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诗词情境 通文史幽径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uo11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诗词是汉语言文化的精粹,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导入环节引入诗词,可以营造感情共鸣的氛围、搭建深层探究的桥梁、激发追根溯源的潜能,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激情,更好地实现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诗词;初中历史教学;新课导入
  
   歌德说过,“历史给我们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激起的热情”。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却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不少学生闲谈历史兴趣盎然,历史知识面也很广,但他们对历史课却不太感兴趣。此种现象令我们反思,促使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多动脑、勤实践,想出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致的新课导入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可以在导入新课的环节中借助诗词歌赋的审美功能来点燃学生学习历史的激情,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素质。因为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它高度凝练,具有丰富的想象,用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来抒发思想情感,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正如《尚书·尧典》中所说“诗言志”“歌咏言”,文史是互通的,诗史是相融的。下面笔者以人教社课标版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为例,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配乐朗诵,营造感情共鸣的氛围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单元共有三篇课文,分别是《难忘九一八》《“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血肉筑长城》。抗日战争时期有无数中华豪杰,用生命写下了壮丽的诗篇,这些诗篇凝结着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精华,是鼓舞中国人民继续奋斗的动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发挥它们的独特优势。在学习《难忘九一八》这节课时,笔者首先播放了配乐诗歌《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在悲壮凝重的配乐朗诵之后,笔者投影展示了作者简介及诗歌创作背景,随后抛出了问题:“祖国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诗句中的“这一角”最早指的是哪个地区呢?然后顺势导入: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难忘九一八》!
   本节课用“雨巷诗人”戴望舒在日寇铁窗下表达对祖国、对人民深沉的爱的抒怀之作《我用残损的手掌》导入,意在营造学生感情共鸣的氛围,让学生走进历史画面,从而激发其情感。“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是诗人坚贞不屈意志的写照,对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深情赞美。诗作有着强烈的感染力,极易给学生一种历史感,引起他们的共鸣,激起他们学习历史的热情,引起他们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和哲理的思考,给学生以深刻的思想教育。
   二、勾连古今,搭建深层探究的桥梁
   诗词的特点是用语高度凝练,常常引经据典,若草率阅读,则不知其味,仔细品味,方感内涵丰富。学习《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一课,上课伊始,我用多媒体展示现代著名诗人吴奔星的《浣溪沙·1937年7月7日夜闻炮声》:“一炮卢沟四大空,专车列列去如风。只留壁上九条龙。易水苍茫曾有筑。燕台寂寞竟无雄,故都变色太匆匆!”我与同学们探究“九龙壁”“易水”“燕台”的历史内涵,通过PPT出示有关资料——“九龙壁”建于清朝乾隆三十八年,是一座长20.4米,高3.5米的高大琉璃照壁,它象征皇权和天子之尊。“易水”,则是因燕太子丹送荆轲刺秦于此作别,高渐离击筑,荆轲合着音乐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而名扬天下。“燕台”则与战国时燕昭王设黄金台(燕台)以揽天下之士的故事有关。
   了解了词中的历史典故,同学们明白了这首诗所表达的是卢沟桥失守,国难当头,中华民族呼唤抗日将士保家卫国的悲壮之情。他们于是很自然地想去探究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那边为什么想起了炮声,作者的这首诗词到底描绘了怎样的历史。这样,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内驱力就增强了。毫无疑问,吴奔星的词,成了搭建学生了解古今历史,进行深层探究的桥梁。
   三、设置悬念,激发追根溯源的潜能
   在学习本单元最后一课《血肉筑长城》时,笔者出示了著名政治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陈叔通的作品《日寇乞降喜而不寐枕上作》:“围城偷活鬓加霜,八载何曾苦备尝。未见整师下江汉,已传降表出扶桑。明知后事纷难说,纵带惭颜喜欲狂。似此兴亡亦儿戏,要须努力救疮伤。”陈叔通一生忧国忧民,曾参加过戊戌变法、反袁斗争,抗战期间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我将作者的生平、诗作及诗作的背景一起介绍给学生。
   学生在阅读诗歌及其背景后很兴奋。此时我适时设置悬念:中国是如何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的?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作出了怎样的贡献?中国抗战的胜利对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何作用?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学生们跃跃欲试,也非常愿意去完成这道探究题,他们学习历史的热情被再次点燃。
   总之,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正如于漪老师所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该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时利用诗词导入,就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历史、探索历史的兴趣,也能更好地凸显三维目标。当然,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种,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都要符合《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的要求,达到学习历史的真正目的。
  (责任编辑:李雪虹)
  
其他文献
摘 要:德育课堂是学生德育教育的载体,是班主任进行学生思想教育的抓手。如何在当前德育教育下创新德育课堂,增强教育实效呢?本文分析了当前德育课堂的现状,以“承传统,学感恩之感恩父母”主题班会为例,运用心理学教育理论,提出了创新德育课堂形式、利用家校合作以及德育课堂系列化等优化措施,从而增强了德育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德育课堂 创新形式 家校合作 系列化  《资治通鉴》司马光言:“德胜才,谓之君子;
阅读教学中,教师进行问题式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一般是由学生分组活动通过合作提出疑问,教师收集整理学生的疑问,制作教学学案,分配问题,学生通过合作解决疑问,学生展示成果,与教师共同评价、总结。具体如下:  一、课前教师制定规则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是一个“导演”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教师要事先做好具体的安排,规定
摘 要:班级文化是一个孩子在他的学习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东西,可以说他无时无刻不受到班级文化的熏陶。班级文化建设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进而优化学校教育的有效途径。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班级文化是班主任责无旁贷的事情。  关键词:班级文化;精神文化;环境文化;绿色文化;行为文化;学习文化  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班级文化建设是提
摘 要:认真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不少教师对于新课程缺乏深入的理解,重现象不重本质,用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有的甚至完全舍弃了传统教学中的优秀方法,盲目跟风,追求时髦,致使课堂教学出现虚假的活跃,教学改革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对课改实践中的某些优秀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深入的研讨、学习,以把握好课改的方向,去“浮华”求“真淳”,使课改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推进。  
作为母语的语文学科有它一定的特殊性。就内容而言,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不但要关注教材“说什么”,更要关注教材“怎样说”。语文教学其实是一个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说什么”,进而由“说什么”到理解“怎样说”的过程。在这里,通过语言文字去理解“说什么”是与其他学科相同或相似的要求,而理解“怎样说”则是语文教学的特殊要求,是语文教学应该特别关注的内容。  一、目标设立的针对性  《夹竹桃》是苏教版小学语文高段的
教师在授课时要讲究艺术性,越具有艺术性,教学效果就越好,越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大凡优秀的教师课上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内容深一些的课文上得深入浅出,平白一点的能引经据典、左右逢源。学生们思维活跃,学习效率很高。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开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而且还要有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开端引趣,激发欲望    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一开始就
语文知识博大精深,应用广泛。一个人的知识底蕴、修养内涵甚至能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笔者认为,单凭一本语文教材对孩子进行语文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小学阶段是人的一生学习和积累的黄金期,小学阶段又是学习任务和学习负担相对轻松的时期。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广博和精深的开发,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无疑会起到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因此,我校创新性地开展了“五加一”大语
低年级学生初学看图说话,往往退避三舍,不敢去说,即使说了,也大都搜肠刮肚才“挤”出三言两语,敷衍了事。不但说不具体,而且话语雷同。针对学生看图说话现状,教师在指导看图说话的教学训练中,要启发、引导学生不但会看图说“话”,而且能把话说“细”,以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并能在认识事物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语言。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几点相关策略。   一、给看图插上兴趣的翅膀   实践证明,学生
2010年高考的硝烟早已散尽,反观本年度独立命题省份的历史卷,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运用了大量史料。仅以江苏卷为例,20道选择题中,或文字、或图表、或地图的史料题就有15题之多。非选择题中除了第22题基本上以问答题的形式出现之外,其余均运用了大量史料。这不能不引起广大历史教师的理性思考,即日常教学中如何有效地组织史料教学,真正做到用“历史”讲述历史。  所谓史料,就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在4~6年级教学负数提出的要求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根据这一教学标准,各种版本教材都在第二学段安排了基于现实生活的负数的初步认识。2005年以来,“认识负数”或“生活中的负数”在各级各类公开课中多次登台亮相。如今,《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将其修订为“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