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通过学习美术,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角,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完善人格。”美术课堂是学生以个体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通过工具材料进行制作,练习而获取知识的。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乐学、善学,激活美术课堂是美术教学的根本任务,教师不妨“石头、剪子、布”组合运用上活美术课。
一、抓住学生的“关注点”,激发兴趣
课改以来的美术新教材内容丰富,注重各种能力的渗透培养。如教材中的欣赏评述课:《春》;基本技能课:《版画》;综合实践课:《策划一次出游活动》,动手操作课:《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教师在最初设计教程时就不应该仅仅是由教师来考虑如何提出目标,也应该从学生自身出发来提出目标。要使学生迸发创作的欲望,画出成功的作品,必须抓住学生的关注点,选取他们最贴近生活、最喜欢、最关心的题材,让他们去描绘、创作。
1.选择与确定正确的“关注点”
美术课是进行美的教育,所以引导学生选择美的主题,显得尤为重要。如在上《手绘线条图像》一课时,学生对枯燥无味的线条不感兴趣,我了解到同学们最喜欢看动画片,先播放《宝莲灯》、《西游记》等经典动画片给学生看,同学们被画面上优美、潇洒的线条所吸引,然后让他们自主探究:怎样用线去表现人物,用线的方法是什么。最后经教师点评、示范后,学生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卡通作品,在练习过程中线的表達技巧也就掌握了。
2.走出教室,到校外去感受美,创造美
现在中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针对这一点,适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校外去,让他们在愉悦的心情下创作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如《策划一次出游活动》一课的内容很多。如果让他们在教室凭空想象,效果不好。笔者利用学校靠海的优势,组织一次去海边的郊游活动。同学们热情高涨,自行分组上网查阅资料,写策划书,画路线图、备忘录、制作出游旗帜,郊游时,还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学们在沙滩上自行制作了沙雕。通过这一次策划出游活动,不仅使同学们的绘画基本知识技能得到提高,使他们的团结、互助、意志力等品格得到综合锻炼,是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
二、把握学生的“情感”点,激发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能振奋人的精神,有效地促进大脑的工作,促进各种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的发挥。当积极的情感进一步与信息、意志相结合,便能产生积极的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品格。美术课的欣赏教学中要积极创设这样的情感氛围,这样学生的激情才能荡漾。如在欣赏·评述《格尔尼卡》一课中,我以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这一情感展开教学,把握这“情感”点激发了学生欣赏、创作的欲望,激活了美术课堂。
三、充分利用范画,激发学生绘画兴趣
画是向人们表达的最直接方式,面对精美的画面可以使学生思维变得活跃、聪慧、心情愉悦。在美术教学中,无论是欣赏课还是技法课都离不开画面。欣赏精美的画面不仅可以开阔视野,丰富内涵,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得到审美教育。
1.欣赏范画——给学生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小学的美术教育,不只是要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艺术的鉴赏力。在《单色版画》一课中,我展示用鱼、树叶、草席等实物拓印的版画作品时,同学们非常惊讶,原来用这些东西也可以拓印成一张张精美的版画作品。同学们从中获得灵感拓印出一批优秀的作品。
2.课堂范画——激发学生强烈的创作冲动
课堂上的示范可以给学生一种心境,可以创造一种氛围,可以产生一种情绪,也可以激发一种冲动。在示范的状况下,学生是亲临其境的,是近距离的,是直接的感官反射,是直接的心理反应,当美好的事物作用于感官,引起心理上的共鸣,就会产生一种欲望,就会去尝试表现与创作,并使这种情感态度转化为持久的兴趣,这正是美术课程所要求的。在上到《水墨写意——山水画》一课时,先让学生对照书本自学,将自己不会表现的地方记下,适当时候,我在黑板上进行示范,快速地画出一幅水墨写意山水画,很多同学一下明白了如何用笔、用墨、构图,知道自己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同学们轻松、愉快地完成了作业。
3.对比范画——加深学生理性认识
教师在讲评学生作业时,如果只是一味地讲述该如何如何,一味地提出不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不知道到底应该如何去画。在上到《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一课中,笔者出示两张作业,让同学们来区分哪一张是属于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同学们异口同声都答对了。
在美术教学中,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要抓住良机,及时引导,激活思维,使学生步入成功的殿堂。同时,教师也要时刻唤起学生的创作欲望,相机引导,及时点拨,激活思维,给学生开创一片展现自己的平台,鼓励帮助学生站起来,让学生满怀着激情去创作,尽情享受成功的喜悦。
一、抓住学生的“关注点”,激发兴趣
课改以来的美术新教材内容丰富,注重各种能力的渗透培养。如教材中的欣赏评述课:《春》;基本技能课:《版画》;综合实践课:《策划一次出游活动》,动手操作课:《纸的立体表现——纸浮雕》。教师在最初设计教程时就不应该仅仅是由教师来考虑如何提出目标,也应该从学生自身出发来提出目标。要使学生迸发创作的欲望,画出成功的作品,必须抓住学生的关注点,选取他们最贴近生活、最喜欢、最关心的题材,让他们去描绘、创作。
1.选择与确定正确的“关注点”
美术课是进行美的教育,所以引导学生选择美的主题,显得尤为重要。如在上《手绘线条图像》一课时,学生对枯燥无味的线条不感兴趣,我了解到同学们最喜欢看动画片,先播放《宝莲灯》、《西游记》等经典动画片给学生看,同学们被画面上优美、潇洒的线条所吸引,然后让他们自主探究:怎样用线去表现人物,用线的方法是什么。最后经教师点评、示范后,学生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卡通作品,在练习过程中线的表達技巧也就掌握了。
2.走出教室,到校外去感受美,创造美
现在中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针对这一点,适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校外去,让他们在愉悦的心情下创作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如《策划一次出游活动》一课的内容很多。如果让他们在教室凭空想象,效果不好。笔者利用学校靠海的优势,组织一次去海边的郊游活动。同学们热情高涨,自行分组上网查阅资料,写策划书,画路线图、备忘录、制作出游旗帜,郊游时,还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学们在沙滩上自行制作了沙雕。通过这一次策划出游活动,不仅使同学们的绘画基本知识技能得到提高,使他们的团结、互助、意志力等品格得到综合锻炼,是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
二、把握学生的“情感”点,激发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能振奋人的精神,有效地促进大脑的工作,促进各种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的发挥。当积极的情感进一步与信息、意志相结合,便能产生积极的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品格。美术课的欣赏教学中要积极创设这样的情感氛围,这样学生的激情才能荡漾。如在欣赏·评述《格尔尼卡》一课中,我以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这一情感展开教学,把握这“情感”点激发了学生欣赏、创作的欲望,激活了美术课堂。
三、充分利用范画,激发学生绘画兴趣
画是向人们表达的最直接方式,面对精美的画面可以使学生思维变得活跃、聪慧、心情愉悦。在美术教学中,无论是欣赏课还是技法课都离不开画面。欣赏精美的画面不仅可以开阔视野,丰富内涵,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得到审美教育。
1.欣赏范画——给学生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小学的美术教育,不只是要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艺术的鉴赏力。在《单色版画》一课中,我展示用鱼、树叶、草席等实物拓印的版画作品时,同学们非常惊讶,原来用这些东西也可以拓印成一张张精美的版画作品。同学们从中获得灵感拓印出一批优秀的作品。
2.课堂范画——激发学生强烈的创作冲动
课堂上的示范可以给学生一种心境,可以创造一种氛围,可以产生一种情绪,也可以激发一种冲动。在示范的状况下,学生是亲临其境的,是近距离的,是直接的感官反射,是直接的心理反应,当美好的事物作用于感官,引起心理上的共鸣,就会产生一种欲望,就会去尝试表现与创作,并使这种情感态度转化为持久的兴趣,这正是美术课程所要求的。在上到《水墨写意——山水画》一课时,先让学生对照书本自学,将自己不会表现的地方记下,适当时候,我在黑板上进行示范,快速地画出一幅水墨写意山水画,很多同学一下明白了如何用笔、用墨、构图,知道自己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同学们轻松、愉快地完成了作业。
3.对比范画——加深学生理性认识
教师在讲评学生作业时,如果只是一味地讲述该如何如何,一味地提出不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不知道到底应该如何去画。在上到《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一课中,笔者出示两张作业,让同学们来区分哪一张是属于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同学们异口同声都答对了。
在美术教学中,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要抓住良机,及时引导,激活思维,使学生步入成功的殿堂。同时,教师也要时刻唤起学生的创作欲望,相机引导,及时点拨,激活思维,给学生开创一片展现自己的平台,鼓励帮助学生站起来,让学生满怀着激情去创作,尽情享受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