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各科的教学中离不开想象,它作为美术学科中的一项专门内容,它所涉及的范围广,是美术课堂的主线乃至灵魂。
一、在言语活动中展开想象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儿童的想象,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众所周知,想象是通过言语形式加以表现的。因此,言语发展对于想象的发展关系密切。只有言语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儿童的想象才可能从形象的水平提高到符号水平,使想象能变得更加广阔和深刻,更加概括且富有逻辑性。所以想象能力也要根据儿童对于语言认知能力的发展阶段来相互影响、作用,以便能使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的形象思维有相当灵活的转变机制。
美术教师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教学经历:就是在低年级的课堂上,我们要求孩子想象时,孩子往往还带着幼儿时期的特点,表情相当丰富,但说着说着就会脱离主题,甚至还会手舞足蹈。这个时候,其实教师不用手足无措,更无须对孩子指责或不断地暗示孩子要围绕先前讨论的主题进行。因为,此刻正是儿童无意想象达到最丰富的时刻,周围孩子们也会不自觉地产生联想。
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小心翼翼地去不断呵护、挖掘孩子内心深处的“灵感”。这“灵感”也许就是大人们眼中不屑一顾的荒诞场景,这“灵感”或许又正是周围大人们言谈举止中不被孩子们理解的事物。这当中不乏幻想的层面,因幻想总是体现着个人的愿望,幻想中所创造的新形象,是儿童所期望的新形象。比如,在我们要求儿童塑造自己将来的形象时,儿童就会不自觉地产生出美好的或者是期待的幻想,这种自我完成的对于未来的指向性的幻想在小学低中年级尤为突出。不难看出其实幻想是儿童想象能力提高的一个特定的阶段,教师在对儿童进行创造性想象培养的同时要注意幻想的特殊性和人文性的关注,这样有助于儿童美好理想的形成,对于良好、健全的心志和人格秉性也是有相当益处的。
中年级的儿童对于抽象词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叙述更加有条理,想象所反映的形象,越发接近现实事物,想象形象的特征数由少到多,结构配置由不合理到合理。低年级的儿童在描绘动物时,形象特征的范围较窄,如对于小猪主要突出猪鼻子,小猴子主要突出猴尾巴等,而中段的儿童在作品中会关注其他部位的特征,这时,教师可以有目的的引导孩子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观察,如果可以在现场观察时倾听孩子们的交流,及时补充一些需要掌握的有关轮廓特征的描述,则有利于增加孩子的注意力。
二、根据学生个性特点进行引导
小学低年级儿童想象的形象往往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中段孩子的模仿性和创造性处在一个中间环节,就气质类型差异而言,多血质的孩子喜欢与人交往,在不断地沟通中会更加地关注画面的整体布局、氛围;胆汁质的孩子会比较突出画面事物的某个趋向性,色彩有明显的过激现象,线条大胆但不够柔和;黏液质的孩子比较耐心,他们在画面中的布局四平八稳,缺少个性流露;抑郁质的孩子情感体验非常丰富,善于察觉细节,对事物的反应有较高的敏感性,故而这些孩子比较注重自己独特视野下的事物某一个方面所引起的情感体验,但缺乏整体性。当然,这四种气质类型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身文化素养的不断积淀,个性优势的发挥会愈加的明显。到了高年级,孩子们的口语表达已经趋向于一种非常自我的现象,无论在绘画、摄影、泥塑、布艺、作品欣赏等领域,孩子们的个性化倾向是不容置疑的。
高年级儿童的想象从有很大的具体性、直观性,向有一定的概括性、逻辑性发展。所以这个阶段对于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写生也就必不可少地成了对孩子们进行训练的主要方式。其实写生在小学低年级和中年级的美术课堂和课外辅导中已经有所涉及,它要求把观察到的事物画下来,只不过在孩子们非常富有童趣的画面前,我们并不觉得这就是一张传统意义上的写生作品。
绘画写生技法的首要原则是忠实事物原型,强调“以形写实”。我们只有花时间对高年级的儿童进行系统的严格的写生线条和打型基本功的训练,在此基础上为儿童的形体塑造提供现实性的参考依据,无论是为了将来继续有效地进行绘画研究打下扎实基础,还是为了给孩子以一个严谨的态度来看待艺术、看待人生,都会有它不可轻视的审美力量。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形象化的材料来展开教学,常常组织、陪同孩子们一同参观展览等活动。在教学中,引导孩子们全面、仔细、深入、准确地洞察、分析、比较、综合具体事物,来不断达到更高水平的探究,不断地培养儿童的审美心理,发展儿童的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
让孩子们可以在美的熏陶下成长,这是我们每一位家长和教师共同的心愿。那么,就让美术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喜爱和乐于参与的一门学科吧,愿孩子们的心灵得到更多美的启迪和感染。
一、在言语活动中展开想象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儿童的想象,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众所周知,想象是通过言语形式加以表现的。因此,言语发展对于想象的发展关系密切。只有言语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儿童的想象才可能从形象的水平提高到符号水平,使想象能变得更加广阔和深刻,更加概括且富有逻辑性。所以想象能力也要根据儿童对于语言认知能力的发展阶段来相互影响、作用,以便能使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的形象思维有相当灵活的转变机制。
美术教师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教学经历:就是在低年级的课堂上,我们要求孩子想象时,孩子往往还带着幼儿时期的特点,表情相当丰富,但说着说着就会脱离主题,甚至还会手舞足蹈。这个时候,其实教师不用手足无措,更无须对孩子指责或不断地暗示孩子要围绕先前讨论的主题进行。因为,此刻正是儿童无意想象达到最丰富的时刻,周围孩子们也会不自觉地产生联想。
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小心翼翼地去不断呵护、挖掘孩子内心深处的“灵感”。这“灵感”也许就是大人们眼中不屑一顾的荒诞场景,这“灵感”或许又正是周围大人们言谈举止中不被孩子们理解的事物。这当中不乏幻想的层面,因幻想总是体现着个人的愿望,幻想中所创造的新形象,是儿童所期望的新形象。比如,在我们要求儿童塑造自己将来的形象时,儿童就会不自觉地产生出美好的或者是期待的幻想,这种自我完成的对于未来的指向性的幻想在小学低中年级尤为突出。不难看出其实幻想是儿童想象能力提高的一个特定的阶段,教师在对儿童进行创造性想象培养的同时要注意幻想的特殊性和人文性的关注,这样有助于儿童美好理想的形成,对于良好、健全的心志和人格秉性也是有相当益处的。
中年级的儿童对于抽象词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叙述更加有条理,想象所反映的形象,越发接近现实事物,想象形象的特征数由少到多,结构配置由不合理到合理。低年级的儿童在描绘动物时,形象特征的范围较窄,如对于小猪主要突出猪鼻子,小猴子主要突出猴尾巴等,而中段的儿童在作品中会关注其他部位的特征,这时,教师可以有目的的引导孩子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观察,如果可以在现场观察时倾听孩子们的交流,及时补充一些需要掌握的有关轮廓特征的描述,则有利于增加孩子的注意力。
二、根据学生个性特点进行引导
小学低年级儿童想象的形象往往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中段孩子的模仿性和创造性处在一个中间环节,就气质类型差异而言,多血质的孩子喜欢与人交往,在不断地沟通中会更加地关注画面的整体布局、氛围;胆汁质的孩子会比较突出画面事物的某个趋向性,色彩有明显的过激现象,线条大胆但不够柔和;黏液质的孩子比较耐心,他们在画面中的布局四平八稳,缺少个性流露;抑郁质的孩子情感体验非常丰富,善于察觉细节,对事物的反应有较高的敏感性,故而这些孩子比较注重自己独特视野下的事物某一个方面所引起的情感体验,但缺乏整体性。当然,这四种气质类型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身文化素养的不断积淀,个性优势的发挥会愈加的明显。到了高年级,孩子们的口语表达已经趋向于一种非常自我的现象,无论在绘画、摄影、泥塑、布艺、作品欣赏等领域,孩子们的个性化倾向是不容置疑的。
高年级儿童的想象从有很大的具体性、直观性,向有一定的概括性、逻辑性发展。所以这个阶段对于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写生也就必不可少地成了对孩子们进行训练的主要方式。其实写生在小学低年级和中年级的美术课堂和课外辅导中已经有所涉及,它要求把观察到的事物画下来,只不过在孩子们非常富有童趣的画面前,我们并不觉得这就是一张传统意义上的写生作品。
绘画写生技法的首要原则是忠实事物原型,强调“以形写实”。我们只有花时间对高年级的儿童进行系统的严格的写生线条和打型基本功的训练,在此基础上为儿童的形体塑造提供现实性的参考依据,无论是为了将来继续有效地进行绘画研究打下扎实基础,还是为了给孩子以一个严谨的态度来看待艺术、看待人生,都会有它不可轻视的审美力量。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形象化的材料来展开教学,常常组织、陪同孩子们一同参观展览等活动。在教学中,引导孩子们全面、仔细、深入、准确地洞察、分析、比较、综合具体事物,来不断达到更高水平的探究,不断地培养儿童的审美心理,发展儿童的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
让孩子们可以在美的熏陶下成长,这是我们每一位家长和教师共同的心愿。那么,就让美术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喜爱和乐于参与的一门学科吧,愿孩子们的心灵得到更多美的启迪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