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不同的洗澡方式对新生儿的安抚作用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ottwong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的洗澡方式对新生儿的安抚作用。
  方法:选取我院妇科产2013年2月~2013月7月接生的60例新生儿,并将其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予观察组新生儿采用改良后俯卧式洗澡方式,给予对照组新生儿采用传统仰卧式洗澡方式。观察对比两组新生儿沐浴前、沐浴中的状态及新生儿溢奶情况。
  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不管是沐浴前、沐浴中的状态,还是新生儿溢奶情况都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俯卧式洗澡方式有明显的安抚作用,患儿更安静、和舒适,满足新生儿对爱和安全的需要,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 洗澡 俯卧式 仰卧式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244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153-02
  一般新生儿在出生第2天后便可洗澡,洗澡是通过水对皮肤的刺激,从而加速血液循环,避免细菌侵入,增强机体的地抗力。经长期的临床观察得知,在给新生儿洗澡时,传统仰卧式存在普遍的溢奶现象,婴儿哭闹时间较长[1],为此,我院特针对传统仰卧式洗澡方式做出了改良,采用俯卧式洗澡方式,可有效安抚新生儿的不安心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妇科产2013年2月~2013月7月接生的60例新生儿,并将其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均为第一胎、自然分娩的正常婴儿,年龄3~28天,体质量2.9~4.1kg。两组新生儿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观察组:给予观察组新生儿采用改良后俯卧式洗澡方式,准备好已经消毒的干毛巾和衣服,及婴儿专用的香皂、尿布及常用的消毒碘酒和酒精,之后打开婴儿的包被,洗澡过程为:面部—颈部—全身。尤其是全身分为以下步骤:首先,在洗澡时,工作人员要先将婴儿以俯卧姿势放置到洗澡台上,用左手承托婴儿的头颈部和上半身,在淋水前用右手安抚新生儿的后背及双腿来做安抚,尽量让新生儿在冲洗过程中保持俯卧姿势。其次,工作人员在整个淋浴过程中反复地用右手安抚婴儿的四肢和后背,消除婴儿对接受冲洗的恐惧感和对陌生环境的不安感,并不停的和婴儿说话,在洗澡时工作人员应有左手拇指和中指捺住婴儿的两个耳廓,防止洗澡水进入耳内,引来嚎哭。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新生儿采用传统仰卧式洗澡方式,准备步骤和观察组相同,故不再重复复述。首先,将新生儿以仰卧式的姿势放置于洗澡台上,用左手承托新生儿头颈部,新生儿遇到水和陌生环境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恐惧,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在淋水前安抚新生儿的胸腹部和下肢,尽量让新生儿在冲洗过程中保持面向上的仰卧姿势。
  1.3 评价标准。在浴盆中,新生儿洗完头脸后无任何哭闹行为,则为安静,反之为哭闹。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统计所得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所有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如果P <0.05,则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新生儿沐浴前、中状态比较。观察组新生儿不管是沐浴前、沐浴中的状态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2.2 溢奶率比较。观察组新生儿有1例溢奶,占1.66%,对照组有12例溢奶,占20%,两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临床上,给予新生儿洗澡一直是比较复杂的问题,有些新生儿在工作人员解开包裹时就会嚎啕大哭,往往因啼哭时间过长而出现溢奶现象。这是因为新生儿神经髓鞘和大脑皮质的晚育都较不完善,尤其在脱离母体特定的保护环境后会出现极度不安全感,只要轻轻触碰皮肤,便会表现为全身惊跳、哭闹、拥抱反射等反应[2]。然而这种反应大多是在仰卧位时才有,这种方式会让新生儿感觉有抓空感、四肢无着落,身体裸露不安等,必然会在洗澡过程中出现拥抱反射哭闹。自采取改良时后以俯卧式的姿势给新生儿洗澡,既减少了溢奶的发生,又缩短了新生儿哭闹时间,洗澡过程中保持俯卧姿势可有效防止新生儿耳内灌入洗澡水,尤其反复抚摸后背及下肢等敏感区域,有明显的安抚作用。有时,在洗澡过程中有意延长时间会让新生儿感受到温水的愉悦,降低和消除对陌生环境的不安全感。安抚新生儿皮肤时,大脑会接受到感知信息传来的触觉,从而提高胃泌素和胰岛素水平,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更重要的是可以安抚新生儿烦躁情绪,改善睡眠,促进神经系统的良好发育。本文研究的60例新生儿患者中,采用俯卧式洗澡方式不管是沐浴前、沐浴中的状态,还是新生儿溢奶情况都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俯卧式洗澡方式有明显的安抚作用,患儿更安静、和舒适,满足新生儿对爱和安全的需要,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琼,黄红玉.3种沛浴体位对新生儿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51-52
  [2]巫华英,崔嫦婷.两种新生儿沐浴体位的对比与选择[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8):33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运用博利康尼加酮替芬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用药的安全性。  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8月~2013年8月间诊治的234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将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12例患儿运用舒喘灵加异丙嗪进行治疗,观察组的122例患儿运用口服博利康尼加酮替芬进行治疗,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两组患儿均进行抗感染及止咳去痰等基础治疗,经过两周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肺栓塞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的治疗效果对比。  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收治的73例肺栓塞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9例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的治疗,对照组34例患者治疗时选择普通肝素的治疗,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47%,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肺栓塞患者在治疗中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口服卵磷脂络合碘治疗糖尿病性玻璃体出血的疗效。  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48例(68眼)糖尿病性玻璃体出血患者,采用口服卵磷脂络合碘为主的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玻璃体出血吸收程度。  结果:治疗后患者玻璃体出血较治疗前显著吸收(Ρ<0.05)。  结论:口服卵磷脂络合碘可显著促进糖尿病性玻璃体出血的吸收,疗效可靠且给药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期刊
摘要:咯血往往由呼吸道疾病引起,有轻重缓急之分。重者可以危及生命,因此我们对此应该足够重视。本文通过阐述引起咯血病因、发病机制、咯血的特点来探讨治疗的方式和流程的研究,旨在为同行业提供相关内容的帮助,也希望能为咯血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咯血 鉴别诊断 诊治流程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234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胆囊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03月至2014年03月收治的48例胆囊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随机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24例患者采用临床常规的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24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9.8±3.5min,平均出血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1年2月60例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者30例作为观察组,开腹手术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手术、围手术期和远期生存情况。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和甲氨蝶呤在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  方法:将本院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8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A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B组患者接受甲氨蝶呤药物保守治疗。治疗后随访2年,对比两组在治愈率、输卵管通畅率、妊娠率、再次异位妊娠率等方面的差异性。  结果:对比两组治愈率、再次异位妊娠率发
期刊
摘要:目的:对烧伤后手指和指蹼挛缩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分析。  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32例(42只手)烧伤后手指和指蹼挛缩畸形患者,对其实施不同的手术治疗,观察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通过治疗,32例患者的手术治疗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均为出现感染问题,康复效果良好。其中出现皮瓣尖端少许坏死、表皮缺损的患者,在经过药物治疗或换药后均恢复。  结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胺碘酮在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研究52例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甲组32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乙组20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对比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乙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甲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用于处理分析。  1.2 选取标准。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乙胺碘呋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乙胺碘呋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的疗效。  结果:60例患者中显效45例(75%),有效12例(20%),无效3例(5%),总有效例数为57例,总有效率为95%。  结论:乙胺碘呋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患者效果显著,可行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老年心律失常 乙胺碘呋酮 疗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