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随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第二课堂模式已逐渐成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阵地。本课题以浙大城市学院的学生助理机制为例,分析第二课堂模式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对第二课堂模式的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学生助理机制;第二课堂模式;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实践能力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不注重与提高实践能力意味着无法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随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第二课堂模式已逐渐成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阵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浙大城市学院的育人宗旨之一,学院十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第二课堂模块方面尤为重视,学生助理机制在学院的第二课堂开展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1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生助理机制研究
1.1 浙大城市学院学生助理机制的运作模式
浙大城市学院学生助理机制的运作流程主要分为四块,即岗位设定、招聘、日常管理以及考核。
1.2 学生助理机制如何与第:课堂模块挂钩
在每学期期末的时候,任用学生助理的各部门会对其助理进行考核,主要从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绩效等四方面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交机关行政事务实训基地管委会,由管委会进行统一核定。在第二个学期申请第二课堂学分的时,学生助理可到管委会领取证明材料,用以申请第二课堂学分。一般情况下,考核优秀者可获1学分,合格者0.5学分,不合格者不能获得第二课堂学分。
1.3 学生助理机制如何作用于培养实践能力
实施学生助理制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新形式。学生直接参加学校日常管理工作,可以使学生在管理实践中切身体验管理的滋味,既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也促进了学生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问卷调查显示84%的同学认为担任学生助理对自己有帮助。接下来我们又对这批同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担任学生助理后对自身来讲影响最大的是实践能力,其次是工作能力,再次是社交能力和为人处世能力。也就是说,担任学生助理对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毋庸置疑。
学生助理制度是激励学生茁壮成长的催化剂。学生担任学生助理后,学校按校级学生干部对他们进行管理,这就更加激起了助理们“以身作则、模范带头”的责任感。同时,由于他们经常在教师身边工作,能够随时得到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使多数助理能够正确处理好荣誉、工作与学习的关系。
2 第二课堂育人模式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相比存在的优势
2.1 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相比,第=课堂育人模式的优势
1)丰富性。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相对固定,教学方式方法相对单一,课堂教学往往难以使学生获得更加真切的体验。第二课堂教育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和综合化,可以弥补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有利于促进大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保证学习的同时,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
2)互动性。传统的教学一般采用“一对多”的单向交流模式,师生之间互动性弱。而第二课堂则多以团队活动形态存在,较好地形成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多重互动,使不同角色、不同个性、不同需求的团队成员通过知识互通、思想交流产生心灵碰撞,从而相互促进。
3)实践性。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理论传授为主的课内教学。而第二课堂育人模式强调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过程中,锻炼能力,体验生活与社会,领悟人生道理。
2.2 第二课堂育人模式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
前面我们通过对浙大城市学院学生助理机制的研究,清楚地了解到浙大城市学院的学生助理机制通过其良好的考核制度与该学院的第二课堂模块有机挂钩。学生在担任学生助理的过程中,通过岗位的锻炼,指导教师的指导以及机关行政事务实训基地管委会组织的岗位培训,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我们可以这样说,正因为存在第二课堂模式,促使学生担任学生担任学生助理,从而提高了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由此可见第二课堂模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毋庸置疑。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时间训练和经验积累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提高的过程。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单靠第一课堂就能解决的,而需要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亲身实践和反复锻炼。第二课堂活动不仅整合第一课堂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其活动往往集品德、知识、能力、身心于一体,是大学生亲身的体验,它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用知识、学知识、锻炼培养能力的同时,对知识进行自我的重新构架,在重新构架中将自我的能力拓展。因此,第二课堂活动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3 高校在第二课堂育人模式建设方面存在问题及对策
如何进一步加强学生第二课堂建设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紧迫任务。通过讨论分析,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努力:第一,第二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扩展第二课堂的活动范围。担任学生助理属于社会实践的一部分,但是毕竟学校可以提供的助理岗位数量有限。对此应当积极鼓励学生第二课堂“走出去”,走进街道、社区,走进政府、机关,走进工人、农民,建设校外活动基地。第二,学生会和各类学生社团应当注意深入基层,与班团集体、党支部建立长期良好的沟通反馈机制;应学生之需,开展同学们喜闻乐见,让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不仅仅是校园活跃分子的舞台,更是全体同学提高能力、锻炼自我的开放空间。相信通过切实加强第二课堂建设,更有效、更广泛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一定能够实现第二课堂服务于大学生成才成长,服务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冉益群,法科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1):231-233
[2]李莉,素质教育下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和研究[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7,15(1):68-71
[3]刘大允,基于优化第二课堂活动设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3):84-85
[4]张玉萍第二课堂教学的思考和实践[J]科技信息,2007(14):111
[5]曾蓉,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6):19-20
[关键词]学生助理机制;第二课堂模式;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实践能力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不注重与提高实践能力意味着无法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随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第二课堂模式已逐渐成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阵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浙大城市学院的育人宗旨之一,学院十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第二课堂模块方面尤为重视,学生助理机制在学院的第二课堂开展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1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生助理机制研究
1.1 浙大城市学院学生助理机制的运作模式
浙大城市学院学生助理机制的运作流程主要分为四块,即岗位设定、招聘、日常管理以及考核。
1.2 学生助理机制如何与第:课堂模块挂钩
在每学期期末的时候,任用学生助理的各部门会对其助理进行考核,主要从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绩效等四方面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交机关行政事务实训基地管委会,由管委会进行统一核定。在第二个学期申请第二课堂学分的时,学生助理可到管委会领取证明材料,用以申请第二课堂学分。一般情况下,考核优秀者可获1学分,合格者0.5学分,不合格者不能获得第二课堂学分。
1.3 学生助理机制如何作用于培养实践能力
实施学生助理制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新形式。学生直接参加学校日常管理工作,可以使学生在管理实践中切身体验管理的滋味,既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也促进了学生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问卷调查显示84%的同学认为担任学生助理对自己有帮助。接下来我们又对这批同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担任学生助理后对自身来讲影响最大的是实践能力,其次是工作能力,再次是社交能力和为人处世能力。也就是说,担任学生助理对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毋庸置疑。
学生助理制度是激励学生茁壮成长的催化剂。学生担任学生助理后,学校按校级学生干部对他们进行管理,这就更加激起了助理们“以身作则、模范带头”的责任感。同时,由于他们经常在教师身边工作,能够随时得到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使多数助理能够正确处理好荣誉、工作与学习的关系。
2 第二课堂育人模式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相比存在的优势
2.1 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相比,第=课堂育人模式的优势
1)丰富性。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相对固定,教学方式方法相对单一,课堂教学往往难以使学生获得更加真切的体验。第二课堂教育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和综合化,可以弥补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有利于促进大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保证学习的同时,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
2)互动性。传统的教学一般采用“一对多”的单向交流模式,师生之间互动性弱。而第二课堂则多以团队活动形态存在,较好地形成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多重互动,使不同角色、不同个性、不同需求的团队成员通过知识互通、思想交流产生心灵碰撞,从而相互促进。
3)实践性。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理论传授为主的课内教学。而第二课堂育人模式强调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过程中,锻炼能力,体验生活与社会,领悟人生道理。
2.2 第二课堂育人模式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
前面我们通过对浙大城市学院学生助理机制的研究,清楚地了解到浙大城市学院的学生助理机制通过其良好的考核制度与该学院的第二课堂模块有机挂钩。学生在担任学生助理的过程中,通过岗位的锻炼,指导教师的指导以及机关行政事务实训基地管委会组织的岗位培训,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我们可以这样说,正因为存在第二课堂模式,促使学生担任学生担任学生助理,从而提高了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由此可见第二课堂模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毋庸置疑。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时间训练和经验积累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提高的过程。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单靠第一课堂就能解决的,而需要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亲身实践和反复锻炼。第二课堂活动不仅整合第一课堂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其活动往往集品德、知识、能力、身心于一体,是大学生亲身的体验,它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用知识、学知识、锻炼培养能力的同时,对知识进行自我的重新构架,在重新构架中将自我的能力拓展。因此,第二课堂活动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3 高校在第二课堂育人模式建设方面存在问题及对策
如何进一步加强学生第二课堂建设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紧迫任务。通过讨论分析,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努力:第一,第二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扩展第二课堂的活动范围。担任学生助理属于社会实践的一部分,但是毕竟学校可以提供的助理岗位数量有限。对此应当积极鼓励学生第二课堂“走出去”,走进街道、社区,走进政府、机关,走进工人、农民,建设校外活动基地。第二,学生会和各类学生社团应当注意深入基层,与班团集体、党支部建立长期良好的沟通反馈机制;应学生之需,开展同学们喜闻乐见,让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不仅仅是校园活跃分子的舞台,更是全体同学提高能力、锻炼自我的开放空间。相信通过切实加强第二课堂建设,更有效、更广泛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一定能够实现第二课堂服务于大学生成才成长,服务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冉益群,法科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1):231-233
[2]李莉,素质教育下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和研究[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7,15(1):68-71
[3]刘大允,基于优化第二课堂活动设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3):84-85
[4]张玉萍第二课堂教学的思考和实践[J]科技信息,2007(14):111
[5]曾蓉,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6):19-20