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国际金融市场的风云变幻和国内金融改革的不断发展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像美国这样一个现代风险管理的强国和技术发源地,为什么会栽次贷危机这么大一个跟头呢?几十年来作为华尔街骄子,聚集了全球精英中的精英的著名投资银行为什么会突然间全线崩溃,轰然倒下?我国的银行如何实现和保持不良资产的双降?我国的证券机构如何应对股票市场的大幅波动?我国的保险公司如何应对利率的变化而保持公司的偿付能力?金融衍生产品在我国应该如何发展?
要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首先要理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中两个相互联系的重要基本特征:一是竞争,它是市场经济活力的基本体现,也是市场经济效率和创造力的基本来源;二是风险,它是所有市场参与者都要面临的基本市场特征,既包括市场价格变量的波动,也包括交易对手的违约可能,即信用风险。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看,两者的联系主要在于市场竞争的发展一般都会促使竞争参与者通过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增加对风险的承担,从而进入新的、风险更大的市场,包括开展波动性更大的风险产品的交易和接纳违约可能性更高的交易对手,这符合高风险高收益这条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然而,进入高风险市场和承担更多风险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承担者对新增的风险必须有相应的管理能力。这种能力具体表现为新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方法,这正是风险管理成为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也是风险管理重要性之所在。
美国次贷危机给我们讲述的正是这么一个竞争与风险的故事。从发放次贷的层面看,放贷银行在传统按揭贷款市场已经形成充分竞争的压力下进入风险更大的次级按揭贷款领域以开拓新的市场竞争空间。而支持他们扩张次级按揭的条件除了有利的宏观经济背景(主要是高房价和低利率)以外,主要还有近些年来风险计量和风险转移技术的发展。这使得他们一方面可以通过风险定价(Risk-Based Pricing)提高利率要求,同时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来转移和控制信用风险。同样的道理,与次贷相关的证券化产品近些年来广受各种投资者的青睐,也是因为对收益率要求的竞争压力使得投资机构可以容忍更高的风险。同时他们认为,现代风险计量技术(包括信用评级和信用计量模型)和控制技术(包括结构化安排的风险分层控制技术和信用衍生产品的风险转移和信用提升技术)使得他们可以依赖现代风险管理手段有效地控制风险。
然而遗憾的是,这个美丽的故事在西方金融界流传多年之后却逐渐被夸大而形成了次贷泡沫,并在2007年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主要是美国房价下跌和利率上升)的背景下破灭,导致了次贷危机。这里根本的问题并不在于竞争导致创新和风险承担增加,而是在于风险管理本身的挑战性和人们对风险管理发展过于乐观的认识。尽管过去十多年以来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衡量和管理技术及产品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这丝毫也没有降低风险管理的挑战性。相反,不仅这些风险技术和产品还没有经历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的考验,而且资产证券化所带来的风险转移及其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更是新的挑战。例如,在针对次贷危机的讨论和反思中,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是对次贷证券化产品的风险衡量问题,尤其是信用评级机构对于结构性产品的评级等级问题,还有信用风险转移形成的贷款“发放和分销”(Originate and Distribute)的新金融模式可能导致放款银行对借款者审核标准的下降和贷后监督的放松。
此外,现代风险管理领域还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能量化的风险就不能管理,不能管理的风险就不能去承担。”这句话充分的反映了风险量化在现代风险管理发展中的重要性。一个金融机构的交易员和风险管理师就像是几乎完全依赖工具才能安全着陆的一架飞机的驾驶员和副驾驶员。然而,在现代信用风险计量取得明显进步之后,人们容易看到一个逻辑上否定之否定的版本:能够量化的风险就能够管理,而能够管理的风险就可以去承担。因此,对信用风险管理发展的乐观认识促成了人们对于风险承担和管理能力的过高估计,这一方面会导致不成熟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被不审慎地应用于投资和风险管理的实践,金融机构因而面临更多的信用产品模型风险(Modeling Risk)和定价风险(Pricing Risk);另一方面也会导致金融机构过于激进的次贷产品投资战略和政策,面临过多的信用和市场风险。
显然,是乐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对现代风险管理发展的乐观认识,让人们忽略了风险管理本质上的挑战性和风险管理技术本身的局限性。持续多年的次贷规模的膨胀和资本市场上对次贷相关证券化产品的投资热情充分说明了这种局限性,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年来在乐观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一些西方金融机构淡忘了审慎管理这一风险管理最基本的原则,其中包括对风险的审慎承担和对风险管理技术,尤其是新技术的审慎应用。
据此,我们可以说此次次贷危机是现代风险管理技术发展遭遇的危机,它体现了风险管理本质上的挑战性,也暴露了现代风险管理技术自身的局限性,这也促使现代风险管理在人们的反思中不断发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我国的风险管理水平与国外还存在较大差距的背景下,此次危机也将成为我们学习国际风险管理相关经验和教训的良机。
要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首先要理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中两个相互联系的重要基本特征:一是竞争,它是市场经济活力的基本体现,也是市场经济效率和创造力的基本来源;二是风险,它是所有市场参与者都要面临的基本市场特征,既包括市场价格变量的波动,也包括交易对手的违约可能,即信用风险。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看,两者的联系主要在于市场竞争的发展一般都会促使竞争参与者通过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增加对风险的承担,从而进入新的、风险更大的市场,包括开展波动性更大的风险产品的交易和接纳违约可能性更高的交易对手,这符合高风险高收益这条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然而,进入高风险市场和承担更多风险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承担者对新增的风险必须有相应的管理能力。这种能力具体表现为新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方法,这正是风险管理成为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也是风险管理重要性之所在。
美国次贷危机给我们讲述的正是这么一个竞争与风险的故事。从发放次贷的层面看,放贷银行在传统按揭贷款市场已经形成充分竞争的压力下进入风险更大的次级按揭贷款领域以开拓新的市场竞争空间。而支持他们扩张次级按揭的条件除了有利的宏观经济背景(主要是高房价和低利率)以外,主要还有近些年来风险计量和风险转移技术的发展。这使得他们一方面可以通过风险定价(Risk-Based Pricing)提高利率要求,同时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来转移和控制信用风险。同样的道理,与次贷相关的证券化产品近些年来广受各种投资者的青睐,也是因为对收益率要求的竞争压力使得投资机构可以容忍更高的风险。同时他们认为,现代风险计量技术(包括信用评级和信用计量模型)和控制技术(包括结构化安排的风险分层控制技术和信用衍生产品的风险转移和信用提升技术)使得他们可以依赖现代风险管理手段有效地控制风险。
然而遗憾的是,这个美丽的故事在西方金融界流传多年之后却逐渐被夸大而形成了次贷泡沫,并在2007年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主要是美国房价下跌和利率上升)的背景下破灭,导致了次贷危机。这里根本的问题并不在于竞争导致创新和风险承担增加,而是在于风险管理本身的挑战性和人们对风险管理发展过于乐观的认识。尽管过去十多年以来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衡量和管理技术及产品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这丝毫也没有降低风险管理的挑战性。相反,不仅这些风险技术和产品还没有经历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的考验,而且资产证券化所带来的风险转移及其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更是新的挑战。例如,在针对次贷危机的讨论和反思中,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是对次贷证券化产品的风险衡量问题,尤其是信用评级机构对于结构性产品的评级等级问题,还有信用风险转移形成的贷款“发放和分销”(Originate and Distribute)的新金融模式可能导致放款银行对借款者审核标准的下降和贷后监督的放松。
此外,现代风险管理领域还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能量化的风险就不能管理,不能管理的风险就不能去承担。”这句话充分的反映了风险量化在现代风险管理发展中的重要性。一个金融机构的交易员和风险管理师就像是几乎完全依赖工具才能安全着陆的一架飞机的驾驶员和副驾驶员。然而,在现代信用风险计量取得明显进步之后,人们容易看到一个逻辑上否定之否定的版本:能够量化的风险就能够管理,而能够管理的风险就可以去承担。因此,对信用风险管理发展的乐观认识促成了人们对于风险承担和管理能力的过高估计,这一方面会导致不成熟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被不审慎地应用于投资和风险管理的实践,金融机构因而面临更多的信用产品模型风险(Modeling Risk)和定价风险(Pricing Risk);另一方面也会导致金融机构过于激进的次贷产品投资战略和政策,面临过多的信用和市场风险。
显然,是乐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对现代风险管理发展的乐观认识,让人们忽略了风险管理本质上的挑战性和风险管理技术本身的局限性。持续多年的次贷规模的膨胀和资本市场上对次贷相关证券化产品的投资热情充分说明了这种局限性,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年来在乐观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一些西方金融机构淡忘了审慎管理这一风险管理最基本的原则,其中包括对风险的审慎承担和对风险管理技术,尤其是新技术的审慎应用。
据此,我们可以说此次次贷危机是现代风险管理技术发展遭遇的危机,它体现了风险管理本质上的挑战性,也暴露了现代风险管理技术自身的局限性,这也促使现代风险管理在人们的反思中不断发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我国的风险管理水平与国外还存在较大差距的背景下,此次危机也将成为我们学习国际风险管理相关经验和教训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