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语文阅读教学的“四法”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渎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阅读教学应坚持以读为主,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多方式的“读”,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我采用“四读”法进行阅读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
  1 尝试读,感知内容
  尝试读,指学生进行预习性、尝试性的阅读,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开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每组课文开头都设有导语。学习每组课文之前,首先让学生认真阅读单元导语,明确本组专题,梳理导语中提出的要求,然后,引导学生尝试阅读课文。如美文《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可让学生从读题开始质疑: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个世纪?谁来呼风唤雨?靠什么呼风唤雨?哪些事实可以看出人类具有呼风唤雨的本领?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书思考,分别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在文中标明。以上几个问题既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获得初步的感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2 品析读,理解语言
  品析读,是理解性的阅读。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弄清句段的联系和含义,品词析句,理解语言。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抓”:
  2.1 抓练习,探索读,理清文章脉络。课后思考练习体现了编写的意图,提示了教学的思路,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紧扣课后思考练习,引导学生探索读,便于理清文章脉络。如习作《高校长的演讲》一文主要写了高校长和同学们谈“每天四问”。课文采用一段一问的形式用了四段分别说了“每天四问”的具体内容:①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②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③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④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该课的课后思考练习第5题“陶校长和同学们谈了哪四个问题?他为什么要谈这些问题?”编者设计该题,旨在通过该题让学生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课文的段落结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顺序,理解作为一名学生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
  2.2 抓词句,品析读,理解语言文字。抓中心句,联系读。中心句作为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段(文)眼,该段(文)中的其他句(段)都围绕此句展开。教学中抓住中心句,联系全文,引导学生读书,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如课外阅读《鸟的天堂》一文主要写了巴金老先生两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不同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热爱与赞美。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緊扣“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一中心句并由此展开,联系整篇课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精读课文:①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要加引号?而第二个鸟的天堂却没有加引号?(因为前者指的是大榕树,后者说的是“鸟的天堂”成了鸟的乐园。)②作者为什么会发出“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的感慨?(因为“鸟的天堂”里鸟多而欢快。)③为什么那“鸟的天堂”能够成为鸟的天堂?(因为榕树大而茂盛以及当地农民对鸟的呵护。)
  从以上三个问题入手,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既对教材进行重组,又一改以往从头读到尾的耗时低效的阅读习惯模式,达到突出重点,事半功倍的功效。
  抓重点词,品析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句中的重点词,联系上下文,对重点词进行品析,可以体会句子中所蕴含的意义。
  抓细节,想象读。细节是指细小的环节或情节。它可以是一个饰物、一个动作、一句话、一种表情,也可以是一个十分简短的情节。作家张红兵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细节描写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
  小学语文课文有许多细节描写。正是这些三言两语的细节描写,刻画出人物和事件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教学中对这些细节加以细读想象,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例文《荔枝》中,在写母亲品尝儿子买的荔枝时有这样一段细节描写:“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圈画出有关细节描写的动词仔细体会,而后边读边想象母亲品尝荔枝时的情景。此时的荔枝就不再是一颗平常的荔枝了,它凝聚着儿子的一番孝心,也传达着母亲的深深感动。经过读书想象,文中母亲品尝荔枝的一举一动,无不体现母亲对荔枝的喜爱,无不流淌着浓浓的亲情,深深的爱意,烘托出母亲那爱荔枝更爱儿孙的崇高母爱。此情此景,感人至深,学生怎能不为之感动?
  3 赏评读,体会感情
  赏评读,是较高层次的读。它是在品析的基础上深探文章的主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学中可采用以下几种“读”:
  3.1 自由读,酝酿感情。如习作《草原》一文先让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想象草原的美丽景色,酝酿一种热爱草原的情怀。
  3.2 引导读,渲染感情。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文章的写作特点,在关键地方提点一下,采用教师引学生读的形式,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感恩作文《再见了,亲人》第二段可在引读中这样给予点拨,达到渲染感情的目的。
  师(叙):在送别的人群中,十几岁的小金花已经难过得泣不成声了。
  生(接读):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泪……
  师(引):过去,你不是经常给志愿军叔叔唱歌跳舞吗?今天……
  生(接读):再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怎么!心里难过,唱不起来?
  师(引):我们都知道……
  生(接读):你一向是个刚强的孩子啊!哪一回……你是多么刚强呀!
  师(引):像你这样一位活泼可爱,机智勇敢的姑娘……
  生(接读):可是今天,在和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这样的点拨,把一个朝鲜小姑娘和志愿军叔叔分别时的动人场面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样的引读,将中朝两国军民依依惜别的骨肉亲情作了一番渲染。
  3.3 表情读,体会感情。如名著《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中的林冲与洪教头的对话,可分角色进行表情朗读,使洪教头与林冲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感受洪教头的狂妄自大、傲气十足和林冲谦虚礼让、镇定自若的人物特点。
  4 延伸读,培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课堂上掌握的读书方法阅读、理解积累运用或单元练习中的阅读内容;独立阅读适合儿童阅读的经典著作和书报,进而巩固已学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读书看报的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阅读、写作能力,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十一五研究课题)
其他文献
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努力使写作教学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实际,表达真情实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谈几点体会。    1 激发兴趣,科学阅读。形成习惯    首先,我给孩子们推荐适合年龄特点的阅读书目。然后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精彩处反复阅读,品味赏析,指导孩子们从字词入手,再拓展到句子,用心读,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弄懂文中的主要内容。学习好的写作方法和修辞特点,
期刊
[摘要]班集体是学校的最基层单位,一个班集体工作的好坏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一所学校的整体工作,班集体管理又是做好班集体工作乃至学校工作的重要因素,在班集体管理中充分显示和谐性,集体性,民主性,开放性,全员参与性,以激发学生参与创建优秀班集体,真正使学生在幼小的心灵中树立班兴我荣,班衰我耻的主人翁意识。  [关键词]优秀班集体 责任与爱 家校联系 学生管理    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应该是班集体成员之间关
期刊
小学音乐课,运用意境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孩子对音乐课的兴趣,同时,更有利于培养少年儿童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那么教师如何运用意境教学呢?    1 挖掘教材的意境因素    教师在备课时,认真分析教材中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乐表现记号、情感标记等,充分发挥教材的音乐意境因素,并运用它来为意境教学服务。    2 用色彩来营造意境    教师要利用自然界的五彩缤纷来引导学生想象,表现音
期刊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语言整体把握的能力。今天,随着时代的进步,新的教育观念不断挑战旧有的传统教育模式,语文学习、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更多地强调个性化,阅读必然定位为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为学生语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语感是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用不尽。因此在小学语文教
期刊
完形填空是一种重在测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填空补缺式障碍性阅读。它具有考查学生的总体语言知识水平、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双重功能。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当前最先进的英语测试方法之一,同时也是难度较大的题目。纵观历届高考英语试题(包括省卷和全国卷),并结合本人多年来的高三英语教学实践,现就高考英语完形填空的命题规律与应试策略谈点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1完形填空的命题特点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英语
期刊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独立发挥,读出个性来。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和体现课外阅读的个性化呢?现结合笔者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进行一点肤浅的探讨。    1 给学生适当
期刊
识字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先决条件。只有搞好识字教学才能使学生茁壮成长。儿童识字不多,就不会阅读,不会更好的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在儿童的成长中,识字越多所获得的新的信息越多,知识积累越多,眼界越开阔。从这个意义来说,识字本身就是儿童认识世界的手段,是攀登科学高峰的第一步。对儿童来说,识字是个复杂的活动过程。儿童在开始识字以前,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口头语言,而这时
期刊
学习目标: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③学会感恩,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具有怀疑的能力。  学习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难点:认识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科学精神。    学习过程: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我最好的老师》。这个题目中要特别注意到这个词“最好”,
期刊
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六、七岁至十一二岁,相当于童年期,是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期,入学是儿童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从这个时期起,学习取代游戏成为他们的主导活动,成为他们必须完成的一种社会义务。主导活动的变化,给儿童心理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入学的第一天起,他们就开始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学习,开始参加学校集体生活,成为班集体的一员,并要求他们服从和执行学校集体生活所必
期刊
初中物理新课程强调要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学习的被动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正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地学习,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但是,敢“放”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