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美术想象能力培养的探索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ye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各科的教学中离不开想象,它作为美术学科中的一项专门内容,它所涉及的范围广,是美术课堂的主线乃至灵魂。
  
  一、在言语活动中展开想象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儿童的想象,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众所周知,想象是通过言语形式加以表现的。因此,言语发展对于想象的发展关系密切。只有言语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儿童的想象才可能从形象的水平提高到符号水平,使想象能变得更加广阔和深刻,更加概括且富有逻辑性。所以想象能力也要根据儿童对于语言认知能力的发展阶段来相互影响、作用,以便能使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的形象思维有相当灵活的转变机制。
  美术教师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教学经历:就是在低年级的课堂上,我们要求孩子想象时,孩子往往还带着幼儿时期的特点,表情相当丰富,但说着说着就会脱离主题,甚至还会手舞足蹈。这个时候,其实教师不用手足无措,更无须对孩子指责或不断地暗示孩子要围绕先前讨论的主题进行。因为,此刻正是儿童无意想象达到最丰富的时刻,周围孩子们也会不自觉地产生联想。
  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小心翼翼地去不断呵护、挖掘孩子内心深处的“灵感”。这“灵感”也许就是大人们眼中不屑一顾的荒诞场景,这“灵感”或许又正是周围大人们言谈举止中不被孩子们理解的事物。这当中不乏幻想的层面,因幻想总是体现着个人的愿望,幻想中所创造的新形象,是儿童所期望的新形象。比如,在我们要求儿童塑造自己将来的形象时,儿童就会不自觉地产生出美好的或者是期待的幻想,这种自我完成的对于未来的指向性的幻想在小学低中年级尤为突出。不难看出其实幻想是儿童想象能力提高的一个特定的阶段,教师在对儿童进行创造性想象培养的同时要注意幻想的特殊性和人文性的关注,这样有助于儿童美好理想的形成,对于良好、健全的心志和人格秉性也是有相当益处的。
  中年级的儿童对于抽象词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叙述更加有条理,想象所反映的形象,越发接近现实事物,想象形象的特征数由少到多,结构配置由不合理到合理。低年级的儿童在描绘动物时,形象特征的范围较窄,如对于小猪主要突出猪鼻子,小猴子主要突出猴尾巴等,而中段的儿童在作品中会关注其他部位的特征,这时,教师可以有目的的引导孩子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观察,如果可以在现场观察时倾听孩子们的交流,及时补充一些需要掌握的有关轮廓特征的描述,则有利于增加孩子的注意力。
  
  二、根据学生个性特点进行引导
  
  小学低年级儿童想象的形象往往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中段孩子的模仿性和创造性处在一个中间环节,就气质类型差异而言,多血质的孩子喜欢与人交往,在不断地沟通中会更加地关注画面的整体布局、氛围;胆汁质的孩子会比较突出画面事物的某个趋向性,色彩有明显的过激现象,线条大胆但不够柔和;黏液质的孩子比较耐心,他们在画面中的布局四平八稳,缺少个性流露;抑郁质的孩子情感体验非常丰富,善于察觉细节,对事物的反应有较高的敏感性,故而这些孩子比较注重自己独特视野下的事物某一个方面所引起的情感体验,但缺乏整体性。当然,这四种气质类型的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身文化素养的不断积淀,个性优势的发挥会愈加的明显。到了高年级,孩子们的口语表达已经趋向于一种非常自我的现象,无论在绘画、摄影、泥塑、布艺、作品欣赏等领域,孩子们的个性化倾向是不容置疑的。
  高年级儿童的想象从有很大的具体性、直观性,向有一定的概括性、逻辑性发展。所以这个阶段对于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写生也就必不可少地成了对孩子们进行训练的主要方式。其实写生在小学低年级和中年级的美术课堂和课外辅导中已经有所涉及,它要求把观察到的事物画下来,只不过在孩子们非常富有童趣的画面前,我们并不觉得这就是一张传统意义上的写生作品。
  绘画写生技法的首要原则是忠实事物原型,强调“以形写实”。我们只有花时间对高年级的儿童进行系统的严格的写生线条和打型基本功的训练,在此基础上为儿童的形体塑造提供现实性的参考依据,无论是为了将来继续有效地进行绘画研究打下扎实基础,还是为了给孩子以一个严谨的态度来看待艺术、看待人生,都会有它不可轻视的审美力量。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形象化的材料来展开教学,常常组织、陪同孩子们一同参观展览等活动。在教学中,引导孩子们全面、仔细、深入、准确地洞察、分析、比较、综合具体事物,来不断达到更高水平的探究,不断地培养儿童的审美心理,发展儿童的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
  让孩子们可以在美的熏陶下成长,这是我们每一位家长和教师共同的心愿。那么,就让美术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喜爱和乐于参与的一门学科吧,愿孩子们的心灵得到更多美的启迪和感染。
其他文献
作业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批改作业的过程是师生之间无声的“对话”过程,通过这种“对话”可以从中获得教与学的信息反馈。批改作业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机械的重复劳动,而是一种复杂的、充满教师教学智慧的过程,需要教师赋予它新的理念和新的做法。教学中,我对小学英语作业的批改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现提出来供大家商榷。  1.学生互改。小学英语课的容量不大,完成新授内容后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机动时间,
课外阅读,尤其是文学作品阅读,在小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他们的审美观、人生观的形成与全面发展有直接深远的影响。除了课堂学习外,学生还读书吗?他们在读什么书?他们是如何读书的?这些都是关系学生能否健康成长的大问题。也是关系到能否建立起学习型社会的大问题。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不容乐观    不久前,我们在本市几所小学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18%的小学生喜欢读一些卡通书,
案例:五年级男孩小森是一个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母亲在他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离开了他,只有父亲和爷爷带着他。平时,父亲对他置之不理,放任自流。由于长时间缺乏家庭的温暖。久而久之,森变得不再有欢笑,不再合群,在学校里,他当起了“黑老大”,看谁不顺眼就打谁,谁不听他使唤就对谜拳打脚踢。慑于他的暴力,班上的很多男同学都屈从了他,并成立了一支专门捣蛋搞破坏的队伍。甚至抢、偷同学的东西。  在社会上,小森也
我们在上体育课时,都有这种感觉:学生把体育课当成活动课、“玩”课,他们喜欢我行我素,教师的说教总是徒劳无益。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学习时总是很被动,缺乏积极性,即使在教师的高压下,也缺乏学习热情。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学生的认知发展,又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    一、让学生在自学中思考    自主学习的前提是个体学习,教师要根据体育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生水平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突出练习重点和难点
新课程教材为教师课堂教学活动描绘了一幅蓝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特殊角色行为既能为理想蓝图的实施增添绚丽的光彩,也可能在宏伟的新课程蓝图上涂出不和谐的笔墨。因而,作为教材的运用者,课堂教学的实施者,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直接决定课程改革的成败,惟有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更好地推动新课程发展。    一、创造性地运用课程教材    课程教材是编写者精心设计,经广大研究人员和教师的多次讨论后形成的文本
目前,一些美术教师在学习《美术课程标准》、研究《美术课程标准》、践行《美术课程标准》上,思想较为保守,对美术课程的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着偏颇,教学活动中有很多问题值得深思。对此,笔者认为,小学美术教学应以《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南,努力达到小学美术教学的“五性”。  一、体现媒体的时代性  传统的美术教学是“语言 静止图片 演示 练习”,课堂教学情感成分少,课堂气氛沉闷。《美术课程标准》中建议,“教
人人都喜欢成功,学生也不例外。如果一个学生在刚学某一学科时,不管什么条件他总是学不好,每次小测验,他总是不及格,那么老师会认为他这一门课程学不好,而他自己也这么想。也就是说,他不幸地遇上了失败的打击。这种遭遇会影响他的兴趣,影响他的信心,阻碍了他继续学下去的愿望,这样在这一门课程上他的的确确成了“差生”。相反,如果学生在第一次小测验中便取得了优秀成绩,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会增强他的学习兴趣,增强他学
“作文教师”是指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所发挥的主导作用。学生语文水平怎样,作文是一个重要的衡量尺度。那么。“作文教师”在学生作文训练过程中,应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呢?    一、激发作文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学生普遍对作文缺乏兴趣,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作文教师首先就要重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消除他们对写作的恐惧感和神秘感。教师必须重视激发引领,
1994年11月,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等国际组织,在罗马召开了首届终身学习会议。会议提出: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将难以在21世纪生存。在体育教学活动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做了一些的尝试,现介绍如下:    一、细化标准,场地多元化    为了更好地贯彻体育合格标准和各项体育考核要求,我利用学校大操场的主墙体地势明显,于是把各项达标标准用红漆写在墙上公示,学生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