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中国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eiameii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并指出:目前我国教育现状存在着学习方式单一的问题。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因此,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改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采用学生喜欢的多种学习方式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参与学习过程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强调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教材内容与具体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数学、领悟数学、感受乐趣。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新课开始前,用课件展示小朋友去超市买东西的情境,让一年级的小朋友谈谈:平时你买过什么东西?买东西要用什么?要注意什么?让小朋友谈出自己购物的感受。
  “一切数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的现实。”如认识了“1千克”后,让学生猜想1千克鸡蛋大约有几个?1个西瓜大约有多重?动手称一称,证实谁的猜想更精确些?由于学生在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比较中,对1千克的实际重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既唤起了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又为学习活动增添了浓厚的兴趣色彩,实现数学内容的生活化,生活过程的数学化。
  
  二、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做数学中亲历学习过程
  
  实践活动是围绕要解决的问题创设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经历思考与策略自主探索再创造的学习过程。数学学习应强调实践性。数学的学习不能仅靠死记硬背来接受知识,而应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做数学。因为,通过探索与引导,能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理解已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增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使探索性得到开拓,创新性得到发展。如:学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后,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学生用测量工具,自选物体测量长度。活动过程:首先组内交流介绍测量工具,过程和测量结果,然后组间交流与众不同意见;最后全班交流,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整个实践活动从选物体、选工具、选方法、选单位都让学生自主充分选择,人人参与,成了活动主人,既长了见识,又丰富了对长度单位的理解,拓宽了使用领域,更重要的是在亲身实践过程中实现了自身价值,尝到了学习的快乐。
  
  三、倡导合作讨论,引导学生在交往中亲历学习过程
  
  合作与交往是现代社会的需要,是人的素质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每个学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学习历程。即使是同一学习内容,同学之间所采用的学习方法,所经历的学习过程也存在着差异。教学中,倘若善于适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堂讨论,交流学习方法,并营造合作需要的宽松民主氛围,那么不仅可以增进知识,加强情感交流,而且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找到个人的位置,获得自身价值的肯定,学会倾听他人意见,评点他人观点,接受他人意见;还可以使每个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延伸学习过程,促进学法在“求异”中再“求佳”。
  1、利用探究问题进行合作学习
  数学学习是一个活动探索发现的过程。开展合作学习不仅能帮助学生亲身经历、亲自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而且能培养合作协调能力、合作互助精神。如:8的乘法口诀对学生来说是经过多次相同性质的学习,针对这一特点,试着采用生生合作学习的自由方式,把讲授之权下放,鼓励学生大胆自主探究。于是学生带着责任、带着兴趣、带着自信快乐地投入到了合作学习中。每个合作小组各显神通,互相配合,说说、想想、算算、填填,如:8的乘法口诀很快就在学生手中诞生。这时有的小组还不罢休,集体研究发现了许多不同的记忆规律,还有的要求老师发动挑战性的竞赛,自动选择竞赛组,比比谁记的方法多,谁记得口诀熟!学生是真正的学习英雄!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尽情享受了随之而来的快乐。更重要的是换来了合作能力的培养、群体凝聚力的增强、学习自信心的激发。
  2、利用开放题训练进行合作学习
  开放题除了具有形式、内容的开放外,还具有过程的开放、答题方法多样化与结果的开放、答案的不唯一性与知识点的开放。用不同的知识解决开放题的训练能够为学生充分想象和创造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通过合作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发现不同结果,正是这种差异的客观存在,为学生之间的交流搭建了表演的舞台,为学生之间的交流奠定了基础,学生在相互合作中相互促进、相互启发。如:先补条件再解答练习就是属于这类练习,可以根据不同的变化情况,确定不同的解答方法,得到不同结果:“一个篮球18元钱,------。一共需要多少钱?”有的同学根据蓝球个数的不同填出了许多不同条件,用乘法计算,甚至于填的个数扩展到10、100等,超出了乘法口诀计算范围,拓展了对乘法算理的理解;有的同学从球的不同种类角度想到了一个足球、一个排球的价钱等,用加法计算……学生们讨论热烈,方法众多,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合作氛围中学会了交流、学会了接受、学会了创造!
  3、利用意见冲突进行合作学习
  认知冲突是学习动机的源泉。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有时侯会出现一定的意见分歧,此时的合作,会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学生自觉地针对问题要害进行质疑,反驳不同的意见,在思维不断碰撞过程中实现解题策略的统一。例如:选问题解题“3辆卡车运18根电线杆。(1)用几辆车?(2)平均每辆运几根?”哪一个问题才是合适的?有的选(1)、有的选(2),意见明显不同,究竟选哪一个争论不休。这时,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把问题留给学生自己解决,各小组顿时沸腾起来,人人激动的要抢先发表意见,阐明观点:题目条件已经知道用3辆卡车,就不用求用几辆车了;18根是3辆卡车运的,正好求平均每辆运几根……最终自然的从正反两个方面用理说服,辩明了道理,统一了意见。
  总之,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557400贵州省从江县城关第一小学)
其他文献
诗词题目中总会有一些词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揭示文章所要写的主要内容,我们称之为“题眼”。因此,我们在赏析诗词之时,不妨留心一下诗题,找一下题眼,根据题眼思考分析题目所传达的点滴信息,在分析中把握题目与诗词内容间的关系,这对于我们理解诗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一、有助于明确阅读方向    先来看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由题目中的“次”字可知诗人的行船此时已停泊靠岸,地点就是“北固山下”
期刊
古时有位秀才,要赶写一篇文章。搜肠刮肚,就是无从下笔。几天下来,弄得寝食难安,精神疲惫,文章终究没有写成。他的妻子挖苦道:“亏你还是个秀才,怎么写篇文章比我们女人生孩子还要难?”秀才叹道:“谁说不是,女人生孩子毕竟肚子里有货,我肚子里没有货,难为无米之炊啊!”  笔者认为,秀才肚子里缺的货就是生活以及对生活的体悟。秀才的写作感受不正反映了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么?学生作文水平差,烦作文,怕作文的现
期刊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写作文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作业。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新课标的学习,加之自己二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积累    1、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
期刊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课标中也强调了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从中不难看出数学要贴近生活。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很少考虑知识的来源和实际的应用,孩子学到的只是一些生吞活剥的死知识,教学远离了学生的生活,而寻找知识与生活的切入点,是贴近生活的有效途径,这就需要我们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从生活中捕捉数学材料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新课程的数学教学在注重工具性功能的同时,更强调育智功能和完善自我的功能。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该怎样教数学呢?    一、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    好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不是复杂的数字游戏,它有着实实在在、生动活泼的生活背景。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多从生活中找数学素材,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教学一年级的
期刊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乡村教师和同学们难以跨越的“坎”。如何准确地、顺利地解答应用题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摸索、探究,初步总结了几种解答方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利用“公式”列出等量关系式    例1、把一块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熔铸成一个底面直径20厘米的圆柱形铁块。这个圆柱形铁块的高约是多少厘米?(得数保留整厘米)(六年制第十二册P135)  分析:
期刊
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任务仍十分繁重。深化素质教育,作为各门学科的教育,都应当紧紧围绕素质教育内容对学生加以培育,以适应跨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小学数学学科自然不能例外。从当前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围绕素质教育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
期刊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教学实践中,一直存在着令广大教师困惑并难以解决的几对矛盾,一是学生主动学习与产生厌学情绪的矛盾,二是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与过重的课业、心理负担的矛盾,三是面向全体学生与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严重的矛盾,四是过分强调“双基”与学生全面发展的矛盾。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即有教师观念的原因、教法的原因、教材的原因、评价的原因等,不同的教学改革均围绕这些矛盾展开,并在不同的领域取得了
期刊
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地使用教学学具,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几点看法:    一、使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表述课程的新理念时,“体验”一词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分布于“新课标”的各部分,如“情感体验”、“独特体验”、“审美体验”、“体验情感”等等。何为“体验”呢?所谓“体验”就是“人们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内在活动”。实践证明,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那种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和验证,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打好基础,都具有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