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个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道路上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科研正逐渐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中职学校的教科研存在哪些问题,其原因是什么,该进行怎样的改进,又能如何真正发挥科研先导的作用?
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1.教科研意识淡薄
教师对教科研的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教科研对提高自身素养,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部分教师认为教科研正在走向形式化——即部分教师“在纸上搞科研”,课题研究与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严重脱节,失去了研究的实际价值;还有部分教师则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为了评聘职称而临时凑篇论文发表或挂个课题就算参与;由于中职学校没有升学的压力,还有一部分教师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特别是部分高级教师认为上了高级就进入了保险箱,认为再搞教科研就是“没事找事”。受到以上三类群体教师的影响,主动参与教科研的越来越少,基本只集中在少数未来几年拟评聘职称的部分教师身上。学校教科研到底是什么?笔者认为,学校教科研就是发现学校目前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并进行与之相关的行动研究,最终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模式等,达到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的目的。因此,提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是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的前提条件。
2.教科研能力欠缺
教师教科研的素养偏低、能力欠缺,成为中职教师开展教科研的一大障碍。“中小学教师存在三个主要问题:基本不读书、基本不研究、基本不合作。”这是一位教育专家对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做出的一个判断。有的老师说:我也想写论文,可是写不出来呀,要求5000字的论文,估计我只能写500字就没话可说了;有的老师说:课题是什么东西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那是大学教授才搞的名堂。究其原因,还是教师对教科研的认识不足,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理论知识薄弱。正所谓:肚里空空,脑袋空空,写出来的文章、做出来的研究也只能空空了。除了教师自身的不思进取,当然,也有部分积极要求上进的教师对于如何开展教科研还处于似懂非懂的境界,他们渴望得到专家的悉心指导、渴望得到学校教科研骨干的示范和引领。因此,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的关键点。
3.教科研制度不完善
中职学校无任何科研经费,对教科研仅有微薄的奖励费用,论文发表或课题结题后会有数目不多的奖励。以笔者所在的中职学校为例,论文发表一篇为200-300元不等,论文获奖一篇为60—200元不等,“个人课题”结题奖励为200-400元不等,省市规划课题结题为2000—4000元不等(课题参与人员为6—10人)。对于物价飞涨的今天,很多老师在算一笔经济帐:熬了几夜写的一篇文章,不如监考半天得到的报酬多;忙了一年进行的课题研究,不如监考两天拿到的报酬多,更何况要废多少脑细胞呀?可见现有的教科研奖励制度不完善,根本无法激发老师们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教科研的激励制度仍不完善。虽然学校在年度考核和职称考核细则中都逐渐加入了教科研项目,所占比重很少无法拉开差距,也就无法在教师中产生撼动的影响。
对策思考
1.提高科研意识,营造科研氛围
首先,作为教科研工作的组织者要适时通过多种方式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如在教职工大会上发放论文获奖证书、课题立项证书和结题证书等,将教科研的最新成果及时在校园橱窗及校园网站公布,评选学校教科研先进教研组和先进个人并予以表彰,及时宣传学校教科研的信息提升学校的教科研声誉等,让领导眼见的、耳听的都是关于教科研的信息,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作为教科研工作的组织者不仅做统计员、报送员,更要做校领导的智囊团,为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难题出点子、想办法,并提出用教科研的方法解决难题。作为教科研工作的组织者要主动联系教学部门,要求课题研究老师开设课题研究课并作为考核要求,让课题真正为教学服务,达到“以研促教,教研合一”的效果。当然,如果以上几点做到了,学校领导自然对教科研有了新的认识,教科室的工作重心将会进行合理的转移,将任务派送中心变成为教师的成长乐园。
其次,教师作为教科研的主体,理应积极主动地参与教科研。要将教师的教科研的态度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开展研究的主动意识。笔者所在的中职学校,有一位教科研骨干小A,年纪刚刚三十出头,却已是硕果累累,前后开展了七期市“个人课题”研究,发表及获奖的论文共计19篇。问及她何以有那么多时间搞教科研呢?她笑着回答:我无非是把别人聊天的时间、上网的时间、午睡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研究和写作上。笔者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教研组活动时,本组的教师都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很好地阐述着自己的做法和观点,并且在阐述的过程中进行着讨论与交流。这说明教师还是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只是他们没有有意识地将自己的行为与教科研结合在一起。
2.发挥多种渠道,提升科研能力
(1)形成阅读习惯,提升理论素养。
“若要教得好,只有读得好”,开展教科研的第一件事就是读书——理论学习。教师应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学习和研究中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在知识层出不穷的时代中,教师要成为合格的教育者,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作为教科研工作的组织者应积极为教师创造阅读与学习的条件:如定期为教师图书室增添教科研书籍、将教师图书室打造成优美温馨的精神家园、定期举办教师读书沙龙活动、开展“共读共写”读书交流活动等。通过开展“共读共写”读书等系列活动,引领教师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同时让教师享受读书的乐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真正实现“源头活水来”。
(2)强化问题意识,促进自我反思。 “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问题是教科研的起点,问题意识就是教师的教科研意识。鼓励每一位教师善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把问题作为开展教科研的真实且有效的资源,实现研究的实际价值。如目前市“个人课题”(有的城市也称小课题或微型课题)研究就是鼓励一线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开展研究好方法。我们要鼓励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工作,能解决实际问题,起到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的就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
(3)培养合作意识,提倡同伴互助。
教师同伴互助是开展校本教研的重要手段之一。罗宾斯(Robbins)指出:同伴互助是指两个或多个教师,共同反思当前的教学实践,改进与建立新的技能,相互教导,共享经验,共同参与教学研究,在工作中共同解决实际问题。以平等互助为原则的教学研究活动,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在教研组、备课组活动中,在听课、评课活动中,通过与同伴的讨论交流,碰撞思维火花,找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课题的研究思路,申报学科课题或职教课改课题等,这样在同类学科的教学中形成课题组,将教研与科研合二为一,这种教研形式不仅会对问题有全新的认识,同时对青年教师的成长、老教师的知识更新也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同伴互助活动,如:培训教师交流外出学习见闻,“一人学习,全员受益”,实现资源的传导与共享;“共读共写”读书交流活动,围绕一本书产生思想的共鸣,达到理论的升华;课堂教学反思交流活动,将个人的所思所想与同伴交流,学习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课堂开放日”、“名师讲坛”等形式,充分发挥名优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教学改革,有意识地培养教师间的合作精神,大力提倡同伴间的互惠互助,只有这样才提高课堂教学与教科研的效率。
(4)加强专业引领,提升科研能力。
专业引领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首先,专家的教科研讲座是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能起到高屋建瓴的作用,为教师提供教科研方法的宏观指导,使教师们少走弯路,同时教学理论素养和教学研究水平都能得到较快提升。专家的讲座应浅显易懂,包括认识什么是教科研、教师专业发展为什么要“走科研之路”、教师怎样进行教科研等。专业引领下的培训既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手段,同时要让教师在这种过程中感受到是一种尊重、一种权利、一种待遇,进而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当然,利用本校的“土专家”资源——名优骨干教师、教科研骨干,结合校本实际开展的讲座、论坛等,会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和专家的讲座培训相得益彰,达到互为补充的效果。
3.采用激励措施,完善科研制度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将五层次的需要基本分为两大类: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
(1)精神需要。学校应积极创设条件,在提供科研信息、专家指导和减轻教师负担等方面,创设良好的科研发展环境;学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论文评比及课题研究,在评价上多给予肯定和表扬;通过评选教科研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激发教师参与教科研的自豪感;在政策上给以适当的倾斜,来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2)物质需要。逐步提高教科研奖励标准,学校适当拨付课题研究过程管理经费等。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教科研参与制度、课题管理制度、课题分期奖励制度及考核与奖励制度等,教师评优及职称评定细则中适当加大教科研工作的得分比重。
学校教科研的真正目的是提升教师的教科研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在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中找到人生的意义和前行的方向。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锻炼出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这种能力转化为应对教育教学中其他很多问题能力,这样教研科工作才发挥其重要的作用。“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不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将引领学校不断开拓创新。
(责任编辑:解芳)
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1.教科研意识淡薄
教师对教科研的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教科研对提高自身素养,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部分教师认为教科研正在走向形式化——即部分教师“在纸上搞科研”,课题研究与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严重脱节,失去了研究的实际价值;还有部分教师则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为了评聘职称而临时凑篇论文发表或挂个课题就算参与;由于中职学校没有升学的压力,还有一部分教师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特别是部分高级教师认为上了高级就进入了保险箱,认为再搞教科研就是“没事找事”。受到以上三类群体教师的影响,主动参与教科研的越来越少,基本只集中在少数未来几年拟评聘职称的部分教师身上。学校教科研到底是什么?笔者认为,学校教科研就是发现学校目前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并进行与之相关的行动研究,最终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模式等,达到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的目的。因此,提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是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的前提条件。
2.教科研能力欠缺
教师教科研的素养偏低、能力欠缺,成为中职教师开展教科研的一大障碍。“中小学教师存在三个主要问题:基本不读书、基本不研究、基本不合作。”这是一位教育专家对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做出的一个判断。有的老师说:我也想写论文,可是写不出来呀,要求5000字的论文,估计我只能写500字就没话可说了;有的老师说:课题是什么东西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那是大学教授才搞的名堂。究其原因,还是教师对教科研的认识不足,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理论知识薄弱。正所谓:肚里空空,脑袋空空,写出来的文章、做出来的研究也只能空空了。除了教师自身的不思进取,当然,也有部分积极要求上进的教师对于如何开展教科研还处于似懂非懂的境界,他们渴望得到专家的悉心指导、渴望得到学校教科研骨干的示范和引领。因此,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的关键点。
3.教科研制度不完善
中职学校无任何科研经费,对教科研仅有微薄的奖励费用,论文发表或课题结题后会有数目不多的奖励。以笔者所在的中职学校为例,论文发表一篇为200-300元不等,论文获奖一篇为60—200元不等,“个人课题”结题奖励为200-400元不等,省市规划课题结题为2000—4000元不等(课题参与人员为6—10人)。对于物价飞涨的今天,很多老师在算一笔经济帐:熬了几夜写的一篇文章,不如监考半天得到的报酬多;忙了一年进行的课题研究,不如监考两天拿到的报酬多,更何况要废多少脑细胞呀?可见现有的教科研奖励制度不完善,根本无法激发老师们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教科研的激励制度仍不完善。虽然学校在年度考核和职称考核细则中都逐渐加入了教科研项目,所占比重很少无法拉开差距,也就无法在教师中产生撼动的影响。
对策思考
1.提高科研意识,营造科研氛围
首先,作为教科研工作的组织者要适时通过多种方式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如在教职工大会上发放论文获奖证书、课题立项证书和结题证书等,将教科研的最新成果及时在校园橱窗及校园网站公布,评选学校教科研先进教研组和先进个人并予以表彰,及时宣传学校教科研的信息提升学校的教科研声誉等,让领导眼见的、耳听的都是关于教科研的信息,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作为教科研工作的组织者不仅做统计员、报送员,更要做校领导的智囊团,为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难题出点子、想办法,并提出用教科研的方法解决难题。作为教科研工作的组织者要主动联系教学部门,要求课题研究老师开设课题研究课并作为考核要求,让课题真正为教学服务,达到“以研促教,教研合一”的效果。当然,如果以上几点做到了,学校领导自然对教科研有了新的认识,教科室的工作重心将会进行合理的转移,将任务派送中心变成为教师的成长乐园。
其次,教师作为教科研的主体,理应积极主动地参与教科研。要将教师的教科研的态度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开展研究的主动意识。笔者所在的中职学校,有一位教科研骨干小A,年纪刚刚三十出头,却已是硕果累累,前后开展了七期市“个人课题”研究,发表及获奖的论文共计19篇。问及她何以有那么多时间搞教科研呢?她笑着回答:我无非是把别人聊天的时间、上网的时间、午睡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研究和写作上。笔者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教研组活动时,本组的教师都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很好地阐述着自己的做法和观点,并且在阐述的过程中进行着讨论与交流。这说明教师还是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只是他们没有有意识地将自己的行为与教科研结合在一起。
2.发挥多种渠道,提升科研能力
(1)形成阅读习惯,提升理论素养。
“若要教得好,只有读得好”,开展教科研的第一件事就是读书——理论学习。教师应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学习和研究中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在知识层出不穷的时代中,教师要成为合格的教育者,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作为教科研工作的组织者应积极为教师创造阅读与学习的条件:如定期为教师图书室增添教科研书籍、将教师图书室打造成优美温馨的精神家园、定期举办教师读书沙龙活动、开展“共读共写”读书交流活动等。通过开展“共读共写”读书等系列活动,引领教师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同时让教师享受读书的乐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真正实现“源头活水来”。
(2)强化问题意识,促进自我反思。 “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问题是教科研的起点,问题意识就是教师的教科研意识。鼓励每一位教师善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把问题作为开展教科研的真实且有效的资源,实现研究的实际价值。如目前市“个人课题”(有的城市也称小课题或微型课题)研究就是鼓励一线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开展研究好方法。我们要鼓励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工作,能解决实际问题,起到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的就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
(3)培养合作意识,提倡同伴互助。
教师同伴互助是开展校本教研的重要手段之一。罗宾斯(Robbins)指出:同伴互助是指两个或多个教师,共同反思当前的教学实践,改进与建立新的技能,相互教导,共享经验,共同参与教学研究,在工作中共同解决实际问题。以平等互助为原则的教学研究活动,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在教研组、备课组活动中,在听课、评课活动中,通过与同伴的讨论交流,碰撞思维火花,找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课题的研究思路,申报学科课题或职教课改课题等,这样在同类学科的教学中形成课题组,将教研与科研合二为一,这种教研形式不仅会对问题有全新的认识,同时对青年教师的成长、老教师的知识更新也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同伴互助活动,如:培训教师交流外出学习见闻,“一人学习,全员受益”,实现资源的传导与共享;“共读共写”读书交流活动,围绕一本书产生思想的共鸣,达到理论的升华;课堂教学反思交流活动,将个人的所思所想与同伴交流,学习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课堂开放日”、“名师讲坛”等形式,充分发挥名优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教学改革,有意识地培养教师间的合作精神,大力提倡同伴间的互惠互助,只有这样才提高课堂教学与教科研的效率。
(4)加强专业引领,提升科研能力。
专业引领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首先,专家的教科研讲座是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能起到高屋建瓴的作用,为教师提供教科研方法的宏观指导,使教师们少走弯路,同时教学理论素养和教学研究水平都能得到较快提升。专家的讲座应浅显易懂,包括认识什么是教科研、教师专业发展为什么要“走科研之路”、教师怎样进行教科研等。专业引领下的培训既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手段,同时要让教师在这种过程中感受到是一种尊重、一种权利、一种待遇,进而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当然,利用本校的“土专家”资源——名优骨干教师、教科研骨干,结合校本实际开展的讲座、论坛等,会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和专家的讲座培训相得益彰,达到互为补充的效果。
3.采用激励措施,完善科研制度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将五层次的需要基本分为两大类: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
(1)精神需要。学校应积极创设条件,在提供科研信息、专家指导和减轻教师负担等方面,创设良好的科研发展环境;学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论文评比及课题研究,在评价上多给予肯定和表扬;通过评选教科研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激发教师参与教科研的自豪感;在政策上给以适当的倾斜,来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2)物质需要。逐步提高教科研奖励标准,学校适当拨付课题研究过程管理经费等。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教科研参与制度、课题管理制度、课题分期奖励制度及考核与奖励制度等,教师评优及职称评定细则中适当加大教科研工作的得分比重。
学校教科研的真正目的是提升教师的教科研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在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中找到人生的意义和前行的方向。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锻炼出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这种能力转化为应对教育教学中其他很多问题能力,这样教研科工作才发挥其重要的作用。“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不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将引领学校不断开拓创新。
(责任编辑: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