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认真准备 培养科学素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anyue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一直是困扰小学科学教师的问题。影响小学科学课堂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课前准备是否充分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我主要从目前学生和教师在课前准备中所需准备的内容出发,探究相应的措施,期望从课前准备着手,从而最大化课堂效率,并培养更好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 课前准备;课堂效率;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6-0059-01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在课程中,学生要经过一系列的科学实验探究活动,从而寻得方法并形成能力。而课前准备是这一切的重要基石,充分的课前准备可以提升学生兴趣,同时提高课堂效率。
  作为一位长期在教学岗位上工作的教师,知道在教学中,学校往往要求并强调教师本身去做课前准备:查阅资料,钻研教材和课标,制作课件并准备实验材料。而学生习惯只通过一本科学教材来上课。一则不能体会到课前准备的重要性,二则不能领悟到上课使用这些实验材料的目的。
  一、备“材料”
  (一)学生寻“材”
  科学课堂是需要实验材料掌舵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科学材料的科学课,很难达成教学目标。但如果让学生参与到准备材料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材料的选择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如何寻“材”是最合理的,很符合小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既培养了孩子的兴趣,又开发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老师配“料”
  虽然材料的准备既需要学生参与,也需要教师参与,但科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准备实验材料自然也是有选择性的,不是盲目的,我们要求选择提供的是“有结构的实验材料”,这些材料既要能达成教学目标、揭示科学本质,同时又符合本年龄段学生的認知水平,使学生能通过对有结构性材料的观察有所思、有所获;
  (三)学生提“问”
  课前准备其实是一个未知知识和已知知识碰撞的过程,学生新旧知识碰撞的时候就会产生智慧火花,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就等于收获了新的知识。这些问题的提出反馈了学生是用心学习,精心准备过的,针对问题教师可以储备更多相关的知识,课堂中更加自如地与学生交流。
  (四)老师定“教”
  学生会出“问”,教师也要学会定“教”,定教不是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而是很好地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教学标准,学生问得不一定全面,教师在定教的过程中可以将知识体系变得更系统、更完整。
  二、备“常规”
  (一)学生备“常”
  让学生做好一节课的课前准备容易,但每节课都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却很困难。所以需要对学生的课前准备作为一种好习惯来培养。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学生的好习惯的养成,对将来的学习、生活乃至工作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所以我们不妨从三年级学生接触科学这门课开始,就进行课前准备的渗透,让学生在不懈地做好课前准备中,慢慢地形成习惯,由一种外在驱动变成一种内在的需要,那么在高段学习科学乃至其他学科,学生的课前准备会变成常态化,这样的好习惯会让学生受益终生。
  (二)老师设“规”
  在进行课前准备的习惯渗透中,除了让学生在不懈地做好课前准备中,慢慢地形成习惯外,还需要老师的外力推动,提供一定的考核和奖励机制。所以课前准备的检查非常重要,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前期,检查与反馈能够提高课前准备的效果。在实践中,我采取了要求每个班指定小班长来检查的措施。同时设计了表格来进行记录。从而使教师对课前准备的情况做出及时的反馈。同时也和班主任取得联系求得配合,将科学课的“规”纳入班级评价以荣誉来促使大家做好课前准备。
  三、谈收获
  (一)反思自省
  从教学科学课程以来,我也在不断学习,不断地摸索中对学生进行科学前测,对前认知进行合理分析,确定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困难,尝试通过改善教学材料、改进教学过程,改变教学理念等策略来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从而真正达成以学生的学习状态来确定教师教学行为的“以学定教”理念。不断地反思成了我最好的伴侣。
  (二)重视合力
  学生准备材料,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关于这些问题,我充分了发挥了家校联系的作用,每次要求学生准备材料前,都会给家长发短信,提醒家长是上什么课要实验材料,这些材料的作用是什么,要求家长配合。另外,还可以通过家长会,和家长讲解科学课的重要性,实验材料准备的必要性,这样的课外实验材料准备效果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三)感悟收获
  课前准备习惯的养成是长期的,它能够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与科学素养。只有师生共同努力,扎扎实实完成了课前准备,教师才能以智慧为锅底,学生以兴趣为调料,在师生共同掌勺下,炒出科学世界的一盘美味大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实验稿)解读[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分数的概念丰富而抽象,相对于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的小学生而言难度较大。但是它不仅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对数的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所以“分数的意义”在小学数学课本中的地位毋庸置疑。本文通过探寻学生在学习分数的认识状态及成因分析,反思教材教法的处理,试图寻找到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分数意义理解的方法。  【关键词】分数的意义单位“1”  分数是一个既丰富又抽象的数学概念,它与小数、比、百分
【摘要】在21世纪人们面对着生机盎然的信息时代,作为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教育者,理应思考和调整自己的培养目标,改革现行的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师生关系多向互动,生成动态的课堂,这是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纷纷开始生成性课堂的教学探求,然而,面对信息化、全球化、个性化,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有许多不可控的生成因素,教师也必然会作出自己的
【摘要】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已有很多老师认识到作业展示的重要性,可是坐落在城市边缘的农村小学里,学生的美术作业得不到很好地展示。其实,美术作业的展示形式可以丰富多样,只要用心思考,就能找到个性的展示方法。本文介绍了三种个性化作业展示。一是根据美术课学生的学习材料本身,选择新颖的展示形式;二是根据课的具体内容,选择合适的个性展示,如情景式、壁画式;三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展示。这三种展示方式风格不一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以素质教育为主旋律的今天,必须解决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教育。而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作为美术教育者的我们应该不断总结和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方法与经验。  【关键词】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
【摘要】初中的学生处于成长期,对求知充满了渴望,如何在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我们去探究。下面文章将从“初中化学教育需要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兴趣的如何培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好处”三个方面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进行探究。  【关键词】化学兴趣培养探究  化学这门学科,是到中学才开设的。中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是学生学习的源泉和动力,合理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对促进了学
【摘要】 自主阅读就是自己根据自己的爱好积极地选择要阅读的数目。它是一种独立的、进行批评性思考、做出决定并能实施独立行为的能力。在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是要让学生主动与文章作者形成对话、交流的关系,以引起共鸣,产生感悟,从而达到阅读活动真正的目的,即考虑教材与学生的因素,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学生自主阅读兴趣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处,学生多数是内地来疆务工子女。受家庭环境、流动性
【摘要】芦笙是苗族人民自古以来最喜爱的民族乐器,它与苗族人民的社会历史、生活习俗、文化艺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在历史上曾起到了聚集苗族人民进行战斗和劳动生产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丰富了没有文字的苗族人民的文化艺术生活。然而,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外出打工的男女青年越来越多了,再加上农村电器的普及,所以很少有人愿再学芦笙了,现在吹奏芦笙的只有一些中老年人了。要改变这一状况,最主要的是千方百计地激发年轻
又是周五,阳光灿烂,丹桂瓢香,我校语文老师们迎来了又一个语文学科研究日。根据不少老师提出的“长篇幅课文难教”的困惑,我校语文学科组早在两周前就已确定将“高效教学长篇幅课文”作为本次校本教研活动的主题。  【目标明确,才能有的放矢。我校校本教研的目标提倡小而实,抓住老师教学中实实在在的问题,提炼出实实在在的主题,这样的研究主题让老师觉得亲切而实在,更能激发老师研究的兴趣。】  在低、中、高三个年级中
【摘要】书写完整的几何证明过程,不单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很多学生对几何证明无从下手,问题日积月累,不堪重负,最后失去学几何的信心。本文从“树立学生的自信,调整教师教学策略”五个方面来阐述几何证明过程的书写。  【关键词】自信心 几何语言 搭架子 引路 分析  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的分值分布,一般是数与代数占45%,空间与图形占40%,统计与概率占5%。学生失分较严重的是空间与图形
【摘要】研讨型公开课是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以计算机专业一节研讨型公开课为例,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对学生参与教学评价进行调查,通过S-P表分析法汇总分析调查结果从而得到如何使研讨型公开课更高效的对策。  【关键词】S-P表研讨型公开课学生评价教学质量  1前言  公开课是向广大教师公开的课堂教学活动,具有较强的示范性与探究性,对宣传新的教育思想、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等具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