新认定,这时教师可以提出混淆是非的问题,来激起学生维护真理的意识,你越“搅和”,他越想澄清,如此训练,会大大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把握能力,使他们不至于被表面现象迷惑。一位教师在教学《最佳路径》时,提出这样的异议——
师:有人说,这个最佳设计奖应该颁给老太太才对,因为老太太给了格罗培斯启发;要么颁给游人,因为是游人踩出了路径,大家同意这个观点吗?
生:我不同意,因为老太太卖葡萄的方法是出于无奈,不是有意要让游人自由采摘,她这样做还是为自己考虑。
生:我不同意把最佳设计奖颁给游人,因为游人自由踩草坪是为了方便自己走,没有想到他人。
师:格罗培斯与他们比有什么不同呢?
生:格罗培斯一心为游人着想,绞尽脑汁设计最佳路径,终于灵感来了,他从老太太那里受到启发,让游人自由选择路径,给别人带来方便。他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他人着想。
以上设计,巧妙地引导学生以思辨的方式贯串了全文,促使学生将得到的意转化为言,既锻炼了思维,又丰富了多重对话体验。善于就事论事也是一项重要的能力。
三、“断章取义”引起争端
《最大的麦穗》中有这样一段话: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在引导学生明理的过程中,有位教师这样诘问——
师:苏格拉底在前面说最大的一穗极不容易摘到,后面又说弟子们摘下的就是最大的一穗,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还是哲学家呢,怎么说话的,大家怎么看?
生:我也不明白最大的一穗在哪里。
生:苏格拉底的话有点道理,也希望弟子们要相信自己的判断,把摘下的一穗当作最大的。
生:我不认为苏格拉底的话自相矛盾,弟子们摘的也许不是最大的,和两手空空比,还算是最大的。
师:现在,弟子们两手空空,又没法回头再摘了,会怎么想呢?
生:他们一定很后悔,后悔没有及时定夺,扔掉那么多麦穗,太可惜了。
师:如果你是弟子,此时会怎样看待被你扔掉的一穗呢?
生:那些被我扔掉的麦穗虽然不一定是最大的,和两手空空比起来,就是最大的呀!
教师的故意挑刺,制造矛盾,一石激起千层浪,不断冲击着学生核心的思考领域,推动学生向真理境地漫溯。
四、“偷工减料”引导争端
《地震中的父与子》有这样一句话“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一位教师在组织学生交流此句时,故意自以为是地说:“瞧这个句子,作者没完没了地用了那么多时间段,真啰嗦,不如改成‘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你觉得老师把原文改动好不好?
学生通过朗读对比,感受到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虽然相同,但效果差距却很大,原文饱含深情,改过的句子平淡如水。强烈的反差让学生深切领会到,不同表达给人的冲击力是不同的,文本中的四个时间段,不是简单堆砌,也非无情物,单对父亲来说,每一段时间都是痛苦的煎熬,是绝望和希望的交织,是对爱子的呼唤。时间串起的是父亲对儿子忠贞不渝的承诺,演绎的是感人肺腑的亲情!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教师要让课堂充满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于风平浪静时掀起波澜,在一马平川处设障碍,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分析、归纳、追根求源、去伪存真,发现真理之光。
一“轻描淡写”引起争端
文本的厚重处往往需要浓墨重彩,然而反其道而行之,故意藏掖,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如《狼牙山五壮士》中五壮士为什么要跳崖,意义在哪里?这种价值取向对于小学生是有深度的。为突破这个难点,老师之前要对学生的心理做一大致预估:有的学生私下会想,为什么五壮士不投降呢,白白牺牲多可惜呀!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并认同文本的价值,一位老师在处理这一教学问题时先采用连环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步步深入,然后在关键地方故意装糊涂,提出肤浅的看法,从而引发一场思维交锋—。如此设计,学生的思路被打开,爱国情感被强烈激发,这种认识的高度正是思维交锋的结果,教师故意提出有悖编者意图的认识,此认识遭到有思想、有批判精神的学生的反对,如此,通过思想碰撞、融合,文本的价值取向终于得到大家的认同,从而成功突破难点。
二、“扰乱视线”引起争端
为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有时需要对现成的结论重新认定,这时教师可以提出混淆是非的问题,来激起学生维护真理的意识,你越“搅和”,他越想澄清,如此训练,会大大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把握能力,使他们不至于被表面现象迷惑。一位教师在教学《最佳路径》时,提出这样的异议——
师:有人说,这个最佳设计奖应该颁给老太太才对,因为老太太给了格罗培斯启发;要么颁给游人,因为是游人踩出了路径,大家同意这个观点吗?
生:我不同意,因为老太太卖葡萄的方法是出于无奈,不是有意要让游人自由采摘,她这样做还是为自己考虑。
生:我不同意把最佳设计奖颁给游人,因为游人自由踩草坪是为了方便自己走,没有想到他人。
师:格罗培斯与他们比有什么不同呢?
生:格罗培斯一心为游人着想,绞尽脑汁设计最佳路径,终于灵感来了,他从老太太那里受到启发,让游人自由选择路径,给别人带来方便。他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他人着想。
以上设计,巧妙地引导学生以思辨的方式贯串了全文,促使学生将得到的意转化为言,既锻炼了思维,又丰富了多重对话体验。善于就事论事也是一项重要的能力。
三、“断章取义”引起争端
《最大的麦穗》中有这样一段话: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在引导学生明理的过程中,有位教师这样诘问——
师:苏格拉底在前面说最大的一穗极不容易摘到,后面又说弟子们摘下的就是最大的一穗,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还是哲学家呢,怎么说话的,大家怎么看?
生:我也不明白最大的一穗在哪里。
生:苏格拉底的话有点道理,也希望弟子们要相信自己的判断,把摘下的一穗当作最大的。
生:我不认为苏格拉底的话自相矛盾,弟子们摘的也许不是最大的,和两手空空比,还算是最大的。
师:现在,弟子们两手空空,又没法回头再摘了,会怎么想呢?
生:他们一定很后悔,后悔没有及时定夺,扔掉那么多麦穗,太可惜了。
师:如果你是弟子,此时会怎样看待被你扔掉的一穗呢?
生:那些被我扔掉的麦穗虽然不一定是最大的,和两手空空比起来,就是最大的呀!
教师的故意挑刺,制造矛盾,一石激起千层浪,不断冲击着学生核心的思考领域,推动学生向真理境地漫溯。
四、“偷工减料”引导争端
《地震中的父与子》有这样一句话“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一位教师在组织学生交流此句时,故意自以为是地说:“瞧这个句子,作者没完没了地用了那么多时间段,真啰嗦,不如改成‘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你觉得老师把原文改动好不好?
学生通过朗读对比,感受到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虽然相同,但效果差距却很大,原文饱含深情,改过的句子平淡如水。强烈的反差让学生深切领会到,不同表达给人的冲击力是不同的,文本中的四个时间段,不是简单堆砌,也非无情物,单对父亲来说,每一段时间都是痛苦的煎熬,是绝望和希望的交织,是对爱子的呼唤。时间串起的是父亲对儿子忠贞不渝的承诺,演绎的是感人肺腑的亲情!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教师要让课堂充满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于风平浪静时掀起波澜,在一马平川处设障碍,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分析、归纳、追根求源、去伪存真,发现真理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