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培育具有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学生,也就是说品格教育是主旨。孙中山作为世纪伟人,他具备多种可贵的品格值得新时代的青年继承弘扬。以中山纪念中学为例,谈谈在德育工作中以伟人品格为指引的一些探索和设想。
【关键词】孙中山;品格;特色德育
一、品格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旨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基〔2017〕8号)提出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品格教育,也就是品德教育,顾名思义,是有关人的品格的教育。品格即个人的行为习惯、美德、意志及修养,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意识与行为的综合,具有显示个人的心理、情绪、情感、意志等特征。品格教育是指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具有教育性活动的良性互动,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获得社会约定俗成的品格,形成社会需要的德性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
正孔夫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歌德说:“性格就是命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马约尔说:“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了什么样的子孙后代。”品格是生成的,而不是天生的,健康品格形成过程是动力式过程,是主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健康品格的实现必须依靠教育的培养。品格教育有可能性,因为品格具有可塑性;品格教育有必要,因为性品格具有高低之差。
二、孙中山的精神品格在新时代的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社会和公民确立各自应该遵循的价值取向,品格教育是实践核心价值观的理想途径。我们认为“伟人品格教育”是学校进行品格教育一个有效的切入口。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一代伟人是崇高道德的化身和完美人格的典范。他们的思想、品格、情感是最具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他们的精神、信仰、功绩是最深刻、最丰富、最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的教材。让孩子们从小就知伟人、颂伟人、学伟人,陶冶高尚的情操, 为树立坚定正确的信念奠定基础。
1.弘扬中山先生勤于治学的进取品格。孙中山的一生都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他说:“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先生在学生时代便致力革命,但绝对不因此影响学业。在香港大学毕业的时候,每一门学科都是满分,这由于他在学习的整个时间内都非常勤奋。孙中山先生手不释卷,人所共知,这良好的习惯是他在学生时代就养成的。卸任总统后,他还搜集资料,用心研究,撰写了《建国方略》等重要文献。
2.弘扬中山先生救国建国的爱国品格。孙中山先生最为人称道的是热爱祖国,一生矢志不移、无比坚定地追求实现民族独立和发展振兴的理想。孙中山认为做人的最大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他总是以“爱国若命”“一息尚存,不忘救国”等鞭策自己。他反帝反封建,不仅要求政治救国,还进行经济救国,他把争取民族独立与捍卫祖国统一连接在一起。由于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品格,孙中山的一生被称为“伟大爱国主义者的一生”。
3.弘扬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博爱品格。孙中山先生有着深厚的为民情怀,一生坚持以“天下为公”为最高思想境界,致力于“除去人民的那些忧愁,替人民谋幸福”,对此矢志不移、无比坚定。孙中山先生深知人民是最伟大的力量,他关心民众疾苦,强调要实现革命的目的,必须喚起民众。他谆谆告诫大家,“要立心做大事,不要立心做大官”。为了人民而奋斗的中山先生严于律己、清正廉洁、艰苦奋斗。
4.弘扬中山先生与时俱进的创新品格。无论是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转变为坚定的民主革命者,从组织兴中会到改组中国国民党,还是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都体现了他“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进取品格。孙中山先生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座右铭,善于从实践中学习,包括从失败的教训中学习,因而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
5.弘扬中山先生百折不挠的奋斗品格。孙中山奋斗的一生都体现了这一个品格。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一生坚持“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对此矢志不移、无比坚定。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生涯屡经挫折、备尝艰辛,他从不因失败而灰心,也从不因困难而退缩。任何外来威胁、内部分裂、暂时失败都不能动摇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意志,直到卧病弥留之际,仍不忘告诫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6.弘扬中山先生崇尚德治的重德品格。学界研究,孙中山继承了我国儒家文化中重视德治的传统,他认为一个国家是否强盛和长治久安,与国民道德水准的高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他认为中国民族几千年的生生不息就赖于中华民族的厚重而强大的道德力量。他主张要在恢复发扬诸如“天下为公”等中华传统道德基础上树立新时代的道德观念和风尚。孙中山不仅把道德教育摆在学校教育的首位,而且告诫社会各界必须注重道德教育。孙中山重视修身,认为修身是治国之本,也是摆脱外来侵略的前提。
三、中山纪念中学以中山精神培育青年品格的探索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中山精神品格的丰富内容可以发现孙中山本人就是时代先锋,他的精神,包括远大理想、坚定信念,百折不饶的坚强的人生态度,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爱国情怀,与时俱进、超越自我的品格,是激励人们朝时代新人目标而努力,鼓励人们为提高自己的精神品格而奋斗。
中山纪念中学始建于1934年,由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长子孙科秉承其父“谋建设,培人才,乃富强根本”的遗愿而创办,是全国唯一的一所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学校,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中山精神是我们得天独厚的文化之源,我校有责任和担当去传承中山先生的精神,培育出现代素质后备人才的历史重任。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进行把中山精神与新时代学子的品格教育进行渗透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校德育特色。
【关键词】孙中山;品格;特色德育
一、品格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旨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基〔2017〕8号)提出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品格教育,也就是品德教育,顾名思义,是有关人的品格的教育。品格即个人的行为习惯、美德、意志及修养,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意识与行为的综合,具有显示个人的心理、情绪、情感、意志等特征。品格教育是指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具有教育性活动的良性互动,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获得社会约定俗成的品格,形成社会需要的德性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
正孔夫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歌德说:“性格就是命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马约尔说:“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了什么样的子孙后代。”品格是生成的,而不是天生的,健康品格形成过程是动力式过程,是主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健康品格的实现必须依靠教育的培养。品格教育有可能性,因为品格具有可塑性;品格教育有必要,因为性品格具有高低之差。
二、孙中山的精神品格在新时代的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社会和公民确立各自应该遵循的价值取向,品格教育是实践核心价值观的理想途径。我们认为“伟人品格教育”是学校进行品格教育一个有效的切入口。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一代伟人是崇高道德的化身和完美人格的典范。他们的思想、品格、情感是最具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他们的精神、信仰、功绩是最深刻、最丰富、最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的教材。让孩子们从小就知伟人、颂伟人、学伟人,陶冶高尚的情操, 为树立坚定正确的信念奠定基础。
1.弘扬中山先生勤于治学的进取品格。孙中山的一生都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他说:“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先生在学生时代便致力革命,但绝对不因此影响学业。在香港大学毕业的时候,每一门学科都是满分,这由于他在学习的整个时间内都非常勤奋。孙中山先生手不释卷,人所共知,这良好的习惯是他在学生时代就养成的。卸任总统后,他还搜集资料,用心研究,撰写了《建国方略》等重要文献。
2.弘扬中山先生救国建国的爱国品格。孙中山先生最为人称道的是热爱祖国,一生矢志不移、无比坚定地追求实现民族独立和发展振兴的理想。孙中山认为做人的最大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他总是以“爱国若命”“一息尚存,不忘救国”等鞭策自己。他反帝反封建,不仅要求政治救国,还进行经济救国,他把争取民族独立与捍卫祖国统一连接在一起。由于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品格,孙中山的一生被称为“伟大爱国主义者的一生”。
3.弘扬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博爱品格。孙中山先生有着深厚的为民情怀,一生坚持以“天下为公”为最高思想境界,致力于“除去人民的那些忧愁,替人民谋幸福”,对此矢志不移、无比坚定。孙中山先生深知人民是最伟大的力量,他关心民众疾苦,强调要实现革命的目的,必须喚起民众。他谆谆告诫大家,“要立心做大事,不要立心做大官”。为了人民而奋斗的中山先生严于律己、清正廉洁、艰苦奋斗。
4.弘扬中山先生与时俱进的创新品格。无论是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转变为坚定的民主革命者,从组织兴中会到改组中国国民党,还是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新三民主义,都体现了他“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进取品格。孙中山先生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座右铭,善于从实践中学习,包括从失败的教训中学习,因而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
5.弘扬中山先生百折不挠的奋斗品格。孙中山奋斗的一生都体现了这一个品格。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一生坚持“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对此矢志不移、无比坚定。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生涯屡经挫折、备尝艰辛,他从不因失败而灰心,也从不因困难而退缩。任何外来威胁、内部分裂、暂时失败都不能动摇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意志,直到卧病弥留之际,仍不忘告诫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6.弘扬中山先生崇尚德治的重德品格。学界研究,孙中山继承了我国儒家文化中重视德治的传统,他认为一个国家是否强盛和长治久安,与国民道德水准的高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他认为中国民族几千年的生生不息就赖于中华民族的厚重而强大的道德力量。他主张要在恢复发扬诸如“天下为公”等中华传统道德基础上树立新时代的道德观念和风尚。孙中山不仅把道德教育摆在学校教育的首位,而且告诫社会各界必须注重道德教育。孙中山重视修身,认为修身是治国之本,也是摆脱外来侵略的前提。
三、中山纪念中学以中山精神培育青年品格的探索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中山精神品格的丰富内容可以发现孙中山本人就是时代先锋,他的精神,包括远大理想、坚定信念,百折不饶的坚强的人生态度,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爱国情怀,与时俱进、超越自我的品格,是激励人们朝时代新人目标而努力,鼓励人们为提高自己的精神品格而奋斗。
中山纪念中学始建于1934年,由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长子孙科秉承其父“谋建设,培人才,乃富强根本”的遗愿而创办,是全国唯一的一所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学校,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中山精神是我们得天独厚的文化之源,我校有责任和担当去传承中山先生的精神,培育出现代素质后备人才的历史重任。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进行把中山精神与新时代学子的品格教育进行渗透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校德育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