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要看到疫情所导致的产业链重构的机会,以大国担当积极布局疫情后的经济发展,在重构全球价值链、恢复世界经济秩序方面做出中国的贡献。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件产品都可能是多个国家协作的产物,是全球产业链整体价值的体现。目前来看,全球产业链被疫情影响甚至破坏已经在所难免。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一方面我们要积极抗疫,把中国的抗疫经验与世界共享,尽快遏制全球疫情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疫情所导致的产业链重构的机会,以大国担当积极布局疫情后的经济发展,在重构全球价值链、恢复世界经济秩序方面做出中国的贡献。
第一,中国在疫情控制上所取得的成就,正在让世界产业链的中心向中国市场转移。
曾经全球最多感染的地方,现在已经逐渐变成了世界新冠疫情中最安全的地方。这一巨大的转变不只是为中国赢得了成功抗疫的口碑和经验,更为重要的是将为中国赢得市场、赢得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机会。随着全球范围疫情的扩散,其他国家出现了大面积停工,中国反倒成为世界上生产能力最稳定的地区、现阶段世界制造业的避风港,因此也必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进入3月份以来,中国制造业复工复产的状况冷热不均,很多企业由于欧美订单的消失无法复产甚至面临倒闭;但我们看到,也有一些企业订单不但没有下降,还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比如在苏州、重庆等地的电子制造产业。究其根本,是因为在这些地方已经形成了产业链集群,电子制造相关的配套零部件,超过80%是在本地生产的。这种集群化的生产模式降低了从全球采购零部件所带来的风险,在疫情时期更突出显现了其竞争力。
也就是说,那些在我国产业链集群比较完整的行业,才会在这次疫情中产生订单增长的情况,一些跨国公司也才会将其本来拟在欧洲、亚洲等其他国家生产的订单转移给中国的这类工厂。所以产业链集群化是这次疫情中全球产业链重构的重要特征,中国已经形成或即将形成的产业链集群是吸引全球高端制造产業链落户中国的基础。我们要抓住未来2年~3年全球产业链重构的重要战略窗口期,深化改革开放,抓准机遇进行“引资补链”“引资扩链”,利用世界市场的资本“活水”灌溉我国高端制造产业链的“良田”。
第二,世界各国为抗疫和恢复生产所做的努力,客观上会让各种资源涌向中国市场。
当大量资金进入全球市场后,除了部分财政性资金可以用来购买抗疫物资以及解决本国民众的生活问题以外,大部分的资金还是金融性的资金,是一定要和产业相结合并追求5%~10%的回报率的。从全球来看,能够接纳这部分资金并满足回报需要的市场并不多,中国市场目前疫情控制得最好,也是投资风险最小的地方,所以全球流动性涌向中国市场也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大概率事件。流动性涌入对中国来说是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仔细应对。从实体经济来看,中国接纳全球产业链、打造产业链集群的过程,将会获得大量的国际低成本的资金支持,从而真正做到“引资补链”“引资扩链”,加速完成中国四大经济圈、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集群建设;从金融市场来看,通过合理引入外资,能够激发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潜力,尤其是中国股市会获得更多的国际资本关注,为中国上市公司发展带来国际资金支持,从而更有利于上市公司加快建设产业链集群。在未来一段时间,随着疫情的发展,更多的外商将会看到中国产业链市场的发展前景,并且愿意将资金投给准备加入中国产业链集群的企业,这种趋势将为中国带来资本市场发展和建立产业链集群的百年不遇的历史性机遇。
第三,中国各级政府要坚持扩大改革开放,加速优化营商环境,有条不紊地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
在当前形势下,要在更广领域扩大外资市场准入。加快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开放步伐,已经出台的政策要加快落实到位,让外资金融机构能够把国际市场释放的资金导入中国。中国目前已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四大经济圈等有条件的地方,应尽快大幅缩减负面清单,推动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等高端产业全方位对外开放,允许外资控股或独资经营,吸引更多全球产业链相关企业落户中国、加入区域产业链集群。
地方政府要坚定不移地发展产业链集群,扶持引入全球龙头企业成为产业链集群的核心,在国外需求依旧疲软的时候努力营造以当地需求、国内需求为拉动的产业小循环,保证产业链集群的健康发展;当国外市场复苏的时候,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扩大产业集群规模和发展质量,带动全球产业链的大循环。
(作者为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产业转型顾问委员会主席)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件产品都可能是多个国家协作的产物,是全球产业链整体价值的体现。目前来看,全球产业链被疫情影响甚至破坏已经在所难免。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一方面我们要积极抗疫,把中国的抗疫经验与世界共享,尽快遏制全球疫情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疫情所导致的产业链重构的机会,以大国担当积极布局疫情后的经济发展,在重构全球价值链、恢复世界经济秩序方面做出中国的贡献。
第一,中国在疫情控制上所取得的成就,正在让世界产业链的中心向中国市场转移。
曾经全球最多感染的地方,现在已经逐渐变成了世界新冠疫情中最安全的地方。这一巨大的转变不只是为中国赢得了成功抗疫的口碑和经验,更为重要的是将为中国赢得市场、赢得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机会。随着全球范围疫情的扩散,其他国家出现了大面积停工,中国反倒成为世界上生产能力最稳定的地区、现阶段世界制造业的避风港,因此也必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进入3月份以来,中国制造业复工复产的状况冷热不均,很多企业由于欧美订单的消失无法复产甚至面临倒闭;但我们看到,也有一些企业订单不但没有下降,还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比如在苏州、重庆等地的电子制造产业。究其根本,是因为在这些地方已经形成了产业链集群,电子制造相关的配套零部件,超过80%是在本地生产的。这种集群化的生产模式降低了从全球采购零部件所带来的风险,在疫情时期更突出显现了其竞争力。
也就是说,那些在我国产业链集群比较完整的行业,才会在这次疫情中产生订单增长的情况,一些跨国公司也才会将其本来拟在欧洲、亚洲等其他国家生产的订单转移给中国的这类工厂。所以产业链集群化是这次疫情中全球产业链重构的重要特征,中国已经形成或即将形成的产业链集群是吸引全球高端制造产業链落户中国的基础。我们要抓住未来2年~3年全球产业链重构的重要战略窗口期,深化改革开放,抓准机遇进行“引资补链”“引资扩链”,利用世界市场的资本“活水”灌溉我国高端制造产业链的“良田”。
第二,世界各国为抗疫和恢复生产所做的努力,客观上会让各种资源涌向中国市场。
当大量资金进入全球市场后,除了部分财政性资金可以用来购买抗疫物资以及解决本国民众的生活问题以外,大部分的资金还是金融性的资金,是一定要和产业相结合并追求5%~10%的回报率的。从全球来看,能够接纳这部分资金并满足回报需要的市场并不多,中国市场目前疫情控制得最好,也是投资风险最小的地方,所以全球流动性涌向中国市场也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大概率事件。流动性涌入对中国来说是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仔细应对。从实体经济来看,中国接纳全球产业链、打造产业链集群的过程,将会获得大量的国际低成本的资金支持,从而真正做到“引资补链”“引资扩链”,加速完成中国四大经济圈、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集群建设;从金融市场来看,通过合理引入外资,能够激发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潜力,尤其是中国股市会获得更多的国际资本关注,为中国上市公司发展带来国际资金支持,从而更有利于上市公司加快建设产业链集群。在未来一段时间,随着疫情的发展,更多的外商将会看到中国产业链市场的发展前景,并且愿意将资金投给准备加入中国产业链集群的企业,这种趋势将为中国带来资本市场发展和建立产业链集群的百年不遇的历史性机遇。
第三,中国各级政府要坚持扩大改革开放,加速优化营商环境,有条不紊地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
在当前形势下,要在更广领域扩大外资市场准入。加快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开放步伐,已经出台的政策要加快落实到位,让外资金融机构能够把国际市场释放的资金导入中国。中国目前已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四大经济圈等有条件的地方,应尽快大幅缩减负面清单,推动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等高端产业全方位对外开放,允许外资控股或独资经营,吸引更多全球产业链相关企业落户中国、加入区域产业链集群。
地方政府要坚定不移地发展产业链集群,扶持引入全球龙头企业成为产业链集群的核心,在国外需求依旧疲软的时候努力营造以当地需求、国内需求为拉动的产业小循环,保证产业链集群的健康发展;当国外市场复苏的时候,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扩大产业集群规模和发展质量,带动全球产业链的大循环。
(作者为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产业转型顾问委员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