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幻却永恒不倒的桥梁

来源 :理论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3277688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东南亚是世界华侨华人最集中的地区,全球80%的华侨华人居住在东南亚。当今的时代在全球化大的背景下,是一个移民盛行的时代,海外华人如同叶叶扁舟漂泊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并落地生根分布在各个国家里,维系着他们与祖籍地中国的文化纽带,最独具特色且微妙稳固的就是语言。本文试图以东南亚华人为例探讨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语言;文化;东南亚华人
  
  作为中国的海外移民及其后裔,东南亚华人与中国长期保持密切联系。中国并非唯一甚至也非主要的输出移民国家,但中国移民及其后裔对其祖籍国认同与联系的密切程度则无以伦比。本文选取华人分布最多的东南亚为例,通过了解华文在东南亚的发展状况,展现华人为保护民族文化所做的一系列努力与斗争,更加深刻的体会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民族语言对于保护和承传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以及民族文化如何反作用于民族语言的发展!
  
  一、语言是永恒不倒的文化桥梁
  
  语言是一个民族整体性的文化——心理底座。底座奠基在那里,一切(宗教、文化样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都不能游离,一切都被吸附。语言这种特殊性,与语言在民族文化中所处的特殊地位有关。语言不仅可以一个子系统的身份参加文化整体运作,它还必须充当所有子系统多种特征、属性、内容的有声符号物化表达形式。从此意义上说,语言这种文化现象具有概括整理表达说明文化中一切文化特点的功能,事实上使该民族的其他文化现象都在有声符号之上结成了同根关系。因此,语言实际上是该民族文化各组成部分共同的桥梁作用。
  一个民族的母语具有专一的归宿性。正因如此,东南亚各国在推翻殖民统治独立建国后,因为怀疑与害怕华人仍心系祖籍国而对居住国不忠,所以采取了一系列严厉的同化与限制政策,华人受到种种歧视与不公的待遇,首当其冲就是对于华文教育的限制,这一点从早期东南亚华文教育政策上便可窥见一斑。
  东南亚各国政府在建国初期都采取同化政策。开始是加强对华校的管理监督,进而逐步减少华文课时,如泰国和菲律宾;最后,有些国家还取缔了华文学校,如印尼、缅甸和印支三国,印度尼西亚的政策最为严厉。1965年“9·30事件”后,印度尼西政府采取强行关闭或接管所有华侨学校,关闭所有华文报刊,取缔大部分华侨社团,禁止使用中文和举行华人民俗庆典等一系列封杀语言的政策。马来西亚则比较特殊,虽然华文教育始终保有合法地位,但是华文学校也要增加教授马来语,限制华文教育,要求马来化。
  然而,东南亚华人深知语言与文化的紧密联系,为了保护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极其重视华文教育,并为其保护与发展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与斗争,从而保存自身的族群属性与民族自豪感!即使早期居住国大都以限制华文政策存在,但是东南亚的华人仍然为华文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在不断的争取权力,面对种种困难与阻碍,仍想方设法创办华文学校,坚持华文教育!华文教育的兴起与发展既是海外华侨、华人客观需求的具体反映,也是他们民族感情的寄托和民族生存的需要,是通过民族语言来延续民族文化根基的需要。
  华文学校教育是华文教育的主体,最具有代表性。20世纪60—70年代之前,在华侨教育阶段,华侨因内心深处割舍不断的浓浓爱国之情,自发性的兴办华校,学习华文以继承中华文化,正是崇高民族感情的具体反映。华侨因为爱国所以兴校,兴校又可使人更爱国,这不仅是寄托爱国之情的必然选择,也是培养爱国之情的最佳方式。20世纪60—70年代之后,华人教育阶段的办学则更多地表现出自觉的民族意识。虽然从海外华侨到海外华人的身份与国籍改变了,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仍希望继续保持本民族语言、文化,以实现族群认同。这同样也离不开华文教育,因为“通过华文教育,海外华人子弟对母国的语言和文化有了真切的了解,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因为人们深知“只有掌握自己的母语——华文,才能更直接有效地吸收民族文化,保持本身的文化,进而在多元文化社会中有立足之点,才能在丰富的多元文化社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为促进多元民族文化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语言在充当民族文化桥梁作用的同时,将该民族文化中所有的内容形成稳固联系,存入该民族每一个成员的大脑。华文教育的兴办充分证明,无论是华侨社会还是华人社会,华文教育之于海外华人都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华文教育保持与继承本民族的语言进而延续其文化,既是海外华侨、华人民族情感使然,也是族群认同的需要。华文教育实现的过程就是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的过程,语言正是文化传播的永远不倒的桥梁。
  
  二、文化影响语言的归属与变幻
  
  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另一方面,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美国已故的语言学教授萨皮尔曾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与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如果没有文化的土壤,那么语言存在的价值也将有所改变。
  文化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语言。从民族学的观点来看,体现民族心理状态的民族文化具有非常的稳定性,而语言是文化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生活的日益超民族和超国界,地球越来越小,现代化的交通方式使地域界限淡薄,唯有语言和文化是保持民族特征的最重要保证。尤其在东南亚,华人与当地人同属黄种人,如果丧失本民族的语言,则同化的进程将越来越快。1995年,南半岛121家有中文招牌的商店,其中泰国48家,越南的胡志明市(包括堤岸)、会安共41家,老挝的万象16家,柬埔寨的金边16家。其中由当地华人开的商店有109家。这些店都有人能较熟练地讲华语(普通话或潮汕话、广州话、闽南话)。其中年龄在55岁以上者共65人(大多是当地出生的第二代,少数是第一代移民),几乎都会讲熟练华语,年龄在30-45岁者(57人)约50%能讲华语,但不太熟练,他们大部分都在华文小学或中学读书;其他的50%都不能或只能讲极简单的几句。其子女(14岁以下)几乎都不会讲华语。年龄在18-30岁间的华人商店店员(28人)中,约有40%会讲较简单华语,主要是在华文小学或短训班学习的。这种语言短训班(1-3年)类似商业语言班,学习的目的主要为了做生意。华人经贸网络明显存在于泰国等国,学会华语有一定经济价值。商店之外的行业中,华人懂中文者极少。笔者访问的华人小餐馆、其他服务行业(旅馆服务员、三轮车工、地摊主、泰北山民),在20-40岁年龄间的华裔略懂华语者不超过20%。在这些行业之外的华裔,懂华语者比例更少。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是东南亚海外华人社会的转型期,在加入所在国国籍后,华人由“客人”逐渐自发自觉的转变为“主人”,其文化归属也由当年的“落叶归根”转变为今天的“落地生根”的心理认同感了。尤其是三四代的出生在所在国的年轻一代华裔,因为生活环境巨大差异而缺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反之也由于缺少中华文化厚重的土壤,而使华文在他们心中失去特有的文化意义与价值,所以华文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在这些国家已开始走向消亡,尤其在泰国。尽管部分华人仍在学习华语,但主要作为商业语言来学习。到第三、四代华裔(现20岁以下者)长成,把华语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的现象将不复存在,作为商业语言则还有一定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主要取决于经济的推动力,而非文化的原动力!
  
  三、启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东南亚华人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相互作用文化产生了语言,语言的形成又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正如萨皮尔-沃尔夫假设认为的“一种语言决定了一种文化感知世界的方式”。东南亚各国一系列的华文政策以及华人争取文化传承为华文教育所做的抗争,这一切都折射出华文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继承的重要意义,华文维系民族文化存在永远不倒的桥梁;另一方面,文化也对语言起着反作用,没有民族文化的土壤,那么语言也就失去了特有的文化意义,只能是一种交流的工具,转换为一种受外部因素诸如经济与政治方面需要的一种实用的符号,那么它将失去内在的生命与活力,在内心上失去它的维系作用。
  这也让我突然联想到我们的少数民族,其实海外华人从某种角度看也可以算是所在国的少数民族,那么为什么要保护民族语言与文化,如何保护,值不值得保护等等,都可以从侧面影射出同样的问题,虽然现实中这二者具体环境与形式都不一样,但是同处少数民族地位上是有一定共性的,不管是我国的少数民族还是作为世界任意国家的少数民族,如何保护传承其自身的民族属性与正确处理其民族认同感,从而使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和谐发展和平共处,进而建立一个和谐的多民族多元文化的世界,在这方面非常值得我们深究与探讨,是具有深远意义与重要价值的。
  总之,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二者不仅互相映照,而且还互相包容,你里有我,我里有你。我们说一种语言,就是在表示一种文化,我们关照一种语言,实质也是在关照一种文化。因此,民族语言离不开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也离不开民族语言。
  
  参考文献:
  [1]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编著:《战后东南亚国家的华侨华人政策》,暨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6页。
  [2]梁英明:《战后东南亚华人社会变化研究》,昆仑出版社,2001年第33、40页。
  [3]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
  [4]何俊芳:《语言人类学教程》,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戴庆厦,何俊芳:《语言与民族》,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耿虎:《试论华文教育的多样化构成与中华文化的多层次传播》,载《世界民族》,2007年第1期。
其他文献
摘 要: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危机与变革的过程。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建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要坚持立足国情、循序渐进的方针;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仅要注意拓宽筹资渠道,更要突出重点。  关键词: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程;启示    社会保障制度(social protection system)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为公民提供各种基本生活保障的社会
期刊
摘 要:大学生就业是一项关乎社会稳定的重大民生工程,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也日益激烈,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成为各高校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专科院校。我们只有在了解市场的同时,更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心理,才能够提高就业工作水平,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专科;就业;趋向;调查
期刊
摘 要:为了适应管理系统内外变化而有意识的进行的局部或全部的调整,就是现代管理的创新职能。本文从管理的角度对创新的本质、动因、内容等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管理;创新;管理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与经济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越来越强劲,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和更为严峻的挑战。只有尽快的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时期管理的新的趋势、特点、观念和方法,不断创新,才能求得更好地生存和
期刊
摘 要:面对两种巨异的文化从而在心灵中产生了从灵到肉、从实际生活至社会思想、从个人到整个民族的矛盾的激烈冲撞,从而揭示出其生命中不能承受也难以承受的矛盾与痛苦。  关键词:沉沦;苦痛;成长    作为郁达夫先生“自传体小说”的《沉沦》,为我等铺陈了一个“大胆的自我暴露,宣泄以冲击传统礼教之温柔敦厚的极直率和真诚的新鲜感受。”这个大胆的自我暴露宣泄对于深藏在千百万年的背甲里的士大夫们的虚伪,“完全是
期刊
摘 要:我国已基本形成了高校贫困生的资助体系,但是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贫困生认定缺乏合理机制、各种资助项目之间缺乏优化组合、我国地区间和城乡间经济发展差异过大,间接产生贫困生、某些非贫困生混水摸鱼、经济资助与精神帮扶力度不平衡等。要解决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资助政策,建立科学的贫困生认定体系,优化各种资助资源,创新助学贷款政策,拓展勤工助学岗位,发挥助学工作育人功能。  
期刊
摘 要:国家扩大艾滋病检测和咨询是实现艾滋病预防、治疗、关怀的前提。强调对普通人群的艾滋病检测是当前世界各国的普遍态度,但是对于重点人群的艾滋病检测,却被人们所忽视。所以在作为吸毒人员和卖淫嫖娼人员的集中管控的场所——公安监管场所,建立艾滋病常规检测制度,对遏制艾滋病感染的传播更为关键。  关键词:艾滋病;重点人群检测;公安监管场所;可行性;建议    艾滋病被发现仅20多年时间,但目前已成为危及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党中央加大对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力度,学生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多,大学生的党建工作已逐渐成为基础党建工作,为了社会主义建设,为培养更多更好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长效机制成为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的热点和重点。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教育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肩负着新时期建设的重任,大力实践三个代表,就是要求广大青年成为学习,宣传和发展先进文
期刊
摘 要:郁达夫以自传体的形式和主情的笔调,在《沉沦》中刻画了一个真“我”的形象,这个“我”既忧郁感伤又激进恶俗,因而充满悖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群体心理特征的观照下,继续探求其悲剧的根源和内在的意蕴,成为解读这一形象的关键。  关键词:欲望;颓废;环境;圆整性    “沉沦”具有无尽的寓意,“我”的忧郁正来自于这股难以抵御的力量。钱钟书《围城》里的方鸿渐走不出“围城”的困扰,而郁达夫《沉沦》中的“
期刊
摘 要:随着农民工队伍的不断壮大,农民工权益保障方面的问题也利益突出。本文从城乡统筹的角度研究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分析了农民工工伤保险的现状及其与城镇职工实现城乡统筹的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伤保险城乡统筹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工伤保险;城乡统筹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
期刊
摘 要:在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是一种创新。但我国现阶段在运用公允价值时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计量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实施。这一新的准则体系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强化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引入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