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的几种方法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god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情境反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正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一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反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自己的参与实践中产生诸多复杂的心理体验,而就是这种情境加上他的活动给他带来的体验会深深地刺激他、引导他在知识和情感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下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并且能及时地反馈出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使教师工作更直接、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果。在这整个教育过程中,知识就会通过情感、引导、反馈等教学手段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内化。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有反馈,问题情境是促使学生建构良好认识结构的推动力,是反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措施。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空间性反馈,使学生勇于自主学习
  
  在目前数学课堂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老师不放心,讲得多,老师不放手,牵得多,牵得细。但事实上,由于每个学生智力的差异、基础知识的差异、生活经验与环境的差异,即使面对同样的问题,他们的思维方式、采用的手段和方法也是有差异的,教师的讲解与细问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会被扼杀,学习的潜能也会从中受到了抑制而倒退,更谈不上什么学习的自主性。因此,要本着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原则,创设问题时必须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有了一定的思维空间,才有思维的活动,才会与自主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数学分数应用题时,让学生对于含有分数的句子尽可能从多方面进行联想。
  师:女生的人数是男生人数的7/8,可以联想到什么?
  生: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7/8;
  (2)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7;
  (3)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1/8……
   像这样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可以使学生进行多方位的联想,自觉地追索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为学生留下充分的思维空间,为教师留下更多的反馈信息,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趣味反馈,使学生乐于自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智力水平等因素,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事入手,采用猜谜、讲故事、辩论、激发探索欲望,乐于发现问题、反馈问题,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师;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到几个?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苹果个数。学生很快伸出一个手指。师:现只有一个苹果,要平均分给两人,请用手指表示分到的个数。这样,学生一下子被懵住了,有的学生会用半截手指表示,问他表示什么意思,他说表示“半个”苹果。师: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这下子可被难住了。这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伴随学生自身的情感成为他们自己学习的需要。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直接性反馈,使学生善于自主学习
  
  在现代数学教学中,不仅需要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趣味化,同时还应贯彻教材本身的化繁为简的教学原则。如:在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设计这样一张表格:
  


  经过观察,学生马上会发现表格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并向老师反饋自己的认识,提出不可能为0.145米也不可能是13.9米。教师只需问:错在哪里?生:小数点点错了位置。在这么一种反馈问题的情境下,学生能从心理上直接形成一定的概念。
  同时,由于学生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的不足,仅靠兴趣还发现不了实质性的问题,也提不出关键性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向学生提示寻找问题的角度(为什么?怎么样?),提出问题的方法(追问、反问、联系实际法等),渗透数学,贯穿于整个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便于他们自主创新学习。
  
  四、创设问题情境的可延性反馈,使学生勤于自主学
  
  当一节课结束时,大部分学生一般都能得出一个满意的答案,也会高高兴兴地走出教室。无可否认,课堂教学确实解决了问题,也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这是理想的教学吗?对于当今教育来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每节课或每段知识结束时,设法在学生心理上留点反馈的余味。也为以后的课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些可需素材,使学生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感。不管是课前、课后,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如:在学习了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后,有这样一个练习:把3/7、6/13、4/9、12/25用“>”排列起来.对于这道题,学生反馈的解题思路通常是先通分再比较的方法,但由于公分母太大,解答时非常麻烦。于是教师提醒学生,比较大小,有两种方法:(1)分母相同,比较分子大小;(2)分子相同,比较分母大小。部分学生的灵感也就在这里被诱发了,学生反馈的信息表明他们将会把这种自主学习一直延伸到课堂结束,延伸到课外去。又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提出疑问:能被9整除的数是不是也有什么特征呢?在教学质数和合数时,提出歌德巴赫猜想,让学生感觉其中的奥妙无穷。注意了问题的可延性,也就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及时加强师生间教于学的双向反馈,使学生勤于自主学习。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才能反馈信息,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创设最佳问题情境,反馈教法、学法,最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就让我们共同从课堂的四十分钟做起!
其他文献
从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市的中小学起始年级的教师们便投入到改革中来,在改革中教学,在教学中改革。在这期间,语文课堂教学在新的课程理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下,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课改的形式下,我们既要研究改革,也要从本市语文教学实际情况出发,以科学教育发展观来指导语文课堂教学。    一、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课程性质与地位”中便提到“工具性与人文性
期刊
摘 要:把活动课提高到课程设置的高度来认识与安排,这是国家教委颁发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方案》中关于课程设置的重要改革内容之一,《课程方案》明确指出:“活动在实施与发展教育中同学科相辅相成。”这就从教学法规的高度明确了活动课同学科课同等重要。如何做到“相辅相成”?我想以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原则与形式为例,谈谈个人的看法,希望能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活动课    一、小学数学活动课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上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增多,这一变化不仅影响学生社会文化素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更为突出。离异家庭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矫正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是社会、学校、家庭、自我各方面协调矫正的结果。作为一个班主任要时时处处做有心人,运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把握他们思想上的热点和盲点,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引导他们注重心理问题的自我矫正。  关键词:心理健康
期刊
摘 要:语音意识对初中生的读写会产生长远的影响,也是提高学生对英语后继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初中阶段就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音意识。教师要通过抓起始课堂教学,借助读写和朗读训练,创设交流情景,强化学生的语音意识。   关键词 :初中学生 语音意识 培养     语音意识在中小学生阅读能力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表音文字国家读者实现成功阅读的决定性因素。初中阶段是汉语儿童英语阅读能力发展
期刊
摘要:说课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它集备课、讲课的优点为一体,是优化课堂设计,提高教学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说课的教学研讨,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说课有形式多样化,方法灵活,不受时空限制等优点,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值得广大音乐教师和教学室积极参与和研究。  关键词:说课 教研 联系 形式 方法     高校音乐教学法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主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标准》还着眼于识字改革,对识字教学提出了更新、更科学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既积淀了我国传统的识字教学的宝贵经验,又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最新理念,是我们走进新课程,改革识字教学的新航标,是使用新教材,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新途径。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引下,积极探索省时高效的识字教学方略,切实培养学生主动识字、自能识
期刊
演讲辩论式语文教学法,就是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分析问题,以演讲辩论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方法。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具备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思想情操以及创新精神的新人。而演讲辩論式教学法则是贴近这一目标的较好的方法。    一、演讲辩论式语文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语文的教学就是语言的教学。“语”是口头上的,“文”是书面上的,总之都是语言。将“文”理解为“文字”、“文学
期刊
多数县级自考办与普招办是合二为一的,我县的招生办就属于这样的机构,既负责高考、高中会考、成人高考、中考等一系列工作,又负责自学考试的报名及其他工作(除少数县区外,大多数县级自考办不承担考试任务)。自考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作,需加强管理,我县招生办只有4人,在人员少、工作繁杂的情况下,如何保证自  考工作健康稳步发展,这是我县招生办多年来一直非常重视的问题。通过多年的自考工作实践,我们的体会是: 
期刊
问题意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难得可贵的心理品质,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对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和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新世紀的人才,除了具备金解决问题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不断更新知识,创新学习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显然自己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
期刊
一、 说教材    1、说课内容:“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选修)·物理》”第二册第十三章 第一节 电荷 库仑定律。  2、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单元教材的核心是库仑定律,它既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又是学习电场强度的基础。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不仅要求学生定性知道,而且通过库仑定律的教学还要求定量了解,但对库仑定律的解题应用,则只限于真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