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亿岁的世界最大陨石降落目击记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xu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6年3月8日15时1分50秒左右,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一个大火球在白天从天而降,空前的陨石雨降临吉林,吉林陨石由此成为奇观。由于受到高温高压气流的冲击,陨石在下落过程中不断破裂,在19公里的高空发生了一次主爆裂,大大小小的陨石碎块散落下来。陨石雨降落在吉林市、永吉县及蛟河市近郊附近方圆5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这是世界上可知最大的陨石雨。其中最大的一块吉林1号陨石扎进永吉县桦皮厂乡靠山屯,冲击起地面千万蘑菇云状烟尘,并且砸穿冻土层,形成一个6.5米深,直径2米的坑。这块陨石重达1770千克,呈棕黑色,上有气印。这也是世界最大最重的石陨石。1号陨石溅起的碎土块最远达150米,造成的震动相当于1.7级地震,这个震波被吉林和丰满地震台记录下来,使得吉林陨石雨的陨落有了准确的时间记录:1976年3月8日15时2分36秒。
   今年65岁的王延昌是土生土长的永吉县桦皮厂乡靠山屯人,33年前他有幸目睹了这全世界最大陨石——吉林1号陨石的降落过程。
   1976年3月8日,这一天是国际妇女节,时年32岁的王延昌作为男教师没能休假。当日下午,正在靠山屯里小学给孩子们上课的王延昌,突然感觉到了天气的骤变,先前还是明亮的天空,一下子变得很昏黄,风也变大,并且由远及近传来“隆隆”的声响,有点像炮弹呼啸而来,敏感的王延昌感觉有点不对劲,急忙放下教课书跑了出去,想看个究竟。
   站在教室外的王延昌,简直被眼前的一幕弄得惊呆了,他看见在天空的东北部出现了火球,光芒四射,极为耀眼,带着飞机俯冲和流弹炮一样的声音向学校附近袭来。火球飞来的速度非常快,后面拖着一束光带,夹杂着滚滚的浓烟。
   当时和王延昌一起目睹这一奇观的人们心里都和他一样害怕,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事情,有人猜测是飞机坠落,甚至有的人怀疑是敌对国家扔来的原子弹。就在大家极度恐慌的瞬间,火球在学校旁边不远处落地了,发出震耳欲聋的爆炸巨响,土块噼哩啪啦地飞溅,腾起一股蘑菇状的黄色烟尘,令人睁不开眼,前后持续1分钟左右,之后烟尘才远远散去。巨大的冲击波将周围许多房子的玻璃都震碎了,足见其威力之大。
   这突发的一幕把众人都吓傻了,有人喊叫,有人奔跑,王延昌和大家一道陷入了莫名其妙的混乱之中。
   过了许久,恐慌的事态才逐渐平息下来,王延昌和众人才壮着胆子,向飞行物坠落点接近。
   有胆大的人先跑到现场,过了一会儿便兴奋地喊大家过去,说不是炮弹,应该是天上的星星掉下来了吧!这一下子让紧张的现场沸腾了,大家都冲过去,想近距离看看星星长的什么样。可到近前一看,王延昌等人有些失望,原来,这个大石头砸进很深的地里,只露出了10多公分的一角。在这个大石头的旁边,还有许多小碎石,人们一摸,还很热,在那个北方寒冷的日子,隔着手套都能感到石头的烫手。
   有人火速将天降奇石的这个爆炸新闻报告了村领导。当时,身为靠山大队第十小队队长的亢永海心急如焚,可村里当时既没有通电,也没有电话,亢永海只好骑上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沿着崎岖的山路,蹬了一个小时到桦皮厂公社去报告。听了他的汇报,领导深感事件重大。
   1976年3月8日深夜,村民得到上级指示:马上把陨石坑守护起来,不允许任何人私自动一锹一镐。同时,警察来到了往日寂寞的靠山大队,对石头降落处进行看守。
  第二天,王延昌看到小村庄来了数十辆汽车,经过专家解释,大家才知道,原来落在村里的是世界上罕见的陨石。而王延昌等人看见的更是有着无比荣耀身份的吉林1号陨石。陨石陨落,震惊了大江南北。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质研究所、力学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等国内30多家科研单位,火速组成陨石雨调查小组,向这里赶来;从中央到地方的领导,向这里赶来;外县的人们,向这里赶来……王延昌说,陨石落地几个月后,经当时的大队书记石成库建议,人们在陨石坑边栽上了树,立上了纪念碑,碑文写着:吉林陨石雨一号,陨石降落点。
   后来,专家们经过反复调查统计和研究得出了结论:1976年3月8日15时1分50秒,一颗重约4吨的陨星从地球公转轨道的后方以每秒15公里-18公里的相对速度追上地球,当它飞临吉林市北郊19公里高空时发生了一场蔚为壮观的陨石雨。这场陨石雨的数量(共收集到138个标本)、重量(总重量超过2700公斤)、分布(东西长72公里、南北宽8公里,近600平方公里)均属世界罕见。其中这块最大的“吉林一号”陨石重达1770公斤,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单块石陨石。
   让王延昌等人激动的是,专家说这个陨石之星有近47亿岁的“年龄”,真是个大寿星了。同时,专家也告诉大家一个更激动人心的消息,吉林一号陨石的横空出世和王者风范,把美国1948年发现的诺顿陨石从世界上最大的石陨石宝座上拉了下来,同时,吉林二号陨石也成为世界上人类发现的第五大石陨石。
   更让专家称绝的是,当时,成千上万的“石头”像雨一样从天上落下来,没有伤到一人一畜,这既是天降福星,又是自然奇迹,在世界陨石雨陨落历史中所罕见。而且,吉林陨石雨规模之大,重量之巨,数量之多,形状之奇,标本收集之丰,均居世界首位。
   陨石雨也的确给当地人带来了福气。当时靠山屯没有电,为了科考方便,第二年,从远处十多公里之外架起了电线杆子,把电引了进来,还安装了拨号电话。
   由于目睹了吉林一号陨石的陨落,也让王延昌与陨石结下了缘,更对陨石感上了兴趣,通过查阅资料他得知,目前陨石按含金量与硅酸岩的比例,科学家把它们分为三类,即石陨石、铁陨石、铁石陨石。吉林陨石属于石陨石。据科学分析,吉林陨石属于橄榄石,即古铜辉石球粒陨石,是极为珍贵的宇宙样品。在陨石中发现了十三种氨基酸和有机化合物。在陨石内部还找到四十多种矿物质和三十多种原,其中有些矿物质是在同类陨石中属于首次发现。为揭开原素起源提供帮助,可以说“吉林陨石的光临相当于发射了一颗地球人造卫星。”
   如今,吉林一号陨石收藏在吉林市陨石博物馆,这是吉林市专门为这些神秘的天外来客安的一个漂亮的家。这里收藏着吉林一号陨石、二号和三号陨石,以及其他国家的陨石标本。
   今年65岁的王延昌已退休在家,但对33年前那场震惊全世界的事件仍记忆犹新,作为目击者,他也是吉林市陨石博物馆的嘉宾,经常被陨石博物馆请去向游客讲述当年的一幕,每次见到吉林一号陨石这个庞然大物、这个天外飞来的朋友,王延昌心里都有种说不出的激动。
其他文献
相敬相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心理相容,相互认知和理解,相互尊重和爱护,相互信任和体谅。那么,老年夫妻怎样才能心理相容呢?纵观恩爱夫妻的经验,似可归纳为三点:   心理“磨合”夫妻的性格、爱好和生活习惯不完全一样,只有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不断“磨合”,才能相互适应。应该尊重和允许对方有自己独特的兴趣和爱好,尽量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有条件的应当参与到对方的活动中去,共享其中乐趣。夏老夫妇就一同赋词作诗,有共
期刊
口腔溃疡“火”有多种  中医一般把“火”看作是口腔溃疡的病因,但“火”分虚火、实火,治疗选错了药当然无效。症状属“虚火”,应当服用知柏地黄丸或六味地黄丸;而牛黄解毒片或三黄片只适用于“实火”性口腔溃疡,症状可见溃疡表面呈黄色、红肿热痛,且伴有口苦口臭、心烦身热、尿黄、便秘等症状。其实,还有一种“肝火”性口腔溃疡,症状可见溃疡呈黄白色,周围红肿,数量多时甚至融合成片,疼痛剧烈,同时可出现头顶部痛、头
期刊
今年66岁的李文江原是长春市二道区环保局局长。多年来,离开工作岗位的他,没有在家里享清福,而是用全部退休金和多年的积蓄,创办了以教育青少年为目的的全国首家民间“祖国日记室”。   李文江出生在一个普通的雇农家庭,从小生活贫困,是党的温暖关怀,让他一家过上了好的生活,也让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以后的工作中,李文江总是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实际行动回报党的哺育。   1999年,退养后的李文江从原来紧
期刊
拜佛遭劫   有个人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袱赶路,累得满头大汗,筋疲力尽。他忽然发现路旁有一尊佛像,便想去拜拜佛,顺便歇歇脚。来到佛像前,他把包裹放在身旁,跪在佛像前,双手合十,两眼微闭,一边拜佛,一边为自己祈祷。他的祈祷和别人不一样,只听他轻轻地说:“佛爷呀,保佑我的包裹轻一点儿吧!保佑我的包裹轻一点儿吧!”不料,就在他闭目祈祷时,有个小偷乘机偷走了他的包裹。那人祈祷完毕后,睁眼一看,发现自己的包裹不
期刊
邀全国幸福健康快乐的老人们走向世界    为促进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和两国人民的友谊,由韩国旅游发展局、全国中老年才艺之星展示活动办公室、北京俏夕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华俏夕阳网(www.zhqxy.com)和中韩相关机构联办的《中华俏夕阳艺术代表团赴韩国文化交流活动》正在火热报名中。凡身体健康的中老年艺术团队或个人均可参加。也欢迎敬老爱老的孝亲子女支持老爸老妈并一同踏上艺术之旅。  从3月下旬起至
期刊
“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这是很多人都熟悉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的是女大学生徐秀娟为救一只丹顶鹤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感人故事。叫人难以相信的是,在徐秀娟牺牲后,她曾经救过的一只丹顶鹤也含悲而死。更鲜为人知的是,徐秀娟的父亲将这只痴情丹顶鹤的遗骨赠送给了有“中国鸟王”美称的阎福兴。多年来,阎福兴每次一演出,都要用这只鹤骨精心制
期刊
问:我的妈妈今年六十多岁,身体还不错,每天家务也操办得好。但是近来家里人越来越觉得她话多,有时罗罗嗦嗦的,不该她管的事总要说几句,搞得家里人很烦。请问这是不是心理有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小郭  答:郭小姐提出一个老人中带有普遍性问题。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人上了一定年纪之后,爱唠叨,常表现在:说话往往重复罗嗦,无休无止;喜好忆旧,炫耀过去功绩;爱多嘴,好指点小辈的生活琐事,如孙儿上学要说两句
期刊
今年4月,反映1937年中国南京的战争灾难大片《南京!南京!》在北京举行了盛大首映礼,这部电影真实地反映了日军在南京的屠杀,让国人和世界各国的人民了解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了解了日本侵略军的残暴、凶狠。无独有偶,同月,中德合拍历史影片《拉贝日记》在南京公映。首映式上,约翰·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说:“希望通过这部影片把当年这样一场不太被西方世界所了解和认知的灾难告知全世界更多的人。对历史的承认对未来
期刊
上海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市老年学学会会长左学金教授说,一直以来,中国养老模式以居家养老为主,中国人过去子女较多,可分担养老责任,居家养老确实可行。但是,随着人口政策导致的家庭规模变小,居家养老的基础没有了。现在,适合居家养老的,要么是身体健康、有自理能力的老人,要么是和配偶一起生活。但是,到了高龄以后,健康状况退化,自理能力下降,如果丧偶了,居家养老就很难实现。  现在不少老年人排斥机构养老。其
期刊
周老师已经退休三年多了,儿子结婚不久,没有孩子。她的朋友都很羡慕她,说她天天跟老伴一起享清福,实在太舒服了。但周老师总是觉得日子非常无聊,还觉得自己在这种无聊的日子里越来越老,这么一想,就觉得很慌张。她最近特别敏感,人家说一句她很年轻她就会开心很久,如果人家不赞她年轻,她就会整整一天心情不好。其实,人到晚年,受临终生命的促动,往往怀有强烈的惧老心理。  人类本来就具有趋向“不衰”和盼望长寿的冲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