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四个一”趣教读后感

来源 :阅读(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am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曾在班级里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全班有12%的学生喜欢写读后感, 36%的学生感觉无所谓,但也有50%左右的学生直截了当表示不怎么喜欢写读后感,他们更乐于描写小动物,记录有趣的事情或者是写一处美丽的景观。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深思:如何让读后感写作成为“万人迷”?经过反复推敲与实践,我以为当推以下“四个一”。
  一、“一个好名字”,夺人眼球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题目就是文章成功的一半。这听起来颇有些夸张,但足以说明:一个构思奇妙、语言清新的标题对于文章是非常重要的。那怎样才能给文章取一个好名字呢?
  1. 引发“你”的期待
  苏教版语文教材有篇课文叫《一个男孩必读的书》,这个名字让人记忆深刻,男孩子看了题目一定会想:这究竟是一本什么书呀?女孩子会说:凭什么说这本书就一定是男孩子读的?我也要读!你看,这样的题目能引起“你”的思考,也能引发“你”的期待。
  2.点明“它”的中心
  曾经看过一篇读后感《成功=刻苦+勤奋》。这样的题目一下子就点明了主人公最闪亮的品质,点亮了整本书的中心,当然也是一个好题目。
  3.丰富“我”的形式
  读后感的题目也可以是形式多样的。很多时候,读后感都是用“读《……》有感”或是“《……》读后感”作为题目,其实它更适合做副标题,正标题的内容可以是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感受。
  比如在写《城南旧事》的读后感时,有的同学取题:“永恒的童年——读《城南旧事》有感”;也有的同学取题:“那些逝去的和永恒的——读《城南旧事》有感”;还有的同学把题目定为:“灰色 彩色——读《城南旧事》有感”。这样的题目既丰富又生动,它源于学生阅读时的真情实感,是当之无愧的好题目!
  二、“一个好主题”,扣人心弦
  有个好名字,我们已经成功地跨出了写好读后感的第一步。
  真正的读,是能从文章中读到“自己”,好比看一场扣人心弦的电影,看到动情的地方,你的心也会跟着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我们读到一篇好的文章、一本好的书,都会感慨万千。可能是愉悦,也可能是悲伤;可能是无奈,也可能是欣慰……如果我们把这些点点滴滴的体会、感受、领悟都记录下来,那就是一篇读后感。
  首先,要读好原文。只有读得认真,读得深入,读得动情,才能得出深刻的感受。我们在读书的第一时间,就应当深入地思考:这个故事最打动我的是什么?故事带给我的思考是什么?故事中的主人公给我带来了哪些影响?他就像我们生活中的谁?他的生活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联吗?这些思考看似平常,但都会成为我们写作读后感的灵感和源泉。
  其次,当我们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把自己的感受一股脑儿都写到文章中去,那样的文章没有明确的中心,就会成为一盘散沙。
  有一个同学在写《城南旧事》的读后感时,写了这样一个片段:
  秀贞是人见人怕的疯子,胡同里的邻居躲她都来不及,更不要说和她做朋友。但是善良的英子不光和她成为了朋友,还帮她找回了失散的女儿妞儿,可惜的是最后这对母女惨死在火车的车轮下。
  厚嘴唇是个来历不明的人,他答应要等英子一起去看海。英子还没长大,就揭穿了他的谎言,这个贼最终进了监狱,英子觉得自己还是不会分辨好人和坏人。
  英子的爸爸早早地就去世了,從此,13岁的英子就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的重担。爸爸的花儿落了,英子的童年也结束了。
  这位同学一口气写了书中的三个故事:从英子的善良、英子的无奈,最后还写到了英子的成长,文章的主题不停地在变。其实只要紧紧地抓住其中的一个故事,或者一个人物,也可以是作者的一份情感,或者一句你特别喜欢的话,写出自己的感受,这样的读后感就一定能中心明确、条理清晰。
  三、“一种好方式”,别出心裁
  读后感可以怎么写?在我们的印象中,读后感更多是正襟危坐的模样,重说理,轻共鸣,读来让人无喜亦无悲。谁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观看央视大型读书节目《我最喜爱的一本课外书》时,读到了《我要做好孩子》的读书推荐,心中顿时豁然开朗,原来读后感还可以这样写:
  每个孩子心里都埋藏着一颗小小的种子,它叫好孩子。这颗种子伴随着七彩童年,陪伴我们慢慢长大。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就是黄蓓佳阿姨的《我要做好孩子》。金铃是这本书中的主人公,当她与同学发生矛盾,咬牙切齿想要报复时;当她考试粗心,一下做错许多题时;当她捡了别人扔掉的蚕宝宝,回家藏在被窝里时,她心中的那颗种子总会悄悄提醒她:要做一个好孩子。读着读着,我仿佛就成了金铃,与她一同怒发冲冠,一同伤心流泪,一同开怀大笑,一同面对困难,一同成为好孩子。读着读着,我与金铃一同懂得:好孩子未必学习全优,好孩子不必循规蹈矩,好孩子不必固步自封,总有一天,我也会成为一个好孩子。
  生动、精致的语言将读后感也变得有声有色起来。你们看,在《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里,讲述了许许多多发生在主人公金铃身上的故事,但是这位小作者只是挑了三个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故事,用排比的句式简单地进行了介绍,小作者随着故事情节的一步步发展,跟着金铃笑,跟着金铃哭,跟着金铃做许多冒着傻气,但又特别可爱的事。小作者就是从金铃的故事里读到了自己的影子。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不仅能读出身临其境的感受,还能从故事的主人公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实际,从而决定要做一个和金铃一样的好孩子。读后感,既要有读到的故事,更要有读后的思考。在这篇读后感中,小作者先写了许多吸引读者眼球的故事内容,再写了自己阅读时独特的感受,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展开了丰富的联想。所以,这样的表达方式远远胜过对文章故事的复述,它带着情感,能够温暖人心,能够引起共鸣,更充满着力量。
  四、“一个好结尾”,意味深长
  学生会花很多心思去给文章想个好开头,但结尾却往往虎头蛇尾,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的结尾呢?
  1.引用原文,轻巧结尾
  比如习作例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一文中,它的结尾是这样的:
  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给了大家一个很好的答案:“失明的我想给所有看得见的人一个忠告,好好利用你的眼睛吧,就像你明天就将永远失去光明。”
  这是海伦的忠告,更是作者最深的感受,所以用这句话来为自己的文章收尾,是再好不过的了。
  2.紧扣中心,呼应题目
  有位学生在写《城南旧事》的读后感时,取了个题目叫《那些消逝的和永恒的》,她在结尾处这样写道:
  当老去的英子在冬阳下回忆时,她一定会想起惨死在车轮下的秀贞母女;想起那个永远无法实现的看海约定;想起爱花更爱生活的父亲……想着,想着,她仍会像孩提时代一样哼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消逝的是时光,而永恒的是记忆,这就是小作者想表达的中心,同时又和林海音的本意遥相呼应,为文章画上了一个美丽的句号。
  取一个好题目,找一个好主题,选一种好方式,想一个好结尾,有了这“四个一”的“锦囊妙计”,我们的读后感习作教学一定会丰富、生动;而我们的学生一定可以妙笔生花,写出生动又感人的读后感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育才小学)
其他文献
常州市博爱小学是一所创办于1927年的老校,原名武进县丰西乡第十一初小,1952年更名为常州市博爱路小学,2003年又更名为常州市博爱小学。2015年8月,博爱小学进行原地重建,在发扬悠久厚重的学校文化基础上进行了现代化改造,成为了一座“图书馆中的学校”。  走进博爱小学,可以看到主体建筑的外墙就像一个巨型书架,一层一层的书架上摆放着一本本超大型图书。据博爱小学校长巫惠群介绍,学校以整体打造“阅读
期刊
【教材版本】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练习3“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根据阅读积累,能描述自己心目中印象深刻的三国英雄,把握英雄人物的个性特点,并表演其中的故事片段,进而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2.初步形成评价作品中人物的能力,初步学会多角度地阅读、感受名著作品。  【教学重点】  1.描述自己心目中印象深刻的三国英雄,把握英雄人物的个性特点。  2.表演故事片段《三顾茅庐》。  【教
期刊
【摘 要】班会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由于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班主任专业素养参差不齐以及应试教育理念影响等因素,班会课未能发挥应有的实效。班会课要实现四个改变:变随意盲目为主题教育,有目标、有针对性;变简单灌输为唤醒激励,重活动体验,重情感熏陶;变道德宣讲为行为指导,关注行为训练和习惯养成;变课堂演绎为相伴成长,做到心中有“人”、有“我”、有“远方”。  【关键词】班会课 转变观念 优化策略  
期刊
我曾在一本杂志的卷首语上看到我省原教科所所长成尚荣先生的一篇短文,题目为《孩子的名字叫“今天”》。短文语言明白、流畅,寓意深刻,这是先生独特语言风格的体现。他从诗人的一首诗歌中的话展开,娓娓道来,给人以深刻意义上的启迪。看完先生的短文,引起了我的诸多思考,孩子的名字叫“今天”,就是如此简洁明白的话,却蕴含着极为深刻的寓意。这里我结合自身语文教学的实际,谈几点认识和感悟。  一、孩子的名字叫“今天”
期刊
好几年前我就看过电影《杀死一只知更鸟》,1962年的黑白影片。当时看完电影,留下的主要印象是关于美国种族歧视,以及黑人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时至今日,翻开原著——  二十五万两千字,四天,一口气看完。  小说着力刻画的阿迪克斯是一个正义的法律人,可这里,我想谈的是作为一个父亲,他是一个怎样的父亲。  一般来说,我们总是会担心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可是,看完这部小说,你会发现,斯库特是个多么幸福的
期刊
江苏省张家港市万红小学从2013年伊始,开展了“美丽学生素质积分评价”活动,从“美在品行,美在勤学,美在个性”三个方面全面评价每个学生,真正做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个性。在学校,每个学生都有一本 “美丽学生素质积分本”,它形似存折,内存七彩积分卡,是特殊的成长档案。小小的积分本,魅力无限,涵养着学生的品行和素养。在活动推进过程中,学校不断拓宽思路,细化、实化各项评比,给予学生更为广阔的展示舞台,
期刊
【摘要】打造“学本课堂”既要注重合作学习的形式,也要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笔者追本溯源,厘清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关系,直面教学中的“伪目标” 、“伪形式”、“伪自主”等“伪合作”现象,提出了还生于本,优化“学本课堂”合作教学的实践策略:指向目标,关注差异;优化策略,多元学习;合理疏导,科学“自主”。  【关键词】还生于本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伪目标  “学本课堂”是指以学生本体、学习本位、学科
期刊
【摘 要】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它们用词固定、语句短小、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学生如能领会熟语的丰富内涵、语言特点和艺术特色,并加以运用,对提高语文能力大有裨益。日常教学活动中,熟语教学往往流于表面,学生的学习脱离语境,不能真正地对其形成“语用”。本文结合作者自身教学实际,探讨如何实现熟语教学的“真实语用”。  熟语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日常教学活动中的熟语教学往往缺席
期刊
【摘要】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插图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诠释和补充,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拐杖”,本文以课文插图的有效利用为切口,探索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方法与策略,追求生机灵动的课堂。  【关键词】插图 资源 思维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就小学英语的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现行译林版小学《
期刊
【摘要】对学习个体而言,语文之“语”是言语,是个人独特的言语活动。语文之“文”是文意,是个人独特的生命情意。因此,语文教育就是“言和意的关系”实践。回到“言意关系”,回归“言意教育”的生命家园才是语文之道,才是语文的“形而上”。回归语文教育的“生命家园”,首先理解语文,回到“是什么”的言意本质;其次发现语文,探寻“教什么”的言意本体;还要建设语文,重构“怎么教”的言意策略。语文教育是一种言意生命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