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它具有调节行动的功能和信号交际的功能。在作文教学中,情感往往会影响到作文的教学质量。作文是情感的载体,而情感则是作文的灵魂。所以说,语文不但具有工具性,而且有情意性。一篇好的文章总是倾注着作者强烈的情感,没有情感的文章就如同一个没有灵魂的人,没有血肉,显得干瘪苍白。而许许多多的文章都是在作者激情如注的情况下诞生的。
小学课本第十一册的《月光曲》一文,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有感于盲姑娘兄妹俩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了《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读后,我们也仿佛进入了乐曲描述的如梦似幻的美妙境界,顿时对乐曲产生了无限的向往,同时对贝多芬产生了深深的敬仰和爱戴之情。可见,情感对文章来讲是至关重要的,缺乏情感是不可能写出好的作品。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情感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俗话说:喜怒哀乐,人之常情。人的情感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小学生的情感更容易发生变化。所以,教师更需要有意识地设计有关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情动人。
例1:辅导学生写一件难忘的事。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可把自己在童年亲身经历过的而且最难忘的一件事告诉学生,在写作前,我很随意地跟孩子们聊起童年的事。当我讲到和同桌为一件小事吵架后,以前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后来谁也不理谁,到现在想起来也后悔不已……这时,有几个女生四目对视,然后低下头,原来她们也有跟我相似的遭遇。我敏感地觉察到她们认识到自己的错,我想这次作文他们肯定有话可写了。当讲到下雨天不带伞,同学送我回家,考试时笔没墨水,同桌借我……一张张稚嫩的小脸望着我,小嘴不停地说着:“是的,是的”。我趁热打铁,说:“孩子们,想想自己的生活里经历过的事情,把它写下来”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拿起笔,有一吐为快的欲望。这次作文,孩子们写得很有个性,有《吵架真难受》《那天我感动了》《互相帮助》《是谁帮了我》……一篇篇习作栩栩如生,真实动人。因此,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轻轻松松地达到真切的表达。
二、善于观察,培养情感
观察是学生写好作文的主要门径。对于生活中的外部信息,必须通过观察,才能进入人的大脑。只有热爱生活并善于观察生活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件中发现可写的材料,并不由自主地对事物产生强烈的情感。也会情不自禁的把自己的喜爱之情写进文章里。
例2:如让学生写观察作文,我在几个星期前让孩子在家里观察一个小动物或一种植物。引导孩子们要注意观察顺序,用眼看,用手摸,用耳听,用鼻闻,同它们亲密接触。有一位学生写了他家养的一条小狗。他在文中这样写道:“小狗的警惕性非同寻常,它有一个特别灵敏的鼻子,能闻到三里以外东西的气息,吃食物时,它总要低下头闻一闻。它还有一双耳朵,每当听到特别的声音,它的耳朵总会竖起来,认真地倾听着外面的动静!因而,人们养它来看大门,它是人类的忠实的朋友。”最后,他有感而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小狗真不愧为人们所喜爱。”从这些话语中,小作者通过仔细的观察,对这只可爱的小狗产生了真挚的情感。
三、引导实践,建立情感
实践是情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实践,才能认识生活,才能为作文解决源头问题。
例3:我让学生写一篇体会父母辛苦的作文。我首先让孩子在星期天或空余时间参加家务劳动。只有亲自参加,才能体会到父母的艰辛。有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今天是星期天,只有我一个人在家里。我突然想起,应该帮妈妈打扫房间。首先我整理自己的房间。我先把桌子上的东西全部收起来,把桌子擦干净,再把地板拖干净了。接着开始整理衣柜,再把我的床单叠得整整齐齐。接下来开始洗衣服,我把脏衣服拿到卫生间,先给洗衣机放好水,再放上洗衣粉,把衣服放入洗衣机里,拧下开关,洗衣机开始旋转了。洗完后,我把衣服晾在阳台上。”正因为是小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所以能写的这么具体真实。“然后我坐下来休息,这时我突然觉得腰酸背痛。我想爸爸妈妈每天上班,回家还要做这些事,那该多么辛苦、多么累呀!”这位学生在劳动中,收获到了爸爸妈妈打扫卫生是多么辛苦!所以他对父母产生了感激之情,他在结尾中写道:“我以后不要把房间搞得乱七八糟的,还要讲究卫生,不要把衣服弄得脏脏的,要勤打扫房间、整理房间,帮妈妈减轻负担。”
这位同学在劳动得到了体验,对劳动的辛苦有所感受,作文的内容才比较真实、充分,而且有真情实感。如果平常没有体验家务劳动,就写不出饱含激情的好作文。作文同生活的关系是密切的,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走生活作文的道路,克服作文教学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弊病,把各种实践活动引进作文中来。从而丰富学生习作的内容, 建立学生作文的情感。
四、带头写作,熏陶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教师下水文。他认为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教师自己不会写作文,教师从来没有写作文的切身体会。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希望教师经常练笔,教师善读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故教师不断提高其写作水平实为重要。从中不难看出教师“下水文”的魅力。教师爱好作文,文章写得情趣盎然,栩栩如生,学生也会情动辞发,渐渐爱上作文。
总之,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交际的情境之中,表达需求才会显得真实。活动是学生亲身体验过的,情感就会真实,学生的写作才也会进入角色,便会感到胸中充满情意,文思汩汩如泉,如梗在喉,不吐不快,写出来的习作自然会真实。并且具有感染力,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的作文真正成为情感交流的阵地。
小学课本第十一册的《月光曲》一文,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有感于盲姑娘兄妹俩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了《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读后,我们也仿佛进入了乐曲描述的如梦似幻的美妙境界,顿时对乐曲产生了无限的向往,同时对贝多芬产生了深深的敬仰和爱戴之情。可见,情感对文章来讲是至关重要的,缺乏情感是不可能写出好的作品。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情感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俗话说:喜怒哀乐,人之常情。人的情感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小学生的情感更容易发生变化。所以,教师更需要有意识地设计有关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情动人。
例1:辅导学生写一件难忘的事。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可把自己在童年亲身经历过的而且最难忘的一件事告诉学生,在写作前,我很随意地跟孩子们聊起童年的事。当我讲到和同桌为一件小事吵架后,以前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后来谁也不理谁,到现在想起来也后悔不已……这时,有几个女生四目对视,然后低下头,原来她们也有跟我相似的遭遇。我敏感地觉察到她们认识到自己的错,我想这次作文他们肯定有话可写了。当讲到下雨天不带伞,同学送我回家,考试时笔没墨水,同桌借我……一张张稚嫩的小脸望着我,小嘴不停地说着:“是的,是的”。我趁热打铁,说:“孩子们,想想自己的生活里经历过的事情,把它写下来”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拿起笔,有一吐为快的欲望。这次作文,孩子们写得很有个性,有《吵架真难受》《那天我感动了》《互相帮助》《是谁帮了我》……一篇篇习作栩栩如生,真实动人。因此,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轻轻松松地达到真切的表达。
二、善于观察,培养情感
观察是学生写好作文的主要门径。对于生活中的外部信息,必须通过观察,才能进入人的大脑。只有热爱生活并善于观察生活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件中发现可写的材料,并不由自主地对事物产生强烈的情感。也会情不自禁的把自己的喜爱之情写进文章里。
例2:如让学生写观察作文,我在几个星期前让孩子在家里观察一个小动物或一种植物。引导孩子们要注意观察顺序,用眼看,用手摸,用耳听,用鼻闻,同它们亲密接触。有一位学生写了他家养的一条小狗。他在文中这样写道:“小狗的警惕性非同寻常,它有一个特别灵敏的鼻子,能闻到三里以外东西的气息,吃食物时,它总要低下头闻一闻。它还有一双耳朵,每当听到特别的声音,它的耳朵总会竖起来,认真地倾听着外面的动静!因而,人们养它来看大门,它是人类的忠实的朋友。”最后,他有感而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小狗真不愧为人们所喜爱。”从这些话语中,小作者通过仔细的观察,对这只可爱的小狗产生了真挚的情感。
三、引导实践,建立情感
实践是情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实践,才能认识生活,才能为作文解决源头问题。
例3:我让学生写一篇体会父母辛苦的作文。我首先让孩子在星期天或空余时间参加家务劳动。只有亲自参加,才能体会到父母的艰辛。有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今天是星期天,只有我一个人在家里。我突然想起,应该帮妈妈打扫房间。首先我整理自己的房间。我先把桌子上的东西全部收起来,把桌子擦干净,再把地板拖干净了。接着开始整理衣柜,再把我的床单叠得整整齐齐。接下来开始洗衣服,我把脏衣服拿到卫生间,先给洗衣机放好水,再放上洗衣粉,把衣服放入洗衣机里,拧下开关,洗衣机开始旋转了。洗完后,我把衣服晾在阳台上。”正因为是小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所以能写的这么具体真实。“然后我坐下来休息,这时我突然觉得腰酸背痛。我想爸爸妈妈每天上班,回家还要做这些事,那该多么辛苦、多么累呀!”这位学生在劳动中,收获到了爸爸妈妈打扫卫生是多么辛苦!所以他对父母产生了感激之情,他在结尾中写道:“我以后不要把房间搞得乱七八糟的,还要讲究卫生,不要把衣服弄得脏脏的,要勤打扫房间、整理房间,帮妈妈减轻负担。”
这位同学在劳动得到了体验,对劳动的辛苦有所感受,作文的内容才比较真实、充分,而且有真情实感。如果平常没有体验家务劳动,就写不出饱含激情的好作文。作文同生活的关系是密切的,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走生活作文的道路,克服作文教学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弊病,把各种实践活动引进作文中来。从而丰富学生习作的内容, 建立学生作文的情感。
四、带头写作,熏陶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教师下水文。他认为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教师自己不会写作文,教师从来没有写作文的切身体会。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希望教师经常练笔,教师善读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故教师不断提高其写作水平实为重要。从中不难看出教师“下水文”的魅力。教师爱好作文,文章写得情趣盎然,栩栩如生,学生也会情动辞发,渐渐爱上作文。
总之,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交际的情境之中,表达需求才会显得真实。活动是学生亲身体验过的,情感就会真实,学生的写作才也会进入角色,便会感到胸中充满情意,文思汩汩如泉,如梗在喉,不吐不快,写出来的习作自然会真实。并且具有感染力,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的作文真正成为情感交流的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