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渎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阅读教学应坚持以读为主,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多方式的“读”,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我采用“四读”法进行阅读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
1 尝试读,感知内容
尝试读,指学生进行预习性、尝试性的阅读,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开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每组课文开头都设有导语。学习每组课文之前,首先让学生认真阅读单元导语,明确本组专题,梳理导语中提出的要求,然后,引导学生尝试阅读课文。如美文《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可让学生从读题开始质疑: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个世纪?谁来呼风唤雨?靠什么呼风唤雨?哪些事实可以看出人类具有呼风唤雨的本领?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书思考,分别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在文中标明。以上几个问题既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获得初步的感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2 品析读,理解语言
品析读,是理解性的阅读。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弄清句段的联系和含义,品词析句,理解语言。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抓”:
2.1 抓练习,探索读,理清文章脉络。课后思考练习体现了编写的意图,提示了教学的思路,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紧扣课后思考练习,引导学生探索读,便于理清文章脉络。如习作《高校长的演讲》一文主要写了高校长和同学们谈“每天四问”。课文采用一段一问的形式用了四段分别说了“每天四问”的具体内容:①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②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③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④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该课的课后思考练习第5题“陶校长和同学们谈了哪四个问题?他为什么要谈这些问题?”编者设计该题,旨在通过该题让学生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课文的段落结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顺序,理解作为一名学生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
2.2 抓词句,品析读,理解语言文字。抓中心句,联系读。中心句作为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段(文)眼,该段(文)中的其他句(段)都围绕此句展开。教学中抓住中心句,联系全文,引导学生读书,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如课外阅读《鸟的天堂》一文主要写了巴金老先生两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不同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热爱与赞美。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緊扣“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一中心句并由此展开,联系整篇课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精读课文:①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要加引号?而第二个鸟的天堂却没有加引号?(因为前者指的是大榕树,后者说的是“鸟的天堂”成了鸟的乐园。)②作者为什么会发出“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的感慨?(因为“鸟的天堂”里鸟多而欢快。)③为什么那“鸟的天堂”能够成为鸟的天堂?(因为榕树大而茂盛以及当地农民对鸟的呵护。)
从以上三个问题入手,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既对教材进行重组,又一改以往从头读到尾的耗时低效的阅读习惯模式,达到突出重点,事半功倍的功效。
抓重点词,品析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句中的重点词,联系上下文,对重点词进行品析,可以体会句子中所蕴含的意义。
抓细节,想象读。细节是指细小的环节或情节。它可以是一个饰物、一个动作、一句话、一种表情,也可以是一个十分简短的情节。作家张红兵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细节描写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
小学语文课文有许多细节描写。正是这些三言两语的细节描写,刻画出人物和事件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教学中对这些细节加以细读想象,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例文《荔枝》中,在写母亲品尝儿子买的荔枝时有这样一段细节描写:“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圈画出有关细节描写的动词仔细体会,而后边读边想象母亲品尝荔枝时的情景。此时的荔枝就不再是一颗平常的荔枝了,它凝聚着儿子的一番孝心,也传达着母亲的深深感动。经过读书想象,文中母亲品尝荔枝的一举一动,无不体现母亲对荔枝的喜爱,无不流淌着浓浓的亲情,深深的爱意,烘托出母亲那爱荔枝更爱儿孙的崇高母爱。此情此景,感人至深,学生怎能不为之感动?
3 赏评读,体会感情
赏评读,是较高层次的读。它是在品析的基础上深探文章的主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学中可采用以下几种“读”:
3.1 自由读,酝酿感情。如习作《草原》一文先让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想象草原的美丽景色,酝酿一种热爱草原的情怀。
3.2 引导读,渲染感情。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文章的写作特点,在关键地方提点一下,采用教师引学生读的形式,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感恩作文《再见了,亲人》第二段可在引读中这样给予点拨,达到渲染感情的目的。
师(叙):在送别的人群中,十几岁的小金花已经难过得泣不成声了。
生(接读):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泪……
师(引):过去,你不是经常给志愿军叔叔唱歌跳舞吗?今天……
生(接读):再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怎么!心里难过,唱不起来?
师(引):我们都知道……
生(接读):你一向是个刚强的孩子啊!哪一回……你是多么刚强呀!
师(引):像你这样一位活泼可爱,机智勇敢的姑娘……
生(接读):可是今天,在和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这样的点拨,把一个朝鲜小姑娘和志愿军叔叔分别时的动人场面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样的引读,将中朝两国军民依依惜别的骨肉亲情作了一番渲染。
3.3 表情读,体会感情。如名著《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中的林冲与洪教头的对话,可分角色进行表情朗读,使洪教头与林冲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感受洪教头的狂妄自大、傲气十足和林冲谦虚礼让、镇定自若的人物特点。
4 延伸读,培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课堂上掌握的读书方法阅读、理解积累运用或单元练习中的阅读内容;独立阅读适合儿童阅读的经典著作和书报,进而巩固已学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读书看报的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阅读、写作能力,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十一五研究课题)
1 尝试读,感知内容
尝试读,指学生进行预习性、尝试性的阅读,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开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每组课文开头都设有导语。学习每组课文之前,首先让学生认真阅读单元导语,明确本组专题,梳理导语中提出的要求,然后,引导学生尝试阅读课文。如美文《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可让学生从读题开始质疑: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个世纪?谁来呼风唤雨?靠什么呼风唤雨?哪些事实可以看出人类具有呼风唤雨的本领?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书思考,分别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在文中标明。以上几个问题既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获得初步的感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2 品析读,理解语言
品析读,是理解性的阅读。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弄清句段的联系和含义,品词析句,理解语言。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抓”:
2.1 抓练习,探索读,理清文章脉络。课后思考练习体现了编写的意图,提示了教学的思路,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紧扣课后思考练习,引导学生探索读,便于理清文章脉络。如习作《高校长的演讲》一文主要写了高校长和同学们谈“每天四问”。课文采用一段一问的形式用了四段分别说了“每天四问”的具体内容:①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②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③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④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该课的课后思考练习第5题“陶校长和同学们谈了哪四个问题?他为什么要谈这些问题?”编者设计该题,旨在通过该题让学生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课文的段落结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顺序,理解作为一名学生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
2.2 抓词句,品析读,理解语言文字。抓中心句,联系读。中心句作为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段(文)眼,该段(文)中的其他句(段)都围绕此句展开。教学中抓住中心句,联系全文,引导学生读书,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如课外阅读《鸟的天堂》一文主要写了巴金老先生两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不同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热爱与赞美。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緊扣“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一中心句并由此展开,联系整篇课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精读课文:①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要加引号?而第二个鸟的天堂却没有加引号?(因为前者指的是大榕树,后者说的是“鸟的天堂”成了鸟的乐园。)②作者为什么会发出“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的感慨?(因为“鸟的天堂”里鸟多而欢快。)③为什么那“鸟的天堂”能够成为鸟的天堂?(因为榕树大而茂盛以及当地农民对鸟的呵护。)
从以上三个问题入手,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既对教材进行重组,又一改以往从头读到尾的耗时低效的阅读习惯模式,达到突出重点,事半功倍的功效。
抓重点词,品析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句中的重点词,联系上下文,对重点词进行品析,可以体会句子中所蕴含的意义。
抓细节,想象读。细节是指细小的环节或情节。它可以是一个饰物、一个动作、一句话、一种表情,也可以是一个十分简短的情节。作家张红兵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细节描写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
小学语文课文有许多细节描写。正是这些三言两语的细节描写,刻画出人物和事件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教学中对这些细节加以细读想象,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例文《荔枝》中,在写母亲品尝儿子买的荔枝时有这样一段细节描写:“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圈画出有关细节描写的动词仔细体会,而后边读边想象母亲品尝荔枝时的情景。此时的荔枝就不再是一颗平常的荔枝了,它凝聚着儿子的一番孝心,也传达着母亲的深深感动。经过读书想象,文中母亲品尝荔枝的一举一动,无不体现母亲对荔枝的喜爱,无不流淌着浓浓的亲情,深深的爱意,烘托出母亲那爱荔枝更爱儿孙的崇高母爱。此情此景,感人至深,学生怎能不为之感动?
3 赏评读,体会感情
赏评读,是较高层次的读。它是在品析的基础上深探文章的主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学中可采用以下几种“读”:
3.1 自由读,酝酿感情。如习作《草原》一文先让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想象草原的美丽景色,酝酿一种热爱草原的情怀。
3.2 引导读,渲染感情。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文章的写作特点,在关键地方提点一下,采用教师引学生读的形式,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感恩作文《再见了,亲人》第二段可在引读中这样给予点拨,达到渲染感情的目的。
师(叙):在送别的人群中,十几岁的小金花已经难过得泣不成声了。
生(接读):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泪……
师(引):过去,你不是经常给志愿军叔叔唱歌跳舞吗?今天……
生(接读):再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怎么!心里难过,唱不起来?
师(引):我们都知道……
生(接读):你一向是个刚强的孩子啊!哪一回……你是多么刚强呀!
师(引):像你这样一位活泼可爱,机智勇敢的姑娘……
生(接读):可是今天,在和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这样的点拨,把一个朝鲜小姑娘和志愿军叔叔分别时的动人场面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样的引读,将中朝两国军民依依惜别的骨肉亲情作了一番渲染。
3.3 表情读,体会感情。如名著《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中的林冲与洪教头的对话,可分角色进行表情朗读,使洪教头与林冲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感受洪教头的狂妄自大、傲气十足和林冲谦虚礼让、镇定自若的人物特点。
4 延伸读,培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课堂上掌握的读书方法阅读、理解积累运用或单元练习中的阅读内容;独立阅读适合儿童阅读的经典著作和书报,进而巩固已学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读书看报的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阅读、写作能力,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十一五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